登錄???|???注冊
“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以“記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風物”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大連的人文歷史、社會生活、時代風貌,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精神,充實城市文化內涵。《城市尋端·大連開埠建市》為“品讀大連”系列叢書之一,講述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大連港口和城市的規(guī)劃與建設過程,構建了大連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史演變的清晰脈絡,再現了120年前大連從一個小漁村向遠東自由港和貿易中心推進的曲折歷程。
蔣耀輝 ·地域文化 ·18.5萬字
性別詩學是指以性別視角考察文學作品、文學活動和文化傳統,挖掘男女兩性特殊的精神底蘊和文學的審美表達方式,具有動態(tài)生成能力的知識體系和結構。性別意識即女性的主體意識,是對女性的角色、地位等問題的認識,是女性作為人的價值的體驗。本書結合性別視角與文化視角,以女性形象為中心,從敘事與性別、文本與語境的深層互動關系上來探求中國性別詩學的原創(chuàng)性問題。
魏穎 ·文化研究 ·21.7萬字
本書選取了巴蜀地區(qū)88個古鎮(zhèn),介紹了它們的歷史沿革、地理區(qū)劃、住民來源、名人軼事、建筑遺存、農商活動、民間藝術、傳統習俗、宗教信仰、風光景物、美食特產等多個方面。本書是一部簡明的四川鄉(xiāng)土文化讀物,是一部濃縮的四川古鄉(xiāng)鎮(zhèn)志,更是一本詳盡的四川鄉(xiāng)地游覽采風指南。
徐平 ·地域文化 ·31.4萬字
本書圍繞文化轉型與價值重建、中國的儒學復興運動、自由主義的中國語境、五倫思想研究、棋道與國學等當前我國文化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論述,并約請著名學者馮天瑜先生就“文化轉型與價值重建”等問題發(fā)表了真知灼見,圍繞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界定文化轉型的性質,尋求社會重建歷史之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這些文章內容涉及歷史、法制、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形成了一批有深度和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江暢 聶運偉 執(zhí)行 強以華 吳成國 周海春 ·各國文化 ·19.3萬字
以西方文明的視角,觀察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底層人民的生活,從中發(fā)現、總結出中國人的性格,以及中國文化的特質。內容具體、細致、生動,分析透徹,一針見血。
(美)阿瑟·史密斯 ·中國文化 ·19.4萬字
本書從日本近世(1603—1867)直到近代(1868—1912)這三百年間里,選取了24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文化擺渡人介紹給中國讀者。朱舜水、松尾芭蕉、小林一茶、杉田玄白、吉田松陰、福澤諭吉、岡倉天心等,作者將這一個個日本文化英杰的群像,從生平事跡到思想淵源,從價值倫理到豐功偉績和盤托出,展示給讀者。作者還特別注意文章的可讀性,追求“有史、有識、有趣味、有情懷”的為文之道,著力挖掘能反映人物精神風貌的言行或逸事,使之躍然紙上。
周朝暉 ·各國文化 ·21.8萬字
本書為袁行霈先生主編、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之輯刊,每年兩卷,此為第47卷。本期共收錄相關領域論文十六篇,涵蓋經學、歷史、文學、哲學、文獻學等各領域,所收錄論文均經過編委會及外審專家嚴格地審定,為各自領域內之佼佼者。本卷設“易學研究專欄”,共收錄易學文章8篇,其余文章則涉及語言文字學、史學、文獻學等。
袁行霈主編 ·文化研究 ·33.3萬字
《江西紅色文化》是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6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項目、2017年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督骷t色文化》以江西紅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研究為主線,在以史實為基礎的前提下系統梳理和論證了安源精神、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和方志敏精神的形成,并以凸顯精神特質為出發(fā)點提煉其精神內涵;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江西紅色文化資源特有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使之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來源,并服務于公民道德體系建設,成為教育人民和年輕一代的鮮活素材。
舒醒編著 ·文化研究 ·23.3萬字
多民族同源神話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本書以神話學理論和母題方法為切入點。第一章對古神話中的“氏族”“部落”“族群”“民族”等概念做出界定。第二章從類型學角度,對造人、生人、變人、婚生人、感生人、人類再生等背景下的多民族同源類型系統進行分析。第三章從神話內容角度,對多民族同源神話進行文化解讀,分析了多民族同源神話中蘊含的祖先崇拜意識、民族觀的自覺,以及民族文化間的互動。第四章探討多民族同源神話的特征,闡釋了多民族同源神話的民間性、神圣性、實用性。第五章論證多民族同源神話的傳承與當今價值實現。
王憲昭 ·民族文化 ·21.2萬字
阿根廷的西班牙語中為什么會夾雜那么多的意大利詞語?為什么華人和猶太人成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少數中間人群體?生活在俄羅斯、巴拉圭、澳大利亞和其他不同社會里的德國人為什么會在職業(yè)選擇、生活方式上存在類似的代際規(guī)律?世界范圍內有超過1億的移民,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大多數關于移民問題的觀察和評論都偏向與當下政治格局、社會環(huán)境的聯系,但這樣視角可能只關注了這個大議題的一個側面,失去了更宏觀深刻的視角——一種世界的視角。托馬斯·索威爾的這本《移民與文化》為我們從歷史中找到了移民問題的新注腳,展示了世界移民在較長的歷史進程中的演變過程,擁有一種全球化的新面向。我們將在這本書里看到德國裔、日本裔、意大利裔、華裔、猶太裔和印度裔身上具備的不同文化特性,這種特性即使在顛沛流離中也未曾消泯。對于特定的種族而言,他們在新居住地扮演的角色,他們的適應能力和知識技能,以及他們本身具有的某種結構性特征,又讓他們在遷徙、被同化和主動融入的過程中經歷著各自的傷痛與收獲。
(美)托馬斯·索威爾 ·文化史 ·28.3萬字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多種文化生態(tài)村落繁衍生息的家園。《品牌廣西(中國知名村鎮(zhèn)卷)》介紹了廣西144個入選國家評比的品牌村鎮(zhèn),分為四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入選中國村落名錄村落”,圖文并茂地介紹了這些村鎮(zhèn)多彩的文化、豐富的民俗、富饒的物產、新奇的節(jié)慶,是廣西村落風貌的具體呈現。
本書編寫組 ·地域文化 ·11.9萬字
本書對改革開放以來30年國內的外國文學研究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阿拉伯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研究、南亞文學研究、撒哈拉以南文學研究等幾個方面?;旧隙及凑諈^(qū)域或國別文學史的線索來編排各章內容,圍繞每個時期的重要作家、作品或文學現象,闡述三十多年來我國外國文學界對其所作的研究,以求透過發(fā)展的視野見出相關研究的連續(xù)性脈絡、階段性特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英國文學研究方面,通過歷史線索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國文學研究成果豐厚,研究范圍基本涵蓋了英國文學史的主要階段,其中對20世紀英國文學的研究已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批評系統,對諸作家的研究已從起初的生平、作品的簡單介紹、翻譯與賞析,逐漸發(fā)展到理論研究以及綜合框架下的多元探究和文本細讀。事實上,這種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嬗變也可以用來概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整體趨勢。這種日益專業(yè)化和多樣化的研究趨勢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重視對外國文學研究理論和方法的引進不無關系
羅芃 ·文化研究 ·32.3萬字
本書主要論述古代中越文化交流史中一些典型例子,如科舉與愛州進士姜公輔,歷史上廣西欽州、廉州與越南北部的文化交流,明代的交阯進士,明代廣東、云南人仕交阯,中越書法文化交流,中國“四大名著”與“四大發(fā)明”之傳越南,越南阮朝科舉制度及其特色文化,中國與占城文化交流拾遺,占人遷移中國史略,明代《占城譯語》新版本的發(fā)現。同時還對明清中國東南亞語種翻譯史,歷代《職貢圖》中的東南亞人物進行了論述。本書史論結合,可讀性較強,對增進我們對兩國文化交流的認識頗有裨益。
劉志強 ·文化史 ·11.5萬字
本書以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的湘西大地為背景,以地域飲食文化為線,解讀獨特的湘西飲食文化里的典故、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本書共七部分,分別為野蔌山蔬次第嘗、山野肉珍饈外香、小梅風韻最妖嬈、吊腳樓內味猶爽、千嬌百媚濃家常、樂如疏食曲肱眠、溫馨漫溢沁心間等,將地域文化與特色食材相結合,呈現湘西的魅力生活畫卷。
彭梁心 ·地域文化 ·10.2萬字
國學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傳承、流變,其內容已是如淵如海、博大精深,且已內化為國人的精神底色。百年前西學東漸,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沖突、交融中,中國傳統文化既體現了其深厚的底蘊,也顯示了其與時俱變的強大生命力。國學,已經成為現代人取之不盡的精神寶藏?!侗贝髧鴮W講座》遴選了胡適、章太炎、梁啟超、蔡元培、聞一多、傅斯年、鄭振鐸、王國維、蔣夢麟、辜鴻銘、許地山等國學大師的經典文章,包含了經學、哲學、史學、文學等國學各門類。讀者一卷在握,便能入窺國學堂奧。因時代之隔膜,現代人理解國學原典有較大的障礙。因是之故,為便于讀者更輕松地了解國學,《北大國學講座》所選篇目,力避佶屈聱牙之文,俱為深入淺出之作,以助讀者諸君開啟國學門徑,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與淵深。
胡適等 ·中國文化 ·13.9萬字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對《道德經》做了創(chuàng)新解讀。書中按照《道德經》原著的結構,條分縷析,旁征博引,廣泛闡述了老子思想與哲學、現代物理學、社會科學等的相通之處,論證《道德經》具有的哲學意蘊、科學價值和人文精神,揭示出這部經典的傳世價值和永恒魅力。
黃鋼漢 ·中國文化 ·39.4萬字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傳統服飾也在此行列,特別是隨著漢服及古裝劇的熱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傳統服飾的好奇與探求的欲望也在增加。然而不少影視劇為了美觀,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也就是說,最直觀表現在我們眼前的“古裝”實際已經不是真正的古裝了。真實的古裝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本書將向讀者講解有關傳統服飾的知識。作者通過古代服飾、近現代服飾、妝容飾品、衣料工藝、影視劇中的古裝等五個部分,用幽默的語言、細致的論證和豐富的圖片,結合眾多古代繪畫、壁畫及雕塑等,講述中國服飾的點點滴滴,為讀者展現中國服飾的美。
春梅狐貍 ·文化研究 ·14.3萬字
本書收錄了喬治·奧威爾的《獅子與獨角獸》《北方和南方》《關于民族主義的札記》《英國人》四篇文章。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冷峻的文筆審視英國人和英國社會,探討了在戰(zhàn)時與日常生活中英國人的文化心理和價值取向,以及英國社會出現的諸多問題。用犀利的筆觸描繪了英國人身上特有的氣質,點出了英國制度文明的特點及應反思的地方。
(英)喬治·奧威爾 ·各國文化 ·10.8萬字
雷蒙德?威廉斯是英國文化硏究理論的奠基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西方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之一。他秉承了英國學者以文學話語介入社會批判的文化傳統,堅持文化唯物主義立場,批判精英主義文化觀念,重視對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文化研究。本書梳理雷蒙德?威嫩斯的文化社會會學理論,有助于讀者了解英國文化研究的歷史源流與理論發(fā)展。
樊柯 ·理論 ·15.1萬字
齊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鮮明的開放、包容、務實、創(chuàng)新的文化精神,不僅在我國古代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已經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對今人依然有許多啟迪和借鑒意義。《中華傳統文化:齊文化讀本》叢書編寫委員會以教育部《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指針,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上把握齊文化的特點,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面向中小學生,一體化設計讀本的編寫內容與編寫體例,使讀本由淺入深,由分到總,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點面結合,縱向延伸,呈現出層級性、有序性、銜接性、系統性。
《中華傳統文化——走進齊文化》編委會編 ·中國文化 ·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