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本書不同于你所理解的美術館館導覽,更不是枯燥無味的藝術圖解,在書里,作者依照自身判斷和私人回憶,收集并回味了過去在美國的7座城市所拜訪與學習過的14座美術館。作者從大眾生活角度,聚焦美術館,結合日常生活、人文和地理、過去與未來,分享了多年來在美術館中感受到的東西——人類智慧、時代勇氣與藝術之美。身處美術館內的我們,時常會在圖文信息的茂密森林中迷失方向,而本書無疑會成為一盞溫暖的明燈,為普通人點亮去往藝術世界的道路。
蘇也 ·藝術理論 ·11.2萬字
“中國非遺之首百戲之祖”。昆曲藝術不僅是民族的優秀傳統藝術,承載著美的追求和思考,也是一個走向世界的國家品牌。本書主要作者有顧春芳、劉禎、葉長海等戲曲研究專家,從“昆山腔的起源”、“魏良輔對昆山腔的改造”、“昆曲演唱”、“經典戲文分析”、“昆曲傳奇的人文之美”等多方面方面描繪昆曲的美感特性,詳細介紹了昆曲演出歷史、昆曲與晚明文化、昆曲與文人文化等,并分析《西廂記》《長生殿》《桃花扇》《牡丹亭》等經典名作,旨在拉近昆曲藝術和大眾的距離。書中配有古樸典雅的彩色和黑白插圖,充分展示了昆曲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之美的意蘊。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7.6萬字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一季的講稿。從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從早期文藝復興的搗蛋鬼布法馬可到威尼斯畫匠卡帕奇奧,從舞女出身的瓦拉東到民國閨秀女畫家,從宮廷畫師徐揚到戰死沙場的巴齊耶……他們多數是被美術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雖經歷史“隱沒”而顯得“次要”,卻值得再度被認知、被觀看。這是一份畫家個人的觀看與敘述,藝術史退為背景,藝術家,才是主角。
陳丹青 ·藝術理論 ·8.7萬字
塵世?廟宇?遺世明珠?敦煌是一部永遠也讀不完隱藏著生命奧義的“天書”。敦煌石窟歷經千年持續營建,現存七百多個洞窟,其豐富性和系統性是現存文化遺產中絕無僅有的;其中包含了中國古代宗教、歷史、藝術等多方面文化內涵,極大地補充了中國藝術史。現實與理想,科學與藝術,宗教與神話在這里已經難分彼此。從絲綢之路到數字敦煌,從壁畫、彩塑到音樂、舞蹈,樊錦詩、趙聲良、王旭東、榮新江等十位頂級敦煌學學者精講敦煌藝術的精美絕倫、前世今生,從大師敦煌藝術課中,真正走進敦煌、了解敦煌,欣賞敦煌藝術之美。
葉朗 顧春芳主編 ·藝術理論 ·10.3萬字
從20多年前,作者開始觀察父輩那一代的攝影人,到現在通過10年的商業攝影積累的大量實戰經驗和長期的觀察總結中,發現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大部分人攝影還停留在討論用什么相機和鏡頭,記各種拍攝參數,嚴重依賴拍攝技巧,模仿復制他人作品的階段。卻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面:要拍出好照片,需要攝影師有自己獨立的觀察與思考、需要走出舒適區、擴展自我能力的邊界、提升自身的眼界與審美、了解自己的弱點并發揮自己的擅長,等等。這些在攝影技能技巧以外的因素被忽視,導致攝影的原創性嚴重滯后。而《你為什么拍不出好照片》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被忽視的問題,每一章節會針對一個如何拍出好照片的主題進行討論。主題的內容涵蓋攝影技巧、拍攝實戰、影像思維、審美能力和個人能力邊界的試探與擴展等。通過豐富的圖片示例將眾多真實案例分享給大家。每個章節的內容簡短精煉,易懂耐讀。
陸奇 ·攝影 ·5.7萬字
對于所有初次接觸藝術史的學生和愛好者來說,《劍橋藝術史》提供了一個生動平易的入門。每本書都勾繪出一個時代之藝術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們與當時歷史的關聯。全書配有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圖,并附有杰出藝術家小傳和藝術小詞典。清新的頁面,豐富的色彩,使得閱讀這套書成為一件賞心樂事!本套藝術史自問世以來,持續暢銷,是普通讀者深入全面了解人類繪畫藝術發展的必備書目。
(英)斯蒂芬·瓊斯 ·各國藝術 ·4.5萬字
《牛津通知讀本:設計,無處不在》從早餐時喝粥用的湯勺到救人性命的醫療設備,設計無處不在。設計不僅意味著風格和品味,還融入了文化與個性。當代設計將“需要”和“期望”相結合,借助形式和裝飾反映了不同的身份和多樣的向往。
(英國)約翰·赫斯科特 ·設計 ·7.5萬字
本書講述了未來的產品設計,重點在于在人機交互方面的設計。書中對未來產品設計中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探討了解決方法和指導原則。從“話嘮”GPS系統到“壞脾氣”的冰箱,諾曼博士用詼諧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大膽預測了未來產品的發展趨勢,并總結了未來產品設計的六大法則。本書可以啟發到人們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設計,并揭示了在未來設計中設計師應該堅持的方向和原則。本書不僅適合專業領域的設計師閱讀,同樣也適合對未來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勢有興趣了解的非專業人士閱讀。
(美)唐納德·A·諾曼 ·設計 ·9.7萬字
《聲聲入心:重塑你的聲音魅力》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教授給大眾的好聲音練習法。18年教學指導經驗沉淀,超過5萬名不同行業學員案例總結,更適合非專業人士練習。逐個擊破日常面臨的聲音問題:微信語音不好聽、口音太重常被取笑、當眾發言時聲音小沒氣場、說話久了嗓子沙啞、大聲說話容易破音、演講時臺下昏昏欲睡、朗誦激發不了聽眾興趣、熱情洋溢的話聽起來總是冷冰冰。通過發聲技巧和場景演練,配套音視頻示范,幫你實現:音色美化,聲音悅耳鏗鏘有力;口音糾正,吐字清晰又飽滿;會呼吸,聲音洪亮有氣場;懂護嗓,說話一天都不累;掌握聲音邏輯,演講更“吸睛”;打好朗誦基本功,“聲”動全場;學會聲音禮儀,社交場合更自如。讓你的聲音成為你的優勢。
趙琳 ·音樂 ·7.2萬字
2020年1月,本書作者戴亞楠帶著孩子們到美國過寒假、看朋友,并受邀在一所創新學校教授中國水墨藝術。結果,一場疫情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節奏。在惶恐不安和焦灼無助中,亞楠與家人度過了一年的隔離生活。這一年卻也讓亞楠有了很多意外的收獲:前幾年和她學畫畫的媽媽們組成了一個“光明正大愛上美育”的媽媽群,疫情嚴重的時候,大家每天在群里發出記錄生活的小畫,情緒就變得舒緩而明媚;這些畫畫的時間,讓每個人去認識平時從未仔細觀察的新世界,看到更多事物的細節。亞楠發現,繪畫能夠幫助媽媽們平靜下來,內觀自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命狀態,誠實地面對自己。這本書記錄了她帶著媽媽們學習家庭美育的過程,從欣賞藝術到提升審美,從學會畫畫到踐行美育,從認識一根線條開始,慢慢變成周日藝術家。至暗時刻,藝術就是一種力量。讓我們在龐雜的世界中不僅求得生計,也獲得豐富的、有意義的生活。
戴亞楠 ·繪畫 ·10.9萬字
本書是一本深度聚焦AI技術在商業創意攝影領域應用的實用指南。本書全面解析AI攝影技術,詳細介紹AI攝影創作自動平臺工具,特別是主流的AI商業創意攝影工具Midjourney的使用指南,幫助讀者掌握AI攝影的核心知識。書中不僅涵蓋AI攝影的理論基礎,還實戰性強,通過解析多位國際攝影大師的風格,指導讀者利用AI模擬大師風格進行創作,同時探索ChatGPT與Midjourney的結合應用,展示AI在攝影中的巨大潛力。此外,本書還分享了AdobePhotoshop等后期處理技巧,提升AI攝影作品的美學價值,廣泛涉及攝影創作的全流程。本書不僅適合攝影愛好者,更是商業攝影師、廣告從業者及對AI技術感興趣的讀者的必備參考書,助力讀者在AI攝影領域取得突破,開啟創意攝影新篇章。
耿洪杰 ·攝影 ·13萬字
《人人都該懂的古典音樂》是一本簡單有趣的音樂入門讀物。從中世紀的為神歌唱、巴洛克時期的為貴族演奏、古典時期的為觀眾寫作、浪漫主義時期的為自己作曲,到20世紀的矛盾與多元;從巴赫到貝多芬、瓦格納,到莫扎特、肖邦、舒曼,再到立體主義、偶然音樂等風格,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從中世紀到20世紀的西方音樂的發展變化,給我們呈現了一部西方音樂發展史。
(英)朱利安·約翰遜 ·音樂 ·12.4萬字
《LAUNCH首發》系列MOOK,是國內具有開拓性價值的新商業MOOK。由場景實驗室主編,邀請商業思想家吳伯凡出任學術顧問,得到App總編輯、資深媒體人李翔與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共同擔任聯合出品人,每期MOOK通過提出一個具備啟發性的新商業觀念,展開足夠多元化的探討:以商業為視角,理解生活方式的嶄新可能。《首發02:美術館時代》中,拋出“美術館時代”這一新商業觀念。“美”即審美價值,代表美術館特有的藝術IP和體驗;“術”即美術館的內容刷新機制,獨特的空間算法和議題引領能力;“館”則是用戶關系,指向主理人、策展人和社群。美術館是收集、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但在數字時代的當下,伴隨生活方式和美學需求的升級,以新視覺技術為代表,文化藝術越來越多地融入日常空間和全品類商業范式。策展式商業、藝術化日常、數字交互體驗、設計驅動產品……藝術不再高居殿堂,而是更加日常化的表達。曾經稀缺的美術館,已經從文化、商業等各個角度成為生活的底層色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美術館時代”。
場景實驗室主編 ·各國藝術 ·5.8萬字
說到如何最直接、有效地影響、“操控”觀眾,魔術師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每一位魔術大師都是操控人心、影響觀眾的高手,好萊塢極受歡迎的魔術師鄺大衛就在本書中提煉了7個魔術的核心策略,讓人們可以用這些策略來輕松影響他人、引導他人的行為,讓你可以更高效地推廣自己的創意、產品、技能等。鄺大衛認為,魔術是一種專注于控制的古老藝術,是一股“操控人心的力量”。在本書中,你會看到許多商界、政界、思想界的領導者是如何運用魔術的策略的,看他們如何在通過魔術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啟發支持者,并一步步走向成功。
(加)鄺大衛 ·戲劇藝術 ·12.1萬字
對于所有初次接觸藝術史的學生和愛好者來說,《劍橋藝術史》提供了一個生動平易的入門。每本書都勾繪出一個時代之藝術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們與當時歷史的關聯。全書配有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圖,并附有杰出藝術家小傳和藝術小詞典。清新的頁面,豐富的色彩,使得閱讀這套書成為一件賞心樂事!本套藝術史自問世以來,持續暢銷,是普通讀者深入全面了解人類繪畫藝術發展的必備書目。本書對19世紀藝術作簡單介紹,目的是對這一時期的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的主題、構思與風格特點加以辨別。本書從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研究開始,這兩個專門術語是用來描述大約在1750—1850年之間居于視覺藝術中心的兩大潮流的,它們有時涇渭分明,有時又糾纏在一起。本書將指出這一時期的主要畫家和雕塑家,分析其代表性的作品。
(英)唐納德·雷諾茲 ·各國藝術 ·7.3萬字
本書以散文隨筆的形式記錄了作者多年的攝影經歷、學習攝影的曲折過程以及領悟到的攝影技藝要點。書中既有入門知識,也有攝影技巧進階方法,更有深入的藝術攝影理念,還收錄有作者360余幅精美的藝術攝影作品。本書名為“潛談”而非“淺談”,是因為本書內容不是白水,而像是一杯醇厚的香茶,要讀者慢慢去品,才會有所收益。作者力圖用淺顯的思路、語言,潛談攝影的深層問題,鉆研攝影的理論問題,希望不同水平的攝影人都能從本書中找到自己所需。
王啟 ·攝影 ·2.2萬字
18世紀后半葉,一種有意識的浪漫風格興起,與正統古典風格長期斗爭,是藝術史上最富戲劇性的一幕。克拉克為我們介紹了十幾位“劇中人物”,從大衛、安格爾到德加,從席里柯、戈雅到羅丹,詳析這些個性鮮明的藝術家如何置身于古典與浪漫之間,演繹歐洲歷史上這場影響深遠的藝術之爭。近三百幅繪畫及雕塑作品、引人入勝的講述,藝術與人生相交織,展現出兩種藝術風格之間抗衡的張力,也揭示了二者互相交融的一面。如克拉克所說,“每一位古典藝術家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浪漫主義藝術家在掙扎著逃離”,反之亦然。
(英國)肯尼斯·克拉克 ·藝術理論 ·13.2萬字
新媒體創意設計通過增強媒體內容的吸引力、豐富內容的傳播形式并實現精準定位,能夠推動新媒體內容傳播的創新和發展。本書以數字經濟時代為背景,系統地講解了新媒體創意設計相關知識與技能。本書共分為9章,分別為新媒體與新媒體創意設計、新媒體創意策劃、新媒體圖片創意與設計、新媒體音頻創意與設計、新媒體視頻創意與設計、新媒體動畫創意與設計、新媒體H5創意與設計、AI創意與設計、微信小程序設計。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新媒體類、新聞傳播類、電子商務類等專業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新媒體設計、新媒體營銷、新媒體運營等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郭偉 王昂 代興梅主編 ·設計 ·13萬字
20世紀見證了藝術與社會的巨大變革,藝術家們向觀看與描繪世界的傳統方式發起了挑戰,他們或是集結在層出不窮、令轟甚眩的藝術運動中,或是致力于個人獨特的、有時近乎不可理喻的探索。羅斯瑪麗·蘭伯特的這本書將會帶領藝術愛好者們穿越迷霧。她用非技術性的語言解說了本世紀的重要潮流、藝術家和作品;從立體主義、野獸派到波普藝術和攝影現實主義,從畢加索、勃拉克到包豪斯及之后,在薄薄的一冊書中盡顯精髓。作者本人對藝術的熱愛之情會引領讀者去發現20世紀繪畫、雕塑和建筑中許多迷人的共通之處。
(英)羅斯瑪麗·蘭伯特 ·各國藝術 ·4.9萬字
爵士樂的精髓何在?我們該如何品鑒大師級的演奏?即興演奏就是隨意發揮嗎?為什么聽、如何聽、聽什么、聽誰的,有關爵士樂的種種疑問,你都將在這里找到答案。美國杰出音樂史學家、資深爵士樂評論家特德·焦亞在本書中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賞樂之道,他從爵士樂的核心談起,擴展至爵士樂的結構、歷史、流派、名家賞析,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如何聽爵士”,只要用心聆聽,定能深入爵士樂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揭示其魅力所在。
(美)特德·焦亞 ·音樂 ·11.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