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狄德羅哲學選集》是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組織翻譯的。其中“哲學思想錄”、“哲學思想錄增補”、“對自然的解釋”等篇是陳修齋翻譯,王太慶校閱的;“關于物質和運動的哲學原理”、“達朗貝和狄德羅的談話”、“達朗貝的夢”、“談話的繼續”等篇是王太慶翻譯,江天驥校閱的:“拉摩的侄兒”是江天驥翻譯,陳修齋校閱的。
(法)狄德羅 ·知識讀物 ·17.3萬字
從托馬斯·阿奎那到笛卡爾、斯賓諾莎,再到康德、黑格爾、叔本華……本書詳細敘述了西方哲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16位哲學家的哲學思想和生平故事。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深奧的哲學思想,通過哲學家的生活來探究哲學理念,深入淺出地將艱深的哲學知識通俗化,展示一個個鮮活而生動的故事,希望讀者都能因此愛上哲學。
文聘元 ·知識讀物 ·16.5萬字
是心理幻覺,還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從它被發現的第一天起,“墨菲定律”就一直讓世人心神不寧!為什么——越是熟悉的就越有好感?生活時刻都在變化,卻總有人視而不見?最初受到的刺激越強,以后的反應就越遲鈍?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它就更有可能發生?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幽微心理的心理學通俗讀物
書魚 ·知識讀物 ·9.5萬字
本書旨在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什么是哲學?這部作品包括五個獨立的篇章,主題分別是哲學和科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懷疑主義,哲學實踐論,以及個體與整體。作者盡量避免使用晦澀的專業術語,希望對哲學不了解或者只有一知半解的人也能能夠明白什么是哲學,本書是哲學入門的經典之選。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指出的,本書是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知識普及書,作者希望通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討論,讓讀者們能夠了解哲學的價值,思考生活的意義,開明心智,并以此指導個人生活。
(英)拜倫·杰文斯 ·知識讀物 ·5.1萬字
本書是國學大師胡適寫給普通讀者的中國哲學史,以極為通俗易懂的文字,從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三方面對我國古代哲學做出了清晰梳理,重點論述了《易經》、老子、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學思想,闡述了中國哲學史上的天人關系、人性論、人生問題、知識論等問題。其觀點通透全面,資料翔實,同時簡潔流暢,不偏不倚,學術價值極高。另外,本書特別收錄了《諸子不出于王官論》《〈墨子·小取〉篇新詁》兩篇文章,以幫助讀者理解胡適先生的思想。
胡適 ·知識讀物 ·18.8萬字
法蘭西學院院士、深受福柯贊賞的法國暢銷書作家皮埃爾·阿多代表作,以古代哲學的智慧引領新的生活方式。本書是法國當代哲學家皮埃爾·阿多和芝加哥大學教授戴維森以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卡爾利埃的對話錄。阿多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也是一個能夠把奧勒留、普羅提諾、斯多葛派說清楚的傳遞者。他以淵博的學識指出,在古代,哲學并不是體系的建構,而是對生活的選擇,是旨在建立一種智慧效果的親身體驗,簡言之,是走向智慧之路的實踐。在《哲學的生活方式》這部訪談錄中,我們會發現皮埃爾·阿多是一位出色的學者,他的詼諧而又遠離“訓言”式的判斷,不但對學者、思想家極富教益,也會深深啟迪現實中的普通人。在他時而諷刺、時而如格言般的判斷里,展現的是一個隱秘、靦腆、樸素的人。跟隨皮埃爾·阿多,讀者將領會如何閱讀和詮釋古代的智慧,為什么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尤其是馬克·奧勒留的哲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做哲學,即學習面向死亡”,要學會“活在此刻,猶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樣”。不再注意未來,而是觀察自身,不把世界視為我們行動的簡單框架,而是在自身中看它,為自己看它。這是既具存在價值也具倫理價值的立場。
(法)皮埃爾·阿多 ·知識讀物 ·16.1萬字
一個小女孩在暴風雨之夜無法入睡,腦袋里充滿了各種問題:無限的盡頭在哪里?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嗎?我在這個世界上只存在一次嗎?死亡會痛嗎?這些簡單的問題觸及了存在、無限、生命、死亡、自我、愛與孤獨等每個人都曾思考過的哲學基本課題,匯集成一本獻給全世界所有大人和孩子的可愛小書。本書已被翻譯成13種語言,深受各國讀者喜愛。獲得德國最美書籍獎、博洛尼亞最佳圖書獎(青少年虛構作品類)、德國埃爾朗根漫展馬克思和莫里茨獎等無數獎項。由其改編的動畫《暴風雨之夜》榮獲第54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水晶熊)獎。
(加)米歇爾·勒米厄 ·知識讀物 ·2275字
赫西俄德是荷馬之后古希臘最早的詩人,以長詩《工作與時日》和《神譜》聞名于后世。眾所周知,荷馬只是古代以彈唱英雄史詩謀生的盲歌手的代名詞;《伊里亞特》和《奧德修紀》乃是依據民間流傳的歌唱英雄業績的許多短歌編寫而成的。它們的真正作者是民眾,是一個民族,是許多代人。赫西俄德則不同,他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而《工作與時日》、《神譜》等也被認為是他的個人作品。
(古希臘)赫西俄德 ·知識讀物 ·4.3萬字
空谷幽蘭,常用來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國歷史上,隱士這個群體中就匯聚了許多這樣的高潔之士,而今這些人是否還存在于中國廣袤的國土之中?這是一直在困擾著比爾·波特的問題。因此,他于20世紀80年代末,來到中國尋找隱士文化的傳統與歷史蹤跡,并探訪了散居于各地的隱修者……
(美)比爾·波特 ·知識讀物 ·11.5萬字
本書既是佛教入門經典,也是季羨林學術著作中影響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紀30年代留德求學時,作者就確立對佛教研究的興趣,在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佛教占據了核心的位置。書中季羨林以語言學、印度學、古代中印歷史等領域的深厚學養為基礎,對佛教的起源、流變、傳入中國等重要方面做了深入淺出、舉重若輕的分析。
季羨林 ·知識讀物 ·15.9萬字
全球暢銷作家、生活方式引領者、演說家阿蘭·德波頓長踞歐美暢銷書排行榜的作品,明星趙又廷力薦之作,《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品。從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叔本華、尼采等哲學家的智慧中,阿蘭·德波頓為你尋找慰藉人生的答案。盡管古往今來被稱作哲學家的思想者千差萬別,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于“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他們的共同愛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他們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頭,堅持獨立思考。德波頓以其特有的英國式筆調引領我們進行了一次輕松的哲學之旅,典雅風趣,幫助我們走近蘇格拉底、伊壁鳩魯、蒙田、尼采、叔本華等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悲苦、困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本書文字典雅醇厚、幽默睿智,150余幅圖片精美呈現。德波頓還以本書為底本,為英國電視四臺編寫、主持了一檔共六集的哲學節目《哲學:快樂的指南》,風靡英倫。
(英)阿蘭·德波頓 ·知識讀物 ·10.9萬字
《素書》在中國古代修身治國、處世智謀、人生韜略著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本原文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的類似“語錄體”的書,被歷代隱士高人、謀臣策士奉為千古不傳的謀略秘籍和成就大事業的不二指南,流傳甚廣,影響極大。該書作者相傳為秦朝末年著名的隱士黃石公,經過多次考驗張良,最終將這本書傳給張良。張良憑借這本書中的韜略原則輔助劉邦成就霸業。該書采取經文寫法,語言高度精練,內涵極其豐富,對人事變化和事物發展的趨勢觀察細微,體會深刻,對如何提高自身的修養、為人處世、理家治國、趨吉避兇、成就大業,總結出一整套法則和經驗。
(漢)黃石公 ·知識讀物 ·8萬字
本書是鈴木大拙禪學經典系列的入門讀物,也是大眾了解禪學的基礎之書。鈴木大拙以其對東西方哲學的修養為背景,將禪學融合于西方哲學領域,從禪的內部來解說禪,避免了生硬搬用西方哲學觀點對禪進行臆測,同時又與舊禪師所運用的個體直覺方式不同,吸收了現代的思想方法,使禪的思想性可以在比較廣泛的基礎上得到交流,也為人們提升精神品質開啟了一扇窗戶。
(日)鈴木大拙 ·知識讀物 ·8.3萬字
本書中,作者從黑格爾《法哲學原理》、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薩繆爾森《經濟學》等作品切入,對黑格爾、馬克思、熊彼特、薩繆爾森等人的思想進行了梳理與導讀,重點就自由意志、勞動、人的全面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與文化、建設現代化國家等要點作了思想脈絡的梳理,并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作了深刻而生動的闡釋。作者通過對這些經典作品的重新解讀,以專業、深刻的見解,成就了這部堪稱建構中國自主體系、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啟蒙之作。
韓毓海 ·知識讀物 ·14.6萬字
鈴木俊隆是用禪學影響西方人的宗師,這本書作為舉世公認的禪學入門讀物,英文版已暢銷50多年,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學禪的入門書。本書鼓勵讀者活出自己,探索新生,通過修行來了悟自己的本心真性。禪修在全世界的流行,在于能解決人們遇到的日常困惑,助人修身養性、減輕壓力、充實生活、開顯智慧,在樹立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
(日)鈴木俊隆 ·知識讀物 ·6.1萬字
《黑噪音、白噪音與幽靈之聲》是姜宇輝老師多年聲音研究的哲學文選。包含了“繪畫與聲音”“聲音與意義”“節奏”“想象理性”等多個主題的討論,為當代國內的聲音哲學研究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號召。聲音是按捺不住的,它如實表達,而聲音對于周遭并未言明的東西,將由學者對聲音事實的謹慎表達作為值得依憑的補充。
姜宇輝 ·知識讀物 ·14.8萬字
愛,是人類基本的本能,人們對它充滿了好奇、期待、困惑。愛情又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我們一生都在與“愛”相處,與“愛情”磕磕絆絆。面對愛情,人們常感困惑常說“我已經不期待愛情了”。準確地說,是已經不敢奢望與某個人發生純粹的愛情。愛過的人,更深切地了解什么是孤獨。只有真正的愛,才能治愈真正的孤獨。人缺愛而生孤獨,在孤獨中等待愛,又因愛超越孤獨。這愛,可以是兩情相悅的愛情,可以是情深義重的友情、親情,可以是對生活的無限熱忱,當然還包括一個人的自愛——愛自己,就是在愛生活;愛自己,正因為愛自由。作者陳果抓住了人類宿命的共通之處,用哲學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幫助讀者了解愛,擁抱愛情,成就自己,最終你會發現:原來長久的愛情,就是一次又一次愛上同一個人。
陳果 ·知識讀物 ·9.2萬字
對習以為常的事物提問,邁出洞察世界本質的第一步!山東大學教授張新剛新作。劉擎、施展力薦!一本教你如何進行哲學思考的書:一起思考15個哲學基本問題,呈現哲學家對于問題的提出與剖析,讓哲學思考成為你的生活方式。本書是為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何進行哲學思考?如何用哲學式的頭腦來理解這個‘自己’以及我們生活的世界?”作者從柏拉圖的思考出發,用15個章節,從“自我”“我與世界”“價值與群體生活”“死亡意義”等方面深刻地剖析了這個問題,得出結論:持續不斷的哲學反思可以使我們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張新剛 ·知識讀物 ·9.7萬字
面對孤獨,人們面對其中的種種難題常常感到困惑。一方面做不到繞開或無視這些困惑,假裝無惑地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安于就此這么困惑下去,久受其擾。作者陳果將這些困惑當作自己人生的功課,用哲學思考的方式去梳理、剖析、解惑,幫助讀者了解孤獨,更好地擁抱孤獨,成為更好的自己,以此更讀懂生活,也更熱愛生活。《好的孤獨》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精選了哲學博士陳果十多年的生活思考與教學心得,囊括了她的思想精髓。整本書包含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陳果用八個章節循序漸進,為孤獨者指出了一條邏輯自洽的明路:好的孤獨,讓你更懂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陳果 ·知識讀物 ·8.3萬字
此書為盧梭的代表作之一,曾在1749年榮獲法國第戎科學院公布的有獎征文競賽的金質獎章,這篇文章始終貫穿著“科學和藝術的復興是否在凈化我們的風俗方面起到了作用”這一中心思想來討論,集中表達了自己對當時歷史條件下科學和藝術的看法,從某種意義上講,他認為科學與藝術的復興對敦化風俗、保持淳樸的自然并不有利,并得出了“科學和藝術會造成許多壞事,也敗壞了風俗和道德”這樣一個會在當時造成不小轟動和反叛的結論,從此盧梭聲名大噪。這是一部闡發政治思想的著作,其中的大部分思想也是他后來的著述中一以貫之的,其中包含了他后來思想著述的許多萌芽。其重要性僅次于1762年的《社會契約論》,可視為《社會契約論》的基礎和緒論。此書秉承了盧梭一貫的寫作風格,飽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現在讀來仍然非常有教益。譯者譯筆純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優秀社會科學經典作品。
(法)讓-雅克·盧梭 ·知識讀物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