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系德國哲學家、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的主要著作之一。1933年,胡塞爾被希特勒政權逐出大學,但仍未放棄和中斷研究,1935年之后在維也納和布拉格作有關現象學的講演,次年匯集成書。胡塞爾在書中第一次闡述了現象學的一個重要概念《生活一世界》。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作為歐洲人根本生活危機表現的科學危機;澄清近代物理學主義的客觀主義和超越論的主觀主義之間對立的起源等。
(德)胡塞爾 ·西方哲學 ·44.1萬字
“20世紀西方倫理學經典”共4卷,全八冊。作者為清華大學資深教授萬俊人,叢書分別以“倫理學基礎:原理與論理”“倫理學主題:價值與人生”“倫理學限閾:道德與宗教”“倫理學前沿:道德與社會”為主題,精選了20世紀西方著名倫理學家圍繞上述主題的經典性文本,完整呈現了20世紀西方倫理學的流變脈絡、知識狀況和理論前沿,為讀者了解這一非凡時期的西方倫理學的知識提供了較為完整、準確和清晰的知識地圖和理論語脈。
萬俊人主編 ·西方哲學 ·23.1萬字
漢娜·阿倫特晚期的“心靈生活”研究對康德批判哲學進行了系統的、富有啟發的闡釋和發展,本書就圍繞這一闡釋展開。結合阿倫特前期的政治理論,本書首先分析了阿倫特康德闡釋的問題背景,即艾希曼審判及其思想后果。阿倫特前期的政治理論以行動和公共領域為核心,以此為基礎,《心靈生活》對思考活動、意志活動和判斷活動進行了深入研究,而且對批判哲學也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和改造。本書也重點討論了阿倫特的政治理論工作在當代西方政治哲學領域的意義和反響。通過對康德政治哲學的闡釋,本書將呈現出共同體、思想、道德、生命意義、政治判斷和歷史敘事之間的復雜關系,為當代政治哲學的理論建構提供有益啟發。
陳聯營 ·西方哲學 ·22.8萬字
本書以獨特的哲學思辨方式,綜合考察盧梭的所有主要著作,對盧梭的公意理論給出新的解讀。書中將盧梭的公意理解為自愛在共同體中的擴展,并由此展示了盧梭公意理論的目的在于解決人類政治生活的基本張力,即自愛與政治義務的沖突,構建了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自恰的盧梭公意形成理論。本書不僅對國內的盧梭研究有創新性貢獻,而且為思考政治哲學中關于個人自由與政治義務等重要問題有啟迪意義。
林壯青 ·西方哲學 ·16.2萬字
真實,經常是一個令人感到棘手的話題。真實如何運作?我們如何定義真實?為何真實如此重要?有太多誤解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等待被探討。在這本簡明得當的入門書中,著名學者西蒙·布萊克本(SimonBlackburn)描述了有關真實的概念,以及真實之于信仰、解讀、事實、科學和行為的關系。并探討了有關真實的討論如何應用在如下方面:美學、品位以及對藝術的解讀,倫理學以及人類如何決定我們的生存規范,邏輯清晰的真實以及這種真實是否可以在日常對話、協議以及爭辯中被習得,宗教信仰以及宇宙的終極成因了解真實所建立的基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實踐性的意義和價值。無論你是選舉投票,或僅僅是為了遲到找一個借口,你都將驚異地發現,有關真實的思考與探索都涵蓋在其中。
(英國)西蒙·布萊克本 ·西方哲學 ·6.4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馬克·奧勒留留給世人的偉大著作。書中,奧勒留用一些道德格言和個人思考記錄了其身居宮廷和面對亂世的深切感悟,影響和啟發了無數人。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10.4萬字
本書是作者研究斯賓諾莎哲學三十余年的嘔心瀝血之作。共分四編。第一編“緒論”詳盡介紹了斯賓諾莎哲學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科技條件和思想淵源,全面考證了斯賓諾莎所有著作的寫作年代和主要內容,論述了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形成,澄清了西方哲學史上某些哲學家對斯賓諾莎思想的誤解、歪曲和夸大。第2編“自然系統”是對斯賓諾莎哲學體系及其方法的系統研究和宏觀把握,詳細論證了斯賓諾莎的神即自然、自然即實體的一元論本體論。第3編“認識系統”通過對斯賓諾莎認識論的闡述,指出它是自成系統的認識論唯理論,同時也指出其內在矛盾和混亂之處。第4編“倫理系統”把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歸宿——倫理學作為討論的主題,指出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就是至善,愛神就是追求至善,提示了斯賓諾莎無神論的泛神論的真實面目,從而駁斥了把斯賓諾莎看做宗教家的錯誤觀點。
洪漢鼎 ·西方哲學 ·55萬字
當虛無成為現代人生存狀態的一種映象時,如何走出虛無主義的深淵便成為時代命題。本書系統梳理了尼采、海德格爾、馬克思和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們克服虛無主義的理論和批判資源,為我們反思和克服虛無主義提供了思想借鑒??朔摕o主義是全球性問題,也是中國問題。虛無主義之于中國,不僅是問題危機的倒逼,也是責任擔當的體現??朔摕o主義,需要理論邏輯的建構,更需要實踐資源的探索。本書澄清了虛無主義的中國特征、影響程度和發生機制,并探索了當代中國克服虛無主義的實踐資源。
楊麗婷 ·西方哲學 ·22.5萬字
本書收入康德自然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關于活力的真正測算的思想》、《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自然地理學》等著作和《地球是否已經衰老》、《地震的原因》、《物理單子論》等文章、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德)康德 ·西方哲學 ·56.6萬字
《奇葩說》導師、西方思想史領域的專業級解讀者劉擎教授力薦!了解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必讀之書!羅爾斯的《正義論》出版后,當代政治哲學的版圖重組,不僅歷史上既已形成的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等各派理論的坐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且伴隨著人們圍繞《正義論》一書所展開的理論論辯,公民資格理論、社群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女權主義等理論派別異軍突起,從根本上改變了功利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格局?!懂敶握軐W》一書正是對這種理論場景的呈現。作者威爾·金里卡在書中詳細地考察了活躍在當代政治哲學舞臺上的各派理論,批判性地分析了它們對于平等、自由以及建立在兩者之基礎上的正義社會的各不相同的論證和詮釋,不僅闡明了各派理論產生的復雜背景、它們在相互論辯的過程中不斷地超越原點向前發展的歷史過程,同時通過嚴密的邏輯論證,澄清了各種撲朔迷離的正義理念背后的不同利益指歸。本書不僅能讓讀者領略我們生活的時代最有頭腦的理論家在社會建制問題上所勾勒的異彩紛呈的圖畫,從而獲得精神的歷練,而且為人們認識和理解時代的種種復雜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向導。
(加)威爾·金里卡 ·西方哲學 ·45.6萬字
在與世無爭的山谷里,有一片世外桃源。《寬容》是人類文明大眾普及先驅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龍的得意之作,曾被先后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全球發行,至今已暢銷近百年。書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為出發,以歷史時間為線,站在全人類的高度重新審視人類由史前時代、古典時代、教會時代到現代的幾千年文明的變遷,行走于人類自身寬容與偏執、美德與現實的對立交鋒之間,深度剖析其本質與特征,講述人類奮斗與自我救贖的跌宕傳奇。行文流暢,通俗易懂,孕育著濃郁的人文主義氣息,讓后人在清晰地認識自我同時,也能對人類文明的演與發展方向有著更為深刻的領悟。為了更加便于讀者的領悟與滿足更高層次的閱讀需求,更真切、清晰地介房龍的創作與史實真相,書中在精準翻譯原著的基礎上,附加了海量珍貴的歷史實物、實圖、藝術大師名畫以及詳細的相關資料、剖析文字。相信它在引導讀者閱讀、再現人類尋求自由與思想解放的風雨歷程同時,也能賦予人們更多的智慧與啟發。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西方哲學 ·23.7萬字
本書是目前國內第一部以“具身化”為切入點,深入探究舒斯特曼美學思想的學術專著。它打破了單一知識本體論的論述模式,以思索和探尋人類新的生存樣態為最高指向。作者認為,在舒斯特曼所構建的整座美學思想大廈中,“具身化”是最核心、最具指導性意義的特征,也是貫穿其思想始終的一條主線。舒氏“具身化”思想蘊涵著身體化、生活化與實踐化的多重含義,充分展示了舒斯特曼將人生經驗與形上理論相結合的謀劃。本書的主要目標不是緊湊“身體美學”這一學術焦點的熱鬧,也不是如其所是地復述舒氏美學的基本內容,而是力求結合中國美學和文藝理論發展的現狀,系統勘尋與重審當下美學發展的價值取向與問題場域。它在突破傳統美學框架的基礎上,致力于實現并保持身心和諧的實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學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藍圖。
王亞芹 ·西方哲學 ·17.6萬字
由于前蘇格拉底哲學關注數字和運動,探究事物來自何處、去向何方,蘇格拉底是第一個將哲學從天國喚到塵世之人,他甚至把哲學引入尋常人家,迫使哲學追問生命與風俗習慣,追問好與壞。人之統一性在于這樣一個事實:他是向著整全敞開的整全之一部分,或用柏拉圖的語言說,是觀看萬物之理念的整全之一部分。人對其向整全開放的關注,就是心靈的生活。既是部分,又向著整全敞開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便是整全自身——人就是這樣的兩重性。蘇格拉底為之奉獻一生的所謂“哲學”,不是形而上學,不是倫理學,亦不是修辭學。它根本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科學而是追求完美的道德生活。
劉小楓 陳少明 ·西方哲學 ·24.6萬字
羅蘭·巴爾特在法蘭西學院講授的四門課程,是其生前思想發展的終極階段,也是他的學術思考高度活躍的時期。細讀這些課程,讀者會發現一個與普遍認知大不相同的巴爾特。在經歷了“欣快的科學之夢”,即放棄歷史維度和人的主體維度的科學主義符號學之后,巴爾特一方面堅持對現代性話語弊端的質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從解構現代性話語走向虛無主義,由此確認了文學與現實、與歷史、與人的主體性的統一,確認了自己的價值理想主義的基本立場。通過對這四門課程的研究,我們能更為全面地了解巴爾特思想發展的整個軌跡和完整面貌。
黃晞耘 ·西方哲學 ·13.4萬字
本書是卡爾納普在科學哲學方面的代表作??柤{普是20世紀主要哲學家之一,邏輯實證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在科學哲學、語言哲學、歸納邏輯以及概率理論等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本書討論了現代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特別對科學語言的性質、測量與定量語言在科學中的地位、科學規律和科學解釋的結構、因果性和決定論、理論規律和理論概念、當代物理學中的哲學問題等,都做了深入淺出而精彩紛呈的探討。本書是最有影響的哲學家撰寫的具有經典地位的領域導論。
(美)R.卡爾納普 ·西方哲學 ·19.4萬字
1818年,叔本華完成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版。這部不朽之作分為四部分,并附有一篇對康德哲學的批判。1844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卷與第一卷一起出版。在第二卷里,叔本華用成熟的思考分別對其第一卷里的論題做了澄清和擴充?!蹲鳛橐庵竞捅硐蟮氖澜纭返幕菊擖c,即世界分為表象和意志兩個部分,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所有理性、知識都從屬于意志。叔本華自認為是康德哲學的改造者??档抡J為我們有一個可以感覺、可以認識的世界,還有一個獨立于我們所有的知覺之外而自在的世界,即物自體世界。叔本華把物自體看作是能夠被直接認識的,物自體就是意志。這里使用的“意志”一詞必須從廣義上來理解。首先,在人和動物身上,意志表現為被觀念或表象所決定的動機因素。在有機體的本能和植物性的生活中表現為刺激敏感性,在經驗世界的其他形態中表現為機械的變化過程。這些不同的內在的或外在的種種因果關系所共有的總的涵義,根據它用以直接為人們所認識的唯一形式,應該先天地命名為意志。其次,就物自體與現象之間的關系而言,物自體不是現象之因。即使在人身上,意志也不是他的肉體或他的肉體活動之因;然而這一實體通過時空直觀中的表象間接表現為肉體,并在認識中被理解為有因果必然性,且依賴于其他現象的東西;這同一實體在自我直觀中被人們認作意志。第三,意志作為物自體只能是單一的、普遍的宇宙意志。事物只有作為現象在觀念中和在認識中才彼此不同,而其實質是同一的。意志是一與全。正是現象的欺騙性使個人區分他自己的禍福與他人的禍福并使二者對立。最后,宇宙意志只以自身為對象;它愿望只是為了愿望,實際存在的東西其本身只是一種意愿。在此意義上,叔本華命之為生存意志。宇宙意志是物自體,它在無時間限制的永恒過程中創造自身,并且體現在現象無休止的變化中。意志在所有自然無中的全能對人類來說具有悲劇的意味,人類不是被前面的東西牽引,而是被后面的東西推動,絕不是生命誘使人們前進,而是必然性驅使他們向前。自然界中最基本的驅動力就是生殖。要擺脫壓倒一切的意志力量至少有兩個途徑:倫理學和美學。從道德意義上說,就是要拒斥激情和欲望,把自己的意志變成“否定意志的意志”,即“禁欲”;從美學意義上說,可以靜觀藝術的美,意識到一切世俗生活都是虛無,生命意志就是人的原罪,人只能靠恩寵才能得救,即達到一種佛教式的虛無主義寂滅境界。盡管叔本華試圖通過倫理學和美學來擺脫宇宙意志的限制,但他并沒有找到人類真正自由的個體意志,他對人類行為主體的最后忠告是:我們個體的行動決不是自由的,所以,每個個體只能做出他那個特定時刻做了的那些事情,絕不可能做出其他的事。叔本華的思想影響了包括尼采、克爾凱郭爾、維特根斯坦、薩特、托爾斯泰等在內的一大批哲學家和文學家。叔本華通過建立意志的形而上學,清除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為上帝保留地盤,但他仍然繼承了傳統基督教和康德的禁欲主義。尼采在叔本華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翻了禁欲主義對生命意志的否定,將生命意志發展為權力意志,從而完成了對基督教和柏拉圖主義傳統的徹底顛覆,確立了一種新的價值觀。
(德)阿·叔本華 ·西方哲學 ·17.5萬字
舍勒不僅是現象學運動中的“施魔者”,也是現象學社會學的開創者。在采納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同時,合勒就自覺地致力把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與韋伯、桑巴特和特洛爾奇的歷史社會學結合起來。在他審視資本主義的市民世界觀及其倫理和由此引導出的生活秩序時,現象學與新興的歷史社會學已經結合起來,不少思考更是在與馬克思的意識形態論和韋伯的比較宗教社會理論的論爭中形成的,其理論意義可想而知。
(德)馬克思·舍勒 ·西方哲學 ·13.9萬字
《人論》是文化哲學創始人卡西爾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是其畢生理論的濃縮,在其著作中是最為著名、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本。全書圍繞“人是什么”這一問題,旁征博引,高屋建瓴,獨樹一幟地提出了“人是符號動物”這一觀點,指出“人不僅生活在自然物質宇宙中,還生活在符號宇宙中”的事實。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人是什么”著力探討了人與動物的分野以及人的符號創造性特點;下篇“人與文化”則對人類文化各個形態與現象,如神話、宗教、語言、藝術、歷史、科學等,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探索,自“符號”出發解讀人類與人類文化的關系。人類對于自我認識的探索永不停息,而卡西爾則給予了我們一個睿智精妙的解答。
(德)恩斯特·卡西爾 ·西方哲學 ·17.6萬字
《審美政治化:德國表現主義問題》是“德國學術”系列叢書的第三輯,全面呈現了前納粹時期德國藝術思潮對歷史的影響。德國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發生在德國和奧地利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運動,在這場運動中,一種對世界的全新感受方式及生活觸覺得以表達。藝術家汲取了強烈的時代危機意識,以尼采酒神式的審美精神,對抗自我標榜為資本主義的、機械論的、相對主義的時代,借此將現代人從內心的貧乏和苦難中解脫出來。作為一種激進的保守主義文化運動,表現主義是世俗化時代的哀歌,是對時代的否定,在這種否定中,產生出對一個祛魅的世界、一個分裂時代的洞察。表現主義者們期待,藝術將引領墮落的物質主義文化轉向偉大的精神性新紀元。本書在詳述這一運動的思想史圖景之外,甄選翻譯了該運動中的經典文獻,深度還原思想史現場,帶動讀者對政治、藝術等永恒問題的反思。
曹衛東主編 ·西方哲學 ·18.1萬字
本文集收入上世紀德國著名神學家特洛爾奇的兩篇長文《新教對現代世界形成的意義》《歷史主義及其克服》,并圍繞相關論題收入19世紀史學家蘭克的《(1854)序言》,以及候斯在1932年出版的《歷史主義的危機》,和施密特的《德國歷史主義與走向議會民主制》。整個文集的核心關注點就是歷史主義思潮及其后果對人類文明造成的普遍危機。本書是編者若干年來持續努力的一部分。如果說之前編的《西方古代的天下觀》和《從普遍歷史到歷史主義》展現了歷史主義如何從歷史中成胎、養成并動搖了人類生活的穩固基礎,那么,這本書則旨在展現歷史主義開始全面占領人類生活之后,那些先知先覺的思想者——就此書而言是德國新教神學家特洛爾奇——為克服它所做出的卓絕努力。它在本書中抱著對歷史主義危機的憂慮,精辟地分析了基督新教與現代世界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
(德)特洛爾奇 ·西方哲學 ·2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