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宏觀的角度考察某個歷史階段的文化史或文學史,是慣常的研究范式。而該書另辟蹊徑,通過對1939年中國士人知與行的微觀史考察,揭示戰時中國知識分子的創述、道義與擔當,力圖從經過精心擇取的個案中表現中國知識分子普遍具有的心跡與行跡,并借此尋找1939年這一特定年份的中國文化思想脈絡。
陳旋波 ·中國政治 ·20.1萬字
中國需要在21世紀實現中華文明的復興,而未來8到10年是關鍵時期,而中國如何能把握好這一關鍵而又充滿困境的時期?如何順利走上復興的康莊大道?
周天勇等 ·中國政治 ·36.2萬字
“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選拔尤其是產生人選的一種方式。本書采取歷時性與現時性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反思與提煉相結合的方法,從全景敘述、實踐考量、認知述評、學理詮釋、外部借鑒、對策建議等維度,對競爭性選拔干部的方式進行了多視角的系統研究。本書提出的一些闡釋性理論觀點、實踐診斷性分析以及方式和技術改進的對策,對于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理論研究和干部選拔的規范性、科學性、先進性制度建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吳志華 葉超 廖志豪 ·中國政治 ·22.3萬字
條約產生于國際間的戰爭與和平、聯系與交往的需要,是當事主體間的法律約定。本書以王鐵崖所輯《中外舊約章匯編》為參考底本,補錄其未載約章。作者對有清一代中國與外國訂立的約章進行了全面搜集、譯校、箋注、增補,本編收錄范圍不局限于中外政府之間正式締結的條約,還包括中國有關方面與外國企業、公司及法人代表等締定的各類章程及協議中較重要者。嚴格說來,此類章程合同并不屬于國際條約的范圍,但在鴉片戰爭后的晚清時代,此類章程卻往往具有與條約同等的效力,所以將約章一并匯列。
郭衛東 ·中國政治 ·41.6萬字
黃景昉是“崇禎五十相”之一,其仕宦經歷自編修以至宰輔,與晚明政局的演進近乎相始終,是天啟、崇禎朝諸多重要政治事件的親歷者、參與者。本書在充分利用黃景昉存世著作的基礎上,考證還原了他的人生經歷,并從黃景昉個人的視角呈現晚明紛繁叢脞的時局及其為挽救王朝危局所作的努力。同時,由于黃景昉長期任職于明廷中樞,并深受晚明經世史學、實證史學思潮的影響,其存世著作的記載對于進一步深入研究明清之際的政治史、制度史、史學史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朱曦林 ·中國政治 ·35.6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貴州省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過程中探索出的一系列經驗、模式和做法,包括將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完善精準扶貧體系,探索生態脫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黨建扶貧、產業扶貧、異地移民搬遷扶貧、社會保障兜底扶貧等扶貧模式的具體做法,并在理論層面對貴州省精準扶貧進行進一步總結,提出其以扶貧開發工作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五大發展理念指導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創新以及扶貧開發頂層設計的哲學思維。
黃承偉主編 ·中國政治 ·24.6萬字
《中國共產黨銅川市印臺區組織史資料》(第四卷)是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續編工作的統一部署,在中共陜西省委、銅川市委的領導下,由中共陜西省印臺區委組織部負責編纂的。本書本著尊重歷史、求實存真的原則和“廣征、核準、精編、嚴審、及時”的編纂工作方針,以陜西省印臺區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印臺區地方黨組織和政權組織、地方軍事組織、政協組織、群眾團體組織以及部分企業、事業單位機構沿革變化和領導人名錄,同一時期中共陜西省宜君縣組織工作大事記,并在黨組織的綜述中簡明反映了中共陜西省印臺區委同一時期在履行職能職責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突出成就。
中共銅川市印臺區委組織部 ·中國政治 ·21萬字
本書匯集了2015年度中國社會學年會評選的優秀論文,以“經濟新常態下的社會改革與社會治理”為主題,內容涉及經濟社會學、社會分層與流動、社會治理和社會心態等,體現了當前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各界學者探討的熱點話題,對于從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來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李斌 潘澤泉主編 ·中國政治 ·26.8萬字
《廣州公共管理評論》直面轉型中國,詮釋社會熱點,擴展學術深度,貼近重大需求,服務地方發展。內容涵蓋公共管理、社會事務等各個領域,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預算、危機管理、公務員制度、地方治理、電子政務、NG0治理、NPO治理、社會建設、社會工作、社會服務、社會管理、人口管理、績效評估、網絡治理等議題。
陳潭 ·中國政治 ·21.6萬字
本書著重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掌握與運用,結合唯物史觀解析新發展理念,深入剖析新發展理念的科學方法論,不僅從理論上概括了新發展理念所體現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而且更側重把握這一理念體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這將有助于我們深刻領悟中央制定的社會發展戰略,進而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頂層設計的社會化認同。
王紅霞 ·中國政治 ·20.1萬字
1914—1929年是中國近代政黨發生轉型的重要階段。歐美式政黨政治盡管在現實中破產,但其理論的宣揚不絕如縷。組建中華革命黨,成立中國國民黨,改組中國國民黨,孫中山前后付出了十年的艱辛,探索適合中國革命特點的革命政黨建設模式。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便以支部的身份加入了國產國際,但共產黨人也一直在摸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建黨道路,并有了初步的成就。青年黨亦以革命政黨自詡,有自己獨特的政治主張和政黨觀點。其間,黨際關系的復雜性使中國政黨理論內容較之前一階段更為豐富多彩。
楊德山 ·中國政治 ·46.1萬字
本書為政治科學研究叢書之一種。作者認為,學術研究往往與時代節奏而合拍。作者長期致力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研究,學術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從理論上探討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特別是進入村民自治領域,并開始嘗試田野調查方法。二是進入2000年以后,將農村問題與村民自治置于現代國家建構的框架下加以解釋,注重基層治理的民主導向和制度建構。三是2010年后,試圖將中國政治與農村問題置于歷史的深處,發現其獨特性,并試圖在事實經驗基礎上提煉出具有標識性的概念,更加突出原創性。本書是在2012年后發表的有關國家治理與中國政治發展的論文基礎上合成的。
徐勇 ·中國政治 ·21.8萬字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的實踐,推進了以毛澤東、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兩代中央領導集體開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事業。以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主題,集中全黨的智慧,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理論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發展。本卷主要對1992年黨的十四大召開至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性,以及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張雷聲 袁銀傳 ·中國政治 ·46.5萬字
書是一本系統討論“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著作。其理論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堅持將內在機理的分析與外在機制的探求結合起來,在系統闡發培育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的調查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以及教育教學的外部環境等方面探討了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和方法。本書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王雙群 ·中國政治 ·21.6萬字
本書系統梳理了晚清時期士人對于國土陸地邊防的思潮主張,清廷邊防政策的調整與邊防制度的改革,重點分析了邊防思潮演變及其對清廷政策調整的推動作用、嚴重的邊疆危機對于清廷邊防制度改革的影響與清廷制度調試的艱難過程等問題,展現了晚清邊防體制從傳統的“夷夏之防”逐步轉向具有近代意義的中外之防的曲折歷程。
王宏斌 ·中國政治 ·40.4萬字
《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以明末清初的城市群眾集體行動,即所謂“民變”為研究對象。以史籍記載為基礎,借鑒西方新文化史、歷史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諸學科的理論進行闡釋,應用量化分析、集體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明清城市民變的歷史背景、領導人與參與者、行動模式及城市民變的各種不同類型進行了深入分析。從而從各個方面,對城市民變這一“老課題”得出了較為全面和新穎的認識。
巫仁恕 ·中國政治 ·28.5萬字
本書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專家傾力創作,收錄了鄧小平的秘書、同事、戰友等身邊人的一手資料,真實還原了領袖人物之間的交往、關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劃、發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鄧小平在歷次戰爭、革命、運動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鄧小平的改革心路與實踐歷程,以及中國建設、外交大戰略的形成。本卷為第四卷,講述了1982—1997年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下蘇杭、收回港澳、視察經濟特區、裁軍百萬、恢復中蘇關系、發表南方談話等經歷,同時記錄了鄧小平與金日成、愛潑斯坦、榮毅仁、霍英東、陳景潤、聶衛平等人的交往與情誼,以及鄧小平與鐵娘子談判、作出“嚴打”決策、廈門之行、離開領導崗位、逛京城、晚年的日常生活等逸聞趣事。
李新芝主編 ·中國政治 ·23.5萬字
本書分為七個部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基本問題概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相關概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基本范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文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的話語建構與領域拓展。全書著眼于學科建設與教學科研的雙重需要,立足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級學科的建設發展,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理論與方法進行整體性研究。
田克勤 李婧 張澤強 ·中國政治 ·30萬字
本書充分利用解密檔案《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從中國革命的外部環境即國際大背景切入,全面考察了共產國際對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形成與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所給予的影響和作用。共產國際的這種影響及作用由于受聯共(布)內外政策的左右而呈現出雙重性,本書嘗試探究了共產國際有此雙重性政策的深層次原因,客觀地展現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共產國際、聯共(布)影響的程度,特別是對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實踐過程帶來的雙重作用,探討了二者之間的輸入輸出關系,并對黨史上的一些問題作了更客觀更符合歷史事實的深化拓展,以資對深化毛澤東思想研究和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有所借鑒。
黃雅麗 ·中國政治 ·29.9萬字
習近平治國理念隱含著宏大的治國使命,這種治國使命可以高度概括為“五個重塑、重建或重構”:重塑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形象、重建中國的官場、重構中國的秩序、重構中國的價值、重構中國的發展方式?!皠摌I、創新、創牌”可以改變中國,它不僅能夠幫助中國經濟順利地實現轉型升級,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還能夠推動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方式的現代化,為中國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劉學軍 ·中國政治 ·2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