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歷史經驗已經反復證明,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容忍在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出現一個陸海兩棲性強國,歷史上的法國和德國都因此而無一例外地引發了現代歷史上的兩輪霸權戰爭。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正確地思考和應對中國在21世紀前期的海洋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戰與壓力,是中國國際關系學界無法回避的根本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首先就在于確立一種正確的理論框架和思考范式。地理政治學對當代中國的價值與意義很大程度上恰恰也正是集中體現在這一方面。
吳征宇 ·政治理論 ·14.3萬字
本書厘清了我國濱海地區海島、灘涂、填海造地、海域開發與管理等法律概念,明確其權屬與管理部門。這些研究對于我國有效利用濱海地區,產生了積極影響。此前未有任何專著,針對濱海地區所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系統而全面的研究。這個項目的完成,將能彌補我國在這方面研究的不足,對于我國更好地利用濱海地區的島嶼、土地與海域,將起到重要的支撐功能。
王冠璽 ·政治理論 ·10.1萬字
災害政治學作為災害學與政治學的交叉學科,是政治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運用人類社會政治組織的形式和優勢,研究國家如何運用政權的力量對各類重大自然災害進行預防、干預、抗災救災,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并對災后進行重建的科學。災害政治學研究的問題,都是與重大自然災害有關的國家行為,應當具體體現在國家相關的組織安排、制度設計、法律保障和政策應對上,這正是災害政治學研究的具體領域。探索災害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特點、研究任務、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構建“災害政治學”是我國政治學界義不容辭的職責。
丁志剛 ·政治理論 ·22.7萬字
底線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改革思維方法,是立足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結黨90多年來革命和建設的偉大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目標,從全局視野和戰略高度對各級黨政干部的執政思維提出的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推進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持續前進的重要思維方式。本書以底線思維為主題,詳盡闡釋了底線思維的理論內涵、現實意義和踐行抓手,對于如何運用底線思維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踐行“三嚴三實”、落實“兩學一做”進行了研究,是各級黨政干部提高水平必須學習運用的思維方式。
周衍冰 ·政治理論 ·14.1萬字
所謂血氣,就是人對何謂正確、何種東西帶來尊嚴與榮譽的精神感受。人類共同體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憑血氣捍衛財富與名譽的分配,但血氣對正義或合法性的要求從來不能得到滿足。……因為這種正義要求,把人類生活的無公度方面,當作可公度的東西。因此,柏拉圖和荷馬都告誡人們要節制自己的血氣。柏拉圖在《王制》中,提出了節制血氣的一條新途徑——通過蘇格拉底的政治哲學,描述血氣所否定的不可公度性,以及為了滿足城邦需要,哲學如何與血氣結盟。
劉小楓 陳少明 ·政治理論 ·26.1萬字
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要以設立國家憲法日為契機,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切實增強憲法意識,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更好發揮憲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大作用。
周威 王成 ·政治理論 ·19.7萬字
《“互聯網+”干部讀本》以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為核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互聯網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的應用、在傳統企業升級改造中的應用、在政務溝通和社會治理中的應用、在民主政治建設和黨建工作中的應用,以及在黨員干部日常工作中的應用等方面。幫助讀者朋友深刻認識“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戰略意義,全面認識“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領域,是互聯網知識應用的普及讀物。
馬建堂 ·政治理論 ·18.6萬字
美日同盟是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重要支撐。冷戰結束后,美日同盟如何經受國際秩序重構的考驗,將在國際舞臺扮演何種角色,是當前亟需研究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美日同盟是影響中國安全與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本書立足于作者國防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之上,分析闡述了冷戰結束后美日同盟轉型的歷史背景與現實因素,剖析預測了可能前景及影響,研究提出了中國的戰略選擇,是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
衣昭杰 ·政治理論 ·19.6萬字
《人的權利》是托馬斯·潘恩極為成熟與系統化的政治思想作品,書中駁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國大革命之反思》中對法國大革命的抨擊,點出了法國革命的劃時代意義,并成為啟蒙運動的指導作品之一。“它沖破了當時籠罩于整個西方先進思想界對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這一政體,給當時還處于摸索狀態的法國革命指明了共和主義的嶄新方向。”該書曾被英國媒體評為“改變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與《資本論》齊名。
托馬斯·潘恩 ·政治理論 ·14萬字
本書通過三卷的形式,分為從商代到秦漢、自漢代獨尊儒術至1840年、近現代三個時間節點,從哲學理論的高度闡明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內容和特點。從詩經與政治教化、春秋的政治理想等方面對早期儒家的政治理念做了闡釋和總結,又從如董仲舒的公羊學到王夫之的理勢等,總結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思想的意涵,最后關注到康有為的改良、梁啟超的國家學說、嚴復與進化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和建國方略、國粹派、毛澤東和中國革命學說,是對中國政治哲學思想與實踐發展歷程的系統梳理與闡述。
彭永捷 干春松 梁濤 ·政治理論 ·101萬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中,習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生態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初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本書從生態文明新思想、生態建設新思路、綠色發展新方略、國土空間新布局、生態治理新設計和環境外交新天地六個方面概括了這一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新發展,是中國特色的綠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新典范,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新起點,是開創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科學指南。
張云飛 李娜 ·政治理論 ·11.2萬字
本書以農戶為基本單位,以鄉村集體為中間層次,以國家的邏輯為最高層面,通過“土地—治理—民情”這三重分析框架,對“三農”問題進行了一種新的闡釋,使我們可以概要地理解中國國家與農民關系的六十年變遷,尤其是深化對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多年來的制度創新、發展經驗及問題的理解。
應星 ·政治理論 ·10.1萬字
本書是“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社會管理研究叢書”的第一部著作,全書從構建和諧社會、行政障礙、社會管理創新三者的內在邏輯聯系入手,分析構建和諧社會的公共需求,根據公共需求分析政府在哪些方面的存在制度供給不足或治理能力不足,提煉出影響構建和諧社會的行政障礙。在此基礎上,提出以地方政府社會管理創新消除行政障礙的戰略思路與實施路徑,以破解目前存在的“公共權力膨脹——公民權利萎縮”和“公共需求增長——公共供給不足”的雙重現實困局,切實解決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姜曉萍 田昭 ·政治理論 ·31.5萬字
本書基于間斷均衡理論,對中國制度場域中的公共預算變遷模式進行了掃描,通過定量檢驗的方式提供了間斷均衡式預算變遷在中央預算與省級預算中存在的經驗證據,提高了間斷均衡理論的外部有效性,有助于厘清預算領域中漸進主義和間斷均衡理論的爭論。
李夢瑤 ·政治理論 ·10.9萬字
分析互聯網治理面臨的權利沖突困境:標準型、政策型和手段型,以網絡色情信息、暴力言論和失序政治參與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參照國際經驗,從價值基礎、政策工具和技術手段三個維度分析我國現行互聯網治理方式的特點、有效性和局限性,并提出改進建議。
趙玉林 ·政治理論 ·19.7萬字
本書將市場主體準入制度與當代主流公共管理理論相結合,通過對歷史的回顧,重新反思傳統的企業登記職能及監督管理職能。在市場經濟概念下,提出市場主體準入制度的理論框架,從法律體系上分析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立法的狀況與改革,從歷史比較中探索市場主體準入制度改革的脈絡,從中西方比較中借鑒國外市場經濟理念下市場主體準入制度的總體思路,從而提出未來我國市場主體準入制度改革和發展的設想。
趙韻玲 劉智勇 ·政治理論 ·20.9萬字
本書對政治的含義即政治分析的邏輯起點進行了再思考,對政治權利、政治統治和政治管理進行了新的理論論述。同時,以發展的眼光對書中的重要理論觀點進行了新闡述,以此力圖構成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時代性和富有解釋力政治學理論。本次修訂,作者新加入了國際政治有關方面的新內容。
王浦劬等 ·政治理論 ·37.4萬字
中國的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正影響著整個國際格局和秩序的演變,但是讀懂中國不易,因為中國太大,情況太復雜,盲人摸象的解讀很多,每個人都只看到中國的一部分。要真正讀懂中國,我們需要一種對中國的整體把握。“文明型國家”概念的提出即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本書探討了“文明型國家”的概念、特征、模式、制度和理念等主題,也論述了其他一些相關的問題,如政治話語范式的轉變、“西方中心主義”的困境等。“文明型國家”概念解構了西方話語關于中國的主流敘述,它有利于增進國人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促進國人和外部世界對中國和中國崛起的全面理解和整體把握,也有利于進行跨國的制度比較、評估和預測。
張維為 ·政治理論 ·9萬字
本書是以第七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獲獎項目為研究對象,包含15個案例。隨著我國地方政府創新實踐的發展,本書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其中有幫教人員安置、社會公益行動、殘疾人個性化服務、戶籍制度改革、農村產業制度改革、小額信貸、微博管理、元治理模式、工會職能轉變等一些微觀領域的創新經驗,說明我國地方政府的創新在不斷深入。本研究報告由專業人士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完成,同時對當地的改革又提出專業性的觀察和建議。本書對于傳播、交流地方政府改革經驗,響應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促進中國政府治理開創新局面都將具有理論和實踐的參考和借鑒的價值。
俞可平 ·政治理論 ·19.2萬字
本書系列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十三五”規劃“歷史的足音——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圖書中的一本,共收入袁木同志的《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文獻——〈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評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評介》《關于改革開放的若干認識問題》《十四大的歷史功績和基本精神》等9篇文章。
袁木 ·政治理論 ·58.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