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叢書記載了從神話傳說: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歷史,采用手繪畫風和歷史圖片相結合的方式,選配近千張彩圖與珍貴文物照片,經過嚴謹考據,加上寫實技法表現歷史事件與人物裝扮,讓孩子身歷其境,借以傳達正確的歷史常識,更可豐富孩子的美感經驗。本書以孩子能懂的經驗、語言,講述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人、事、時、地、物,讓原本抽象難懂的觀念或復雜背景,變得生動活潑、逸趣橫生,給孩子樹立一個清晰的中國正史概念。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8.1萬字
何孝榮主編 ·中國史 ·8.2萬字
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以正史為經,逸聞為緯。一套書寫盡中國兩千多年歷史百態。本叢書以1935年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鉛印本為權威底本,同時集齊石印線裝本的繪圖。保留自序、世系圖、蔡東藩先生自己批注的注釋、夾批和后批。倡導原汁原味的閱讀感受,最大限度地呈現原書風貌。《后漢通俗演義附三國》為《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系列書之一,敘述了王莽篡漢至西晉開國250多年間的歷史,觀點平實,內容豐富,論述有法,寓意褒貶,用語雅潔,明白曉暢,自評自注,理趣兼備,堪為通俗史著的經典。該書取材謹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筆記,其中三國部分不同于羅貫中《三國演義》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小說筆法,信而有征,是了解東漢歷史的入門書。
蔡東藩 ·中國史 ·58.9萬字
本書收錄史學名家樊樹志教授近十余年間所撰有關晚明史的要文十三篇,既娓娓解讀了晚明重要歷史事件和社會現象,如萬歷年間的朝鮮戰爭、六君子之獄、魏忠賢崇拜運動、文人結社等,又剖析了晚明著名文人士大夫,如徐階、張居正、文震孟、鄭鄤、倪元璐、吳應箕、黃道周、劉宗周、吳偉業等人的仕宦與心路歷程,這些主題幾乎涵蓋了晚明史的重要方面。書中配有六十余幅圖片,包括人物肖像、書畫作品、典籍書影、檔案資料及其他歷史遺物等多種類型,以期形象生動地還原歷史場景,圖文相彰,是研讀晚明史乃至明史的優秀讀本。“人世事,幾完缺”,選自清吳梅村《賀新郎·病中有感》,最能代表耄耋學者樊教授數十年研究晚明史的感慨心境。
樊樹志 ·中國史 ·20.7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洪水為研究對象的環境史著作,具體描述了中國1931年長江洪水對江淮地區,通過史料挖掘與鋪陳,一方面解釋了洪水對當地帶來的生態和經濟影響,另一方面講述了人們對洪水的應對。本書試圖以這場洪水為出發點,考察中國自古以來長江流域發生洪水的歷史脈絡、人與洪水關系的變化、人們對抗和引導洪水的活動,進而探究近代以來中國多發災害的歷史成因,回顧中國對災害認知的不斷加深,從而豐富對災害歷史研究的理解。
(英)陳學仁 ·中國史 ·22.3萬字
青年文史作家張向榮的全新歷史非虛構力作,接續《祥瑞:王莽和他的時代》,本書主要講述被新朝洗禮過的“第二漢朝”是什么樣子,儒學在培養“哲人王”的道路上失敗后怎樣延續自己的文化生命。東漢在前期就擁有了較為成熟的政教體系,即“秦制—儒教”政制,這是穩定漢家天下的“底層邏輯”,然而其中的張力最終促成了秦漢帝國的滅亡,數百年的“大一統”由此崩解。本書重點關注東漢后期桓、靈二帝近五十年的執政生涯,同時全面系統地還原黨錮之禍的始末,細致考察黨錮中人的心態、目的、行為,解讀儒家在其中到底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為什么從輔佐漢朝走向了輔佐三國。
張向榮 ·中國史 ·27.3萬字
春秋是中國文化的爆發期,是中國歷史上鮮有的一段百家爭鳴、思想活躍的黃金時代,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等輪番登場,積淀了中華文明的精華,同時也代表了中華文明的高度。春秋也是一個大變局時代,對欲望的追求導致爾虞我詐、骨肉相殘,伴隨著的是對規則的破壞,是人性惡的一面的爆發。春秋時期,是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被建設的過程。這種秩序不僅是國家之間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這套書用堅實豐富的史料、通俗易懂的語言,還原了這樣一個大變革、大爭鳴的時代。第一冊齊楚崛起:幽王烽火戲諸侯,平王被迫遷都洛邑,春秋大幕從此拉開。齊國乃姜太公封地,因俗簡禮,迅速強大。齊桓公九合諸侯,先成霸業。楚國在南方日漸強大,吞并小國,有地千里。齊、楚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家,終于正面對壘。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并起,大國角力。大義、私欲、智慧、權謀,無數詭譎的歷史故事就要上演……
賈志剛 ·中國史 ·171萬字
本套書以一種全新視角,超出善惡、忠奸的二元對立思維,超出成王敗寇的功利主義敘事,對中華文明的歷史做了清晰的敘述。書中深入淺出地講述從上古至清末的中國歷史,幫助我們理解跨越王朝更迭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長時段演變與其內在邏輯。本套書共2冊,不單單講王朝興衰,也不只聚焦于帝王將相,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在書中得到體現。《讀一頁就上癮的中國史》能讓讀者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整體上的清晰把握,且能于字里行間獲得諸多驚喜:原來歷史還有這一面,或者歷史還可以這樣解讀。
鄭連根 ·中國史 ·20.3萬字
這部書是對城市歷史的解讀,也是對中國何以是中國的解讀,更是對整個華夏民族精神的找尋和解讀。這里的六千年不僅是城市的六千年,也是中國的六千年。南京作為華夏歷史中的樞紐之城,中國南北文化板塊的樞紐之城,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的樞紐之城,它曾不止一次的接續、擔當、解釋過中華。沒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這樣多的災難、象征、預言與希望,它參與了中國整個歷史進程,在每一個文明推進的關鍵路口,深刻地思考過華夏的未來,解讀南京,也就是解讀中國,理解南京,也就是理解華夏民族精神。
文心 ·中國史 ·21.5萬字
用故事解說歷史,一覽5000年中華文明的喜怒與哀樂。人物——找到那些憑借一己之力震撼后世的人物,作為主角,我們之所以能被歷史打動,首先是被他們打動;情節——挖掘各個人物背后的重大歷史事件,從而梳理出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坐標和歷史走向;背景——歷史中不存在偶然,每個人物、每次事件的出現,都是時代變遷的必然,從背景出發,深刻感受歷史的內在關聯。恭喜你,一不小心通關中國史!
講歷史的王老師 ·中國史 ·26.9萬字
中國史從唐宋時期開始,貴族勢力不可逆地走向了衰落。伴隨而來的,是君主權力的不斷強化,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商品經濟與城市的蓬勃發展,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也更加世俗化。唐宋時代雖是中國中古歷史的結束,卻也是近世歷史的開始。新的故事,就這樣悄然開始。“隋唐時期相當于中華文明意氣風發的青年階段,既充滿著詩情,又眺望著遠方。”“宋元時期相當于中華文明的中年階段,事業有成,有錢有勢,只是家庭關系有點令人煩心。”“明清時期是封建王朝的暮年時代,雖然在家中有只手遮天的權力,但事實上已經衰老了。”恭喜你,一不小心通關中國史!
講歷史的王老師 ·中國史 ·14萬字
大明王朝建立的前77天,朱元璋北伐元朝殘余勢力,太子朱標留守首都南京應天府。殊不知此時的南京,暗流正在涌動。以天下大旱為背景、李善長侄子李彬貪污被抓為導火索,一場圍繞著朱元璋、李善長、胡惟庸、劉伯溫四人的暗戰打響,諸黨派在這件事上展開了艱辛復雜的角力。在驅破胡虜、消弭天災、肅清綱紀等三大難題猝然齊襲而至之際,四人各自展現出他們的剛正、權謀、兇狠一面,一件小事驟然成了大明朝建立之初的最大案件。到底是誰攪渾了一切,這件貪污案背后隱藏著哪些秘密?劉伯溫為何會在案件結束11天后辭官回家?胡惟庸和李善長真的是因為“胡惟庸案”而死嗎?一切的秘密都在這77天之內!
李浩白 ·中國史 ·17萬字
中國人一直將春秋五霸掛在嘴邊,但這些霸主到底給中國人帶來了什么?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答。齊桓公春秋稱霸歷無疑是一場生動的教學——這是一個大國爭霸的時代,其政治格局一如當今,各大國都在為霸權而不懈努力,經濟、軍事、文化、道德、制度,哪個才是大國崛起的關鍵?霸主齊桓公會詮釋“霸主”的含義,為我們上趣味橫生的一課。本書書寫了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的一生,看他如何奪得君位、重用管仲、勵精圖治、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使得齊國成為霸主之國,并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中國的格局,給后世帶來深遠影響。
張小泱 ·中國史 ·11.7萬字
本冊完整展現安史之亂全景,詳細解讀晚唐的藩鎮割據。這段時期的主要的特征是唐朝試圖中興與藩鎮割據、黨派之爭、宦官專權交織在一起。每冊書分十個章節,主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重要歷史節點、歷史人物論述考辨。全書既保留原始文獻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說,可以讓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腳注處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論文,可輔助有需要的讀者進一部延伸閱讀。每章節末還附有“多說一點”單元,為讀者介紹讀史方法以及章節要點。
孫英剛 ·中國史 ·21.5萬字
本冊自女皇登基開始,跨越開元盛世至安史之亂前夕結束。“世界主義”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外學者最常用的描述唐朝的概念。這種世界主義的特質是渾厚、包容,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再造了中國文明,進而帶來了宗教、文化、制度、知識的璀璨和輝煌。唐代尤其是盛唐及以前,華夷之辯并不占據主流。唐太宗認為不論華夷,都是自己的子民。本書自武后掌權始,跨越開元盛世結束至安史之亂前,這段時期是唐朝盛極而衰的關鍵轉折點,也是隋唐“世界主義”特征最鮮明的時期。每冊書分十個章節,主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重要歷史節點、歷史人物論述考辨。全書既保留原始文獻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說,可以讓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腳注處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論文,可輔助有需要的讀者進一部延伸閱讀。每章節末還附有“多說一點”單元,為讀者介紹讀史方法以及章節要點。
孫英剛 ·中國史 ·20.6萬字
本冊始自隋文帝,迄于武后掌權。這一時段,貴族政治仍是中國歷史的主線。尤其表現在大量的皇子政治集團的涌現。如隋朝的晉王楊廣奪取了太子楊勇的儲位;唐朝的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和弟弟,奪取了皇位;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也躍躍欲試,覬覦著最高權力。統治階級中的各大家族各自下注,甚至兩邊下注,希望能延續自己的政治地位。甚至外姓的武則天也能奪取皇位,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此外,本書跳脫了傳統上以政治史為主線的寫法,選取關隴貴族和山東豪杰中的代表性人物,從豐富的維度,如家族網絡、宗教信仰、地域特性等等,介紹了隋唐統治階層與其國家性格的形成。每冊書分十個章節,主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重要歷史節點、歷史人物論述考辨。全書既保留原始文獻材料,又增加作者精彩解說,可以讓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腳注處特地注明最新研究論文,可輔助有需要的讀者進一部延伸閱讀。每章節末還附有“多說一點”單元,為讀者介紹讀史方法以及章節要點。
孫英剛 ·中國史 ·18.6萬字
繁華盛唐,衣冠縉紳,終是狂瀾難挽。“五代十國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爭不斷、波譎云詭的重要歷史時期。重點敘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爭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全套八部,分別是《黃巢起義》《萬馬逐鹿》《朱溫稱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國》《后唐三朝》《契丹強橫》《三賢帝時代》,本書系第七部《契丹強橫》。
麥老師 ·中國史 ·33.6萬字
隨著“14世紀危機”的爆發,由蒙古帝國構建的歐亞世界體系解體,東方和西方走向分離,逐漸演變為影響至今的近代世界新秩序。推翻蒙古統治的明朝建立起新的東亞體系,在“17世紀危機”到來、明朝終結之后,這一體系又被清朝所繼承。夾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兩大危機之間的明代(1368—1644)是什么樣的面貌?除了殘酷、血腥、互相傾軋的政治,這一時期還有哪些看點?明太祖制定的祖制禁錮,其后出現哪些乖離?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又對中國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本書綜合多種最新研究成果,讓看似“一成不變”的明代變得鮮活、“有趣”了起來。
(日)岡本隆司 ·中國史 ·14萬字
本書的作者是一百多年前在中國居留并深諳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他以外人獨有的視角和眼光打量、考察著這塊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紀錄下他們的觀感和驚奇。通過海外人士對中國的描述,可以使中國人可以更直觀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滿創傷的歲月,了解那段歷史下大眾的生活。本書從"義和拳運動"事件著手,對整個事件的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分析這個抗擊外敵運動的前因后果,從中國人民的特性出發分析這一事件,為了解當時的中國提供了全新角度。
(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 ·中國史 ·34.4萬字
在70多年前的那場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廣大文藝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對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里收錄了80位老人回憶當年從事抗戰文藝活動的口述。這些生動的憶述,呈現出在血與火的崢嶸歲月里,文藝工作者用詩文、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形式宣傳、鼓舞軍民投身抗戰的壯闊圖景。書中大部分口述是編者與一些朋友近年來采訪整理的,也有的是其他人多年前采訪的。被訪者有的十分知名,有的則名不見經傳:有的敘述披露了一些以前不為人知的事,填補了那段歷史記錄的空白。本書將有助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那段歷史,了解當時人的所思、所為,從而受到教益與啟迪。
李丹陽主編 ·中國史 ·5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