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屬于歷史類讀物。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頗有分量的文章,如,“特稿”一欄有方子奮先生的“老戚——謹以此文紀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難友”;“記憶”一欄《重溫父親與羅曼羅蘭的交往》一文生動記錄了父親閻宗臨青年時代(1929-1937)在瑞士讀書、教書期間與羅曼羅蘭交往的點滴細節、有趣故事。影像專欄《淪陷區的城鄉風貌:一位日本軍醫的影像記錄》展示了秦風先生收藏的,抗戰時期日本一名軍醫拍攝的日軍占領區的一組珍貴照片。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5.6萬字
本書屬于歷史類讀物。本輯《溫故》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頗有分量的文章,《溫故》是本社編輯出版的一種陸續推出的歷史文化讀物,已經出版了二十六輯。本輯《溫故》本期特稿收入了不少頗有分量的文章,如,特稿專欄有汪朝光先生的《剪不斷,理還亂——抗戰時期的蔣、宋、孔關系》;影像專欄《日俄戰爭:成敗的歷史與歷史的成敗》展示了秦風先生收藏的、1904年日俄戰爭時法國媒體的第一手報道的珍貴圖像;往事專欄有《曹禺、<雷雨>;、崔小萍——記一段千古不滅的師生之緣》;文本專欄有《張暉問學日記選》。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6.3萬字
本書屬于歷史類讀物。本輯《溫故》“陳獨秀寥落的晚年交游”、“吳梅、黃侃兩次交惡史實述考”、“你不知道的馮玉祥”等文以詳盡的史料為讀者加重新認識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提供了新的面向;影像專欄《走過從前:民間臺灣生活影像》以三十六張珍貴的圖片為我們展示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民間百姓的日常生活情境,從衣食住行的點滴細節勾勒出整個臺灣的時代風貌。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3.7萬字
本書是歷史文化讀物。它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其中,《文學江湖回憶錄》重尋1950年代臺灣歷史,又有《民國小學生、中學生作文選編》展示當年語文水平,《一位法國醫學博士的影像記錄》記錄了1930年代的廣西風情,等等,視角獨特。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6.2萬字
2014年推出的第三輯《溫故》,“影像”專欄刊出了一組拍攝自1945年在青島停留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安提坦號的老照片,這些照片生動再了1945年11月5日美國海軍軍艦上的水兵登陸青島的情景,給抗戰勝利后的時代轉折留下了一幅清晰的畫面。本輯《溫故》“特稿”專欄,刊發了中國民國史研究會副會長李繼鋒采訪白先勇老師的文字稿,《走近真實的白崇禧:白先勇先生訪談錄》,兩人就“白崇禧、李宗仁與蔣介石的三角關系”、“蔣桂戰爭”、“白崇禧的真實面相”、“四平街之戰”、“白崇禧去臺和亡故的真相”等近代史上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5.4萬字
本書以充滿激情的筆墨,研究20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分子爭取言論自由,研究“文人論政”的傳統及中國百年言論史。言論自由,乃文明社會的基本尺度之一,是世界的公法,人類進步的象征。早在上個世紀之初,自由、民主、憲政就已成為中國志士仁人不倦追求的目標。為了這一理想,宋教仁、邵飄萍、林白水、史量才、楊杏佛等奉獻了寶貴的生命,梁啟超、張季鸞、胡政之、成舍我、陳銘德、徐鑄成等奉獻了智慧、心血和畢生的精力。本書不是一般的敘述歷史人物的遭遇,而是從歷史人物的經歷中看一個時代的言論空間,看在那樣的空間里,一個文人所能做的是什么,已經做出的是什么。本書言近意遠,尺幅千里。
傅國涌 ·隨筆 ·21萬字
讀懂圣人曾國藩,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曾氏遺墨數千萬言,卷帙浩繁,內容駁雜。要從何處入手,才能效其為師為將為相,學其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耗多年心血,寫作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六冊,精選曾國藩家書、書信、奏折、語錄、詩文、日記并加以評點,帶領讀者認識一個可感、可嘆、可學的曾國藩。
唐浩明 ·隨筆 ·114萬字
讀懂圣人曾國藩,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曾氏遺墨數千萬言,卷帙浩繁,內容駁雜。要從何處入手,才能效其為師為將為相,學其立功立德立言?曾國藩研究專家唐浩明耗多年心血,寫作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六冊,精選曾國藩家書、書信、奏折、語錄、詩文、日記并加以評點,帶領讀者認識一個可感、可嘆、可學的曾國藩。《友朋之誼:唐浩明評點曾國藩書信》收錄并評點了曾國藩與友人、同僚、下屬、親故之間的去信與復信共135則。在這些信件中,作為一位審讀長思的思想者,一位時事世道的觀察者,一位身居高位的歷史參與者,曾氏既談及道德與道理,也談及參政治軍的實務,有諄諄教誨,也有坦誠的自剖,顯現了一位復雜人物的內心世界,其中不少箴言真理,也值得后世感悟和效仿。同時,這也是一份關于湘軍及特定歷史時期的重要史料。
唐浩明 ·隨筆 ·15.2萬字
曾國藩作品的價值不言而喻,但對今天的讀者來說,讀起來難度很大,因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文字也不是今天的白話文。為了讓今天的大眾讀者以一種平易的方式走近曾國藩,唐浩明寫作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圖書。該系列圖書共六冊,分別是家書、奏折、日記、詩文、書信和語錄。每冊中,唐浩明精選出來一部分文字進行翻譯和評點,幫助讀者從近處了解曾國藩,了解晚晴時代,也由此感悟活生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缎奚碇溃禾坪泼髟u點曾國藩日記》是其中之一。本書作者從中挑選出二百余篇,分為悟道、修身、國事、家事、讀書、寫字、品鑒、夢境八大類。為保持一天日記的完整性,所挑選的日記整篇照錄,不再刪節。原文之前加以評點,給讀者提供一些幫助,以便對該篇日記有更好的理解。在每大類之前,作者也有一篇總評,意在為讀者充當引導。
唐浩明 ·隨筆 ·20.9萬字
毛主席說:“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泵珴蓶|愛讀史,也最善于讀史,他在歷史中讀出了大學問,讀出了大智慧,更讀出了中國革命,讀出了豪情壯志,本書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眼光來讀史,以思想家的深邃來考問歷史,以卓越智者的智慧來透析歷史,當然也是以詩人的激情來感受歷史。毛澤東追溯了人類的歷史,俯瞰了興亡成敗,獲得了經驗教訓,表現了革命理想,這就是毛澤東對歷史、對革命、對人生的總結!這就是毛澤東讀史的大智慧,大學問!
冷成金編著 ·隨筆 ·31.5萬字
北宋文氣盛而血氣淡。在這極盛文氣的催生下,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政治家。這些卓越的精英和領袖,以他們博大精深的才識和智慧,將華夏民族之文化推向了歷史巔峰。本書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串聯起一段段風云歷史,為讀者呈現出一幅群星閃耀的北宋畫卷。
晏建懷 ·隨筆 ·18萬字
得到名師“瀟水”講春秋!精心講述春秋大貴族不為人知的套路故事!春秋時代,是周朝中期的一個貴族斗爭激烈的時代。它中間產生的斗爭策略、智謀、人際規范,都深刻地給歷史定下了模版,甚至可以說塑造了當今中國人的社會規范和思維模式、斗爭套路。本書嚴格依照史料,寫了大量的貴族行為故事例(約218個春秋貴族的故事),以及從中體現的規范和事情套路解析。這些故事本身生動,多姿多態,常常出人意料,幾乎超越編的劇情,但他們是真實的。每個故事最后加了點評分析和啟發。既獲得新鮮感受,也豐富思維啟迪。
張守春 ·隨筆 ·25.5萬字
《世說俗談》是文史作家劉勃解讀《世說新語》的歷史隨筆。劉勃以講段子的形式來趣味解讀《世說新語》中各種知名人物,如阮籍、嵇康、王羲之等人的行為和思想。全書分為“漢魏易代與始暢玄風”“竹林七賢”“中朝的浮華與夢幻”“江河之異”“繞不過去的老賊”等五大章節,劉勃以《世說新語》文本為基礎,參照《晉書》等相關歷史資料進行精準考據,將魏晉時期的諸多名士放進具體的歷史背景中進行解讀,并展開多重線索的想象與推理,以更多元的視野來詮釋魏晉時期的風流與蒼涼。
劉勃 ·隨筆 ·23.3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家、評論家李敬澤的歷史隨筆集。五十三篇隨筆,五十三次遇見,走進《左傳》《史記》《詩經》《論語》,在春秋時代的荒野和歧路上,結識古時那些龐大的靈魂。深情的人、智慧的人,愚鈍的人、荒謬的人,慷慨如長風的人、狹小如針眼的人,i人和e人,困于原生家庭的人和奔赴不確定的遠方的人,舍生取義的人,在苦厄中向著心之所善的人……他們是人,和我們一樣。他們是神,是我們心中的星辰,照出我們的幽暗和明亮。
李敬澤 ·隨筆 ·9.1萬字
面對西班牙既充滿異域風情而又絢麗多姿的歷史、藝術、人物和宮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華,作者在描述其無與倫比的人文及藝術價值外,更把上千年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糅進漫游的行程,使帝王將相、戰火烽煙、山川景物,尤其是它走向現代國家的進程貫穿于全書,不但能讓讀者領略西班牙迷人的風貌,更能深入西班牙幽深的歷史,洞悉它深刻而富于啟示的社會演化過程。
林達 ·隨筆 ·24萬字
《帶一本書去巴黎》的林達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負歷史的所在總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積淀、掙扎、反思而產生雨果。一百年,也足以推陳出新,埋葬一段歷史,因而徹底忘卻,整個民族并不因為經歷了什么而有所長進。巴黎是一個城市,也是一段歷史縮影……你會感受一些他們的歷史觀?!?/p>
林達 ·隨筆 ·13.3萬字
本書為史界鬼才李碩的勇氣之作,是一場思想之旅,更是一部學術自傳,視野廣闊,兼顧政治史、社會史、法律史、思想史諸多領域:從周幽王的上古世界,到林則徐的晚清帝國邊疆;從《真誥》中的“仙人”和修道者,到孝文帝時代的悲劇官僚;從一個個隱入塵煙的飲食男女,到法律史中危險而愉悅的禁忌之愛;從拉鐵摩爾的北部行旅,到霍布斯政治學說吊詭的成因;從蠡縣大食堂,再到荒野之中河西走廊盡頭的漢代城郭遺址……從史實出發,12段學術游蕩,史料爬疏與故事構建之外,更洞察人心,努力還原時間深處鮮為人知的幽微與真相。
李碩 ·隨筆 ·25.8萬字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占地72萬平方米。故宮的面積,是法國盧浮宮的四倍,凡爾賽宮的十多倍,俄國圣彼得堡冬宮的九倍,英國白金漢宮的十倍。故宮不僅規模宏大,更重要的是歷史豐厚,它先后成為24位皇帝的工作地和生活區。它收藏180多萬件藝術和文物精品。著名學者祝勇針對故宮的文物所寫的文化散文,向我們展示了故宮的文物背后的歷史與文化。
祝勇 ·隨筆 ·7.8萬字
著名學者李零歷經十余年,在中國各地一邊考察一邊讀書,探究古代歷史,思考當下問題,推出本專題論著集。
李零 ·隨筆 ·54.9萬字
華文世界玫瑰戰爭作品,適合中國文化背景長大的讀者閱讀!《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靈感來源、莎士比亞歷史劇重要素材庫;大象公會、國家人文歷史、鳳凰周刊、網易歷史、騰訊歷史聯袂推薦!
段宇宏 ·隨筆 ·2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