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拐點:安史之亂
李隆基晚年,身邊的宰相、官員為著一己私利,敗壞朝綱。安祿山利用皇帝的寵信,趁機做大。發現中原武備空虛,安祿山暗中蓄養武力,眼光瞄準長安。在一批政治謀士的鼓動下,安祿山率領二十萬大軍向長安進軍,迅速搶占河北,攻占洛陽。在河北、河南戰場,民間涌出一批忠臣、良將、義士,結成聯盟,從背后狠狠砍向叛軍,強力拖住叛軍西進的腳步,打破安祿山速戰速決的夢想。李光弼、郭子儀率領唐軍,阻擊叛軍。安祿山利用唐朝高層內部矛盾,攻破潼關,占領長安。李隆基逃向劍南,唐軍在新皇帝李亨率領下,在靈武重整旗鼓。經過一系列戰斗,有勝有敗,唐軍終于成功收復長安、洛陽。而叛軍首腦安祿山、史思明先后被殺。唐軍最終取得勝利。長達八年的戰爭中,涌現出一大批仁人志士,他們機智勇敢,與強敵做頑強的斗爭,展現出深沉的家國情懷和豐富多彩的政治、軍事謀略。
·16.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