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
把全稿交給了編輯,照例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本書寫作過程中的小心情。
按照原計劃,《挑戰古人100天》系列的“宋朝篇”我是準備寫兩本的,分別介紹宋朝的娛樂生活和市井生活,但基于讀者的熱情,這半年來依舊能收到各種評論和留言,其中不少是關于南宋的。思考再三,最終決定把內容細化,分一個篇章來跟大家分享南宋生活。這就是挑戰古人3的由來,我給它取了個別名——搬家去南宋。
眾所周知,靖康之變后,宋朝的都城從汴京(今開封)遷往臨安(今杭州),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南移,不少原先生活在開封的百姓也舉家搬遷,前往南方城市定居。那么,跟北宋時期相比,南宋人的生活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臨安城和汴京城有什么不同?南宋在北宋的基礎上有哪些方面的傳承,又有哪些方面的進步?針對以上問題,這本書我分了20余篇,從娛樂、飲食、民俗、節日、經濟,藝術等角度,聊聊南宋人是怎么過日子的。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我對南宋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這使得我在查閱古籍資料時,看到古人提到西湖、武林、錢塘等地名會即刻生出親切感來,更別說白居易,蘇東坡等跟杭州息息相關的歷史名人,還有耳熟能詳的西湖十景了。
想來,應該很少有人不知道西湖十景吧?蘇堤春曉、曲院荷風、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這十景的出處,正是源自于宋朝畫院的山水畫題名。宋徽宗熱愛書畫,開創了宣和畫院,自那時候起宋朝的繪畫藝術就有了質的飛躍。宋高宗定都臨安后,重建了畫院體系,而南宋畫院的舊址,據考證就在今杭州望江門一帶。
南宋留給杭州的,當然遠不止西湖十景這么簡單,無論是人文還是藝術,這個時代都是值得后世的我們用心去探究。或許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有越來越多解析宋韻文化的作品出現吧。
在詳細了解南宋之前,很多人可能跟曾經的我一樣,對這個時代存在些許誤解。畢竟山河不再,偏安一隅。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南宋人會不會過得不好,甚至憋屈?其實不然,南宋曾一度富庶,不止百姓生活幸福,經濟和藝術發展也很迅速。宋人聰慧、風雅,那些南遷的汴京人把優質的生活方式也一并帶去了臨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如今的杭州名菜宋嫂魚羹,有多少人知道呢,這道菜其實出自于南遷到杭州的開封餐館!有史料為證:“若南遷,湖上魚羹宋五嫂、羊肉李七兒、奶房王家、血肚羹宋小巴之類,皆當行不數者。”
越了解南宋,越是能感受到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驚喜。比如,南宋人愛洗澡,臨安城有很多澡堂,當時叫做“香水行”;南宋人愛喝茶,臨安城內的茶坊卷得很,一點都不亞于現在的咖啡廳;南宋造船技術發達,當時已經出現腳踩踏前行的船只了……
書的篇幅有限,不足以描述出這個時代九牛一毛的精彩,只希望能用文字帶領大家親自感受一下歷史上的南宋。至此,宋朝篇就完結啦,我們相約在唐朝見吧~
2023年4月4日,于馬爾代夫
云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