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建安二十四年》講述東漢末年建安二十四年(219)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延續《建安十三年》的邏輯結構和語言風格,共十章,用月份串聯起十個地點,以定軍山之戰、漢中爭奪戰、關羽北伐、孫權偷襲荊州等重大事件為核心,通過引用《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古籍史料,詳解東漢王朝滅亡前夕曹操、孫權、劉備三大軍事集團復雜的斗爭及此消彼漲的局面,還原歷史,解析歷史事件背后的謎團,揭示由漢末向三國鼎立演進的歷史邏輯,清晰、生動地為讀者描述了這充滿“意外”的一年。
南門太守 ·中國史 ·17.7萬字
本書《中華流失文物迷蹤1》,是《中華流失文物迷蹤》系列的第一輯,它通過一個個專題,講解了我國流失文物的來龍去脈。《中華流失文物迷蹤1》共分為四個專題,分別為“圓明園大劫難”“紫禁城的黃昏”“在漫長的古道上”“從云岡到龍門”。本書具有較強的資料性,圖文并茂,對中華流失文物的前世今生進行梳理,對流失情況進行追蹤。由于作者是一些事件的親歷者,說來饒有興味,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具有可讀性。書中對珍貴文物的創作、流傳、收藏等情況細加梳理,對其流失情況進行追蹤,其中涉及諸多文史類知識,能使讀者開卷有益。本書對中華流失文物的探尋和追索,就是對中華民族自身文化的保全,對民族根系的維護。全書充滿了濃濃的愛國情懷。
牛憲鋒 ·文物考古 ·16.3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古埃及音樂、古西亞音樂、古印度音樂、古希臘音樂、古羅馬音樂、中世紀音樂、拜占庭音樂、西歐音樂、印度音樂、阿拉伯音樂、奧斯曼帝國的音樂等。
聞明 彭萍萍主編 ·世界史 ·5.2萬字
崇禎通寶是中國最為復雜的年號錢之一。本書是第一部介紹崇禎通寶錢的著作,采用高清掃描圖,涵括了幾乎所見全部的崇禎通寶品種和版別。本書主體部分為總論和錢譜兩部分。總論通過考證史料和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從鑄行區域、版別和體系研究、金相分析各方面詳盡地介紹了崇禎通寶;錢譜部分以省份劃分為主,依次展示了豐富的崇禎通寶錢圖片,并對崇禎通寶按各品種版別的多寡珍稀程度做了等級評定,供讀者參考。
張林杰 ·中國史 ·8.8萬字
出身于弘農楊氏的楊堅由北周國丈一躍成為大隋的開國皇帝。在這個過程中,他小心地避開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暗箭,又謹慎躲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昏庸的宣帝即位后,楊堅終于等來了機會,改朝換代,建立大隋。期間,他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終于開創“開皇之治”。奈何,在獨孤皇后的慫恿下,楊堅廢太子立楊廣,鑄就了一生大錯。楊廣即為后雖對國家有所貢獻,然而他剛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終導致他走上窮兵黷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終群雄四起,大隋王朝迎來了滅亡。
魏婷 ·中國史 ·11.9萬字
秋瑾無疑是二十世紀中國最知名的女性。自其1907年7月15日(陰歷六月六日)在紹興就義后,近百年來,女界中為世人普遍熟悉與持久關注的,秋瑾是唯一一人,真正當得起俗話所謂“活在人們心中”。關于秋瑾的討論與敘述也一直不曾停歇。本書為夏曉虹教授二十余年間撰寫的關于秋瑾的十三篇文章結集。作者在細致爬梳秋瑾史料的基礎上對秋瑾的經歷、人生際遇、思想、詩詞作品的流傳,以及形象的演化等進行了闡釋,并給讀者呈現了隱含其間的百年政治風云與學術潮流。
夏曉虹 ·史學理論 ·16.1萬字
《創意城市學刊》原名《杭州學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屬部門的專題性工作調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會科學成果發布的平臺。改版后,學刊突出創意城市研究主題,致力于創意城市學學科建設,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學術力量,為創意城市和創意文化建設做出積極努力。學刊主要設有特稿、創意經濟研究、創意文化研究、創意社會研究、創意人才研究、創意城市研究、創意小鎮研究、政務創新研究、治理創新研究、歷史文化研究等欄目。
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 ·歷史地理 ·18.7萬字
一部全面探索古羅馬從早期城邦到偉大帝國的歷史著作。書中從羅馬的起源傳說講起,講述了羅馬從一個小城邦逐步擴展為地中海霸主的輝煌歷程。通過對羅馬歷史上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權力的爭斗、社會的變革以及文化的融合。無論是羅穆路斯與勒莫斯的傳奇故事,還是格拉古兄弟的改革,亦或是蘇拉的獨裁統治,本書都展現了羅馬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復雜與輝煌。這不僅是一部關于羅馬的歷史,更是對人類文明演進的深刻思考。
劉玩 ·世界史 ·8.2萬字
所謂黑暗時代,是從羅馬帝國崩潰到新的封建歐洲出現之間的過渡時期,始于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終于1066年諾曼征服。這個名字飽含人們對那段歷史的認知,傳統觀點認為,這一時期是暴力、殘忍、倒退的“黑暗的中世紀”,文明的光芒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這樣就難以解釋文藝復興的興起,畢竟若無地基,萬丈高樓因何而立?而且,黑暗時代也是對歷史的狹隘解讀,因為歷史是多元的、連續的。本書致力于打破誤解,還原真相,讓讀者了解一個真正的“黑暗時代”!全書共分六章,包括羅馬帝國的衰落和滅亡、蠻族王國的發展、卷入歐洲事務的不列顛群島、歐洲的宗教、來自北歐的海上突襲者和黑暗時代結束時出現的歐洲諸王國等。
(英)馬丁·J.多爾蒂 ·世界史 ·9.8萬字
戰爭,帶來的是硝煙和死亡,歷來被熱愛和平的人們所憎惡。人們很早就把戰爭寫進歷史,用以紀念,同時也用以昭示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破壞。歷史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爭有很多,而離我們最近也是最大的一次,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李麗 ·世界史 ·11.3萬字
本書是臺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游鑒明運用口述材料研究女性歷史的學術專著。書稿收錄了她對收集整理女性口述史料,以及挖掘、研究女性口述歷史的觀點和看法。采寫對象多為臺灣女性,采寫內容為她們個人的生活經歷,部分內容涉及其在1949年前在大陸生活的經驗,對有志于了解、從事口述歷史的讀者有很好助益。
游鑒明 ·口述史 ·16.1萬字
古代中國的先民,曾經一度認為自己居住的地區就在天下的中心,觀察太陽在地上的影子,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確認這一點。但古代的神話中又講,“日下無影”的地方才是天下之中。同樣的問題,不僅中國有過,在印度,在巴勒斯坦也都有過。這是想象,還是神話?它怎么又會與古代的天文觀察有關?其中是否還有更多宗教的或者政治文化的意涵?講演者將根據古代文獻和考古的材料,提出這些問題,不指望得到肯定的結論,但希望能引起一些思考。
王邦維 ·隨筆 ·1.5萬字
歷史當然有用,以古鑒今,讀史明智。我為什么反復說沒用呢?因為我們這個民族現在的功利性太強了。功能說得太多,難免庸俗化……
文淵 ·普及讀物 ·17.1萬字
追尋古代文明的足跡,從古老的遺址到珍貴的文物,帶你領略不同文明的獨特魅力。了解古代文明的發展歷程,感受人類文明的偉大成就。
楊錦程 ·普及讀物 ·12.6萬字
《黎東方講史.細說元朝》由旅美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撰寫。它敘述了從成吉思汗統一全國至元朝滅亡期間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滅金國,忽必烈火南宋、建立元朝等歷史事件,以及窩闊臺、蒙哥、阿合馬、耶律楚材、馬可·波羅等歷史人物。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只的評點。本叢書所采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采的史學著作。
黎東方 ·普及讀物 ·17.3萬字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占地72萬平方米。故宮的面積,是法國盧浮宮的四倍,凡爾賽宮的十多倍,俄國圣彼得堡冬宮的九倍,英國白金漢宮的十倍。故宮不僅規模宏大,更重要的是歷史豐厚,它先后成為24位皇帝的工作地和生活區。它收藏180多萬件藝術和文物精品。著名學者祝勇針對故宮的文物所寫的文化散文,向我們展示了故宮的文物背后的歷史與文化。
祝勇 ·隨筆 ·7.8萬字
《西班牙史:從十五世紀至今》概述了西班牙風云變幻的歷史,從帝國雛形到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作者不僅展現了西班牙通往世界霸主之路、宗教改革、軍事暴動、獨裁、佛朗哥時代等重大歷史事件,還對西班牙近兩百年來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有所介紹。
(德)瓦爾特·L.伯爾奈克 ·世界史 ·7.7萬字
都說巍巍漢唐,漢朝、唐朝的版圖究竟有多大?歷史上的中國范圍如何劃定、依據什么標準?七大古都是哪七個,它們憑什么成為首都?黃河以經常泛濫聞名,為什么在東漢至唐朝會有八百年安流?《楚辭》中浪漫的云夢澤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從一片灘涂變成堅實陸地并逐漸繁盛的?……葛劍雄教授從譚其驤先生的學術成果中,精選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匯為《譚其驤歷史地理十講》,其中還包括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歷代政區、兩千多年前的馬王堆地圖等精彩內容,更有譚先生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科奠基人、《中國歷史地圖集》主編,對這一學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與思考。書前設導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地理學”,書后附錄“歷代疆域政區概述”,各朝代政區一目了然。全書精心編排,充分體現了嚴謹性、可讀性與實用性。
譚其驤著 葛劍雄 孟剛選編 ·歷史地理 ·19.9萬字
《長衫旗袍里的“民國范兒”》訴說的是一段尚未凝固的歷史,一個不一樣的民國。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時代,這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時代,這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這是一個坦然率真的時代,這是一個典雅從容的時代,更是一個有脊梁有氣節有風骨的時代,當然也是一個飽受戰禍和災難摧殘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文人有文人的范兒,武夫有武夫的范兒,名媛有名媛的范兒,市民有市民的范兒,藝人有藝人的范兒,政客有政客的范兒。各種元素紛紛出場,或時尚,或傳統,或智慧,或愚昧,或高尚,或卑鄙,或光明,或黑暗,構成了一個多元的民國,一個如今已然絕跡了的民國。本書以細膩靈巧的筆觸,溫暖簡潔的語言,將那些曾經鮮活的人物和細節一一復活,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并未遠去的世界,那段余溫尚存的歲月。
王凱 ·普及讀物 ·13.8萬字
本書記錄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戰敗,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鴻章與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在馬關議和時的五次往復辯難。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史 ·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