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舌尖上的歷史

《舌尖上的歷史》告訴我們:從古至今,食物對于歷史進程的影響力一直強大,無論是拿破侖的興起和失敗,還是英國跨越農業的門坎、開創工業革命,乃至今日,我們在超市購買自世界各地流轉而來的食物,無不充分證明:食物一直是社會改革、政治改組、土地競爭、工業發展、軍事沖突,以及經濟擴張等重大改變的背后主因。暢銷書作家湯姆·斯坦迪奇參考前人的人類學研究成果,繼《六個瓶子里的歷史》之后推出最新力作《舌尖上的歷史》,以時間為軸,述說了歷史上的大事件和食物之間的關系。湯姆·斯坦迪奇從人類游牧覓食開始講述,接著考察了食物是如何促成了財富的聚集和階級制度的產生,從哥倫布四度環球航行的目的,到英國如何跨越農業的門坎、開創工業革命,再到食物是如何被當作武器和政府對付人民的道具,直到如今由科技的發展引發的食物綠色革命,湯姆·斯坦迪奇試圖用《舌尖上的歷史》告訴我們,食物與世界大事件、人類文明的發展密切相關,與社會經濟結構的差異聯系密切。《舌尖上的歷史》生趣盎然、香氣四溢,是一本從食物看人類歷史和文明發展、社會結構的演變和權力的變化的歷史書,湯姆·斯坦迪奇結合各種領域的觀念,重新解讀了世界重大事件的成因與意義,向讀者講述了人類歷史因為食物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及其對今日社會的改變和塑造。對所有關注人類史、文化史和社會理論的人來說,《舌尖上的歷史》所呈現的論證將是饒有趣味的,堪稱人類學必讀書目。

(美)湯姆·斯坦迪奇 楊雅婷 ·隨筆 ·14.1萬字

繁榮的代價:富有帝國的衰落與復興

繁榮的國家也會分裂,帝國的隕落是否真的不可避免?這是知名經濟學家、對沖基金經理、總統顧問托德·G.布赫霍爾茨在這本順應時代發展、頗有見地的著作中所提出的觀點。《繁榮的代價》既涉及經濟史內容,又包含作者宣言,揭示了富裕國家所面臨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裂痕,并闡明理由,建議把這些漏洞轉變成力量源泉,變成民族復興的基礎。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強大國家是如何分裂的,布赫霍爾茨明確提出了五種強大但充滿悖論色彩的分裂力量,這些力量在國家取得經濟成功之后開始逐漸損毀國家的和諧穩定。其中包括:日趨降低的生育率、全球化貿易、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日漸消失的職業道德和缺失的愛國主義精神。帝國的衰敗是難以避免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和歐洲能夠重塑社會精神嗎?答案是十分肯定的。《繁榮的代價》向讀者講述了一些昔日領袖們鼓舞人心的故事,其中包括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以坂本龍馬為代表的日本明治維新領導者,以及以色列前總理“鐵娘子”果爾達·梅厄,他們都成功扭轉了國家當時的混亂局勢。現在為時不晚,我們能夠克服當下所面臨的挑戰,再次團結起來捍衛國家的和諧穩定,保衛我們的未來。

(美)托德·G.布赫霍爾茨 ·普及讀物 ·19萬字

羅馬的復辟:帝國隕落之后的歐洲

476年,西羅馬末代皇帝被廢,數百年的帝國傳統宣告終結。然而,帝國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與之相伴的利益催動著重建帝國的野心。在西方,哥特人狄奧多里克幾乎恢復帝國的榮光。511年時,他用羅馬人的方式指揮著西羅馬故地近一半地區的事務,霸權延伸至北非和中歐。可是他一去世,帝國的光環便全然從他以前的領地消失。在東羅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編纂法典,一面用戰事彰顯力量,征服北非,奪回意大利,儼然西方帝國的復興者。但他死后不到兩代人,東羅馬的疆域僅剩從前的三分之一,再無力量重現輝煌。800年的圣誕節,來自北方的法蘭克人查理曼走進圣彼得大教堂,教宗為他加冕,宣布他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啟動改革,統一帝國內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運氣耗盡,繼承紛爭打破了帝國重現之夢。西羅馬隕落500年后,來自西方、東方、北方的復興嘗試均告失敗,亞歐大陸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復當年,體現羅馬精髓的帝國已無可能復生。不過,王權的競逐爭斗使宗教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在無意間創造了教宗的新羅馬帝國——拉丁基督教世界,從11世紀開始屹立千年,影響延續至今。

(英)彼得·希瑟 ·普及讀物 ·29.6萬字

千年帝國史

美國知名學者克里尚·庫馬爾在《千年帝國史》中描繪了一幅跨越千年的帝國全景圖,他從羅馬帝國切入,剖析了奧斯曼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五大帝國,這些帝國都自認肩負著普世文明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糾結。庫馬爾試圖從新的視角解讀帝國的統治者和民眾,他們如何為帝國統治尋找正當性,他們如何認識自我,以及帝國統治者在建立普世的世界秩序的過程中,如何留下了與當今世界息息相關的多元化的政治遺產。與大多數介紹帝國發展歷程的作品不同,這本書重點關注的是統治者與民眾的關系。帝國既是二者共同追求的事業,也是各方利益糾葛形成的共同體。庫馬爾還特別探討了帝國與民族國家的區別,提到統治者為保國運長久,會刻意壓抑自身的民族身份,但這也給主要民族帶來身份認同的混淆以及這種混淆最終引發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帝國曾經遇到的難題,包括如何處理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性,國家內部的多元文化協調、多民族和諧共處,國際人才流動等,在今天仍然存在。可以說,帝國是反省當今迫切的政治議題的一面鏡子,甚至是新的世界秩序誕生之前的陣痛。尤其對于多民族的中國來說,我們可借此審視民族與國家的關系、國際交往、大國使命等。

(美)克里尚·庫馬爾 ·史料典籍 ·31.8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高州市| 高清| 蓬莱市| 杭锦旗| 封开县| 荔浦县| 元谋县| 五台县| 林芝县| 海城市| 曲麻莱县| 白银市| 舟曲县| 恩平市| 定西市| 威信县| 和平县| 福建省| 祁连县| 东兴市| 枣庄市| 田东县| 理塘县| 万山特区| 鄂托克旗| 莱芜市| 莒南县| 平谷区| 六安市| 宣化县| 陆良县| 陈巴尔虎旗| 罗山县| 盐亭县| 阿拉善左旗| 东城区| 上蔡县| 聂拉木县| 南通市| 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