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學習目標引領和學習方法指導下,幫助學生有序有效地進行學習。先自主學習,掌握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常識、文體知識、重要字詞等,要求學生從內容、思路、作者觀點等方面大體感知文本大意,然后根據所設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突破重難點。最后檢測達標考察學習效果。另外通過“點滴收獲”獲得學習感悟,通過“網絡連接”進行拓展延伸。每單元附單元檢測題,另附期中、期末兩套綜合測試題,供學生鞏固提升。
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 ·教育 ·15.9萬字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資深教授張鳴對中國教育體制、教育政策、教育管理等問題進行評論和批判的雜文選集。共分為九個部分,指出了小學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弊端和缺陷,并試圖為國人指明一條走出教育迷津的大道。
張鳴 ·教育 ·15.9萬字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導致大學生就業越發艱難。本書從大學生就業和創業兩個角度,分別進行了多維度、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幫助大學生掌握就業與創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使其順利就業或創業。本書前半部分從大學生的就業制度、形勢與政策,大學生的擇業觀與擇業心理,大學生的職業選擇與職業決策,大學生的擇業技巧、素質、能力與職場適應等方面對大學生就業指導進行了多維度研究;后半部分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教育和實務教育等方面對大學生創業教育進行了多維度研究。本書內容翔實、邏輯嚴謹、敘述脈絡清楚、語言簡明扼要,在闡述理論的同時還結合有案例分析,可作為大學生求職就業和創業實踐的參考用書,以及高校教師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活動的指導用書。
冷天玖 ·教育 ·15.9萬字
《和諧師生關系視域下的高校思政課研究》一書集中了作者近20年在高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些心得體會與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困境成因、對策與保障機制研究,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研究,師生交流機制的建立與優化研究,高校新生入學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與推進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和諧校園建設研究等。
洪富忠 ·教育 ·15.9萬字
以“量化為主”的大學教師評價制度是物化邏輯滲透的結果。當大學作為知識生產機構參與到社會生產之中,大學教師的精神勞動也被納入普遍的社會交換體系中。由此,物質生產領域中的物化邏輯也開始向知識生產領域延伸,并影響著大學教師行為的評價制度。作為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大學教師評價制度的物化邏輯具有二重性:既有現實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高校認識到大學教師評價制度物化邏輯的二重性,可以通過完善教師評價制度,促進大學的知識生產。
劉盛 ·教育 ·15.9萬字
本書是“問學叢書”之一種,收錄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杜澤遜教授近年與青年學生談治學方法、與教師同事交流治學經驗以及涉及治學的若干評論、訪談、序言、雜記,匯為一冊,稍作詮次,分為五組。本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觀照,其中既有對學科建設的建議,又有對治學門徑的指引。所收文章語言大都明白曉暢,其中有數篇為錄音整理而成,保留了一些口語化的表達,生動活潑;序言用語精工典雅,具有文言之美。總體來說,本書兼顧了可讀性與學術性。
杜澤遜 ·教育 ·15.9萬字
現有關于家庭教養的意見和建議一般都是基于西方社會的研究成果,即使是一些眾所周知的觀點也缺乏本土數據的支持。為了彌補現有研究的不足,本書作者于2013年至2016年間在中國某大都市圈進行了三次大型社會調查,通過對調查數據和訪談資料的分析,系統地鑒定了當代中國家庭主要教養方式,全面評估了家庭教養方式在諸多方面對青少年發展的影響,包括心理健康、價值觀、學習成績、日常活動、文化適應、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偏差行為以及欺凌受害經歷等方面。
李德等 ·教育 ·15.9萬字
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問題愈加引人關注。對于大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不再僅僅是遠期的抽象概念,更是與他們即將面對的挑戰緊密相連。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找到定位是大學生需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基于此,本書首先探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特點與目標、理論基礎、重要意義;其次,圍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展開論述;再次,研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最后,對大學生就業觀念與就業準備、大學生就業技巧與權益保障進行全面分析。本書旨在為大學生提供一站式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使他們能夠更加明智、有序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最終實現理想的職業目標。
王曉 ·教育 ·15.9萬字
高校思政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點話題,思政課程建設也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更是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的重要方式。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進行合理地實踐規劃有利于高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落實,進而引領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自我發展。本書從兩方面入手,分為介紹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的內容并按照由淺入深,由整體到局部的思路,對高校思政教育建設的教學方法與理論進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分析探討了思想政治教學的教學實踐、教學理論、教學藝術、以及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內容,為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提供一個清晰全面的參考體系。
王靜靜 李麗娜 鄧燕 ·教育 ·15.9萬字
本書通過對地方高校發展的路徑探索,提出“UGE”三位一體、工學結合協同育人、“校地合作”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國際化及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通過構建“四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最后,以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為例,探討“慕課”背景下地理微課程教學設計、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風景園林課程體系及課程建設。
吳國璽 ·教育 ·15.8萬字
本書讓我們看到課堂的詩情與厚重。這是一本散文隨筆集,它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感動與思考。始終不輟的閱讀與書寫,任隨心性的旅行與游歷,純粹溫暖的交往與情意——她用愛與美、用情感與哲思,為我們構筑詩意、精致的語文課堂。她讓我們認識到語文不應茍且于課堂,也要有詩意和遠方。語文教師不應屈從于現實,而要心有熱情與夢想
董一菲 ·教育 ·15.8萬字
本書提出了新的教育思路(或者說學習思路)“提高學習信心”→“堅定學習意志”→“把握學習方向”→“提高大腦的靈活性”→“抓住學習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習能力”→“挖掘學習潛力”→“培養創造力”→“培養馳騁社會的能力和素質”。本書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法本書的新學法包括“魚”“漁”兩類學習方法和學習方案。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出了一系列學習理念(或者叫成長理念)相信自己是優秀的、不信我的青春不精彩、腹有詩書氣自華、沖出自卑是坦途、砥心礪志成大器、鳥長成鴕難飛翔、管住自己就有才、沒有白流的汗水、桃花莫照梨花開、梅花香自苦寒來、輕履者行遠、別在一次或一百次失敗之后放棄努力、學問無副科、在壓力下茁壯、給精神補補鈣等。
張洪增 ·教育 ·15.8萬字
本書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學實施“控輟保學、三級聯動”責任制為中心,研究了針對輟學展開的治理的社會實踐邏輯。作者從針對一個具體個案的輟學治理入手,反思了輟學的普遍存在到底意味著什么,如何解釋輟學現象,以及為什么要強力推進“控輟保學”工作;通過將這些問題置于中國教育下鄉的歷史進程中,并從國家與社會關系的角度審視這些問題,提出教育治理是在邊緣地帶強化權力的進程,也是漸進的國家化問題。
沈洪成 ·教育 ·15.8萬字
《歐洲成人教育研究》是關于歐洲成人教育系統研究的著作,作者通過對歐洲主要國家成人教育現狀的梳理和分析,為我國未來成人教育發展提供指導意見。作者陳輝映選取了歐洲在成人教育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六個國家,如英國、德國、奧地利、瑞士、愛沙尼亞和超國家層面的歐盟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它們在推進成人教育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以期對我國成人教育工作者專業化建設有所啟示。
陳輝映 ·教育 ·15.8萬字
本書是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資助課題“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研究”研究成果,是由湖南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芙蓉教學名師孫江波領銜所作。本書總結了新時代下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的成長要素、道德修養、心理健康素養等,探索出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的“情感歸屬、個人成長、團隊發展、區域輻射”成長路徑與“情懷涵育、素質錘煉、素養拓展、氣質養成”策略,提煉出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的“塔鏈—螺旋”成長模式,發現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的“理想引航、榜樣示范、團隊共進、塔式發展、整體成長”成長規律,形成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求真、理性、實踐、創新文化,初步建構出了新時代小學科學教師“概念車”。研究成果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能夠為更多地區構建小學科學教師成長共同體提供參考和研究樣本。
孫江波主編 ·教育 ·15.8萬字
《大學生道德修養與人格塑造:案例評析》分為六章,包含了三十八篇案例共計五十余個生活鏡頭,內容分別涉及“大學生活適應”、“理想信念與人生使命”、“人生目的、態度與人生價值”、“人生環境與人際交往”、“道德修養”、“法治素養”等六大主題。除少數資料外,所有素材都是《大學生道德修養與人格塑造:案例評析》作者在過去幾年內多次使用過的,無論選題還是評析都較為成熟,足以支撐“基礎課”的根本教學目的,即:為當代大學生道德修養水平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進行理論總動員。
徐吉平等 ·教育 ·15.8萬字
本書依據中宣部、教育部下發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要點”,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大學生成長的特點而編寫。本書緊密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定“四個自信”貫穿教學全過程,重點講授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重點講授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徐晨超 ·教育 ·15.8萬字
本書試圖從學科視角回答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其他學科存在的意義,且將研究視角鎖定在歷經兩次調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之中,回答處于末端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及其他五個二級學科所具有怎樣的價值意義。為此,本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視域,回顧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歷史沿革,明確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定位,在闡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關系的基礎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價值,并對其學科價值的實現做出初步思考。
馬志霞 ·教育 ·15.8萬字
本著作立足我國社會領域深刻變革的現實和高校德育現狀,分析大學生社會化過程基本問題,梳理社會傳統、社會信仰、社會時尚、社會機構、社會傳媒、社會組織、社會實踐、社會治理與大學生德育的關系,系統地解析社會及其要素對大學生德性養成的影響和作用過程,提出加強社會德育、完善大學生德育生態系統的目標和思路。客觀分析德育生態系統內外部因子失衡的現狀,從社會發展要素及關聯性影響視角提出了大學生社會德育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發出協同育人的時代呼喚,力求從根源性視角解決德育工作的本質性問題。
胡琦 陳海燕 ·教育 ·15.8萬字
《守望初心》是作者關于教學30年來對教學經驗、學校管理、師生成長的思考和總結。本書分為理論探索篇、管理實踐篇、教師修養篇、學科管窺篇,共四個篇章。提出了在教學方法上一定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否定傳統教育關于“差生”的概念,是一部觀念先進的教育教學類圖書。
于成義 ·教育 ·1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