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赫爾曼·黑塞為了治療自己的抑郁癥,離開德國,隱居瑞士提契諾州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后,觀察自然、體驗自然后創作出的38篇隨筆詩歌作品集,并精選收錄了其同時期創作的多幅插畫。黑塞在提契諾將觀照自然之美作為自我療愈的實踐,此舉成為全球青年修煉的榜樣,此作也成為自我療愈的指導性文本。
(德)赫爾曼·黑塞 ·名家作品 ·7.3萬字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用自己的心將生活層層過濾,才能得到生命的精華和真諦。關于親情,宗璞說:“我過了四十歲,還是覺得睡在母親身邊最心安。”關于愛情,宗璞說:“生活最豐滿處是因為他有了我,我有了他。世上有這樣的擁有,永遠不能成為過去。”關于悲喜,宗璞說:“哪怕得到的是難題,是痛苦,我卻因世界上不只有我一個自己,而覺得更充實更溫暖。”關于未來,宗璞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落到了谷底,無可再落,就有了上升的希望。”《一生自渡》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宗璞寫給年輕人的生活智慧,精選了作者流傳最廣的36篇文章。或回顧自身成長、或追憶故友親朋、或記錄生活日常、或感悟人生哲理,世事中紛繁復雜,生命中的大悲大喜,都在她的筆下變得淡定安然,暈染出光亮與溫暖,成為宗璞的獨有魅力。讀宗璞的散文,讓我們知道,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者,真正的人生是悲喜自渡,無寵不驚地過好這一生。
宗璞 ·名家作品 ·8.3萬字
本書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中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回憶性散文集。本書作為“回憶的記事”,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本書除了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之外,還收錄了作者的一些其他文章。意在用閱讀來滋養讀者的成長,陶冶讀者的情操,讓讀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閱讀過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品格。本書在精選美文的基礎上,還配有精美彩插,讓讀者在欣賞美文的同時,視覺化地了解作者的內心。
魯迅 ·名家作品 ·10.2萬字
本書是朱自清的經典作品集。書中不僅包含朱自清傳誦較廣的經典篇目,還收錄了《背影》《荷塘月色》等多篇入選語文教材的篇目。本書不僅語言洗練,文筆清麗,還蘊含了深刻的道理和力量,能給讀者帶來心靈上的慰藉。本書意在用閱讀來滋養讀者的成長,陶冶讀者的情操,讓讀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閱讀過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良好的品格。本書在精選美文的基礎上,還配有精美彩插,讓讀者在欣賞美文的同時,視覺化地了解作者的內心。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0.2萬字
《彷徨》收錄魯迅所作小說11篇。首版于1926年。篇目包括: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弟兄、離婚。
魯迅 ·名家作品 ·7.4萬字
《吶喊》收錄魯迅所作小說14篇,及1篇自序。首版于1923年。篇目包括:自序、狂人日記、孔乙己、藥、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
《故事新編》收錄魯迅所作小說8篇,及1篇序言。首版于1936年。篇目包括:序言、補天、奔月、理水、采薇、鑄劍、出關、非攻、起死。
魯迅 ·名家作品 ·5.7萬字
《魯迅雜文選》選錄魯迅雜文65篇,是魯迅雜文創作的精華。主要篇目包括:論辯的魂靈、戰士和蒼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娜拉走后怎樣、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記念劉和珍君、小雜感、為了忘卻的記念、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京派”與“海派”、北人與南人、罵殺與捧殺、拿來主義、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 ·名家作品 ·15.5萬字
如果厭倦了匆忙奔跑,就停下來感受生活。梁實秋先生曾在《懶》一文中直言“人沒有不懶的”,但在緊繃的生活狀態下,我們卻偶爾需要這種“懶一懶”的松弛感,借懶積蓄能量,恢復生活元氣。讓生活慢下來、簡單點兒,從中積攢繼續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出發。本書選取55篇梁實秋的趣味散文,從普通的小事、或喜或憂的心境、偶爾的詩和遠方中探尋生活的樂趣。詼諧幽默的筆調,亦古亦今的行文風格,在輕松的氛圍下洋溢著生活的喜樂滋味。
梁實秋 ·名家作品 ·11萬字
《讀書漫錄》是“孫犁散文新編”(五種)書系之一,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孫犁自幼酷愛讀書、嗜書如命,他的《文學和生活的路——同記者談話》《讀蕭紅作品記》《果戈里——紀念他逝世一百周年》《我的史部書》《讀記(上)》等讀書隨感,都是耐讀耐看的好文章。本冊精選作者的讀書隨記,分三輯,第一輯為中外現代作家、作品的評論與感想;第二輯為作品札記和序;第三輯為閱讀古代作品的讀書筆記與評論。
孫犁 ·名家作品 ·13.5萬字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之福爾摩斯”龔明德考據力作。一題一文,一文一事,敘說文壇舊故。探幽尋微,窮源竟委,挖掘史實細節。本書是四川師范大學龔明德教授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作家日記和往來書信、作品的版本校勘、作者生平細節等細微史料的考證,話題紛呈,讀來妙趣橫生。作者聚焦于文壇舊事,考證了諸如胡適、魯迅、郁達夫、老舍、朱自清、徐志摩、丁玲、冰心、林語堂、艾青、流沙河等現當代文學史上著名文人的軼事、懸案,索隱鉤沉,從無疑處起疑,于細微處求真知,在細密駁雜的文字材料中抽絲剝繭,探幽尋微,是現當代文學“補遺”之作,亦可見作者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獨特視角和深刻貢獻。
龔明德 ·名家作品 ·11.7萬字
《經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為受過中等以上教育的學生寫作的一部普及讀物,八十年來廣為流傳,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在這本書中,朱自清先生以通俗流暢、深入淺出的文字,提綱挈領地解讀了《說文解字》“四書五經"、《戰國策》《史記》“諸子百家”、《楚辭》等國學典籍,博采眾長,見解精辟,持論客觀公允。
朱自清 ·名家作品 ·11.8萬字
《孫犁散文新編》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本冊所選為孫犁的書信精選。孫犁的文學影響了當時的一代青年人,且他與文學青年們保持了密切的通信聯系。迄今為止,學者們已經收集到孫犁的書信有一千多封,本書是從中精選出有關談文學創作和文學生活相關的書信,編為四輯,以饗讀者。
孫犁 ·名家作品 ·10.3萬字
《孫犁散文新編》由原天津孫犁研究會秘書長劉宗武編選,本書分為上編和下編,精選作者的自述文章以及懷念老友的文章如《伙伴的回憶》《悼畫家馬達》《回憶沙科夫同志》《談趙樹理》等,內容中滿含作者的思念與情誼。
孫犁 ·名家作品 ·6.8萬字
魯迅曾說,自己一生的哲學都在《野草》里了。新版《野草》除了完整收錄原作23篇充滿象征意義的散文詩之外,還特別收錄了魯迅經典詩歌15首,以及《墳》《熱風》《華蓋集》等文集中的41篇經典散雜文。讀散文詩,可見魯迅的情緒;讀詩歌,可見魯迅的個性;讀散雜文,可見魯迅的思想。在本書中,魯迅將自己的脆弱、懷疑、彷徨、自我否定展現給世界看,并在自我拷問與自我矛盾中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大論辯。百年前的時代覺醒,百年后的人間清醒。讀懂魯迅,就讀懂了我們這個社會、這些人。
魯迅 ·名家作品 ·7.5萬字
這些山河湖水自然的給予,讓難熬的時節被標記上安逸愉悅的注解,也將平庸的日常活動升華為充滿生之樂趣的體驗,在平和從容中多了些天真的意趣和俗世的溫暖。為人生偷一日“閑”,無論山海迷惘或是豁然開朗,愿我們都能在隨遇之處,采集到難以忘懷的美妙感知。
豐子愷 季羨林 汪曾祺等 ·名家作品 ·9.3萬字
它們也許并沒有深奧的含義,但卻是歷經世事無數后的甘之如飴,既關乎歷史的震鑠,也訴說生活的溫情。當季節的變遷與長夜的苦感消散后,鼻息間只留有一抹明快利落的香氣,此中有甜意,寄與惜時人。
季羨林 史鐵生 汪曾祺等 ·名家作品 ·8.4萬字
精選史鐵生、汪曾祺、季羨林等16位文學大家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為“至味非煎烹”“虛堂自在眠”“長與行云共一舟”“人間別久不成悲”四個章節。愈是孤獨脆弱的時刻,人便愈是渴盼打開過往。回憶總是關乎食物、親情、友誼與生活本身,它們帶來過妥帖而明亮的記憶,而如它們一般的千百種事物,包裹、豐富、斑斕了我們的生活。在記憶的潤澤下,我們終將不再擔心“變遷”二字,反而會對即將到來的時節,有一些難以名狀的期冀。我們都是一樣的啊,一面念舊、一面逐新,哪怕生活從不完美,哪怕我們必須前行。但是,怕什么?一切要來的都得來!
史鐵生 汪曾祺 季羨林等 ·名家作品 ·9.7萬字
《記憶與印象》是史鐵生第一部散文集,也是一部構思獨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作者寫了童年伙伴、青年際遇,寫了故鄉變遷、隱秘家史,寫了鄰居小姑娘姍姍,寫了B老師,寫了傳奇的梅娘,寫了看電影……一篇篇極精彩的凡人小傳,連綴成一幕幕悲欣交集的人間戲劇,展現了作者的成長歷程和坎坷心路。作者的富有魅力的文字,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并有一種對命運的詩意把握,讓我們重新思考活著的意義。
史鐵生 ·名家作品 ·7.6萬字
本書收錄新中國俄語翻譯第一代領軍人物戈寶權先生翻譯的普希金詩歌代表作和高爾基的散文代表作。中國讀者對普希金的詩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非常熟悉,但未必都知道這一譯文最早出自戈寶權先生。這一譯文一經問世,便深入人心,之后的翻譯家基本沿用,另辟蹊徑者均沒有成功,可見戈先生這一譯文的精妙。同樣,高爾基的《海燕》曾是教材篇目,但很多人不知道這篇譯文由戈寶權先生翻譯。
(俄)普希金等 ·名家作品 ·18.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