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華蓋集續編》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26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二篇。包括《雜論管閑事·做學問·灰色等》,《學界的三魂》,《古書與白話》,《記念劉和珍君》,《馬上支日記》,《上海通信》等。
魯迅 ·文集 ·7.4萬字
去往光明的所在,無論于生,抑或于死,甚至于這窮盡畢生的探究歷程,都將是我們的必由之路。那是蠶咬破了繭,見到光明,化身為蝶,自由翻飛的時刻。生生世世,只為覺悟,直到覺悟。
程然 ·文集 ·9.6萬字
身在香薰,懷揣夢想,用奇幻、有趣的文字表達心中的真實感受,一起來吧!
鄉村小作家 ·文集 ·5.3萬字
傅雷以翻譯家見知于世,學養精深,于美術及音樂理論與欣賞,尤具專長,而常為其翻譯盛名所掩。他的立身處世,耿介正直,兼備中國知識分子傳統品德與現代精神,堪稱典范。《這難得的世間》廣泛輯集了傅雷畢生著述,包括小說散文創作、文藝評論、著譯序跋、美術論著、音樂論著等,縱觀《這難得的世間》,不但能于此理解傅雷全人,更足以知人論世,認識一代知識精英內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違合參差,其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都不容低估。
傅雷 ·文集 ·10.4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生命的路、人生論、感謝生活、生活中的啟示、走不回來的人、道德的真理、相信自己吧、生命的平衡點、論命運等內容。
讀者俱樂部主編 ·文集 ·7.6萬字
絕無僅有的精美版本,凝萃大師的精氣風神精選30篇散文、收錄全部課標名篇,最具誠意還原豐子愷大師漫畫清新、自然的本色。
豐子愷 ·文集 ·6.6萬字
《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馬加來往書簡》收錄信件包括《丁玲給馬加的信》《蕭軍給馬加的信》《端木蕻良給馬加的信》《舒群給馬加的信》等,集中體現了馬加多年來與各界人士特別是與東北流亡作家之間的交往,這些來往書簡可以說是研究馬加文學創作的珍貴史料。
白長青 ·文集 ·5.3萬字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處處透露著作者濃郁的鄉土情結。1934年,沈從文回鄉探母,目睹沿途風土人情,見證昔日如詩如畫的美麗家園呈現凋零、衰敗,陡生悲涼,遂將一路所遇的風景、人物和發生的事傾訴于筆端,寫成《湘行散記》。作者用自然質樸的文筆,將湘西歷史沉淀下來的古樸氣息,湘西人的單純和厚實,以及自己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浸溢在字里行間,譜寫成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園牧歌,讀來令人久久回味。
沈從文 ·文集 ·13.4萬字
從京都出發的火車駛入一條長長的隧道,車內頓時暗了下來。當火車駛出隧道時,我的眼前頓時一亮,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閃一閃地映入眼簾。火車出發時,天上還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而此時天色已經放晴,雨后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奪目。這是琵琶湖,沿著湖水極目遠眺,是一座座連綿不絕的皚皚雪山。盛開的櫻花漫山遍野,好像前一晚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放眼望去,仿佛一座座白雪皚皚的雪山。
石地 ·文集 ·7.2萬字
本書共選取了人文、社科、理工類等不同學科老師(呂植、孫玉文、唐士其、朱松純、段慧玲、李彥、潘維、孫來斌、王世強、曹文軒、車浩、王躍生、燕繼榮、張海霞)的14篇活動整理稿,主題豐富多樣,有科研學習的實用方法,更有人生態度與悟道真知。
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組編 寧琦主編 ·文集 ·13.4萬字
本書收錄了現存雷鋒文字及講話的全部內容,分為日記、講話、書信、散文、詩歌、小說、年表五個部分,所收錄文本更新更全。講話部分,他的講話直白真誠又謙遜有加,是出色的現場演講范例;書信部分,他的情感真摯,回憶舒展;散文部分,他思考深刻、心思綿長;詩歌部分,他的創作由心而生,更因此而深入人心;小說部分,體現出較少為人所了解的創作能力,他坎坷的經歷和如火的熱情融合。
雷鋒 ·文集 ·11.4萬字
本文收錄了楊如風的:中國情結、中國樹、孤獨的靈魂、石頭、孤獨的貓頭鷹等詩。
楊如風 ·文集 ·6萬字
《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三書是迄今為止完整留存下來的產生最早、使用最久、影響范圍最廣的古代兒童啟蒙讀物。雖然三書中有一些不太適應現代社會的內容,但是總體上來說,反應了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最為基礎的知識內容,涉及歷史、地理、天文、文學、社會、民俗等個方面內容。清賀興思、汪嘯尹等人的注解,仍有較大參考價值,因此在國學復興的當今社會,予以再版整理,仍將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宋)王應麟等 吳蒙標點 ·文集 ·7.3萬字
《人間食糧》是紀德游歷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傳統的短詩、頌歌、旋曲等形式寫成的一連串富有詩意的斷想。他以熾熱的靈魂感應生命的花果,并將這赤誠之愛整個地化作頌歌、凝成詩語。此書可謂紀德本人最激越的精神獨白,被奉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
(法)安德烈·紀德 ·文集 ·7.7萬字
本部作品集收錄了日本畫大家上村松園的12篇藝術評論和記敘文,內容涉及其藝術觀、創作軼事、心路歷程以及游記等。上村畫筆下的人物惟妙惟肖、出神入化,而她的隨筆也可以說是獨具匠心。對傳統的風俗充滿懷戀,對喜愛的事物鍥而不舍,對藝術的領悟觸類旁通。透過上村之筆,我們定會對日本畫以及她所追求的美的藝術世界有更深的理解。
(日)上村松園 ·文集 ·3.9萬字
本書是對女兒成長歲月和對作者學生生活的記述,記錄了一個父親在女兒長大成人、漸行漸遠過程中味永難言的復雜情感,寄寓了作者對女兒幸福美滿生活的祝福和憧憬。也通過對學生生活的復原,抒寫了一個學生永志難忘的校園情結,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真摯情誼。
阿明 ·文集 ·15.2萬字
《華蓋集》是1926年北新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收錄了魯迅在1925年間所寫的雜文31篇,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讀書》《論辯的魂靈》《夏三蟲》《忽然想到》《我觀北大》《碎話》等。在1926年由北新書局出版。
魯迅 ·文集 ·9.7萬字
作者閑暇之余,常吟哦運筆。或繪,或游,或愿,或思,或祈;有為學子祝愿,有為同仁鼓勁,有為育兒啟思,有為念親感恩,有為母校盛贊,有為正義頌歌,更多的是作為教育人的思想提煉、情懷敘記和理念推介,特別是為近年全面實踐和推廣的“精致教育”作注解。閱卷于手,閱人于心。傳承傳統文化特別是推動詩詞進校園,作為校長要以身作表。現選取近年來的100首(副)詩詞和楹聯成冊,以為拋磚引玉。期望能起到“引”的作用。一是引導堪稱瑰寶的古詩詞文化進入課堂,通過詩詞之美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之精義。二是引導廣大師生加入到詩詞楹聯創作中來,共同致力于弘揚優秀文化。
林華慶 ·文集 ·4.3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以《寧夏日報》創刊至今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新聞事件、重要時間節點等為點,圖文并茂地述寫《寧夏日報》創刊至今所經歷的坎坷與輝光,彰顯了《寧夏日報》在宣傳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本書通過70年來《寧夏日報》的歷史,也展現了寧報人不屈不撓的精神。
周慶華編著 ·文集 ·5.3萬字
《文啟湘文集(三)——夕陽思絮》一書約20萬字,分為流通篇、消費篇、學科建設與發展及校友篇、對聯詩詞、生平紀要和教研業績五大部分。其中前三篇為該書的主干,收錄了作者2010——2016年所撰寫的二十多篇文稿,集中反映了作者在商品流通與消費經濟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術觀點與突出貢獻,包括:商貿流通產業組織創新分析、農村市場信息供給、流通與消費協調發展、商貿流通業改革走向、新常態下商業流通經濟的轉型創新、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等內容。
文啟湘 ·文集 ·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