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紀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1周年而出版。十四年抗戰不僅撼動世界,更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本書精選十余位作家關于“八一五”的記載文字,令人重新感受“八一五”事變之于時代及其個人的意義,再次見證那段感人肺腑的民族記憶。
葉君主編 ·紀實文學 ·5.4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講故事的形式傳達生動教育方法的長篇紀實作品,也是一部寫給天下父母的勵志書,更是一部以“父親”的名義發出的棒喝: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敗!本書不艱深,不虛妄。在一個個溫暖、細膩的父愛故事中,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成長令人驚訝也令人欣慰,清晰的教育意識、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一則則可以立竿見影的教育細節使得本書成為天下父母的樣板: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像蔡笑晚那樣,把父母這個“事業”兢兢業業做好。
蔡笑晚 ·紀實文學 ·13.4萬字
《走出塵埃》為國內首部以訪談錄形式,全面反映盲人的成長、教育、創業和生活歷程,全方位展現與盲人相關的家庭、學校、社會各層面真實境況的紀實文學。作品采用談話錄的形式,根據采訪對象分為六個篇章,涵蓋了與盲人相關的六個群體:盲童、盲童家長、盲校教師、創業盲人、群團領導、愛心人士。從不同緯度反映了改革開放后新時期盲童的成長教育、盲人家庭的艱難陪讀、盲校教師的辛苦付出和盲人青年的拼搏創業歷程。作者希望通過這部作品,真實記錄盲人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喚起人們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并呼吁社會能從新時期盲人的實際生活出發,加強重視,加大投入,給盲人提供更多樣的就業機會,更開闊的發展空間,讓他們能夠和健全人一樣,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葉萍 ·紀實文學 ·16萬字
他們是影視歌明星,為了禁毒事業,他們毅然投入到禁毒宣傳中,充當禁毒形象大使,他們進戒毒所、入鄉村、到社區,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撒播愛與溫暖;他們是緝毒警,他們或臥底,或直面毒販,在與毒販的斗爭中,舍生忘死,懲惡揚善,鐵肩擔道義;他們是禁毒志愿者或社區工作者,他們鞭韃邪惡,感化迷途浪子,醫者仁心,用愛堅守……他們的身上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他們為了無毒中國夢進行著怎樣的抗爭?一切盡在《與魔共舞》,它將為您獨家揭秘!
郭毅 ·紀實文學 ·18.2萬字
本書以四大基石展開敘述,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睿智地眼光,對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世界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了翔實的剖析。通過大量實例,分別介紹了美國、新西蘭、芬蘭公共教育的普及和發展作為第一大基石;通過美國、德的科研創新,推動經濟發展與人才戰略作為第二大基石;通過美國、德國、日本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支持和監管作為第三大基石;通過美國、歐洲各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第四大基石。本書通過四大基石,并聯系中國的國情,對公共教育、科研創新、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支持和監管、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分別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為中國持續走向健康之路指明了方向。本書適合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閱讀,同時也適合專業學者學習參考。
(美)西蒙·朱 ·紀實文學 ·16.1萬字
《平原深處》是作者深度參與扶貧工作的記錄,真實再現了新時代脫貧攻堅戰中的喜怒哀樂,刻畫了扶貧隊員的艱辛與歡悅。作品注重選取代表性細節,以時代細節、環境細節、人物形象細節、對話細節、心理細節為要素,架構起作者對偉大時代、對脫貧攻堅戰的文學性記錄與解讀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藝術性。
靜言 ·紀實文學 ·10.8萬字
眾口盛贊梁經理“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最長”——功績靠干弗在說,懿行遠勝舌如簧!眾口盛贊梁經理,只緣一貫做榜樣——敬業奉獻數十載,時代精神大弘揚!甲方贊其“最能干”多年來,梁福來為人處事的金貴品格,使他在本村、本公司和甲方等方方面面,都贏得了旺盛的人氣和眾口同聲地盛贊!
李順興 ·紀實文學 ·7.7萬字
8位日本年輕人的職場故事,8場“迷惘一代”的生命漂流。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終身雇用制和論資排輩的時代走向終結,就業方式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雇傭者和被雇傭者的雙向選擇帶來的是自由,也是壓力。這一時期之后進入職場的日本年輕人被稱為“迷惘的一代”。曾經,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著穩定的人生;如今,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跳槽,創業,出國深造……三十歲上下,換跑道似乎還不太遲。年輕人以不斷改變對抗不安,在職場中漂流不定,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可究竟如何改變,該漂向何方?
(日)稻泉連 ·紀實文學 ·17.3萬字
本書分為兩章:第一章為民國時期寧波圖書文獻提要。第二章為民國時期寧波報刊文獻提要。共收錄民國時期寧波文獻目錄提要2762條,40多萬字,附題名索引。
張玉梅 ·紀實文學 ·11.5萬字
《幸運者:一位鄉村醫生的故事》在社會觀察與醫學哲理方面都具有開創性。作者與攝影師一同深入英格蘭鄉村三個月,循著鄉村醫生約翰·薩塞爾的足跡,記錄下他救死扶傷又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約翰·薩塞爾畢業于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院,卻在貧瘠的英格蘭鄉村行醫。他是一個幸運者,在救死扶傷的同時,見證了這里的生老病死,保存著這里的集體記憶。他體察病人身上的人性閃光點,而他們,往往深陷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中無法自拔。這本體察入微的圖文記錄,再現了醫生在現實社會中的職責與角色,分享了醫生對生命的思索。
(英)約翰·伯格 (瑞士)讓·摩爾 ·紀實文學 ·4.8萬字
本書以大型紀實文學的形式,詳細記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的重要人物與重大事件,全面展示中山的發展成就,有助于讀者了解中山的歷史,弘揚優秀的香山傳統文化,提升中山文化軟實力,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做出貢獻。
鄭萬里主編 ·紀實文學 ·16萬字
1934年作者調查了英國北部煤礦工人的生存狀況,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人階級的存在,并被礦工們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他們表現出的勇氣和忍耐深深地打動了,他在北部工業區停留了兩個月,深入走訪礦工家庭,實地考察礦工井下作業,作了大量翔實的筆記,回去后整理出版了這本長篇紀實文學。
喬治·奧威爾 ·紀實文學 ·11.9萬字
法律、財富、自由!以法人權利運動史,講述美國憲法、最高法院和民權運動的故事。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全美書評人獎、美國律師協會銀法槌獎年度非虛構作品,《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波士頓環球報》年度好書。在美國歷史上,法人一直在堅持不懈地爭取與個人一樣的憲法權利,也取得了顯著成功。法人與憲法之間的聯系,比人們所能想到的更為密切。我們的故事會從殖民地時期開始講起,盡管那時候法人還沒有開始在最高法院尋求個人權利,卻已經對美國人的政府理念形成了巨大影響。畢竟,是一家公司在殖民地最早播下了民主的種子,其目的也是獲取利潤,而非推進自由。此外,殖民地一開始就是以在書面特許狀約束下的公司形式組織起來的,這些特許狀跟憲法一樣,制定了立法規則,對官員權力加以限制。因此,美國憲法很多非比尋常的特征,都可以追溯到這個國家的法人緣起。
(美)亞當·溫克勒 ·紀實文學 ·28.9萬字
本書講述了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改革開放40年風雨兼程的科學歷程。作者經過深入采訪,掌握了大量歷史資料,書寫了中國核聚變領域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將中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逐步推向世界前沿的感人故事。作品語言靈動鮮活,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鮮明飽滿。“托卡馬克之謎”的謎底就是“中國精神”。
武歆 ·紀實文學 ·12.5萬字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追思集”部分的文字除第一篇是對寧可先生生平的概要介紹外,其他或是在追思會上的發言,或是事后撰寫的追思文章。為了展示寧可先生學術業績,下篇“寧可先生的學術貢獻”收錄了幾篇介紹寧可先生在各個領域取得的學術成就的文章和一篇訪談。本書還收錄了“寧可先生論著目錄”、“寧可先生指導的研究生、博士后名單”和與寧可先生有關的重要照片和圖片。
郝春文主編 ·紀實文學 ·20.2萬字
“凡是來到Telegram的人沒有是為了看正常東西的吧?”“可以在這里公布前女友的KakaoTalk賬號嗎?”“各位,那個女的(受害者)死了。”“她是誰?反正不是我的錯,嘻嘻。”2020年3月,韓國N號房事件震驚世界,數碼性犯罪問題由此進入公眾視野。在N號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脅拍攝下非法性視頻。畫面不堪入目,手段極其殘忍。加害者毫無悔意,隨意傳播,甚至以此獲利。在數碼性犯罪的噩夢中,誰來保護兒童,創造安全的世界?誰又能預料女性與性犯罪的距離到底有多近?在一個女性不安全的社會,其他人又將走向何方?
(韓)追蹤團火花 ·紀實文學 ·12.5萬字
這是一本通過人物專訪形式講述當代清華學子的書籍,分為“學古探微”“水木秀鐘”“行健不息”“萬悃矢忠”4個章節,一共45組人物。本書展現了清華學子的多樣化成長。無論是勤奮有加、學業優秀的特獎“學霸”,還是專注興趣、各領風潮的校園達人,無論是攜筆從戎、勇立戰功的軍人,還是心系人民、奪赴基層的赤子,他們都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闡釋著清華人的家國情懷與使命責任。
張婷主編 ·紀實文學 ·13.5萬字
本書為貴州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項目成果,充分發掘提煉了貴州省人文旅游資源的文化價值、自然旅游資源的文化意蘊和社會旅游資源的文化情趣,進一步展示了貴州山地公園特色和民族文化魅力,對于提高貴州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世界了解貴州,讓貴州走向世界,為推動貴州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謂一部集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和珍藏性為一體的貴州旅游知識讀本,幫助您感受貴州的魅力。
韋應學 ·紀實文學 ·23.9萬字
本書記錄了“反疫苗運動之父”英國醫生安德魯·韋克菲爾德針對麻腮風三聯疫苗進行科研欺詐,引發全球性疫苗信任危機的全過程。1998年,韋克菲爾德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基于對12位兒童的研究,提出麻腮風三聯疫苗中的麻疹病毒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這篇論文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和一系列的科研爭議,引發了麻腮風三聯疫苗全球接種率的大幅度下降,麻疹感染潮再次復蘇。2003年,《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布萊恩·迪爾經過詳盡深入的調查,發現了潛藏在這篇論文背后的驚世騙局,曝光了韋克菲爾德及其借此牟利的同伙,律師理查德·巴爾之間的秘密交易。最終,論文被《柳葉刀》撤回,韋克菲爾德的行醫執照也被吊銷。但隨著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興起,韋克菲爾德改頭換面卷土重來,迪爾對他的追蹤還在持續。
(英)布萊恩·迪爾 ·紀實文學 ·24.2萬字
鼠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我們在不安、焦灼與希望、期待中,度過了一個個“戰疫”的日子。這一個月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如何讓未來記住今天?最好的答案,莫過于寫下一本書,記錄下“戰疫”時期所有的“平凡與不凡”。作為浙江省第一本反映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紀實圖書,樸素,但又充盈著真實的力量。這些文字有一股引力,將一張又一張“疫”線面孔,拉近到我們的面前。大數據時代“精準智控”的有效嘗試,浙江向全國交出了一份個性答卷,一套面向未來發展的科學籌謀——這就是浙江的平凡與不凡。讓我們帶著這些故事,一起邁入未來,以及未來的未來。
錢江晚報編著 ·紀實文學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