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關于曹操墓,民間一直都有“七十二疑冢”的傳言。2006年意外發現的一方兩晉時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盜掘,考古隊開啟搶救發掘。本書以紀實的手法講述了曹操墓驚心動魄的發掘故事,通過文獻和考古資料對證認定墓主人身份,根據一系列關鍵證據對公眾的質疑逐一進行科學回應,再結合科技與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還原一個真實的曹操和他的時代。
唐際根 ·紀實文學 ·10萬字
美國女記者內莉·布萊接到一個調查紐約瘋人院的任務,于是自己裝作瘋子,一步一步蒙騙過關,成功混進了黑泉島上的瘋人院,和精神病人關在一起度過了十個日夜,揭露了這樣一個慈善機構里混亂的管理和工作人員的麻木不仁,以及病人受到種種虐待的事實。這篇報道在《紐約世界報》上發表后,造成了很大影響,最后,紐約政府決定為精神病人的救助事業多撥善款。
(美)內莉·布萊 ·紀實文學 ·4.6萬字
它是北京國安15年聯賽全記錄,也是中國足球15年來曲折起伏的一面鏡子。對于所有經歷了中國足球假賭黑的球迷而言,或許冠軍可以剝奪,或許聯賽成績可以取消,但是他們的快樂已經被永久留存。有些真相太過殘忍,即使中國足球有再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在比賽場上也一定還有可以看到的真實,那就是球迷一直在找尋的一份簡單的快樂。
張海濤 ·紀實文學 ·16萬字
《罪案揭秘:中國重大案件實錄》將帶你回顧中國那些令人震驚的重大案件。每一個案件都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涉及謀殺、詐騙、走私等各種犯罪類型。本書不僅講述案件的經過,更深入探討犯罪背后的動機、社會背景以及警方的偵破過程,讓你對犯罪與正義有更深刻的認識。
李四五 ·紀實文學 ·12.5萬字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當城市里的人們背著大包小包,帶著歡笑,忙碌著去那些風光名勝之地旅游的時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運城市紀檢委副書記梁雨潤告訴我,他必須去處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發揪”。他用這詞形容內心的急切與憤慨。
何建明 ·紀實文學 ·11.6萬字
本書為資深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編選的魯迅作品集,以魯迅一生輾轉過的城市為線索,關于每一地的作品各成一輯,包括浙江故鄉、日本、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兼涉及精選出的創作談,編選角度新穎別致,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魯迅的一生。
魯迅著 陳漱渝選編 ·紀實文學 ·10.1萬字
50年前,正在朝鮮戰場上作戰的某兵團突然受命,秘密回國,接受新的任務。美軍情報部門驚呼:該兵團神秘失蹤,不知去向……50年后,一座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航天港屹立在荒無人跡的戈壁灘,把六名航天員送上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本書作者劉慶貴曾任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副主任,扎根戈壁四十余載,筆耕四年有余,創作了這部《沖天記》。作者通過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件,以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感受,描繪了航天人用青春、熱血、生命創造了輝煌的中國航天史詩。頌揚了他們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偉大情懷,展現了他們百折不撓、克難制勝的人格魅力,透視了他們敢愛敢恨、催人淚下的純真愛情。本書是一部向建國60周年獻禮的精品力作。
劉慶貴 ·紀實文學 ·33.5萬字
三澗溪村屬于山東章丘管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經脫貧致富,集體經濟厚實。然而,到九十年代,該村卻陷入混亂,6年換了6任村支書,村集體欠債80萬元,成了一個爛攤子。2004年,鄉村女教師高淑貞臨危受命,15年如一日,強化班子建設,整治村容村貌,敢于擔當亮劍,妥善化解矛盾,善做群眾工作,吃透“一號文件”,敏銳把握時機,順勢而為發展,終于將三澗溪帶成一個先進村。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該村時,給予高度肯定。2019年底,三澗溪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村支書高淑貞被評為“最美奮斗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活動中,登上“從嚴治黨”彩車。該書緊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成風化人、由亂到治”主題,以高淑貞為主線,通過一個個具體事例,講述其事發、沖突、解決全過程,試圖揭示當代農村的治理進程和發展規律,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提供范本。
徐錦庚 ·紀實文學 ·13.9萬字
長居中國的外國漢學家描摹當代中國故事的優秀紀實文學作品。本書作者、比利時重要漢學家、西夏學學者呂光東博士以出神入化的筆觸,娓娓講述其與中國的聯結與淵源,經由自己在中國生活三十余年的親歷故事和鮮活經驗,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明建設和民生改善等多角度述說他所親眼見證的中國巨大發展、時代嬗變與矚目成就,在動人的故事間傳遞出中國文化文明正面美好的信息。整部作品既具有感性的鮮活,亦閃現理性的深刻;既富于日常的溫度,也體現學術的深度,從非常獨特的視角,向世界讀者展示真實立體的中國。
(比利時)呂光東 ·紀實文學 ·13.5萬字
以審視之眼,迎進光明。以信札的形式講述彝族的歷史變遷、文化品性、風土人情和日常生活。了解當代中國社會變革、彝族變遷、大涼山的風俗民情,思考文化現代化路徑。敘事從容有度,情感真摯熱忱,堪稱一部關于涼山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百科全書。大涼山腹地昭覺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文化背景和社會形態,成為深具神秘意味的存在,也成為脫貧攻堅的堡壘。2018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涼山并實地考察昭覺后,這里成為脫貧攻堅的熱土。本書緊扣這一時代命題,但又超越命題本身,以宏闊的歷史視野,從人類學、民族學和內在觀念的角度,層層遞進,深入解析。物質和精神,我們和他們,今天和明天,由此相互映照,共同匯流成奔涌的大河。理解、莊重和寬博,合力構成本書氣質,使之成為融現實性、文學性和思想性于一爐的典范文本。
羅偉章 ·紀實文學 ·18.9萬字
1968年,帕納古里斯因暗殺希臘軍政府領導人被捕入獄,1973年被特赦。兩天后,享譽世界的“采訪女王”法拉奇前往雅典對他進行采訪,兩人迅速墜入愛河。1976年5月1日,帕納古里斯在一場神秘的車禍中喪生。為了紀念愛人,法拉奇隱居三年,專心寫了《男人》一書。書名源于法拉奇第一次與帕納古里斯會面時的一段對話:“阿萊克斯,作為一個男人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要有勇氣和尊嚴;意味著相信人性;意味著去愛,但不允許讓愛成為避風港;意味著去戰斗,并贏得勝利。差不多就是吉卜林在他的詩《如果》中所寫的那樣。你呢,你認為男人應該是什么樣?”“我想說,一個男人就應該是像你這樣的人,阿萊克斯。”
(意)奧莉婭娜·法拉奇 ·紀實文學 ·40.3萬字
一位互聯網高管因一次傷人事件,被關進看守所。在那個特殊的地方,與那些特殊的人群,經歷著失去自由、被黑暗包裹的、非常的人生。這段故事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寫出來,是為了與過去告別。更是對曾經的情感、婚姻、家庭做一次反思。這里面都是犯了各種錯的“惡人谷”。然而在嚴苛與艱苦的條件下,絕大部分人會安分守己,甚至會保有樂觀、堅強、甚至溫情。這又是與外面自由的世界中的冷漠、互害、燈紅酒綠、個性張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反差。是不是恣意迷失了自我本善?忘記了初見的初心?
顧曉海 ·紀實文學 ·12.1萬字
在簡短的介紹了蒙古的歷史和政治上的棘手情況之后,作者記述了在蒙古以及中國西北長達一年的探險經歷,避開了作者作為博物學家的過多專業敘述。探險隊起初開車趕路,以便拍攝草原上的羚羊和狼群。書中庫倫(今天的烏蘭巴托)部分的章節非常有趣,描述了今天已經消失的當地寺廟祭奠儀式。為了多停留一段時間,作者和他的妻子與當地牧民一起騎馬踏上回程。而后作者還曾去蒙古北部的森林打獵。書中有些觀點貌似略顯陳舊,例如最后一章中,很多動物被宰殺,目的是為了將它們制成標本;打獵的描述也有些粗暴。但書中也記錄了彼時的人性與信念。書中的描述沒有過分的同情語調,十分客觀。作者對風景、顏色等的描述都很出色,當然也包括作者最關注的動物。
(美)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 ·紀實文學 ·13.4萬字
“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為了這質樸的理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終奮戰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饑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為解決中國人的糧食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本書生動、嚴謹、科學地敘述了袁隆平先生研發雜交水稻的科學探索之路,也敘述了袁隆平近九十年來的人生經歷,以嚴謹科學的態度講述了袁隆平研發雜交水稻的一系列科學實驗活動,將他的科研與生活世界生動地展現了出來。本書把袁隆平置于當時的國家、民族和時代之中,所以對他的敘述也反映出一個國家和民族前行的歷程。
陳啟文 ·紀實文學 ·12.6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埃迪·德文德以第三人稱“漢斯”的角度講述了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駭人聽聞的親身經歷。在那漫長的16個月,他們每天都面臨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微薄的食物、少之又少的休息時間,死亡隨時都有可能降臨。然而即便在這形同地獄的殘酷環境中,依然閃耀著動人的人性光輝:囚犯之間的相互扶持、夫妻之間永恒的愛戀、在重壓之下為捍衛自由而做出的努力,以及向世人揭露納粹罪惡的決心……這是一部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創作完成的作品,正是這種“在風暴中心寫作”的即時性,使這個故事顯得與眾不同。它沒有經過任何潤飾,也沒有受到任何政治干預,以其公正、客觀的紀錄,為后世學者研究集中營大屠殺提供了一手資料,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
(荷)埃迪·德文德 ·紀實文學 ·11.4萬字
一朵海棠花、一顆枸杞樹、一件黃色軍衣、一陣夜來香花開的氣味……都是往昔,都是心事。聽季羨林講述記憶深處的這些人、那些事,講述舊時光里的日常深情。
季羨林 ·紀實文學 ·15.4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各階層之間也發生了迅速的分化和重組。我們高興地看到那些在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上辛勤耕作的傳統農民,在現代商品觀念的沐浴下成了西裝革履的農民企業家。隨著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多種經濟成分的出現,規模巨大的工人群體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有些已進入白領階層。本書以記實的手法記錄了當今的一些人群,揭開了他們神秘的面紗以及討論了滋生這些危險人物的外部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及教育性。
海劍 ·紀實文學 ·24.5萬字
這是一部自閉癥兒童的媽媽寫下的自白。多年來,凱特·斯溫森通過她廣受歡迎的博客“尋找庫珀的聲音”,為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的自閉癥家庭提供了安慰。當斯溫森的兒子庫珀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自閉癥時,她被強烈的挫折感和疲憊感包圍了起來。然而,作為母親,她拒絕放棄,堅忍不拔,將無盡的愛給予孩子,陪伴他成長。同時,她還積極和其他自閉癥兒童的父母走到一起,經歷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在這本凝結著淚與愛的作品中,斯溫森以真誠和飽含同理心的文字分享了她鼓舞人心的人生旅程,為其他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帶來了希望。
(美)凱特·斯溫森 ·紀實文學 ·18.8萬字
在地下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珍妮·拉斯卡斯問一個名叫斯密提的礦工:“人們對你們了解得這么少,你覺得奇怪嗎?”他回答:“我覺得,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是怎么運轉的。”《看不見的美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每日辛勤勞作,維持我們的生活運轉,而我們卻從未將其放在心上。看不見的世界林林總總:俄亥俄的礦業公司,阿拉斯加的石油鉆塔,緬因州的外來勞工營,拉瓜迪亞的空中交管中心,得克薩斯的肉牛牧場,加利福尼亞的垃圾填埋場,衣阿華的長途卡車司機,亞利桑那的槍支店,以及辛辛那提猛虎隊的啦啦隊員們。啦啦隊員?是的,她們也代表著你看不見的美國。
(美)珍妮·拉斯卡斯 ·紀實文學 ·20.1萬字
由朦朧情意到初戀,到熱戀,到兩心相許,到托付終身。普天之飲食男女的愛情,不論成功與失敗,不論是悲還是喜,只要真正付出了,總讓當事人終身難忘,魂牽夢縈。此書是對70余名當代大學生情感經歷的口述實錄,融可讀性、真實性、文學性于一體。此書是對莘莘學子情感個案的實錄與刻畫,重在故事性。
肖飛 ·紀實文學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