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共有305段,分為類聚、日記、隨想三大內容。類聚是受唐朝李義山《雜篡》的影響,羅列生活中不同性質與類別的事物,如“山”、“海”、“掃興的事”、“高雅的東西”,涉及地理風貌、草木花鳥、內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豐富地體現出作者清少納言細膩的觀察和審美趣味。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宮中的生活,可從中了解日本平安時代皇室貴族的生活狀態和品味素養。隨想則是對自然與人生的隨感,尤其可見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態度。本書內附彩圖插頁。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19.9萬字
《我身上有個不可戰勝的夏天》是加繆的一部散文集。創作跨度近20年(1935—1953),是加繆從青年到思想成熟期的文學實驗場。本書精選了加繆的14篇散文,在這些篇章中,加繆以阿爾及爾貧民窟的生存圖景為解剖樣本,將死亡、貧困與陽光、海洋并置,揭示了存在的荒誕性本質:生命的璀璨與腐朽永遠相互寄生,正如北非土地上永不褪色的藍天永遠籠罩著人類的苦難。同時,加繆通過對提帕薩、杰米拉等地的頌歌,展現了自身思辨的獨特性,不同于薩特咖啡館里的哲學思辨,加繆的哲學誕生于烈日炙烤的廢墟、咸澀的海風與無花果樹的芬芳之中。他在這里確立了對“世界之不可理喻的美”的絕對忠誠——不是通過理性認知,而是用整個身體去感受巖石的溫度、浪花的節奏,在感官的狂喜中達成與宇宙的短暫和解。這部作品最深刻的價值,在于它展現了存在主義最本真的形態:不是書齋里的概念游戲,而是赤腳踏過滾燙沙礫時的痛感與快感。在這部作品里,加繆也確立了自己終生的寫作母題——用對陽光的貪婪吮吸反抗永恒的黑暗,在直面荒誕中擁抱生命的熱烈。這種思想后來在《西西弗神話》中升華為“應當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的著名論斷,但其根源正是本書中那個在貧民窟陽臺上凝望大海的窮青年對生命既清醒又沉醉的雙重凝視。
(法)加繆 ·外國隨筆 ·6.4萬字
“礦工詩人”、作家陳年喜2025年力作。本書以旅館為承載,再度呈現了一群平凡而樸素的勞動者,礦工、背水客、燒炭工、南陽小販、縣劇團老生、印匠老焦、馮琴師、劉嗩吶……全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糾葛,也沒有激烈的生死搏斗,而是描繪了這些與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尋找那條“活路”的故事。人生或許就是一場旅行,我們都在這人世間奔波、漂泊,被命運押解著慌慌張張生活,在其中困頓、悲傷,也在其中感受溫情。而恰恰是這些無名之輩的生活和命運,令人想要似他們那般努力純粹地活,腳踏實地地活。
陳年喜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鈷是當今生產的所有鋰離子充電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們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的電池。本書通過剛果人民自己的證詞,首次揭露了鈷礦開采對剛果民主共和國人民和環境造成的巨大損失。作者記錄人們為鈷而生活、工作和死亡的證詞。為了揭開殘酷采礦行為的真相,卡拉調查了民兵控制的礦區,追蹤了從有毒礦坑到面向消費者的科技巨頭的開采鈷的供應鏈,并收集了那些忍受巨大痛苦甚至死于鈷開采的人的令人震驚的證詞。在這本直率而關鍵的書中,卡拉認為我們都必須關心剛果正在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們都被牽連其中。本書為2023年英國《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圖書。
(美)悉達多·卡拉 ·紀實文學 ·15.9萬字
游唱詩人、民謠歌手周云蓬的隨筆集《綠皮火車:一直在路上》新版重磅回歸,新增自序及數篇新作,重現一代人的精神漫游史。書寫自己十七歲坐著綠皮火車出發后,三十年在游唱的路上所抵達的地方,所交往的朋友,所歷經的人世滄桑和中國新民謠的生長,所收獲的獨特人生,還有所失去的人與事。如今知天命之年已至,世事飛速變化,不變的只有時光依然如綠皮火車一般不停開下去?!毒G皮火車:一直在路上》保留在人生曠野自我放逐和自我療愈的灑脫自由之外,增加了對人生況味的咂摸和人生態度的曠達。不變的是作者溫暖和滿懷希望的本心,正如他自己所說:“期待更好的人到來,期待更美的人到來。期待我們往昔的靈魂附體,重新回來。”
周云蓬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所謂“誰解其中味”,《紅樓夢》中許多“味”都從小物中來。著名紅學家鄧云鄉從書中的小物說起,以小識大,匯釋難懂之物、費解之事,涵蓋經濟、交通、民俗、物產等各方面,構筑起一座別致的博物館,將《紅樓夢》的物質世界細展于我們面前。
鄧云鄉 ·文學評論 ·8.6萬字
28篇充滿故事感的情感美文,讓你內心的暗濤起伏,在隔世的寂靜中盡情宣泄。也許你此刻正在失落和痛苦中一言不發,好在時間仍在流轉,請不要停止向前,穿過這片沼澤!
史鐵生等著 卞毓方主編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茶館》的前身《秦氏三兄弟》。1956年,老舍寫成一部宣傳普選的話劇《秦氏三兄弟》,四幕六場,以戊戍維新、辛亥革命、北伐戰爭、解放前夕四個歷史時期作為劇情背景,人物眾多。戲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寫起,直寫到1948年反動派“選舉北京市參議院”。
老舍 ·戲劇 ·4.3萬字
張佳瑋全新突破“人生”作品,拯救“荒廢生活”的重啟之書!假如人生荒廢了一段……又能如何呢?年齡增長、工作不順、他人指責、不快樂、一事無成……當焦慮不斷迭代,當我們害怕“荒廢”了人生,如何才能接近自己喜歡的生活?張佳瑋用十年生活哲思,從童年、婚姻、生活等多角度教你破除焦慮。這本生活態度文集收錄張佳瑋十年散文精華,以作家特有的溫暖筆觸,將青春迷惘、中年困惑化作可觸碰的文字。書中探討了探討人生的際遇、愛情的意義、生活的樂趣以及性格的復雜性等,當焦慮不斷迭代,自我價值開始搖擺時,這些對生活本真的思考,會成為照亮平凡日子的一束光。書中金句頻出,那些關于愛情、天賦與自我認同的追問,總有一句戳中你。
張佳瑋 ·現當代隨筆 ·8.6萬字
這是一套專為本土創作者研發的故事課實訓體系。在長年一線編劇與寫作教學的實踐中,劉麗朵老師深諳中國故事工業的規則和需求,也了解國內創作者的瓶頸和困惑,旨在通過這本書,以行內人的見解,把新手拉進故事大門,并推至大眾消費者的面前。這套相當硬核的課程將如禪宗般“直截心源”,疾風驟雨般地把素人一舉拉進故事的大門——7節主課環環相扣,原創性地提出了適應國人思維的故事創作方案;14項作業圍繞主課,猶如細致的針腳,把理論縫合在筆端,只要認真完成,就能見證人生中第一個故事的誕生;此外,大量書單、問卷、tips等實用材料,幫你找到風格,找準定位,確定賽道,規劃出一條前景清晰的寫作之路。這一切都將幫你締造出一個讓市場感到興奮的故事——也許就是下一個被津津樂道的故事IP!
劉麗朵 ·文學理論 ·17.1萬字
一個六旬老婦如何將一個個家庭PUA到家破人亡?持續5年追蹤調查,案件紀實的金字塔之作,震撼日本全社會的慘案完整披露!尼崎連續離奇死亡事件,是以兵庫縣尼崎市為中心發生的,數個家庭遭長期虐待、監禁乃至殺害的連續殺人事件。在這起事件中,出現了超過10名的死者及下落不明者。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主犯角田美代子以暴力脅迫、金錢威逼等手段篡奪他人家庭,監禁并虐待家庭成員,精神控制他們同族相噬,但主犯的自殺讓尼崎事件留下重重謎團。作家獨自一人持續5年追蹤該事件,采訪當事人和知情人,獲取第一手資料,一步步接近血淋淋的真相,揭開一幕殘酷無奈的人間悲劇。
(日)小野一光 ·紀實文學 ·14.6萬字
“我不喜歡需要被批評賦予意義的創作,更不喜歡攀附作品延存的批評?!边@是一部有關文學與偶然的批評集,將文學主體重置于由“偶然”掌舵的歷史時空。黑格爾看到世界精神騎著馬迎面而來,我看到的是懸在馬背上的一張蛛網,縛住日出日落的世界機制。文學場也一樣,是個大蛛網。每個人的寫作、行動都不是偶然,都在精神追逐和名利驅動的邏輯框架里有條不紊地運行。只是文學本身預設了更多主體性,所以我們總期待一些奇跡般的、偶然的瞬間,能重新劃亮生活與生命。
顧文艷 ·文學評論 ·9.8萬字
全書分為“‘情’的功課”“與他人聯結”“跨越邊界”三輯,既探討評述具體的小說與詩歌作品,也關心當代詩的走向、譯者在數字時代的使命等更宏大的議題。從穆蒂斯、本雅明、辛波斯卡到穆旦、張忌、劉麗朵,作者的筆觸輕盈穿梭于古今中外,勾勒出一位文學創作者兼研究者的閱讀地圖與思考路徑。
胡桑 ·文學評論 ·15.2萬字
詩是中華藝術之大雅,在唐宋時期達到鼎盛,唐宋也被譽為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詩涵括了國人對大千世界的洞察,也把紛雜的視野與內心的律動結合了起來。詩以藝術的形式源遠流長,在唐宋時期,詩猶如春風,吹遍了宮廷、街巷、家庭、客棧、寺院、村口的每個角落……
(美)比爾·波特譯注 ·古詩詞 ·7.8萬字
1928年10月,伍爾夫以“女性與小說”為題,在劍橋大學的兩個女子學院做了兩次演講。1929年,她將演講內容整合成《女性與小說》一文發表,后來又將其修改和擴充,最終寫出了傳世名作《一間自己的房間》。本書講述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女性要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發揮出女性的最大優勢,成就自我。文章風趣且犀利,充滿想象力,處處閃爍著女性智慧的光芒。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外國隨筆 ·7.6萬字
高人氣治愈系插畫師劉溪溪首部圖文集。留白不是虛度,是給生命騰出生長的空間。愿你始終擁有,在平淡中感知幸福的能力。給人生留白,就是——在疲累的時候按下暫停鍵,允許自己毫無負罪感地休息;在追逐的途中,適時慢下腳步,給心靈一個喘息的空間。于靜謐中聆聽內心的聲音,在空白處,遇見更好的自己。
劉溪溪著繪 ·文集 ·1.3萬字
端木蕻良說:“中國要是有所謂‘百科全書派’的話,那么,西諦(鄭振鐸)先生就是最卓越的一個?!钡拇_,鄭振鐸先生對于中國古典文學、民間文學、戲曲等史料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本書內容上起公元前4世紀商代中葉,下迄20世紀初新文學運動,不僅涉及文學,還兼及史學、古籍、文字、繪畫等,對中國歷代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是一部流傳近百年、影響不衰的經典著作。書中不僅有鄭振鐸先生鮮活的口語表達,也有不少神來之筆,是豐富文學知識儲備、提高文學修養的理想讀物。
鄭振鐸 ·文學理論 ·17.6萬字
誰說文學評論一定要皺著眉頭寫,一定要吃藥一樣讀?長長短短的“小評論”既深入文本細處,也縱觀文壇全景,談黃永玉妙不可言的《無愁河的浪蕩漢子》、魏微宛若清風的《流年》,閑話茅盾文學獎,叩問文學批評的“第三條道路”……35篇文章力圖以生氣淋漓的文字重塑文學批評的活力。
周立民 ·文學評論 ·17.1萬字
“文學是特別個人化的具體勞作,無數個具體的勞作的匯聚也抵不過未知發生的那一刻?!薄稌r間是一切事物的后記》系《思南文學選刊》主編的“述而批評叢書”(第二輯)之一。文叢聚集了目前上海最具影響力和潛能的批評寫作者,力求成為一套能夠全面反映當下上海青年文學評論整體風貌的精品文集。本書為作者移居上海三年來的整理成集的評論集,共分三輯。第一輯側重于中短篇小說分析;第二輯則是長篇小說的文本細讀;第三輯是隨筆,稍微比前兩輯多些趣味;附錄則是用札記的形式記錄了一些想法。
方巖 ·文學評論 ·13.6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隨筆散文集。其內容主要是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隨想,取材范圍極廣,包含四季、自然景象、草木和一些身邊瑣事,也記述了她在宮中所見的節會、所見到的男女之情,以及生活的感觸、個人的品味等?!墩聿葑印芬詳嗥降牧攘葦嫡Z,文筆簡勁而犀利,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常用“以某為佳”這類句子來說明自己的喜好,有時作者會對此解釋,有時則是僅簡單地列出一串事物。日本文學界推崇本書為日本古典隨筆文學之典范,也常拿本書與紫式部的《源氏物語》相比較,將此二書并列為平安時代文學作品之雙璧,并視兩作者為文學史上兩大才媛。本書譯者陳德文從事日本文學翻譯已逾四十年。此次在我社出版,譯者專門尋找目前代表了日本研究《枕草子》的最新成果而出版的版本為底本,進行全新的翻譯,并通過注釋的方式將最新研究成果體現出來。為此,譯者對譯文進行精雕細琢,無論從文本還是從注釋,都是目前中文版本中最新的一版。
(日)清少納言 ·外國隨筆 ·1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