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鄧云鄉
作品粉絲 3 人
全部作品
鄧云鄉少年時在北京成長生活,他與我們秉燭夜談,細數北京宣南地區的歷史和文化掌故,從慈禧、光緒、袁世凱等風云人物到龔自珍、章太炎、梅蘭芳等文化大家,從發生在學術殿堂的名人軼事到飲食起居的街巷生活,一路娓娓道來,往事如在目前,彌漫著濃郁的史詩氣息。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9.6萬字
鄧云鄉以《魯迅日記》為綱,從風土、生活的角度還原魯迅在北京生活時期的真實情況,如魯迅常去的文化與餐飲老字號、名勝古跡等,同時涉及年節風俗與社會生活的細節,可謂因人而寓景、識小而見大,頗具真切的歷史感和現場感,讀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著名紅學家鄧云鄉以深厚的紅學功底,一方面從宏觀上介紹《紅樓夢》的歷史演變、版本流傳、文學手法、詩詞等內容,消除因時代不同而產生的隔膜,增加閱讀興趣,另一方面精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回目,進行深入淺出的賞析,引導讀者如何閱讀。
鄧云鄉 ·四大名著 ·10.1萬字
87版電視劇《紅樓夢》唯一民俗指導鄧云鄉從《紅樓夢》涉及的風俗談起,敘歲時,記年事,說禮儀,談服飾,講古董,論工藝……舉凡民風民俗,無不包藏。作者長于老北京,一生留意京華故事、風俗舊聞,詳征博引,溯本求源,洋洋大觀,讀之忘倦。
鄧云鄉 ·民俗文化 ·10.3萬字
鄧云鄉出身文化世家,畢業于北大中文系,久居京滬,細察南北市井民風、飲食習慣,又博征史料,娓娓訴說南北美食的淵源、特色、做法及背后的逸聞趣事,尤其濃墨重彩描繪了燕京常見的水果菜蔬、魚蝦蟹等傳統食物,用大眾化的美味記憶寄托對美好傳統的熱愛之情。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7.2萬字
民俗學家鄧云鄉以他的親身經歷結合豐富的歷史資料,從歲時風物的角度,生動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風土民俗畫卷。書中內容豐富,文筆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學人濃濃的鄉愁。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國北京的“黃金時代”,名校集中,文人薈萃,作為文化都城充滿迷人魅力。鄧云鄉成長生活于這個時期的北平,在回憶中重游這座寧靜祥和的文化古城,還原了當時的文化氛圍,如《清明上河圖》一般立體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無限追想。
鄧云鄉 ·地方史志 ·9.9萬字
鄧云鄉博曉古今,雜學旁收,主張多“讀書”,更強調“讀閑書”。書中精選其讀書心得近20篇,既談及正史、科舉文化,又暢談王文韶、李慈銘、王國維、胡適、顧頡剛、張伯駒、俞平伯、謝國楨、沈從文等官紳學人,善于以小見大,加之行文雋雅、圖片豐富,讀之令人不忍釋卷。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87版電視劇《紅樓夢》是公認劇史經典,作為該劇唯一民俗指導,鄧云鄉把臺前幕后的種種酸甜苦辣、逸聞趣事呈現給了我們。《紅樓》劇組為選景頗費心力,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鄧云鄉也跟著劇組到處勘景,相關文字不僅涉及劇組中的人和事,更是一篇篇精彩的游記。
鄧云鄉 ·紀實文學 ·6.6萬字
鄧云鄉說,四合院足以代表北京風情,“與北京融為一體,與歷史融為一體。沒有它,又如何顯示北京的生活呢?”鄧云鄉以深情思舊的筆觸,既介紹四合院的標準、變化、花木、布局等,也講述四合院里的人事、生活。在這里,四合院已經成為浸染北京氣息的獨特符號。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鄧云鄉被譽為繼周作人之后中國傳統博物學第一人。本書收錄他暢談草木蟲魚的文章40余篇,一方面上承中國博物學傳統而為草木蟲魚立傳,另一方面重點揭示草木蟲魚所蘊含的精神與情趣。尤其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賦予筆下的草木蟲魚獨特的生命氣質,引領讀者進入人性人情的世界。
鄧云鄉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所謂“誰解其中味”,《紅樓夢》中許多“味”都從小物中來。著名紅學家鄧云鄉從書中的小物說起,以小識大,匯釋難懂之物、費解之事,涵蓋經濟、交通、民俗、物產等各方面,構筑起一座別致的博物館,將《紅樓夢》的物質世界細展于我們面前。
鄧云鄉 ·文學評論 ·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