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于新世紀,全面地梳理了20世紀少數民族詩歌研究的成果。全書分為20世紀前的民族詩歌研究、萌動階段、崛起階段、深入階段,具體闡述了史詩搜集研究、民族民間詩歌的研究、民族詩歌的大規模搜集翻譯整理、詩歌專題研究、學會詩歌史研究、少數民族文學刊物詩歌史研究、研究機構的詩歌史研究、高校詩歌史研究、民族詩歌史編寫等專題,全面反思了20世紀少數民族詩歌研究的歷史,對于促進該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意義。
梁庭望 ·文學理論 ·16.6萬字
博爾赫斯詩歌代表作,創作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收詩四十七首,堪稱博爾赫斯最為著名的詩作。詩人從歷史、神話、國家、語言、動植物或日常行為中選題,打破十四行詩的規律,按他所言:“混沌初開的時候,人們都很茫然,聽命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事物很可能就不存在有詩意和沒有詩意的分別。一切都有點兒神奇。”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外國詩歌 ·2.2萬字
詩詞語言是人們培養語言能力和文學素養、學習和掌握語言藝術的最好的素材。詞作內容渉及愛國言志,閨閣愛情,羈旅離愁,邊塞風光,詠史詠物,田園山水,民情風俗。或構思精巧,或詩情畫意,或地方特色,或寓義深邃。體現了宋代的歷史特征和宋詞發展的藝術軌跡。
佚名 ·古詩詞 ·7837字
《愛丁堡筆記》成書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動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義的作品之一。史蒂文森出生于愛丁堡,并在此求學、生活。他本人之于愛丁堡,如同喬伊斯之于都柏林,時刻牽掛,又在有生之年始終游離。他曾經說道:“沒有一顆星有如愛丁堡的街燈那樣可愛動人。我若忘了你呀,愛丁堡,那就請讓我這只寫作的右手也不再靈活吧!”本書由一系列散文組成,從愛丁堡老城、議會廣場到新城、卡爾頓山與彭特蘭丘陵,鋪開了一幅獨具韻味的風景畫。作品既有游記性質,又穿插了社會評論,滿溢著作者娓娓道來的家鄉情愫。書中的愛丁堡是一個立體的,并極具戲劇對比性的城市——在新與舊之間,富庶與饑饉之間,廣廈與鄉野間鋪展開來的城市。在一些章節中,作者懷抱一種懷舊之情謳歌城市之美與其獨特的精神氣質,而在如“傳奇故事”等章節中,他則著重渲染了愛丁堡黑暗、陰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層階級、社會丑聞、城市邊緣之罪惡。惟有一位真正熱愛愛丁堡的淵博之士,才可游刃有余地誠實講述這一切,而不跌入批判文學的俗套。總之,這是一位愛丁堡“圈內人”的作品。本書由譯言古登堡計劃引進,并首次翻譯成中文。
(英)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外國隨筆 ·4.6萬字
本書收錄了太宰治的眾多代表作品《人間失格》《Goodbye》《維庸之妻》《斜陽》《雪夜》《美男和煙》等。而《人間失格》是其極為重要的作品。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后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借由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刻畫其中,這部小說一直被認定為他的自傳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為人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行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句點。
(日)太宰治 ·名家作品 ·19.3萬字
《村上春樹的音樂異想世界》是村上春樹作為資深音樂發燒友,撰寫的一本以古典樂為主題的隨筆集,提供了一種用音樂療愈人生的生活方式。“如果沒有對音樂的沉迷,甚至不會成為小說家”的村上,在書中用100篇隨筆,分享了自己收藏的486張古典樂唱片。通過本書,讀者們可以解鎖村上春樹的私人歌單,跟隨村上的腳步,在音樂里獲得松弛感、治愈精神內耗。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11.2萬字
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的一生坎坷多變,充滿了戲劇性。他想發大財,曾幾度經商,結果落得傾家蕩產,負債累累。他通過自己破產的過程,學到了其他作家們難以學到的有關工業、商業、金融業方面的種種知識,透徹了解了資本主義社會機構及其活動,懂得了怎樣發財和賠本,怎樣打官司;懂得了人們怎樣在世上混,怎樣爾虞我詐,欺人自欺。
石地 ·現當代隨筆 ·9萬字
本書收錄了梁遇春的傳世散文集《淚與笑》與《春髎集》的全部內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雜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國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紀英國散文大家查爾斯·蘭姆,承襲一種悲劇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國古典文學的土壤,從中汲取養分,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梁遇春 ·文集 ·16.6萬字
《一池碧水》是一本讓人好奇的書,作者不急不躁,娓娓道來,寫著獨特的生活。作者以花草游魚為伴,以植物為伴,以日月星辰為伴,擁它們入懷,給與了它們無窮無盡的愛,深情地和它們融入了一體,人與自然相處得是那樣有聲有色,十分感動人。
任惠敏 ·現當代隨筆 ·17.7萬字
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直為小說家的巨大聲名所掩,散文印行于世者并不多,世人之中知者亦少。本次是張恨水散文作品首次以全集的形式結集出版。“全集”共分七卷,分別為《最后關頭》《小月旦》《山窗小品》《北京人隨筆》《上下古今談》《明珠》《寫作生涯回憶》。這些作品字里行間都充盈著詩畫之美,透露出一種清淡秀雅的閑逸之風。閱讀這些日常清談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張恨水那于尋常舊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國滄桑之感。
張恨水 ·名家作品 ·18.8萬字
如果你發覺,這位傾慕者是塊頑石,癡情得不得了,那么婉拒的程度就要稍為升級。首先,你要下定決心,不要對他產生任何同情之心,直接地拒絕他的約會,每次都以不同的借口打斷他的來電,這種態度跟強硬地說不愛你其實差不多,大部分男同胞都應該清楚明白的。不過這種先發制人的方法,很有可能令你跟他連朋友也做不成,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應用這一招。
石地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從公元八世紀到十五世紀,在長達七百年的統治中,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奇跡。坐落于格拉納達城的赭城,是這一奇跡的象征。赭(zhě)城,意即“紅色的城堡”,音譯為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也即華盛頓·歐文筆下的“大食故宮”。赭城既是一處真實的古跡,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從雨果、拜倫、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與藝術家為它贊頌、為它嘆息,他們創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哈佛大學中國文學教授田曉菲,一次以赭城為終點的旅程,串起了西班牙安達露西亞平原上的三顆明珠——柯爾多巴、塞維拉、格拉納達。這三座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西班牙城市,好像三扇美麗的灰墁雕花的窗子,展露了一個燦爛、神秘而深邃的古老王國。這是一次文明之旅,也是一次文學之旅。
田曉菲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本書是感悟文學大師經典,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5萬字
《法醫之神4:法醫的告白》死亡不是終結,真相才是。真相也不是終結,無人蒙冤才是。看著被放在解剖臺上的尸體照片,法醫上野正彥心中大為震動,死者清晰地告訴他:“我不是被人殺害的,而是被汽車碾死的。”他不禁提高音量,對前來咨詢他的律師說道:“這并非一起殺人案。得趕緊想辦法,不然你的委托人就要一直在獄中蒙冤了。”天才法醫一次次被召喚,鑒定逝者真正的死因,揭露災難事件背后的真相,書寫人間悲劇的啟示錄……檢驗過兩萬具尸體、引起壓倒性共鳴、讓無數人流淚的“法醫告白”來了!不論事實如何殘酷,尸體如何慘不忍睹,他從不在人前流淚,而是一如既往,仔細聆聽死者的聲音,“翻譯”尸體的秘密,破解死亡之謎!
(日)上野正彥 ·紀實文學 ·5.2萬字
圖書館的靈魂是書目,《央視新聞周刊》贊譽的“公共選書人”楊素秋的圖書館“書目保衛戰”。重點記錄西安碑林區圖書館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一座圖書館的建立既是一個文化事件,又是一個公共事件。本次事件獲得央視新聞周刊、騰訊谷雨工作室、愛奇藝的關注和報道。我是陜西科技大學的一名文學老師,一次機會,我到西安市碑林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掛職,任副局長。碑林區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區,卻沒有一家圖書館,讓我錯愕。更讓我錯愕的是,我即將接手的這個“西安市碑林區圖書館建設項目”要建在地下!墻皮破損,電線裸露,沒個好模樣,人手就我和館長小寧兩個人。我求助各方朋友,要選出1萬種圖書來。不曾想,一個小小的書目觸動了各方利益,一場“書目保衛戰”就此拉開帷幕……
楊素秋 ·紀實文學 ·18.1萬字
《金瓶梅》對世情的揭露,對人性的描繪,比它的情色描寫更具沖擊力與持久性。在解讀者葉思芬的眼中,這不是一部人們慣常認為的“淫書”“禁書”,而是一部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描寫日常生活的書,寫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愛恨情愁、貪嗔癡慢、生離死別。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運河沿岸一個有錢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蓮如何掙扎謀求一個更好地未來;看到西門慶在官場、商場乃至歡場的應對進退;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員、商人、妓女與尼姑的生活點滴,以及這樣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還有人的可憫;看到數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 ·文學評論 ·14.3萬字
《人間至味》是汪曾祺非常經典的美食散文集。敘述對象包括地方風味、家常小菜、民間特色美食等,無論是談蘿卜、豆腐、栗子,還是談韭菜花、手把肉,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過的和沒有吃過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每篇文章篇幅適中,從容閑淡,樸素而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間至性至情的熱愛,對舊日快樂生活情景的深深眷戀之情。作品自成一格,天真雋永,自在風流,文風樸實自然,如行云流水,深得自然之意趣;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給讀者帶來精神世界的清寧之美。
汪曾祺 ·文集 ·12.2萬字
本書,擇取黃宗羲的勵志作品,主要從三個方面表現了其勵志精神,如下:第一,經國濟世的東林黨人精神;第二,慷慨從容的豪杰精神;第三,經天緯地,經世致用的治學精神。讀者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自我素養,怡悅情志。作者穆軍全對此進行題解、注釋,使讀者在學習時更容易掌握。題解通俗易懂,注釋中有對生僻字的注音標示。
(清)黃宗羲 穆軍全 ·文集 ·15.3萬字
為此,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5.2萬字
本書是熊召政近兩三年來的序和跋作品集,收集了作者的說文、談藝、述憶之類的隨筆、雜文共88篇。情真意切,性情真摯,文采動人,值得愛好文學藝術的青年好好品讀,把握文藝的方向與正氣,學習老一輩文人的為文與為人精神。該書的出版為中國當代文藝復興夢再添磚瓦。
熊召政 ·文集 ·12.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