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中國歷史上,老子是一個“謎”:他來無影、行無痕、去無蹤,只給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經》(又名《老子》),從此飄然而去,不知所終。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會這樣,偉大的思想往往能夠超越時代、穿越時空,只要人類不滅,它就亙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這樣一部經典。
高敬 劉浩冰 ·處世學 ·15.5萬字
本書提倡做人要藏心,不僅告訴了我們要藏什么心,而且還告訴了我們應當怎么去做。
李睿主編 ·處世學 ·18萬字
《人生無意讀莊子》是青年作家陳可抒對莊子文章的新解與評注。莊子的文章充滿想象奇幻的色彩,行文構思巧妙,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本書以莊子最為著名的《莊子·內篇》為底本,包括《逍遙游》《齊物論》《人間世》等名篇,作者對作品中汪洋恣肆的文字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評注。除此之外,作者還很巧妙地將莊子的思想與當下社會環境相結合,主題涉及成長、夢想、人際關系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闡釋現代人的處世哲學。
陳可抒 ·處世學 ·7.8萬字
《做人要有氣度做事要有尺度》內容簡介:作為活在社會中的人,始終擺脫不了與人交往。做人要有“雅量”和“氣度”,不計前嫌,不抱私怨。有功不自耀,有善不自伐;有怨不計較,有錯能容忍。“人”字的構成來自于你的一“撇”與他人的一“捺”的共同支撐,人與人交往可近可遠,或疏或密。細節決定成敗,如何恰到好處的“把握尺度”是一門值得我們深度思考與研究的“處世藝術”。
墨墨 ·處世學 ·16.7萬字
《叔本華的處世智慧》是一部深刻探討人生哲理與生活藝術的力作。叔本華以其獨特的悲觀主義哲學視角,揭示了人生苦難的根源,同時也提供了應對之道。書中,他教導我們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如何通過理性思考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叔本華的智慧,不僅是對人性深刻的洞察,更是指導我們如何在復雜社會中智慧處世的寶貴指南。
(德)叔本華 ·處世學 ·6.9萬字
這是一本全面介紹得體說話、高效辦事的書。說話辦事有學問,有講究,為了幫助讀者盡快成為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本書從實用、方便的原則出發,將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處事方略介紹給讀者,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掌握能言善道、精明處事的本領;讓讀者懂得如何在說話辦事時做到不卑不亢、圓滑中有果斷,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離不開說話、辦事,甚至可以說,我們是在說話、辦事的過程中度過一生的。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吃得開,就要充分依賴說話水平與辦事能力。
于海英 黃亞男編著 ·處世學 ·22.8萬字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務實之中巧妙適當地投一點兒機,在投機之中堅持務實的原則,把兩者完美有效地結合。才是正確聰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機的尺度;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機的尺度;燒香拜佛巧磕頭——把握好求人投機的尺度;關系就是最大的投機——把握好人情投機的尺度;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設局與破局的投機尺度;實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實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頑強而不頑固——把握好堅持的分寸;謹慎而不寡斷——把握好做事謹慎的分寸;注重細節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細節的分寸。
陳泰先 ·處世學 ·15.7萬字
《低調做人的智慧課》介紹了低調做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的人也知道低調做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從何做起,有的人甚至認為低調做人過于消極、被動,無助于個人的生存、發展。這都是不懂得低調做人哲學的應用方法的緣故,低調做人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講究的是認真做事的精神和審時度勢的智慧。
李世化 ·處世學 ·23.9萬字
在本書中,我們盡全力為你提供那些應該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細致的評析和點撥中,深入淺出地為你展示一個新的世界。當然,因為每個人所處的工作環境、所受的教育不盡相同,對同一件事情也會有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但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工作一定能或多或少對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助你在為人處世、職場應酬方面高人一籌。
王君編著 ·處世學 ·19.1萬字
維持穩固的關系并非易事,它建立在強烈的渴求之上,需要人們付出相當多的精力,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天賦與遠見。《高效能溝通的七個習慣》側重在溝通過程中的應用,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的溝通指南,提供了一些普遍適用的原則,為實現高效溝通、成功解決問題提供了大體思路。不論你來自哪個國家,身處何種社會環境,本書的原則都將幫助你建立穩固親密的情感聯結,讓你能夠在當今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維持良好的溝通狀態,建立更為幸福、高效的關系,并與對方向著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
(美)史蒂芬柯維等 ·處世學 ·4.7萬字
好的性格,能屈能伸,知進知退,穩得住成功得意,也經得起挫折失敗,贏得起也輸得起。韓信昔日能忍街頭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沒有報復,反倒給予那個小混混賞賜,還封了個小官。就憑這氣度襟懷,也足以令人欽服,也無怪乎當初蕭何慧眼識珠,月下追韓信。其贏得拜將封侯,誰人又有疑義呢?正是這同一個韓信,因為骨子里的懦弱,關鍵時刻也不免婆婆媽媽,明明可利用天賜良機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卻猶疑逡巡,當斷不斷;劉邦建漢后卻又聽任別人挑唆,在叛與不叛之間首鼠兩端、莫衷一是,終至被一個女人擒殺。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雷池 ·處世學 ·16.4萬字
古人云:“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一個人是否有能力,以及這種能力能否發揮出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取決于他說話的技巧高明與否。開放的社會,人際之間的交流更多、更廣泛,人們需要用準確、機敏的話語來溝通情感、交流思想,許多人拙于言辭,因而總是吃虧,不是失去了朋友,就是耽誤了生意,或是延緩了自己職場的升遷。本書從多角度入手,運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和案例,有針對性地講解了人際溝通中的實用技巧和方法。通過閱讀本書,相信讀者朋友們能夠輕松掌握最受歡迎的表達方式和策略,完美展示自己的心靈。
冠誠 ·處世學 ·11.9萬字
《了凡四訓》是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寫的訓子書,是對一個即將踏入社會的年輕人的諄諄教誨。他在書中提到的為人處世原則,在數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讓人受益匪淺。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后,對袁了凡推崇備至,并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處世原則1:人生在世,命運由我不由天袁了凡: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度陰山解讀:這句話是一切為人處世原則的基點。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要因為過往和出身而自卑、怨天尤人。處世原則2:關注當下,過去未來皆如泡影袁了凡: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度陰山解讀:不要對沒有發生的事過于焦慮,也不要對發生過的事反芻式地回想。
(明)袁了凡著 度陰山編著 ·處世學 ·6.2萬字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強,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圖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應該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的。什么事都做意味著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畢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條件是否具備,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應該放……
錢瑛 ·處世學 ·15.7萬字
低調做人是一種風度與氣魄,也是一種謀略與智慧,更是一種立世的姿態。低調做人不是懦弱與放棄,而是隱忍與收斂,是一種安身立命的精神境界。能夠在高低上下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能夠在進退藏露中實現人生目標與理想。低調做人,可以處逆,也可以處順,有著處驚不變的胸襟,也有厚積薄發的魄力。既不會急于求成,也不會掉以輕心;能夠忍得住寂寞,熬得住低落,也可以耐得住艱險,挺得過歷練,是一種理智的世態平衡藝術。
王峰 ·處世學 ·16.7萬字
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對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責任感去對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喚醒了內心的驅動力,孕育了責任感,工作中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愛心對待每個人,你就能夠自覺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學會感恩讓你做人成功,擔當責任讓你做事出色,懷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實實做人,抱以責任心才能勤勤懇懇做事。感恩和責任,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獲取能量的途徑!是實現成功人生最無價的寶貴財富!
宋振赫 ·處世學 ·9.9萬字
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求人辦事。辦事存在著各種顯性和隱性的規則,辦好難辦的事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凡禹、梁筱編著的《辦事的藝術(辦好難辦的事大全集)》作為一本為人處世的通俗讀本,從易懂、實用的原則出發,最全面、最系統地向讀者講述了求人辦事的經驗和智慧,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說話的技巧、辦事的能力。《辦事的藝術(辦好難辦的事大全集)》中的方法你一看就會,拿來就用,可以幫助你輕松應對職場、應酬、家庭、戀愛和婚姻中難辦的事,成為一個辦事高手。
凡禹 梁筱編著 ·處世學 ·29.4萬字
《論語》與西方的《圣經》有著類似的地位,它是中國人的智慧源泉,其中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許多樸素的人生觀點都是在前人的成敗得失中淬煉出來的經久不衰的智慧。
吳順鳴編著 ·處世學 ·28.3萬字
認真做事只是照章辦事,用力做事只是苦干,只有帶著正能量去做事,才能把事做對、做好、做到完美,帶著正能量做事的人能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正能量,正流行……正能量的力量在于,即使遭受排擠,也能保持應有的自信。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成功者與平凡人的根本區別在于不同的心態、意志。來自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85%取決于他積極的態度,而只有15%取決于他的智力水平。也許你在學歷和才識方面稍遜他人,但是可以用正能量的態度來改變一切,趕超他人。
張俊杰編著 ·處世學 ·16萬字
《做人越簡單越好》介紹“做人難,做事難。”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話。的確,人生不易,為了獲得必要的生存資源,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很大的壓力,要自我奮斗,要參與競爭。成功者固然躊躇滿志,令人羨慕,折戟沉沙者只能令人同情。如何把握成功的規律、找出失敗的癥結,使自己在做人方面更成熟、更完善、更簡單,是一個人必須經常思考、揣摩的問題。
李世化 ·處世學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