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在現實空間創設虛構的情境;小說亦可以成為紙上的展覽,將虛構成分織入真實的生活。如同為一個浩瀚繁雜的博物館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說中觀看,想象,游蕩,又總在那些頓悟的時刻,輕盈狡黠地滑向另一個空間。藝術介入人與世界之間,19篇故事猶如19個虛實映照的鏡廳,19段虛實互涉的旅行,為我們時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滿迷思的奇妙膠囊。
btr ·作品集 ·15.3萬字
本書收錄達格·索爾斯塔兩部代表作《羞澀與尊嚴》《安德森教授的夜晚》。《羞澀與尊嚴》(Genanseogverdighet)埃利亞斯·茹克拉是一名五十多歲的高中教師,給畢業班講授文學課程。這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到學校授課,講解易卜生的《野鴨》;學生們也如往常一樣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對他在授課中靈光一現產生的對于易卜生作品的新見解冷漠相待。課后他走出教室準備回家,卻因為一把撐不開的雨傘而大為光火。他在失控之下砸爛了這把雨傘,同時意識到自己無法再去面對目睹他失控的學生與同事。他走出學校,在奧斯陸的綿綿細雨里茫然佇立,不知道自己該去往何方。在這看似平常卻注定成為他人生轉折的一天,他站在十字路口,回憶起自己的青年時代,他曾經的摯友約翰·科內柳森和他美麗得驚人的妻子埃娃,他們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活,以及后來種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他感覺自己與這個時代漸行漸遠,而他對此無能為力。《安德森教授的夜晚》(ProfessorAndersensnatt)一個存在主義的謀殺故事。挪威文學大師的黑色幽默。五十五歲的波爾·安德森教授在平安夜目睹了對面公寓里一樁謀殺案的發生。他告訴自己應該報警,但又無法下定決心拿起電話;他去參加朋友的圣誕聚會,想要跟朋友聊一聊這件事,卻始終找不到適當的時機開口。與此同時他又難以控制自己對于兇手的好奇心,迫切地想要知道他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子,是個什么樣的人。整個圣誕以及新年假期里,他都在密切關注著對面窗戶里的動靜,漸漸了解了兇手的名字、樣貌乃至活動規律,也曾跟他擦肩而過。安德森教授思來想去,在腦海里構筑了眾多的可能性。幾天之后的一個傍晚,他在家附近的一個日本餐館里遇到了兇手,他們比鄰而坐,有了交談的契機,甚至一起散步回家……
(挪)達格·索爾斯塔 ·作品集 ·15.5萬字
本書屬于《設計師聯名書系·K經典》全6冊的其中一本。《喧囂》(Gro?erL?rm)收錄了卡夫卡的六篇遺作,包含了《一場戰斗紀實》《鄉村婚禮籌備》《鄉村教師》等名篇。其中,短篇小說《一場戰斗紀實》有兩個版本,A稿寫于1904年,為卡夫卡現存最早的作品。B稿寫于1909年秋天。《鄉村婚禮籌備》也有A、B、C三稿,均收錄在冊。故事圍繞主人公愛德華·拉班前往鄉村看望未婚妻的旅途展開。然而,他不急不忙,行程一再因為各種事情而耽擱……
弗朗茨·卡夫卡 ·作品集 ·6.9萬字
“幾千年來,被農民們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農具,就是他們的手和腳,肩和腿,就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太平風物”書名來自《王禎農書》。七百年前,一個叫王禎的人看見一種農具被人使用,看見一派宜人的田園風光,他發出由衷的贊美:“每見摹為圖畫,詠為歌詩,實古今太平之風物也。”七百年后,李銳的農具系列小說,也是出于一種深深的打動,出于一種對知識和歷史的震撼,農村、農民、鄉土、農具等千年不變的事物,在現代化、全球化浪潮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共收入短篇小說十四篇,每篇小說的題目都是一件農具,如镢、锨、鋤、鐮、斧、扁擔等。李銳將千年農業文明史的悲愴與新生陳列在這間紙上的“農具展覽館”里,希冀著將自己的震撼和一言難盡的感慨傳達給可能的讀者們。這部小說之所以被稱為“展覽”,是因為它不止需要讀,更首先需要看。
李銳 ·作品集 ·6.2萬字
《安靜·肥滿》是作家盧慧心首部小說集,收錄11篇短篇小說作品。一支溫柔爽利的筆,書寫勞動者的愛與欲望、浮浪者虛線的身世、肥胖者的自我放棄和自我救贖,但最大宗者,還是“身為女人才會碰到的各種天災人禍”。狀似尋常的口氣,隱忍且不得已的情感,準確而細膩的轉折,很容易被劃分到“失敗者”那一區的青春期、后青春期、中年期女子們,被作者體貼撈起,陽光下輕晾。一個又一個平凡的人,被困在無助的身體以及無法撼動的時代里。因感情或家庭而毀壞的都會男女、參加聯誼的孤獨的年輕女孩、貨運工人、拾荒者之子、爆炸案幸存者,以至于游民浪人,無論鰥寡孤獨、肥胖、憂郁者皆有所屬。這些人或許與幸福人生相隔遙遠,作者卻感覺與他們心靈相通,于是以小說收藏那些多出來的人、多出來的東西所散發出的珍稀光芒。
盧慧心 ·作品集 ·9.2萬字
本書屬于《設計師聯名書系·K經典》全6冊的其中一本。《沉思》(Betrachtung)是卡夫卡首部問世的作品集,1912年由德國萊比錫的恩斯特·羅沃特出版社(ErnstRowohltVerlag)出版,收錄了作家早期創作的十八篇作品。《柏林日報》評論《沉思》時說:“卡夫卡所說的,仿佛是那些無人疼愛、安靜無聲的人在悄聲低語。”這18篇作品不拘一格,長短不一,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年的卡夫卡已在寫作上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可以感受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和異常細膩的內心世界。
弗朗茨·卡夫卡 ·作品集 ·1.6萬字
《巴西叢林筆記》由杰克·波普吉斯所著,這本書記述了威克里夫圣經翻譯協會的工作人員在巴西原始森林中的生活和工作情形。他們舉家定居卡內拉人的村莊,與當地人一同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并為他們的語言創造出文字,和他們一起翻譯圣經。《巴西叢林筆記》為我們展現了新奇的土著生活和作者豐富的感受,充分表達了跨越民族、國界的愛。
波普吉斯 ·作品集 ·7.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