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清乾嘉年間袁枚編撰的筆記小說,初名《子不語》,書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聞、親朋口述、他人著說、現世生活及作者創作,多寫鬼神精怪,也講奇人異聞。《子不語》中盡是一些有關托生轉世、冤鬼索命、厲鬼為祟的離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隸卒等各種神鬼形象隨處可見,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數篇,且多宣揚“因果報應”、宿命說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這些神鬼形象、怪誕故事,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完整的陰間社會。
(清)袁枚 ·作品集 ·10.1萬字
本套書共9冊,分別是《戰爭與回憶:全2冊》《戰爭風云:全2冊》《凱恩艦嘩變》《以色列的誕生:希望.1》《以色列的誕生:希望.2》《以色列的誕生:榮耀.1》《以色列的誕生:榮耀.2》。
赫爾曼·沃克 ·作品集 ·309萬字
《人世的真相》收錄了十篇短篇小說。《愛德華·巴納爾德的墮落》講述了主人公在父親破產自殺后,被迫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去經商。起初,他決心在贏得財富和機會后返回芝加哥,并與女友伊薩貝爾結婚。可兩年后,他的思想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毛姆在此塑造了一個與西方世界決裂的形象,并把遠離物質文明的、半原始的自然狀態的生活當作一種理想的范型。《赴宴之前》則刻畫了一位在婚姻中遭受不幸,在遠東殖民地婆羅洲經歷彷徨無助、希望破滅直至內心變得冷漠無情的女性形象……
(英)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作品集 ·18.9萬字
李劼人著的《天魔舞》是一部描寫抗日戰爭后期大后方成都社會風貌及世態人情的長篇小說。故事以1938年國民黨遷都重慶后的時代為背景,描寫了“國戰”期間跑到成都的國民黨政府大小官員、普通下江百姓和生活在成都本土的平民百姓的生活畫卷,反映了那個特殊時代下行行色色人等的真實生活。李劼人先生以他如椽的大筆,刻畫了如陳登云、陳莉華等一批發國難財的政府官員下的小爪牙和紅男綠女,如白之時、唐淑貞等平民百姓,同時生動地再現了抗戰時期大后方成都的風土人情,特別是成都的都市生活,成都的鄉郊風景,青年學生從軍的愛國熱情,美國盟軍的加入,普通人們飄搖的生活……《天魔舞》故事生動,時代場景宛在目前,擁有富有時代特色和地域色彩,語言特色鮮明,人物栩栩如生。
李劼人 ·作品集 ·22.1萬字
本書收入了契訶夫短篇小說中膾炙人口的經典代表作,如《變色龍》和《套中人》,前者塑造了一個專橫跋扈、欺下媚上、見風使舵、投機鉆營的沙皇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后者則以諷刺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忠實的制度衛道士,頑固守舊、畏首畏尾、害怕變革的典型形象。《苦惱》《萬卡》等作品表現了作者對于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的深切同情。《胖子和瘦子》則讓我們看到了人如何淪為等級的奴隸,變得趨炎附勢、巴結逢迎。
(俄)契訶夫 ·作品集 ·31.2萬字
作品以鮮明的關中南部農村及小鎮生活為背景,從凡人的身上發現人生的哲理,生命的酸甜苦辣。在委婉、詩意的敘事中,不同的人物運行著自我的命運,顯見出鮮明的性格特征,其濃郁的地方風情以及鮮活的鄉風民俗構成了一幅幅鄉村生活圖景。
趙豐 ·作品集 ·16.1萬字
《托馬斯·沃爾夫系列(套裝共2冊)(無處還鄉+上帝的孤獨)》收錄了托馬斯·沃爾夫大部分中短篇小說,故鄉、大地,明亮的陽光,寧靜的小鎮,慘烈的戰役,熱鬧的馬戲團,孤獨的孩子,墜入回憶的母親,古老城市的神秘……內容廣闊,風格細膩清新,詳盡、生動地描繪了荒原深處人們的歷史和生活,以及游子還鄉的熾熱情感。他的短篇小說仍然保留了獨一的寫作手法,語言透出一種天真和朝氣,時而像抒情的小詩,時而像瘋狂的囈語。
(美)托馬斯·沃爾夫 ·作品集 ·91萬字
本書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合集,歐·亨利的作品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著名。其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場面,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乎意料,又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美)歐·亨利 ·作品集 ·26.7萬字
伊豆島,一座座噴薄的火山,是男性之國的代表;而拍擊島嶼的浪濤、涓涓的泉水則讓人聯想女性的剛柔性情。作者在伊豆的旖旎風景中,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的初戀故事。讓青澀的少男少女的愛戀,在一個秋季,與繁茂重疊的山林,與處處涌流的松下泉水,相交輝映。
(日)川端康成 ·作品集 ·13.2萬字
不自覺地,我喜歡跟在一些人身后:偏僻小鎮上如驚蟄降臨的女吞劍者,叫松鼠躥上肩頭、一起躍入云層的嬰兒囡囡,以尺規作圖仗劍天涯的天才同桌,耳邊回響心碎大象叫聲的女孩,為了報答一個故事決心交出一切的男人,大雪冰封下湖底用力呼吸的我自己,上流第一流也很孤獨的神。活在框架外的他們,引誘著我。引誘我看清自己,繼而試圖看清這個世界。我們都曾把沉重的吞下去,長成身體的一部分;直到遇到彼此,分擔共有的傷口。走吧。我或許沉默,或許迷失,或許弄丟鑰匙,至少我睜著眼睛,我會看到自己平穩停落。
高臨陽 ·作品集 ·12.9萬字
本書一部描寫俄國農奴制改革前夕新舊思想的斗爭,塑造了新一代人的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扎羅夫的鮮明形象。描繪了無比廣闊的俄國社會生活畫面,塑造了種種生動的藝術形象,揭示了人民的美好心靈。他以自己的藝術珍品發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本書文筆婉麗,結構巧妙,語言清新簡潔,深得讀者喜愛。
屠格涅夫 ·作品集 ·35萬字
《約翰尼·派尼克與夢經》中收錄了《六月里的一天》;《母親們》;《成功之日》;《花街的女兒們》;《影子俠》;《在河曲上方》;《愿望盒》;《普雷斯科特先生死的那天》;《寡婦曼加達其人》;《超人與寶拉·布朗的新冬裝》;《在山上》;《入會考驗》;《周日在明頓家》等作品。《約翰尼·派尼克與夢經》是一部短篇小說和散文的合集。西爾維婭·普拉斯的小說創作有非常突出的自傳性特色,幾乎每一篇都能從作者本人的生活經歷中找到影子。
(美)西爾維婭·普拉斯 ·作品集 ·12.8萬字
《八千歲》以“人物生平”為題,以眾多人物的悲喜故事,展現人之復雜,體會人間百態。
汪曾祺 ·作品集 ·9.7萬字
《帶你去看秋天的稻穗》為青年作家馬碧靜的最新中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作者新近創作的11個中短篇小說,分別為《左右搖擺》《老年記》《帶你去看秋天的稻穗》《理想國》《花斑蟒》《201房客》《大魚》《苦行僧》《錯覺》《一程》等。小說主要采取現實主義手法,描寫現實世界的蕓蕓眾生,如在新媒體沖擊下的老報業人、被情感糾葛的空巢老人、追尋各自理想的有志青年、與癌癥做著頑強斗爭的患者等。小說描寫普通人與普通事,人物形象飽滿,故事情節曲折,韻味細膩十足,耐人尋味。其中,《帶你去看秋天的稻穗》這篇小說主要塑造了三個追求各自人生價值的普通人物,他們分別是樂生忘死的患癌老奶奶、郁郁不得志的大齡男片警和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問題少年”,三輩人在孤獨中互相取暖,共同跨越人生的“至暗時刻”。最終,“問題少年”在老奶奶和片警的感召下,步入正途;大齡片警也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伴侶;而老奶奶疾病惡化,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想要到自己的家鄉“有稻村”去看看,在“問題少年”和片警夫婦的陪同下,老人沉浸在家鄉金黃色稻田的美景中。小說集中表達了關愛生命、贊美生命的主旨,給讀者以溫暖和感動。
馬碧靜 ·作品集 ·17.6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漢族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后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野怪談,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
(清)紀昀著 東籬子解譯 ·作品集 ·18.8萬字
《最初的體驗:帕斯捷爾納克中短篇小說集(百讀文庫)》包括帕斯捷爾納克的《最初的體驗》、《一個大字一組的故事》、《第二幅寫照:彼得堡》、《無愛》、《柳維爾斯的童年》、《中篇故事》、《帕特里克手記》等13篇小說,也即除《日瓦戈醫生》之外作家的全部散文體小說。這些作品多角度地表現了作家青年時代對于外部世界的獨特理解和心理體驗,對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展開了深入思考,以獨特的詩學方式傳達出對時代風云的沉思,高度關注被卷入歷史洪流中的個性、特別是當代女性的遭遇,清晰地顯示出書寫一代知識者的命運、把一代人“歸還給歷史”的鮮明意向。
(蘇)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 ·作品集 ·30.9萬字
有些人練習遺忘,有些人害怕被遺忘,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別人永遠忘不了他。內戰開始后,一個女人出于恐懼,將自己關在家里28年,槍聲、旗幟、街上的人群,她試圖遺忘一切洶涌的怪物;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傭兵說,遺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而血債累累的秘密警察因為自己被遺忘感到幸福……一張記憶的蛛網,一段動蕩的歷史,他們的命運在此交錯,也將在夢里重新開始。
(安哥拉)若澤·愛德華多·阿瓜盧薩 ·作品集 ·6.6萬字
《演唱會》由7個短篇小說構成,是艾偉的近作,小說展示了短篇小說藝術可以抵達的深度和廣度。《演唱會》既寫了破碎生活帶給人的創傷,也寫出寒夜里的相互慰藉;《小偷》試圖探討誰偷走了我們的生活和情感;《在科爾沁草原》講述男女之間不可言說的復雜和曖昧;《小滿》講了女性母愛本能和身體的關系;《幸福旅社》講了不能承受的罪感;《在莫斯科》以域外之鏡像映照當下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最后一天和另外的某一天》寫了不可理解之理解,因而深不可測。這些小說分別得過《收獲》排行榜榜首、汪曾祺文學獎、《小說選刊》最受讀者歡迎獎、城市文學排行榜、《作家》金短篇小說獎等。
艾偉 ·作品集 ·8.7萬字
毫無疑問,這《“獵戶星座”行動》將使閱讀產生一種力量,如同白晝使工作、高山使遠矚、游走使風景產生越來越遠的期待一樣。無論是寫戰地風采,還是繪邊塞風情,還是敘京風民俗,鄧友梅作品中涌動的都是那份中國文人的傳統道德。生活故事、人生體驗,在他的筆下娓娓道來,向讀者訴說著多彩的人生,讀之啟人心智,催人奮進。
鄧友梅 ·作品集 ·24.3萬字
“用天賦寫作的作家,貨真價實的魔法師。”《洛麗塔》作者納博科夫五部經典長篇全新結集,一個文字煉金術士的風格練習,納博科夫迷不可錯過的早期杰作。《洛麗塔》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納博科夫精選集II”精選五部納博科夫代表作,從中可以看到一個文字煉金術士的成長:處女作《瑪麗》懷念故國與初戀;《防守》以解剖刀般的精準描繪一位瘋狂的象棋天才;《眼睛》用“間諜”題材挑戰小說技法;《絕望》則玩轉“元小說”,主人公頗有后期《洛麗塔》中亨伯特的影子;《斬首之邀》是一部光怪陸離的超現實黑色寓言。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作品集 ·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