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塑造了上市公司總裁江海洋、充滿自由商業精神的個體奮斗者江海生、沉淪的銀行家江海峰、優秀女券商李響、投機商和股市鯊魚安子良、鄉鎮企業家馬達哈等一批藝術形象。謳歌了勞動與創造,奮斗與拼搏,公道與正義;同時,對變革時期特有的經濟泡沫、生活泡沫現象和瘋狂投機現象進行了反思和揭示;昭示了我國股份制企業的光明前途和新中國證券業的輝煌前景。
周梅森 ·社會 ·28.6萬字
中國內地第一部反映當代道教文化的長篇小說,作品以主人公石高靜道長的生命歷程為核心,書寫了他海外傳教、臨危受命、歷盡曲折、重振南宗的經歷,他從“基因研究”和“性命雙修”兩方面來研究自己“活不過五十”的家族命運,最終憑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門理念戰勝自我,重振瓊頂山道業。作者將人的遺傳密碼與道家的治身治病,放在一個人物的身上,發生在一個故事里,將基因科學與道法自然,將世俗觀念與宗教信仰,將人的先天與后天,進行碰撞、剝離和融合。
趙德發 ·社會 ·28.2萬字
本書以業余編劇的角度講述了一段關于理想與現實、名利與得失、朋友與對手、傳統文化與多媒體文化相碰撞的追夢歷程。故事通過對話巧妙地串聯起各種人物與事件,反映出多種現實問題與人性面貌,謳歌了小人物克服困難、努力奮斗的頑強精神,展示了文學愛好者助推文化事業發展的可貴情懷。
荷舞東風 ·社會 ·28.3萬字
它講述了一些有性格缺陷的現代都市人的情感生活,故事性強,有黑色幽默。反映當代都市青年心靈與生存狀態的長篇小說。
洛藝嘉 ·社會 ·22.8萬字
王安憶用她一貫的平穩、縝密、嚴實的筆法,掰開揉碎,絲絲入扣地講述老三屆那一代青年非同一般的成長歷程。小說描寫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上海的幾個干部子弟和市民子弟在狂飆突至時受到的心靈震撼和隨之而來的對革命、理想、人生、社會的思考,以及他們從單純幼稚的少年時代走向敏感理性的青年時代的過程。王安憶的人物刻畫是從內而外的,充滿哲學意味和理性色彩,這使她的小說具有更高一級的藝術真實性和更深刻的典型性。
王安憶 ·社會 ·21.2萬字
本書是蕭紅的代表作之一,她以多情的筆演繹了一個時代的愛,一個美麗而浸滿哀愁的故事。十九歲的美麗的翠姨默默地愛著大哥,憧憬著一份在那個封建世俗的時代不可能的愛情,卻只能在種種束縛中消磨生命直至香消玉殞。又是一年三月到,只有大哥對翠姨的懷想。
蕭紅著 蕭紅紀念館編 ·社會 ·20.1萬字
一群“國貨獵人”不惜一切代價拯救“中國制造”的故事。小到球鞋,大到機床,沒有一個“中國制造”不是“國貨獵人”們的目標。海風市有兩家商業上競爭對立的公司,“國貨之光”和“新國貨”,這兩家公司都做著同一件事,就是尋找和拯救扶持一些瀕臨破產的“國貨”品牌,然后對其重新包裝注資讓其重生,這些“國貨”有個選擇標準,從原材料,制作技術,還有品牌等都必須是百分百的“中國制造”。兩家公司都有個獨特的部門叫“國貨獵人”,這個職業必須擁有最頂級的“國貨”知識,必須對“中國制造”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同時還要擁有超乎常人的商業判斷力。此書講述了兩家公司的暗中較量,四個人的情感糾葛,商業集團的家族糾紛……兩家公司你爭我斗,打響商戰,暗中互派臥底,不料兩敗俱傷,漁翁得利;集團大小姐被被對家公司“國貨獵人”的仁心仁義打動,年輕酷拽的少爺卻因為一個女孩逐漸成熟;一群國貨獵人破釜沉舟,東山再起,為“國貨”崛起奮斗到底……
徐毅 ·社會 ·48.4萬字
第七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決名單作品,童末令人驚嘆的長篇新作。幾個世紀以來,駟匹尕伙的山嶺中,高山的牧場和廣袤的森林中,鷹巢一樣的房屋里,火塘邊,生活著這些自稱諾蘇的黑色的人類。他們把自己叫作“大地中心的人”。20世紀30年代,大涼山,一位名為“鐵哈”的奴隸決定出逃。從駟匹尕伙到山棱崗,他見證著山地與世界的不斷下沉。“守護者”恩札在清醒與渾噩的輪回中逐漸迷失,貪婪的俄切在不斷掠奪,“茲莫女兒”被迫帶著“希望”走進德布洛莫,想喚起山地的新生……孜孜尼乍的故事不是歷史,但它會成為歷史的母親。
童末 ·社會 ·20.6萬字
本書描寫了老一輩革命家陸震天的養子和兒子:史天雄和陸承偉這一對異姓兄弟不同的人生經歷和道路。陸承偉從美國學成歸國,成為金融投資業的弄潮兒;史天雄則由當年對越戰爭中的英雄走上了仕途,后又毅然離職下海。小說觸及當代中國最重要、最核心的經濟活動層面,正面揭示了中國轉型期出現的主要矛盾,重點探討了信仰危機、價值標準多元無序等現實問題對當代中國人的命運產生的全方位影響。
柳建偉 ·社會 ·46.8萬字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一年多,丈夫忙著續弦。蕙的父親不愿承認兒子枚有病,忙著給他娶妻,妻子脾氣很大,枚婚后不久去世,留下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四房五房想賣掉公館分家,克明在郁悶中丟下懷孕的妻子去世。高公館賣掉了,高家四分五裂。覺新娶了丫鬟翠環并將她當作妻子看待,覺民與琴,也按他們的意愿舉行了新式婚禮并即將出外工作。
巴金 ·社會 ·33.3萬字
首部直擊臺灣政情的長篇小說《海峽之痛》。杜榮林,一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英勇戰斗,在和平建設、改革開放中鞠躬盡瘁的共產黨戰士。羅進,一位逃臺敗兵、潛陸特務、張狂土匪,最終成為在大陸積極投資辦廠的臺商。曾經狹路相逢刀槍相向殊死搏斗,最終,因為共同的兒女,共同的血緣,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未來,恩仇相泯,惺惺相惜,共享海峽上空同一藍天。其間血淚何其多,情愛何其多,驚心動魄故事何其多!作者在追索:臺灣海峽是一個怎樣的海峽?是一個自然地理海峽還是一個民族靈魂海峽?作者提供一個結論:中華民族割腕之痛有之,斷臂之事決不會有。
楊少衡 ·社會 ·24.3萬字
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打工潮蓬勃發展期。在江西贛南的一個山村,三個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的年輕人曾聿明、劉寧和謝鵬飛,在中秋之夜,結為同年。之后他們相繼走出山村,投身到改革開放的洪流之中。
曾增 ·社會 ·23.6萬字
作者從個人和法律的深層次角度來處理這些深奧問題和旁觀者—受害者關系,聚焦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并且探討當前社會中的案例。他訴說其父母和祖輩在大屠殺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發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觀者選擇不干涉的問題。
馬洪鳴 ·社會 ·22萬字
吳爾夫是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一生勤奮,著述豐富。吳爾夫認為寫作要摒棄紛繁的物質表象,在對自然與生命本質的探求中定格人類“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間”,通過人物的瞬間感悟揭開生活的面紗,觸探生命的哲理。《海浪》《達洛維太太》被認為是吳爾夫最重要的兩部作品。
(英)弗吉尼亞·吳爾夫 ·社會 ·30萬字
《鐵皮鼓》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1980年,根據該小說改編拍攝的同名電影被搬上銀幕,并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9年10月瑞士文學院在授予格拉斯諾貝爾文學獎時,稱“《鐵皮鼓》是二戰之后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書由三部、四十六章構成。作者采用倒敘的手法,讓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在兩個時空平面上敘述發生在德、波邊境和但澤地區半個多世紀的事件。第一個平面是1952至1954年主人公奧斯卡·馬采拉特因妄攬罪責蹲在精神病院寫他的回憶。第二個平面是奧斯卡的回憶內容:他從1899年他的外祖父母結婚開始一直寫到1952年他進醫院為止。
(德)君特·格拉斯 ·社會 ·44.4萬字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繪知識分子群像的長篇諷刺小說。作品描寫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種種荒誕與虛偽行為。貶抑、諷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當時敗壞的世俗風氣;塑造了少數遠離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是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開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之先河。可與薄伽丘、塞萬提斯、巴爾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論,對世界現代文學也有深遠影響,堪稱世界文學名著。
(清)吳敬梓 ·社會 ·32.6萬字
在孟買這個新世界里,林巴巴的境況急轉直下。在失去了普拉巴克和阿布杜拉后,林巴巴決定以吸毒來麻醉自己的苦痛。哈德拜和卡拉拯救了他,讓他逐漸恢復了健康和體能。康復之后,他跟隨哈德拜參加了阿富汗戰爭。好槍、好馬、好朋友,轟轟烈烈的一戰,哈德拜也長眠在了戰場上。哈德拜的計劃、卡拉的消失、薩普娜的身份、阿布杜拉的死……所有秘密在回到孟買后都一一解開。經歷血與死亡之后,林巴巴明白自己該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原諒和永遠去愛。
(澳大利亞)格里高利·大衛·羅伯茲 ·社會 ·21.7萬字
小說講述了兩個有才能、有抱負的青年奮斗失敗、理想破滅的故事;一個頗有才華的青年,夢想憑生花之筆博取文壇上的榮名,但在文學已淪為商品的社會中墮落成為出賣靈魂的無恥文奴,在文壇傾軋和黨派斗爭中身敗名裂;另一個青年是埋頭苦干的發明家,因為心地善良,敵不過同行的陰險算計,被迫放棄發明專利,埋葬了科學研究的理想。作品反映了法國大革命后整整一代青年的社會處境和精神狀態。
(法)巴爾扎克 ·社會 ·40萬字
作品采用正敘、倒敘結合的方式,沿著主人公回憶的線索,講述了站在此岸、遙看彼岸的故事。主人公小玉是皖南小鎮上的一個少年,敏感細膩,善良優雅,作品通過“我”的回憶講述他的經歷:小玉在小鎮上和同伴平靜地生活,卻有一顆俠者之心,向往自由,崇拜英雄,成為同齡人中的精神領袖,最終成為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讓人口口相傳。而在小玉的回望中,展現了他的祖輩在黃山地區皖南游擊活動中反抗白色恐怖、英勇獻身的事跡。
趙焰 ·社會 ·21.2萬字
《小城》敘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生在意大利一小城的故事:一歌劇團應該城律師貝洛蒂之邀,時隔48年后第一次來訪演出,這讓全城居民翹首以待,急盼觀看,但此事進展卻不如人意,就演出問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意見:代表民主勢力的律師一派主張演出,認為它會給小城帶來生氣和商機;代表守舊勢力的唐·塔代奧神父一派則反對演出,認為它會敗壞城市的風氣和道德。之后也的確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小城的男性公民追求劇團的女歌唱家,劇團里的男高音則對全城最漂亮的姑娘一見鐘情,最主要的是小城平時隱藏著的矛盾借此時機都充分暴露了出來……但最后對立的兩派在貝洛蒂的努力下還是達成和解,演出取得了圓滿成功,幾天后劇團也順利地離開了小城。
(德)亨利希·曼 ·社會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