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本描寫五十年代的小說,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當時年輕人的真實生活、真誠的人際關系;美麗的描寫盡顯東北的富饒,年輕人的激情熱血,讓人緬懷的純真年代。小說選取獨特的角度,從“文革”時期的一個監獄里發生的故事入手,正氣凜然地揭露了十年浩劫時期是非顛倒,鬼蜮橫行的黑暗現實。作者不是一般地揭露黑暗,事件的發展緊緊地與悼念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聯系在一起,因此,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不僅有黑暗與邪惡,更有光明與正義。
從維熙 ·社會 ·32.8萬字
年輕的銀行柜員戴爾,厭倦了生活,原以為逃離紐約,就可以過上嶄新的生活。但從他踏上摩洛哥丹吉爾起,他就墜入了一群同樣迷失的靈魂中:破產商、走私犯、妓女、間諜、侯爵夫人,所有人都企圖從他人身上索取希望。而混亂催生了連他自己也難以預料的黑暗沖動。
(美)保羅·鮑爾斯 ·社會 ·20.6萬字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豎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被譽為“國民作家”。《我是貓》是他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以一只貓的身份,俯視著日本當時的社會,俯視著二十世紀所謂現代文明的大潮,同時發出種種嘲弄和諷刺。作品通過主人公苦沙彌的生活,以詼諧的語言、細膩的筆調和犀利的筆鋒,描繪了一批慣于談天說地、道古論今的文人學士和勢利小人,淋漓盡致地揭露和嘲諷了資本家、統治者,批判了金錢萬能的社會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會習氣,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形象。
(日)夏目漱石 ·社會 ·29.4萬字
這是一部原創勵志小說。小說描寫了一個貧困的農家子弟——田土,在經過各種苦難磨礪之后,決心通過讀書、上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塑造了一個勤勞,積極向上和刻苦奮斗的正面人物形象。
宮開理 ·社會 ·22萬字
本書以共和國同齡人與祖國共同走過的歷程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鄉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為主線,展示了中國社會近幾十年所經歷的風雨歷程,勾畫出共和國的年輪。書中的主人公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自然災害,過早地嘗到了生活的艱辛;轟轟烈烈的時代大事件,使他們激揚過也失落過;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們熱血沸騰,也令他們迷茫無奈。他們有中國傳統的家庭親情,又有比親情更高、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友情,還有陰差陽錯、充滿悲劇色彩的愛情。當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時候,他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但是,他們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用自己的智慧和鮮血譜寫著一代人的壯美人生。該書曾拍成電視連續劇,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金鷹獎,反響空前。
梁曉聲 ·社會 ·38.9萬字
本書是林語堂所著《京華煙云》的續篇,與《京華煙云》、《朱門》并稱為“林語堂三部曲”,可以說是他的小說代表作之一。《紐約時報》將之譽為中國的《飄》。抗日戰爭時期,戰爭就像大風暴,秋風掃落葉般掃蕩著所有人的命運。小說即以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北平、上海、武漢三地)為背景,講述了一個身世離奇的美麗女人在亂世的傳奇經歷,以及她最終在火熱的愛國氣氛中走出狹小自我、超越個人情愛、生命得到升華的故事。同時,本書也史詩般地表現了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民族精神痛苦而偉大的升華。
林語堂 ·社會 ·20.9萬字
在黑與白之間,臥底是最禁忌的話題,禁忌的不僅僅是臥底本身的特殊性,更禁忌的是黑與白都不得不面對臥底帶來人性深層次的思考。
七天 ·社會 ·20.8萬字
本書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以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一樁臭名昭著的罪案為底本,講述了一個錯綜復雜卻充滿詩意的故事。小說乍看充滿現實主義敘事風格,卻又隨著情節的推進,筆法自然翻轉,性、謀殺與階級沖突交相混合,想象的樹脂流淌進了歷史事件的縫隙里。通過人物視角的切換,故事獲得了絢麗的碎片化效果,邪惡與尊嚴、悲劇與華美共存,虛實相生間,特定年代最為廣闊的社會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了。
(加)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社會 ·27萬字
【社情小說+現實+婆媳關系】因為城市建設,龍河市上的一條老舊街道——正陽街面臨拆遷。得知這個消息后,看不慣外地媳婦的劉阿姨,想瞞著兒媳婦將房子全都寫在自己名下,不想未能成事。于是,她慫恿自己的兒子威脅兒媳婦提出離婚,誰料……當足以改變人生方向的利益和感情、親情發生沖突時,人們會做出什么選擇呢?
張子旭 ·社會 ·27.7萬字
《沒有個性的人》是穆齊爾未完成的遺作,一部“精神長篇小說”,在二十世紀現代派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應德國貝塔斯曼文學家出版社和慕尼黑文學之家的要求,有作家、評論家和德語語言文學專家各三十三名組成的評委會評出了一份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德語長篇小說名單,位居榜首的就是《沒有個性的人》。
(奧)羅伯特·穆齊爾 ·社會 ·43.6萬字
小說通過第一人稱的寫法,以主人公吳志鵬從平原農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和心理轉變為主線,勾畫出近五十年的社會變遷場景,記錄了屬于很多人的“生命冊”。在作者筆下,“鄉村與城市、歷史與現實、理想與欲望并置,并試圖從中摸索出時代與人物命運的關聯”。小說通過主人公和“駱駝”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在社會轉型期作出的大學畢業、進入“體制”工作、辭職、下海經商等一系列人生選擇和精神狀態的描寫,完成了對一代人命運的審視。
李佩甫 ·社會 ·30.4萬字
本小說以現今的軍隊改革為背景,以當代軍人的工作、生活與情感為切入點,為讀者展開一軸親情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現實沖突、碰撞的真實軍營長幅畫卷。作品不落窠臼、超凡脫俗,突破以往軍事題材“高、大、全”的著墨描述,透過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超然物外的審視目光、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風趣幽默的人物對話、絢麗多彩的軍隊生活,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顫的真實感。
高超 ·社會 ·29.9萬字
《在路上》主人公薩爾為了追求個性,與迪安、瑪麗盧等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游蕩到舊金山,最后作鳥獸散。同時,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語法規范的長句,并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書中又展現了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等。此書已為公版書,由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編譯,不屬于引進版。
杰克·凱魯亞克 ·社會 ·21.8萬字
本書是俄語文學大師安德烈·普拉東諾夫生前未能問世之作。《切文古爾》描寫了一群孤獨的革命幻想家試圖在偏遠的縣城切文古爾尋找、創建一個新世界的故事。他們消滅放逐資產階級,毀滅森林,拆除房屋,停止一切生產活動,露宿原野,以草充饑,靠太陽的力量度日。他們憑借對世界的想象和一腔熱情積極地探索、建設新生活,卻由于沒有理論的支撐和實踐的經驗,最終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作者對筆下的“怪人們”極盡嘲諷,又飽含溫情。小說凝聚了作者對當時社會思潮的冷靜審視與痛苦反思,以及對現實的深刻理解和憂慮。
(蘇)安德烈·普拉東諾夫 ·社會 ·28.6萬字
“垮掉的一代”的信仰聲明,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路。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不過沒關系,道路就是生活。《在路上》由作家用三個星期在一卷三十多米長的打字紙上一氣呵成。小說主人公為了追求個性,與幾個年輕男女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最終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尋歡作樂,高談東方禪宗,走累了就擋道攔車,夜宿村落,從紐約游蕩到舊金山,最后四散分離。書中體現了作者主張的即興式自發性寫作技巧——思緒的自然流動,反情節,大量使用俚語、俗語、不合評語法規范的長句,并廣泛涉及美國社會及文化習俗;另一方面,美國遼闊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鎮,如一幅幅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這部作品對美國文學影響巨大,當時的社會風氣為之改變,如今每年仍以十萬冊的銷量在美國風行;專家查特斯認為《在路上》和《哈克貝里·芬歷險記》《了不起的蓋茨比》一起,可視為“探索個人自由的主題和拷問美國夢承諾的小說”,堪稱美國現代文學三大重要經典之作。著名外國文學專家和翻譯家王永年先生翻譯,譯筆忠實流暢,極佳還原了原作的風貌,2020年是杰克·凱魯亞克逝世50周年,充滿意義的全新紀念版。
杰克·凱魯亞克 ·社會 ·22.4萬字
《蜉蝣》以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耒水地區生活為背景,以主人公馬車右的人生經歷為主線,敘述了當地人形形色色的生活樣貌,以類似一個家族的興衰成敗來展示、謳歌中國那個大發展的年代。小說講述了一批普通人的人生命運。他們或代表善良或代表丑惡,或是可僧的或是可愛的,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他們用各自的人生告訴我們:善良和正直永遠是生命的主旋律,樸實和真實是生命的永恒追求。
王豫湘 ·社會 ·34.4萬字
本書包含老舍先生兩部長篇小說,分別是《二馬》《文博士》。《二馬》通過中國商人老馬和兒子小馬在英國的經歷,呈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中國國民性的弱點進行了諷刺和批評。這是老舍對東西方文化關注思考的較早的一部作品。《文博士》講的是留美博士文博士,他是一個不學無術卻精于權術的文痞政客,打著留美博士的洋招牌,招搖撞騙,巴結權貴,謀到名利雙收的“專員”肥缺。他雖然也愛錢,但深知要弄錢,就得做官。因此他信奉的人生哲學是“錢本位加官本位”的二位一體。老舍用戲謔嘲諷的犀利筆鋒,鞭撻了舊中國“儒林”中的丑類。
老舍 ·社會 ·21萬字
《霧都孤兒》是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奧利弗在濟貧院長大,經歷學徒生涯,艱苦逃難,誤入賊窩,又被迫與狠毒的兇徒為伍。身邊的世界像一臺瘋狂運轉的機器,小奧利弗卻努力堅守著心底深處的純凈。這份執著終于幫他等來了柳暗花明一一各位好心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與此同時,奧利弗奇特的身世也一步步真相大白。小說在深入揭示社會弊病的同時,也在英國文學史上留下一連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百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
(英)查理斯·狄更斯 ·社會 ·29.7萬字
《八月之光》是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福克納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杰弗生鎮十天的社會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幾個主要人物的一生及其三代家史,體現了人類“心靈深處的亙古至今的真實情感、愛情、同情,自豪、憐憫之心和犧牲精神”,表明了作家反對種族偏見和宗教偏見的態度。故事主要分兩條線索。一條講的是克里斯默斯,他從小被送進孤兒院。因為被懷疑是“黑白混血兒”而從此失去了“身份”,受到社會種種虐待,最終促使他殺死了最后相遇的白種情人而被白人處死。另一條講的是農村姑娘莉娜與情人相戀,懷孕后遭到遺棄,徒步來到杰弗生鎮尋找情人。作品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評論家喬治·奧當尼爾曾說:“總的來看,《八月之光》比福克納所寫的任何一部作品都更為成熟,視界更為寬廣,更接近于最終和真實地揭示出人的潛力。”
(美)威廉·福克納 ·社會 ·25.4萬字
本書以江淮地區抗日斗爭為背景,展現了一幅波瀾起伏的戰爭畫卷。作者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獨特的視角,審視博弈雙方的歷史狀況,透過兩軍對壘、兵戎相見的硝煙,正視兩個民族、兩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傳承的差異,力圖使作品從對那場戰爭的種種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片面理解中脫穎而出。
徐貴祥 ·社會 ·3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