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阿來
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獲獎者。
作品粉絲 3274 人
全部作品
該書系“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之一種,精選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散文作品。收入《聲音》、《界限》、《露營在星光下》、《看望一棵榆樹》、《清晨的海螺聲》、青藏筆記系列、病中讀書記系列,以及他的多篇演講稿,題材豐富,內容生動,既有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也有穿越歷史的故事流傳與深沉哲思。這本散文集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阿來散文創(chuàng)作的面貌,凝結了作者多年來的思考,流露出對自然深深的喜愛和贊美,表達了對歷史與文明的敬畏。
阿來 ·名家作品 ·13.5萬字
阿來在上個世紀90年代異軍突起,讓藏族的文學作品閃現了異樣的光芒。阿來的小說以宏大敘述而負盛名,內容厚重而深刻,尤其對于人與自然,政治與文化、宗教社會和諧與進步,有著更為深刻的思考。小說帶有強烈的寓言色彩,宏大敘事和細致的心理刻畫水乳交融,既富有鮮明的民族性格,也體現了時代精神和普世價值。在藝術追求上,他的文筆詩意、靈動,作品意境深遠,因其魔幻色彩征服了專業(yè)人士和普通讀者。
阿來 ·作品集 ·13.3萬字
本書是阿來任職《科幻世界》期間的一系列以科普、科幻為主題的散雜文合集,從中可了解1997—2005年間世界科學界的發(fā)展軌跡,不僅讓我們仰望星空,也讓我們俯視大地、內窺自己。作者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對科學成果的應用給人類帶來的從生活到思想到精神的影響做了深刻闡述,而這些見解即使今天讀來依舊發(fā)人深省。
阿來 ·文集 ·11.7萬字
這是阿來書寫藏地傳說與現實的故事。他們以命運來重寫傳說,卻被現實改寫。他們在相信與懷疑間輾轉、掙扎,卻不放棄希望。阿來向你描述他的歷程,在故鄉(xiāng)遼遠大地,從雙腳到內心,從幽暗到明亮。
阿來 ·鄉(xiāng)土 ·10.5萬字
《語自在》是阿來的一本生活哲思散文,內容分為三輯。第一輯“大地的詠嘆”,作者再次游走在藏地這塊既熟悉又日益陌生的土地,對邊地文化的追思與展望,令作者發(fā)出“離開是一種更本質意義上的切進與歸來”的感慨。第二輯“草木之名之美”,作者的文字愈發(fā)柔和、細膩,城市街邊常見的梅蘭李桂,在作者那里,超越了“生活一角”的常態(tài)感,演化出了生命最本真的禪意。第三輯“病中讀書記”,選取了作者病中的幾篇讀書札記,生病的狀態(tài),不止將時間拉長,更為文章平添了視角獨特的哲思。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5.8萬字
本書選取阿來先生近幾年在各地的演講,包括“文學觀念與文學寫作問題”、“文學總是要面臨一些問題”、“文學的敘寫抒發(fā)與想象”、“非虛構文學應該要有文化責任”、“當我們談論文學時,我們在談些什么”等關于文學、寫作、文化等方面的內容,結合作者的實際寫作經驗,以更加真切的方式論述關于文學的種種。
阿來 ·文集 ·9.5萬字
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為母親河所作的深情傳記。《塵埃落定》作者阿來,一路追溯黃河源頭,行走在高原,也行走在歷史和地質變幻的深處,為這片土地和我們的文明喚醒記憶、接續(xù)血脈。作者生于高原,稀薄的空氣并未妨礙他的觀察和思考,他用詩性語言記述了黃河源區(qū)的自然景觀、地質變遷,探究了這片大地的文化記憶,以大倍率特寫了這里的人。黃河,我們面目模糊的古老母親,在阿來筆下,我們再次看到她青春的樣貌,重新感知她的體溫和心跳。本書不但是聯結母親與兒女的文字紐帶,也是反思自然與人關系的自然隨筆巨著。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紅狐》是阿來的中短篇小說集。阿來是史上最年輕的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小說將西藏的歷史與現實,宗教與信仰融入西藏幽美而壯闊的風景中,并用一支生花妙筆為讀者描繪出來。他的小說就像一幅西藏風俗畫,美麗卻不輕浮,過目難忘。
阿來 ·中國兒童 ·10.5萬字
《以文記流年》是阿來2020年一本全新散文隨筆集,這本書由“云中記”“讀書記”“出行記”“懷人記”“鑒賞記”“品酒記”“演說記”七個部分組成,阿來第一次在作品中展現了他的多元才華、學識、情感世界及日常生活。寫這本散文集,作者是想要和以前的書有所區(qū)別,用文字表現出一個寫作者與寫作相關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讓讀者走近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充滿生活氣息的文學藝術家阿來。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5.1萬字
《從梭磨河出發(fā)》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的詩歌集,收錄了包括《風暴遠去》《這時是夜》《群山,或者關于我自己的頌詞》《靈魂之舞》等風格鮮明,意象高雅的作品。這些詩歌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流暢的敘事展現了遼闊寂靜的高原生活,以質樸真摯的筆觸抒發(fā)了阿來對祖祖輩輩世代生活的土壤以及大自然的敬畏與熱愛。本書是迄今為止收錄詩歌數量最多的阿來詩集,其中第一輯的內容是作者1991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詩集《梭磨河》,第二輯與第三輯選自2016年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阿來的詩》,在此基礎上第四輯增加收錄了阿來早年發(fā)表在地方雜志、民族詩選等讀物上的的作品。
阿來 ·現當代詩 ·3.6萬字
王澤周出生在岷江山谷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村里只有幾十戶人家,他們家坐落在江邊五棵老柏樹下。這幾棵岷江柏是王澤周的自然課堂,也是母親依娜精神信仰的依靠。作為村里第一位大學生,漢藏混血兒王澤周從小一直充滿著對身為木匠的卑微木訥的父親,曾因家世淪落被男人欺凌的母親的怨恁。后來他離開家鄉(xiāng)到城市讀大學,在學校里也因為出身而承受了來自同學貢布丹增的欺侮和歧視。大學畢業(yè)后他選擇了回鄉(xiāng),因工作關系又與貢布丹增有了交集,在對生態(tài)自然、旅游發(fā)展的理念上博弈對峙……與此同時,他與父母的感情,卻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fā)生著變化,由怨恁不滿到溫情依戀,人世紛爭和煩惱在對父親的諒解中、親情的回歸中慢慢融化……
阿來 ·鄉(xiāng)土 ·7萬字
"或輕讀,或精讀,方便舒適有所得亦小說,亦散文,完整人格無所失《有價值悅讀:天火》是“有價值悅讀”叢書之一種。匯集文壇奇人汪曾祺老先生畢生小說及散文經典作品。可謂一書在手,攬盡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書的許多篇什,已被收進大中小學生教材。"
阿來 ·社會 ·11.3萬字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唱給一些已經湮滅了蹤跡的過客的挽歌。他們曾勒著坐騎在歷史的黎明中顯出身影。從此君臨一個時代。而當黃昏,山風掀動馬鬃與他們身披的黑色氈毯。這時,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現,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糲蔓延的莽原已被機械的聲響與新的悲歡際遇所籠罩。
阿來 ·現當代隨筆 ·5.3萬字
《川藏》作者在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寫這篇東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間。四周靜寂無聲。抬眼就可以看見大殿的屋脊上站著永不疲倦的銅鹿,它們站在那里守護法輪。在我和這些閃閃發(fā)光的東西之間,是一片開滿黃色小花的草地。
阿來 ·現當代隨筆 ·4.2萬字
該書為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的隨筆精華,分為三個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為阿來描寫川西藏地風情的文字,描寫一個容易被世人誤解的藏地、一個交織著現實與歷史傳說的藏地,一個歷經傳奇滄桑而平靜的藏地。還有一部分文字為阿來在病中閱讀外國作家的心得,作家與作家的心靈對話,讀來讓人更懂得阿來的文學思想和主張。第三部分文字為阿來一些重要文學時刻和文本的相關文字,如序言和講演,這些文字既包含了理性的文學思想,又是優(yōu)美的充滿詩意的散文。特別的是,作家談到了音樂于他文學人生的意義。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草原上的太陽》是一本介紹尼瑪先生生平事跡的力作之一。尼瑪先生仙逝之后,較全面、系統(tǒng)的寫先生的生平事跡的著作主要有三部:一是1991年,由阿壩州教委徐長富同志寫的《尼瑪辦學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學者供秋仁青根據先生《自傳》,按藏族傳記體寫法,用藏文寫成的史料性專著《尼瑪傳》;第三本是1993年阿來同志寫的這本《草原上的太陽》,這是一本以一個藏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運用紀實文學的表現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瑪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跡的書。這三本書的共同點是,完全忠實于尼瑪先生其人其事。
阿來 ·紀實文學 ·10.8萬字
阿來散文精選。阿來,當代中年作家,藏族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長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階梯》,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塵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本書系“中華散文珍藏版”從書中的一本。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本書是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作品集。收錄老房子、奔馬似的白色群山、環(huán)山的雪光、寐、舊年的血跡、生命、遠方的地平線等小說。當十年前的文學新星叢書收錄阿來的這部小說集時,人們還不能真正體會這些描寫阿壩藏族歷史和現實生活小說的真諦,可隨著他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的獲獎,他早期的這些小說便透露出真正的藝術價值:那搖搖欲墜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縮影嗎?那一步一趨的朝拜隊伍不正是藏族尋求精神家園的寫照嗎?阿來正是從這本書開始起走向中國文學圣殿的。
阿來 ·現當代隨筆 ·11.1萬字
這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第一本隨筆集,向讀者全面展示了小說以外的阿來,展示經藏、漢、西三種文化熏染的阿來。另配有12頁阿來的生活寫真照片。
《行刑人·銀匠——外篇》是阿來榮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塵埃落定》的精彩續(xù)章和“番外”,該作品是阿來完成長篇小說《塵埃落定》前后,以小說中三個相關或未充分展開的人物為主角生發(fā)、延展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其中,既有土司家族世代相傳的行刑人,通過行刑人的目光重塑影響土司制度歷史走向的“罌粟花戰(zhàn)爭”;也有從《塵埃落定》的月光里走出的天才銀匠,借助銀匠驕傲的一生折射土司家族的權利爭奪與更迭;還有藏族民間故事的智者阿古頓巴,阿來受此啟發(fā),塑造出《塵埃落定》中的“呼之欲出的傻子少爺形象”。這些“外篇”是《塵埃落定》的有機補充,與《塵埃落定》互相映照,共同勾畫了雪域高原土司制度崩潰前夜的立體圖景。
阿來 ·社會 ·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