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掌控情緒提高效率的31條法則
- 張為娜
- 857字
- 2019-01-04 15:55:28
01 合理性情緒
決定情緒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信念。
瑪麗心里一直有一個陰影。童年時,她常常受到性格暴躁的父親虐待。長大以后,瑪麗始終對父親沒有好感。她認為:“我的父親不是一個好父親,好父親是絕對不會虐待我的。”
她極其怨恨自己的父親,直至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依然無法接受父親。她甚至認為如果自己接受了父親,那么她就得允許自己的孩子和他單獨待在一起,而他很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做出同樣的事情。
其實瑪麗自己很清楚,接納了父親,并不一定意味著自己的孩子仍會受到父親的虐待。
瑪麗應當秉持的合理信念是:“我接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他曾經做過的事情……”“既然我已經知道了這一切,我就有權力保護我的女兒,使她不會受到同樣的待遇。”
然而,不幸的是,瑪麗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從不健康的信念中走出來。
如果你非常投入于某種情緒中,那么你的整個思維就會被這種情緒牢牢抓住,以至于你的大腦沒有任何一部分可以觀察、質疑或審視自己的言行。你是如此的清醒,但是卻又隱約感覺到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大腦。
這便是心理學家艾倫·蘭格所形容的“無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的行為是一種純情緒化的行為。
許多心理學家都曾描述過意識流與所謂的審視者(一種對意識流中的意義進行審視和作出反應的意識)之間的區別。為了盡可能減弱甚至避免自己出現情緒化行為,盡可能地改善自己的言行,你需要讓自己成為一位“審視者”。我們要尋找到自己的情緒誘因,以便了解自己何時變得情緒化,并在發生情緒化言行時保持臨在狀態。
心理學家羅勒博士發現,人們很難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即使知道這些信念是虛假的、不合理的、無益的,而它們的替代物——健康的信念是真實的、合理的、有益的。人們之所以在改變自身不合理信念時會失敗,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他們最終放棄不合理信念。
當所擁有的不合理信念強大,而合理信念弱小時,你便容易在關鍵時刻的信念博弈中,讓不合理信念瞬時戰勝合理信念。因此,你需要平時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強化合理信念,培養它并使它足夠強大。在這種情況下,你可通過以下方法來達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