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掌控情緒提高效率的31條法則
- 張為娜
- 1347字
- 2019-01-04 15:55:28
前言
Preface
“拖延癥”的根源在哪?只是打翻了一杯牛奶,為什么會讓我們火冒三丈?多數人都說難看的一部電影,即使我們覺得好看,為什么也會跟著他人說難看?在路上開車時,我們為什么會輕易對違規的司機發怒?為什么你的減肥計劃很難實行?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學根源——自控力差。
如果一個人有著很好的自控力,那么就能表現出自己想要擁有的好脾氣,就會言行得體,能使自己更好地實現目標。
人們通常會為“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而苦惱。控制不住想要擁有更多的權力,控制不住購物,控制不住急脾氣,控制不住體重,控制不住貪欲,控制不住懶惰……如果人們能按自己的意愿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就會減少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痛苦。
心理學是與“自控力”聯系最密切的學科。本書從眾多的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知識中篩選出與自控力密切相關的31個知識點,用故事、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讀者解答“如何才能增強自控力”。
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一個人只有學會控制自己,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心理學就是專門研究人的所思、所為的學科,心理學知識能有效地幫助人們學會自控。本書立足于心理學角度,為廣大讀者提供增強自控力的方法。
我國大眾對心理學的看法,是在最近幾年才稍有改觀的。在過去,心理學一直是作為一門類似于“神秘的玄學”性質的學科存在于大眾的頭腦中的。今天,這個局面已經有所改變,即使是對心理學所知不多的普通人,也知道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且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
但是,除非是心理學專業人士,否則要說我們了解多少心理學知識,知道多少心理學方法,那是不太現實的,更別提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
經過100多年的時間,心理學的研究已經深入到了各個方面,而且各領域的細分程度也越來越高。例如溝通、婚戀、情緒控制、決策等等。這些都屬于較具體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可以說,這每一個具體的細分領域的研究成果都足以撰寫一本圖書。
自控力與一個人的認知模式、情緒反應模式、行為方式、成長環境、所處的人際氛圍都密切相關。不同的失控問題除了與個人內在認知、情緒、行為方式相關外,還與外在的客觀環境、人際氛圍相關。正是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致使人們出現失控的言行。在本書中,作者從浩如煙海的心理學知識中精選出31個與自控力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知識點,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自控力。同時,在分析了致使人們出現失控言行的原因后,也相應地給讀者提出了一些提高自控力的建議。因此,實用性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本書在內容安排上主要采用故事、案例的形式講解心理學知識,這就避免了把讀者帶入晦澀、枯燥的心理學專業術語當中。本書選擇的故事、案例都源自日常生活,給讀者以一種親切感。每一節內容都以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或案例開始,再用心理學知識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為讀者講述有關自控力心理學的知識。
在此特別說明,鑒于心理學研究是一種基礎知識,也是應用性很廣泛的“根本性知識”,所以有可能在這本書中出現的某個知識點,會同時出現在另一本之中。例如:“習得性無助”既是教育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又被廣泛地應用于執行管理當中。
書無法盡善盡美,而且瑕疵難免。我們衷心希望讀者朋友提出寶貴意見,并期盼讀者朋友能夠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曼汀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