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的戰爭:抵御癌癥的有效生活方式
- (法)大衛·賽爾旺-施萊伯
- 680字
- 2019-01-03 08:17:16
癌癥中心地帶的邪惡循環
在正常愈合情況下,當組織恢復時,炎癥化學物質的生產就會停止。而在致癌情況下,這些物質會持續不斷地生產。附近組織中過剩的炎癥化學物質又會反過來阻礙細胞凋亡的自然過程(細胞的自殺行為)。細胞凋亡是一種寫入了每個細胞基因內的自然過程,目的是防止因過度制造組織而造成混亂。當已經制造出足夠的細胞用以形成健康組織時,身體就會發出信號,收到信號的細胞就會自然進入凋亡狀態。由于細胞凋亡過程受到阻礙,因此,癌細胞能在刺激自身生長的同時,又免于死亡。正是這些因素聯合起來導致了腫瘤的逐漸膨脹。
癌細胞讓炎癥愈演愈烈,這樣它就能制造另一種破壞——“解除”附近免疫細胞的武裝。簡單地說,就是過度生產的炎癥物質會使附近的白細胞陷入一片混亂,{L-End} 自然殺傷細胞和其他的白細胞則保持中立。腫瘤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蓬勃興旺地生長著,至于與之對抗,這些免疫細胞甚至都不會去試一下。{L-End}
在很大程度上,腫瘤生長的驅動力是能成功生成癌細胞的邪惡循環。通過促進免疫細胞制造炎癥,腫瘤可以讓身體為其提供生長和侵入周邊組織所需的養料。腫瘤越大,它導致的炎癥就越多,它就能越好地自力更生(見圖4)。

圖4 癌癥的邪惡循環。癌就像一處無法愈合的傷口:癌細胞產生炎癥物質(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這加速了局部腫瘤的生長,并促進生成新的血管(血管生成),還會引來“不活躍”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反而會生成更多的炎癥物質。
我們在最近的《科學》雜志上看到,這一假設已經得到了研究的充分證實。研究證明,當癌癥越成功地引起局部炎癥時,腫瘤就會變得越有侵略性,它也就能擴散得更遠,最終到達淋巴結,導致癌癥轉移。{L-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