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脂血癥飲食宜忌全書
- 孫平 于雅婷
- 3052字
- 2019-01-03 08:14:37
防勝于治,要牢記飲食宜忌

飲食忌過咸
咸味是絕大多數復合味的基礎,有“百味之王”之說。不僅一般的菜品離不開咸味,就是酸辣味、糖醋味等也要加入適量的咸味,才能夠使其滋味濃郁、適口。食鹽是咸味之首,可以增味、解膩、殺菌、防腐,每天必須攝入一定的鹽來保持新陳代謝。但是鹽分除了讓人開胃外,還會因為鈉離子鎖住體內水分而導致水腫和體重增加。高脂血癥患者每天不宜進食過多食鹽,應以小于6克為宜。
忌食動物內臟
研究表明,動物內臟內含有比較豐富的營養素,比如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動物內臟烹調后味道極佳,所以成為很多人的膳食最愛,例如蔥爆腰花、醋熘肥腸等,但是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對于高脂血癥患者來說多食動物內臟是很不可取的。因此為了身體健康與疾病的防治,高脂血癥患者不宜進食動物內臟。
宜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
動物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而植物油中含有大量能夠降低膽固醇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烹調油主要是動物油與植物油。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少吃豬油,多吃豆油可以預防高脂血癥與冠心病。其主要原因就是動物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與亞油酸的含量達到了70%以上,甚至大豆油、菜籽油、麻油和葵瓜子油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在80%以上。油酸與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多進食動物油就會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使得血液中的脂肪與膽固醇水平升高,而進食植物油則有利于預防高脂血癥與冠心病的發生。
老年人應少吃甜食
糖雖然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不可以多吃,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或老年人要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少食甜食。眾所周知,糖、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三大營養素,人體所需熱量的50%以上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糖雖然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不可以多吃,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或老年人不宜多吃。我們平日里食用的米面等食物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經消化以后即可轉化為人體需要的葡萄糖,所以通過正常飲食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已足夠人體代謝的需要,如果過量地攝入糖會在體內轉化成過剩的脂類,造成體脂過多和血脂升高,并進一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及腦血栓等。老年人的骨質缺鈣,過量的糖易引發骨質疏松,而且老年人的胰腺功能降低,糖過量就會使血糖升高,容易誘發糖尿病甚至加重脂肪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因此老年人要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少食甜食。
少吃、慎吃植物性奶油
植物性奶油比動物性奶油造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還要大,所以不管是植物性奶油還是動物性奶油,高脂血癥患者都不宜多吃。奶油的口感香甜濃郁,是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的最愛,可是高脂血癥患者并不適宜多吃奶油,因為奶油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被公認為是“心血管的大敵”。由于奶油好吃卻不能多吃,所以人們發明了植物性奶油,少了很多飽和脂肪酸,可是植物性奶油一定比動物性奶油健康嗎?植物脂肪本身并不含有飽和脂肪酸,為了追求口感,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氫分子來提高油脂的硬度與口感,這樣原本缺少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奶油卻具有了“反式脂肪”,這種人造脂肪破壞了人體原來所具有的脂質代謝機制,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動物性脂肪更大。所以說,動物性奶油不宜多吃,而植物性奶油更不宜多吃。


忌食膽固醇過高的食物
膽固醇過高的人,并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夠吃什么的,而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來選擇適宜的食物,在選擇食物時一定要保持“四低一高”的原則,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及高纖維。人體內膽固醇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在肝臟合成的膽固醇,另一種就是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要維持體內膽固醇的代謝平衡,首先要適當地控制飲食,選擇“四低一高”的食物,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少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入。而選擇高纖維的食物,是因為纖維素可以刺激膽汁的分泌,加強膽固醇的代謝,將體內膽固醇排出體外。
降低血脂宜常飲茶
茶葉中含有茶堿和鞣質,不僅有興奮神經、利尿、清暑等功能,同時能夠有效地調整脂代謝紊亂,有去脂去膩、消食減肥的功效;所含兒茶素、茶多酚、維生素C及維生素P,有增加血管彈性、防止脂質沉積的作用。飲茶還能夠降血脂。茶葉品種繁多,加工方式多樣。其中,綠茶是未經發酵的茶,所含各種營養素比經發酵加工的紅茶多,在調節血脂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方面的作用也被認為優于紅茶。在各類茶葉中,以云南普洱茶降脂效果最佳。研究證明,高脂血癥患者飲用普洱茶2個月可使血脂下降22%。普洱茶質地純凈,不含有害物質,既是日常飲料,又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降低血脂要控食

高脂血癥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當注意避免飲食過量,而避免飲食過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①要堅定戰勝高脂血癥的信心。食療的關鍵就是患者要有信心。要相信能夠通過飲食來控制并減輕病情,要相信自己能夠做到自主控制飲食。②堅持寫飲食日記,將吃飯的時間、吃飯的地點、飯菜的內容、烹飪方式都記下來,這樣可使自己的飲食行為變得有意識,而且也便于重新評價和改進自己的飲食行為。③善于婉拒宴會和勸食行為,出席宴會和聚會之前可以隨便吃點東西,或是吃些低能量的食物填飽肚子,入席以后即使別人勸吃勸喝,也要學會婉言相拒。④一日三餐,細嚼慢咽,不要在吃飯時三心二意,并且吃飯要細嚼慢咽,慢慢品味,同時也給胃腸消化留夠時間。
水果攝取量不宜過大
水果富含維生素C,并且含有豐富的可降低膽固醇的成分,但是,高脂血癥患者吃水果應注意控制攝入量。這是因為,水果富含果糖,果糖屬于極容易被小腸吸收的單糖,單糖可轉變成甘油三酯蓄積。另一方面,血糖值的升高也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所以,過量進食水果,不僅會增加甘油三酯,還會使血脂升高。水果攝取熱量為日均335~418千焦最理想。參考標準:蘋果大半個(約150克);香蕉中等大小1根(約100克);獼猴桃2個(約170克);草莓10顆(較大的,約250克)。


保證充足的蔬菜攝入量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如鈣、磷、鉀、鎂和微量元素如鐵、銅、碘、鋁、鋅、氟,并且以綠葉蔬菜含量最為豐富。而鈣在莧菜、薺菜和黃花菜中含量很高。蔬菜中的鉀、鎂含量也很豐富,其中不少比水果中的含量還要高。如果每天能吃350克以上的蔬菜,那么其中的鉀、鎂等多種元素基本上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蔬菜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維生素C能夠降低膽固醇、保護動脈壁。由于高脂血癥患者常常要求忌食動物性食物而易導致維生素A的缺失,而綠色蔬菜中的胡蘿卜素則可以補充維生素A。蔬菜中的纖維素能夠增加飽腹感,起到較好的節食減肥作用,同時能夠推動腸蠕動,增加腸液以泄積通便,清潔腸道,促進脂質代謝,從而起到降壓降脂作用。所以高脂血癥患者應該在飲食中安排食用大量的綠色蔬菜,來降低血脂。
宜使用五種烹調方法
在烹調時,應盡量設法保存食物中原有的營養素,避免其被破壞。高脂血癥患者掌握正確的烹調方法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①煮:一般用于體積較小容易熟的食材,將食物放入鍋里,用大火先煮開再轉為小火,食物的營養物質與有效成分能夠很好地保留在湯汁中,味道清淡鮮美。②蒸:將食物包好材料后隔水蒸熟,可以加些湯汁在食物中,也可以不加,因人而異。蒸出的東西原汁原味,是保健食療里最常用的一種方法。③涼拌:涼拌是生食或近于生食的一種方法。一般將食物洗凈切出形狀,用開水燙過后調味。鮮嫩爽口,清香生脆。④燉:鍋里放入適量的清水,將食物洗凈切塊與調料一起倒入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到食物熟爛,燉出的食物原汁原味,質地熟軟。⑤熬:熬是在煮的基礎上將食物燒成湯汁,比燉的時間還要長,適合老年人、身體衰弱的人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