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偶爾會想起特坎伯雷,想起皇家公學(xué),想起在某天的某個時刻他和其他男孩一起做的事,然后忍不住大笑。他有時還會夢到自己在皇家公學(xué),但早上一睜眼,發(fā)現(xiàn)自己在角樓的小臥室里,不由長舒一口氣。躺在床上往外看,可以看到大朵的云彩懸在蔚藍的天空。他著迷于這來之不易的自由,每天何時睡覺、何時起床都是自己說了算。沒有人對他發(fā)號施令,他也不用再昧著良心撒謊。
菲利普在這邊的課程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厄林教授教他拉丁語和德語;一個法國人每天來給他上法語;教授夫人聽別人推薦,找了個正在讀語言學(xué)的英國人來教他數(shù)學(xué)。這個英國人叫沃頓,菲利普每天早上去他那兒上課。他的小屋在一幢破樓的頂層,臟亂差,到處散發(fā)著刺鼻的臭氣。上午十點,他看見菲利普到了家門口,才從床上一躍而起,胡亂披件臟睡袍,趿上氈子拖鞋,一邊匆忙扒拉幾口早飯,一邊上起課來。他個子不高,腆著個啤酒肚,胡須蓄得又密又長,頭發(fā)油膩膩的,還打著結(jié)。他在德國已經(jīng)待了五年,養(yǎng)成了不少日耳曼民族的習(xí)慣。他在劍橋大學(xué)拿到學(xué)位,但一提起這個地方總是一臉不屑;說到自己的將來,語氣里又滿是恐懼。顯然在海德堡拿到博士學(xué)位后,他就不得不回家當(dāng)個教書匠。可他真正向往的是在德國大學(xué)度過的這種日子,灑脫自如又不缺知己相伴。他社交活躍,參加了大學(xué)的聯(lián)誼會,還答應(yīng)菲利普帶他一起去小酒館熱鬧熱鬧。可是他窮得時常口袋比臉還干凈,給菲利普上課掙的幾個子兒剛剛夠他偶爾吃上幾塊肉犒勞一下被黃油和面包搞壞的胃囊。有時狂飲一夜,早上宿醉未過,頭痛得像要裂開,連咖啡都喝不下去。講課的時候也昏昏沉沉,心不在焉。這時候,床底下藏的幾瓶啤酒可就派上用場了。他喝瓶酒,抽袋煙,清醒一下再繼續(xù)硬著頭皮上課。
“這叫以毒攻毒。”他一邊嘟嘟囔囔,一邊慢慢往杯里倒酒,這樣就不會起太多沫,不耽誤自己喝。
他端著酒杯,跟菲利普閑扯起學(xué)校里的雞毛蒜皮。比賽時和哪個隊伍又鬧翻啦,和誰又打起來啦,或者把幾個教授從頭到腳評價一番。菲利普從他這兒數(shù)學(xué)沒學(xué)到多少,但是生活瑣事卻了解得夠多。有時沃頓會往椅背一靠,大笑著說:
“嘿!我們今天還什么都沒學(xué)呢。這節(jié)課你不用付錢了。”
“哦,沒關(guān)系的。”菲利普說。
他覺得這些事既新鮮又有意思。反正他怎么也搞不懂三角形的幾何知識,倒不如多學(xué)點更重要的東西呢。沃頓先生似乎給菲利普打開了一扇窗戶,他站在窗邊緊張得一顆心怦怦亂跳,卻還是忍不住探頭窺視生活的另一面。
“別了,這點臭錢,還是你留著吧。”沃頓說。
“那你怎么吃飯?”菲利普微微一笑,他了解老師拮據(jù)的經(jīng)濟情況。
原本說好了學(xué)費是按月支付,但沃頓曾經(jīng)讓菲利普先付他一周的錢,每節(jié)課兩先令。看來這位老師已經(jīng)捉襟見肘,急需用錢了。
“哦,別管我吃飯的事。喝瓶啤酒當(dāng)飯吃,也不是第一次了。這樣我的腦袋反而更清醒。”
他曾經(jīng)醉得滾到了床底下(床單因為很久沒洗,已經(jīng)變成了灰色),還不忘用手摸索著再來一瓶。菲利普還太年輕,尚不理解這杯中物是生命的頂級享受,所以每次讓他來一杯,他都拒絕。沃頓只能一個人悶頭喝。
“你要在這待多久?”沃頓問。
他和菲利普都已經(jīng)徹底不拿學(xué)數(shù)學(xué)當(dāng)幌子了,干脆聊起天來。
“我不知道。可能一年吧。我家里人想讓我去牛津大學(xué)。”
沃頓一撇嘴,輕蔑地聳聳肩。聽到牛津大學(xué)這樣的神圣之地竟然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敬畏,菲利普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人。
“為什么非要去那兒?從牛津畢業(yè),也就是聽起來很厲害罷了。為什么不在這里讀大學(xué)?一年的時間遠遠不夠,怎么也得五年吧。你知道,生命中有兩大樂事:思想自由和行動自由。在法國,你能擁有行動上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去做,沒人會煩你。在德國,別人做什么你得跟著,但是想什么,可就是你自個兒說了算。自由總是好的。我個人更推崇思想上的無拘無束。如果回到英國,這兩樣可就都不沾邊了。只能被習(xí)俗慣例牢牢控制,不能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英國還是個民主國家呢,我想美國肯定更糟糕。”
他說完,小心翼翼地向后靠在椅背上。這把椅子有根腿兒已經(jīng)松動搖晃,要是在他口若懸河的時候忽然一屁股摔在地板上,那可真是下不來臺了。
“我本來該今年回英國,但只要我能省吃儉用,勉強糊口,我就再待上他一年。不過之后我就不得不離開了,和這里的一切告別。”他揮揮手臂,仿佛對所有東西都依依不舍——這間又破又爛的頂樓小屋里,支著一張沒鋪好的床,衣服散落一地,墻根下排著一溜兒空啤酒瓶,每個角落里都扔著幾本快散架的、皺巴巴的書。“去地方大學(xué)謀個語言學(xué)教授的職位。平時打打網(wǎng)球,喝喝茶。”他忽然一停,看了看面前衣著潔凈得體,頭發(fā)整整齊齊的菲利普,怪聲怪氣地說:“哎呀,上帝啊!我要去洗臉了。”
菲利普紅著臉,感覺自己干凈漂亮的外表竟成了對沃頓無聲的責(zé)備。最近他開始在穿著打扮上下起功夫來,還從英國帶過來好幾條別致的領(lǐng)帶。
夏天帶著征服者的氣勢闖入了德國。入夏之后,每一天都陽光明媚,美不勝收。天空的藍,張揚跋扈,像馬刺一樣直刺人的神經(jīng)。公園里樹木成群,濃艷的綠色粗獷不羈。太陽底下的屋舍反射出耀眼的白光,明晃晃的,照得眼睛生疼。有時從沃頓那兒往家走的路上,菲利普會在公園里揀片涼蔭,找個長凳坐下乘涼。他看著陽光透過綠蔭,在地上灑下斑駁的樹影,心里也似這閃爍的光束一般歡欣雀躍。他很是享受這忙里偷閑的片刻時光。有時候他會在老城的街道里漫游散步,遇到大學(xué)聯(lián)合會里的學(xué)生就向他們投去尊敬的目光。他們紅彤彤的臉蛋上劃著口子,戴著五顏六色的小帽在街上昂首闊步地走著。下午的時候,菲利普會和教授夫人家的女孩子們?nèi)ド缴瞎涔洌袝r候他們沿著小河一直往上游走,去一間綠樹成蔭的露天啤酒店喝點茶。晚上他們在市立公園里遛彎,聽聽那里的樂隊演奏。
菲利普很快就打聽清楚教授一家人的事。教授的大女兒,塔克拉小姐和一個英國男人訂了婚。他曾經(jīng)在這里待了十二個月學(xué)德語。兩人的婚禮本來預(yù)計今年年底舉行,但是這位小伙卻寫信來說自己的父親——一位住在斯勞的橡膠商人——不同意這門親事。塔克拉小姐從那之后就經(jīng)常以淚洗面。有時候這位嫌?xùn)|嫌西、猶豫不決的準女婿寫信寄來,塔克拉小姐和母親就會瞪著眼睛,抿緊嘴唇讀完,一肚子不滿。塔克拉會畫水彩,她和菲利普,以及其他女孩偶爾會外出寫生。漂亮的海德薇小姐也是個為情所困的可憐人。她是柏林一位商人的女兒,一名時髦的輕騎兵愛上了她。你猜怎么著,這個小伙可是出身貴族。他的父母不同意他找這種出身的姑娘,所以把她送到了海德堡,想讓她忘記自己的兒子。可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她來了海德堡后就一封接一封地給小伙寫信,而這個小伙也想方設(shè)法地試圖說服自己冥頑不化的父親改變心意。海德薇小姐把這些事都跟菲利普說了,嘆氣顰眉的樣子楚楚動人,說著說著就羞紅了臉。她拿出照片給菲利普看,照片上英俊瀟灑的中尉正是她的夢中情人。教授夫人家的所有女孩里,菲利普最喜歡的就是她。所以一起出去散步時,他也盡量挨著她走。旁人都看得出他喜歡海德薇小姐,紛紛打趣起哄,他也因此害了無數(shù)次臉紅。菲利普人生中的第一次表白就獻給了海德薇,盡管那只是出于意外。有時,他們晚上不去散步,幾個年輕女孩就會在鋪滿了綠色天鵝絨布的客廳里唱幾首歌。安娜小姐一向樂于助人,賣力地替她們彈琴伴奏。海德薇小姐最愛的歌是《Ich liebe dich》,“我愛你”。一天晚上,她唱完這首歌走進陽臺,站在菲利普身旁。菲利普正仰頭看著滿天的點點繁星,他忽然覺得應(yīng)該評價一下這首歌,于是說道:
“Ich liebe dich.”
他的德語一直說不成句,在他停頓下來想要找個恰當(dāng)?shù)脑~語形容時,盡管這個空當(dāng)很短,但海德薇小姐還是說:
“啊,凱利先生,Sie mussen mir nicht du sagen——您不能直接用第二人稱和我對話啊。”
菲利普渾身燥熱難安,他是不敢這樣與人親昵曖昧的,此刻窘得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他想直接跟海德薇解釋,說自己不是在表達想法,只是提到了那首歌的名字,可這樣做似乎顯得太冒失無禮。
“Entschuldigen Sie,”他說,“請您原諒。”
“沒關(guān)系的。”海德薇輕輕說。
她笑得很甜,溫柔地拉過菲利普的手,攥了一下,轉(zhuǎn)身走回客廳。
第二天,菲利普還是尷尬得緊,不敢同她說話,盡可能地回避著她。別人叫他一起去散步,他也回絕了,借口說自己還要做功課。但是海德薇小姐還是逮著了一個和他單獨說話的機會。
“為什么要這樣呀?”她彬彬有禮地問,“昨晚的事,我并不怪您。如果您真的愛上了我,這也是難以控制的事。我很榮幸。雖然我沒有和赫爾曼正式訂婚,但我也不會再愛上別人了。我已經(jīng)把自己當(dāng)成他的新娘了。”
菲利普的臉又紅透了,他裝出一副被心上人拒絕了的模樣:
“愿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