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調料運用秘訣(2)

  • 調味圣經
  • 牛國平
  • 3451字
  • 2016-07-05 11:00:59

四、青花椒入菜,加熱忌過長

青花椒烹制熱菜時,不宜加熱過久。否則,菜肴會揮發出一種悶人的異味,且麻味也不純正。具體到熱菜中,應注意3點:

1.燒菜類菜品:菜品燒好后裝盤,先用熱油將青花椒燙香,然后連油一同澆在菜肴上,這樣燒出的菜定會麻香濃郁,麻味醇正。

2.燉制類菜品:燉制羊肉、牛肉、狗肉等腥味較濃的原料時,只需放入少許青花椒即可除腥增香。但不能多放,否則會影響到成菜的風味特色。

3.粉蒸類菜品:制作粉蒸類菜品,不宜直接將青花椒鍘細拌料后蒸制。正確方法是:菜品蒸好后,便直接淋上適量青花椒油。當然在拌料時,也可加入適量鍘細的紅花椒,這樣成菜麻味更純正。

五、鹵制禽畜肉,青花椒油泡

對于鹵制成熟的禽畜肉原料,如雞、鴨、牛肉、羊肉等,用青花椒油泡制后食用,可突出菜肴的鮮美和風味特色。其方法是:將500克食用油放在鍋內燒至六成熱時,倒入小盆內,放入20克姜片和25克保鮮青花椒,待油溫降至常溫后,過濾去渣,即可取青花椒油,泡制各種鹵好的原料。

六、青花椒燙香,拌涼菜味好

用拌制方法制作涼菜,在調味時若用到青花椒,最好用熱油把青花椒燙香,然后連油一起澆在菜品上。這樣,青花椒的香味才濃郁。

七、花椒制麻蓉,青紅合用好

若要用花椒制成麻蓉使用,最好是將青花椒與紅花椒共用,以便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達到麻香和麻味結合的最佳效果。但要注意兩點:

1.兩者的比例要掌握好。一般是青花椒占六成,紅花椒占四成,否則菜品會生異味。

2.花椒的籽要去凈。因為花椒籽為“膠木質”,會影響成菜的口感。

八、烹調羊狗肉,花椒應少放

花椒可除去各種肉類的腥臊臭氣,并且促進唾液分泌,增進食欲,很適合烹調肉食。使用方法很多,可以在腌制肉類時加入,也可以在炒菜時煸炸,使其散發出特有的麻香味,還可以使用花椒粉、花椒鹽、花椒油等。不過,花椒屬于溫性食物,烹調羊肉、狗肉時應少放一些。

九、老泡菜調味,其他料少放

老泡菜浸漬時間長,乳酸成分重,其酸味也很重。一旦使用老泡菜調味,就不再需要其他過多、過重的調料,雖然可加入一些個性強烈的辣椒、香料、花椒等調和最后的風格,但其用量要少,要以泡菜的酸味為主線,突出本味。如泡蘿卜鴨就是以鴨、泡蘿卜為主調,只加了一點姜蔥、料酒清燉而成,甚至省了鹽,只以泡蘿卜的酸咸作調味,其風味堪稱一絕。

第五節 鮮味

一、烹菜用味精,投放有時間

我們知道,味精有不耐高溫的特性,長時間的高溫加熱,會使谷氨酸鈉變性。根據這一特點,味精適宜在100℃左右、短時間加熱條件下使用。若在高于120℃的溫度下或在100℃左右長時間加熱,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谷氨酸鈉。焦谷氨酸鈉既沒有鮮味,還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放味精的最佳時間是在菜肴臨出鍋之前。

二、味精提鮮度,論菜而施加

在眾多的烹飪原料中,所含鮮味不盡相同,比如蔬菜本身不含鮮味,就應加入適量味精提鮮,雞肉類有鮮味,就要少加味精;又如鮮味很濃的海鮮,如牡蠣等,在烹調時最好不要加味精。炒雞蛋時也不宜放味精,因雞蛋本身含有與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酸。

三、涼菜加味精,先用水化開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其形狀多呈針狀或顆粒狀結晶體。拌涼菜時,如果味精未經溶化,而像撒鹽一樣加入涼菜肴中拌制,味精會由于菜肴溫度較低而不能迅速溶解,因而也就不易拌勻。所以,鮮味也不能很快地發揮出來,起不到增鮮作用。食用后,會因強烈的鮮味刺激胃黏膜,造成消化不良。正確方法是:在味精加入涼菜以前,用少量70℃~90℃熱水溶解以后,再拌入菜肴內,既均勻,鮮味又突出,效果比較好。

四、雞精味道鮮,兩點應注意

雞精的使用條件較味精來說寬松許多,雞精適用于任何使用味精的食物中,適量加入到菜肴、湯食、面食中均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但在使用時應注意2點:

1.因雞精本身含有約百分之二十幾的鹽分,在調味時用鹽量要減少。

2.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果不是用于湯食之中,應先溶解后再使用。

五、蠔油味咸鮮,混用有禁忌

蠔油不僅可單獨調味,還可與其他調味品配合使用。但蠔油不能與醋以及辛辣調料共用,因為這些調料均會掩蓋蠔油的鮮味,有損蠔油的特殊風味。

六、蠔油來調味,久煮失鮮味

蠔油若不加熱調味,味道將遜色些。但加熱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失去鮮味,并使蠔香味逃逸。一般是在菜肴即將出鍋前或出鍋后趁熱立即加入蠔油調味為宜。

七、使用蠔油芡,先用湯拌勻

使用蠔油做芡汁時,需注意的方面是不能直接上芡,而應與高湯拌勻稀釋制成芡汁。蠔油芡汁在菜肴八成熟時下鍋最好,可使成菜蠔味香濃,但切忌在熗鍋操作時使用。

八、肉料腌味時,加入蠔油好

蠔油是腌制食材的好調味料,可使蠔油特有的鮮味滲透原料內部,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質感。在烹飪肉類內臟時,用蠔油腌制后,可以去除內臟的腥味,發散出鮮美的醬香味。使用恰當的蠔油腌制肉類,可去其肉腥味,補充肉類原味不足,添加菜肴的濃香,令味道更鮮味美。

九、凍魚入肴饌,返鮮有妙招

大多數魚經過冷凍,都會失去原有的鮮味。在烹調時用以下3種方法,可達到返鮮的效果。

1.在湯汁中放一些鮮牛奶,這樣魚的味道可以接近鮮魚。

2.將凍魚放在含有少量鹽的冷水中化凍,使魚肉蛋白質遇鹽后慢慢凝固。

3.燒魚時,加入少許米醋或黃酒。這樣燒出的魚,既肉質鮮嫩,也無腥味。

十、鹽漬野生菌,調味有技巧

鹽漬野生菌,在做菜前必須漂凈過咸的鹽分。為了在烹調時最大程度地恢復野生菌鮮活時的香味和鮮味,調味時應掌握以下技巧:

1.烹調前,把野生菌放入加有少量的油和鹽的滾水中略微一煮,然后撈上來,這樣可以去除其在去咸過程中吸足的多余的水量,或用野生菌鮮湯、菌王精湯蒸、煮,使其增加基本滋味。

2.煮湯時應用中火加熱15分鐘以上,使原料內部的鮮香味滲透出來,應使用大蒜、蔥、姜、雞油等調味料助香增色,但是香油、蔥油等常用調料并不適用。

3.燴、炒野生菌時,如不進行上漿入味處理,可增加與調料共同加熱的時間,以便入味。這樣,野生菌的口感會更好。

4.菌王湯和菌王精是烹調鹽漬野生菌必備的調味料。其中菌王湯有清湯、紅湯、混湯和高湯之分,使用時應據菜肴特點選用。

第六節 苦味

一、杏仁功效多,用量需謹慎

用杏仁做調味的有杏仁豆腐、西芹杏仁炒蝦仁、杏仁茶等。

南杏仁,北杏仁,新疆巴旦木以及美國大杏仁在我國統稱為杏仁。南杏仁也叫甜杏仁,北杏仁又叫苦杏仁??嘈尤实目辔吨饕怯煽嘈尤受账峁┑?,苦杏仁作為一種苦味調料。烹飪中主要就是利用這種苦仁苷的苦味。

苦杏仁的藥理作用非常多,它可以鎮咳平喘,潤腸下氣,還能抗炎鎮痛、防癌降血糖,但有老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如果食入苦杏仁過多,會降低或剝奪人體組織運輸氧氣的功能,甚至能夠抑制呼吸中樞神經。因此,烹飪中利用苦杏仁時,一定要在水中浸泡,這樣既可減少苦味,又可保障安全。

用常溫清水泡苦杏仁除苦味至少要兩三天,因此浸泡時間以個人調味所需為準。用清水沖泡后,還要用高溫開水沖泡苦杏仁,這樣可以減少杏仁的毒性。

二、陳皮能止痰,溫水泡至軟

陳皮,亦稱橘皮,使用成熟了的橘子皮,陰干或曬干制成。陳皮具有通氣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它既是一種常用中藥,也是一味調味品。

陳皮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欲。

陳皮的制作方法很多,比如取陳皮加鹽、姜汁、醋浸15分鐘,然后蒸至有香味,停火燜1天時間,等到顏色轉黑后晾干。也可以將鮮陳皮剪成小方塊,在鍋里倒入蜂蜜,用火煉成老蜜,將陳皮倒入,炒成金黃色,出鍋,攤開晾。通常用陳皮來煲湯,最好溫水泡浸至軟,這樣既可以去除其表面雜質,也可以將它的味道先引出來。

陳皮的苦味物質是以檸檬苷和苦味素為代表的“類檸檬苦素”,這種類檸檬苦素味平和,易溶解于水,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陳皮用于烹制菜肴時,其苦味與其他味道相互調和,可形成獨具一格的風味。

三、茶葉去味佳,盡量用新茶

茶葉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能除異味,而且它本身帶有植物芳香,是一種天然的調味料。用茶葉配料的菜肴繁多,最著名的應是“龍井蝦仁”,其實,“龍井蝦仁”只是古時“龍井茶宴”中的一道菜,其他的還有“龍井扇貝”、“龍井蛤蜊湯”、“龍井汆雞絲”等。

茶葉中的多酚類和咖啡因是茶葉苦味的重要來源。正宗的“龍井蝦仁”選用的茶葉是最上乘的“明前”茶,也就是清明之前采摘的新葉,其特點是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幾乎沒有苦味。而縱觀其他用茶葉配色的菜肴,無不是為了用茶葉去腥、除異味、增添芳香。而陳茶由于貯藏時間久,香氣不斷揮發,而且緩慢氧化,茶味變得混沌,因此用茶味調料時,應盡量選用新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奉化市| 长泰县| 桃园市| 奉节县| 卢氏县| 宝鸡市| 新竹县| 芦溪县| 蓬安县| 彭山县| 茶陵县| 铁岭县| 黄冈市| 红原县| 瓮安县| 南木林县| 遵义市| 湘阴县| 宜丰县| 登封市| 常山县| 屏东县| 赞皇县| 隆回县| 通渭县| 黄浦区| 图木舒克市| 宝坻区| 徐州市| 沐川县| 广宁县| 边坝县| 祁连县| 咸阳市| 黄大仙区| 若羌县| 宾川县| 岑巩县| 新源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