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立志當高遠

諸公在此,務要立個必為圣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拳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癢,恐終不濟事,回家只尋得舊時伎倆而已,豈不惜哉!

——王陽明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寫了一首詩《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正如這首詩所描述的那樣,人生需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它能提升品位,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激勵人們追求崇高的生活。遠大的志向可以使人內心強大,不因一時的挫折而頹廢,也不因一時的成功而得意,它會促使人們不斷地前進,開創美好的人生。

在立志高遠這個話題上,王陽明是這樣闡述的:“諸公在此,務要立個必為圣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拳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癢,恐終不濟事,回家只尋得舊時伎倆而已,豈不惜哉!”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在這里學習一定要立下做圣人的決心,時刻保持著“一棒子打出一道傷痕,一掌打出一條血跡”的精神,才能在聽我講學的時候感到字字有力。

如果你們沒有這種立大志的念頭,稀里糊涂地過日子,那就和一塊死肉一樣沒什么分別,打你也不會感到疼痛,最終也學習不到什么,回家之后還是要把以前的老方法拿出來使用。如此地浪費時間,你們不覺得可惜么?

王陽明的這番話和墨子所說的“志不強者智不達”如出一轍,都是意在促進人們用遠大的目標去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創造出豐功偉業。縱觀歷史上的風云人物,其中成名者很多都是在少年時代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從岳飛的“精忠報國”到周恩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無一不是大志向在督促他們向著成功的道路前進。

秦朝末年,朝廷賦役繁重,天災連年不斷,百姓生活困苦。陽城(今河南登封陽城)地區有個叫陳勝的年輕人,因家里窮吃不起飯,他就給有錢人家當雇工。當雇工的日子特別辛苦,每天拼盡力氣做最累最臟的活,得到的是僅能溫飽的食物。陳勝不甘心受人奴役,他渴望改變這種苦日子,同時也非常同情其他的雇工。有一天,陳勝和其他的雇工在田間休息,陳勝說:“我們不能老是過這種苦日子,以后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陳勝說完,其他的雇工都笑了,他們說:“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咱們生來就是窮苦命。”陳勝嘆息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貧苦農民習慣了貧困和被壓迫的生活,習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因此一時無法接受陳勝的高遠志向。同樣是貧苦農民,陳勝對自己的貧賤地位憤恨不平,并產生了改變命運的想法,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道出了他的高遠志向。這個遠大的志向使得陳勝不再滿足于現狀,促使他在大澤鄉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率領貧苦農民舉行起義。起義軍發展迅速,陳勝果斷地做出了稱王立國的決定,國號“張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稱王立國,是陳勝“鴻鵠之志”的身體力行,也是推翻暴秦、解救天下窮苦百姓的需要。陳勝舉起了反秦的大旗,顯示出了巨大的號召力,各地農民軍、反秦勢力紛紛揭竿而起,反秦起義的烈火終成燎原之勢。

王陽明號召別人樹立遠大的志向,他本人也是這樣做的。王陽明幼年在私塾念書,他問老師:“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老師回答說:“讀書考上進士就是一等重要之事。”王陽明聽了老師的話后,不以為然,他反駁說:“考上進士恐怕不能算第一等事,而讀書學做圣賢才是頭等大事。”剛進入私塾沒多久的王陽明,便立下了“成賢勝過入仕”這種大志向。有了這個大志向作為引導,王陽明讀起書來就有了目標和重點。他開始關注圣人們的生平事跡,關注他們的箴言訓導,一點點地武裝自己的頭腦。最終,王陽明的知識體系豐富起來,思想境界也獲得提升,在閱遍先賢著作、廣收百家所長的基礎上完善了心學,成為后世敬仰的圣人。

人生須立志,立志當高遠。遠大的志向并非是虛無縹緲的,在很多時候它能夠變成攻克人生障礙的強大心靈武器,讓你擁有更高遠、更超然的視界,不斷提升認知水平,最終獲得常人無法企及的成就。如果你想有一個充實完美的人生,就要將遠大的志向當做人生的航標,因為只有遠大的志向才會促使你不滿足于現狀,不虛度光陰,也只有遠大的志向才能幫助你去完成那些別人看似不能完成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大方县| 温宿县| 紫金县| 林周县| 黄陵县| 黄大仙区| 兴安盟| 龙江县| 嫩江县| 霍邱县| 垣曲县| 怀来县| 徐州市| 奈曼旗| 通辽市| 丹凤县| 石林| 日喀则市| 安顺市| 扎赉特旗| 周至县| 抚州市| 大同县| 河东区| 甘孜县| 漠河县| 从江县| 兴隆县| 湖北省| 广平县| 泰兴市| 商水县| 南投市| 南安市| 外汇| 休宁县| 五莲县| 巫山县| 垦利县|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