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來自印度的合十問候

練習方法

雙臂從肘部向上彎曲,手掌合攏,十指彼此接觸,手掌舉于胸前。若愿意,可口念Namaste,實際上這個動作本身就是合十(Namaste)的意思,念(或不念)這個詞時點頭。

為何練習合十

合十手印是印度使用最廣泛、最流行的一個手印,它代表著印度文化及印度人的思維方式,是用來向所遇到的人(不論長幼)致以問候及道別的手勢。

“合十”不是該手印的名稱,而是其含義,凡持此手印即稱為“合十”。

在隨后的章節里我們將談到,在印度文化中,靈性或探尋“真我”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此角度而言,合十手印具有重要意義。

常持此手印向每個遇到的人致以問候,具有極為重要的益處,它能化解個人的自我中心,帶來內心的謙卑。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物質積累及片刻歡愉變成日常生活的主宰,為將人們從這種虛幻的生活方式中拯救出來,古印度智者發明了這個手印,將其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小時候就對一切充滿好奇,常常問周圍的長者各種問題。通常,我的祖母會講非常有趣的故事來滿足我的好奇心。幾乎所有她講的故事皆源自古印度文學或神話題材,最有意思的是,她賦予故事微妙變化來提升其寓意。在此,我想與你分享一則這類故事。

—我與你—

很久之前,印度有個國王,叫做婆羅多(他的名字在古印度被稱為Bharata)。他遵照時俗晚年退隱叢林修行,為達到開悟而過著苦行僧的生活。

在隱居叢林的初期,他放下一切,苦思冥想意識的運作力量(在印度被稱為毗濕奴神),即使在夢里,他的冥思仍在繼續。他不分晝夜地冥想,無事能使他分心。

一天,他在河里沐浴時,碰到一頭妊娠的母鹿也到河邊喝水。一頭咆哮的獅子嚇得母鹿突然分娩,母鹿在分娩時死亡,小鹿墜入河里。僧侶婆羅多本能地跳入河流救起小鹿,然后他將小鹿帶回自己的居所,開始悉心照顧著小鹿。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喜愛上這頭小鹿;一段時間后,這種喜愛轉化為父母對孩子的奉獻。這時的他心無旁騖,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小鹿,生怕別的野獸傷害了小鹿。這樣一來,這個曾舍棄了疆土、財富、權力及妻兒的國王卻被一頭小鹿所纏身。

因此,他在彌留之際未冥思毗濕奴神,卻掛念著那頭小鹿。他未獲得最終的解脫,卻轉世為一頭鹿。由于有些意識覺知,他能記起自己的前世曾是一個國王及僧侶。身為鹿的他意識到自己前世的錯誤,為糾正這個錯誤,這頭鹿來到僧侶婆羅多居住的叢林的同一地點,在此過著僧侶鹿的生活。因此,他又轉世為人,投生在一戶明智的人家。這世他能記起自己的前兩世。

這次明智的婆羅多恪守自己,他不太說話或聽從他人,以至漠視一切。他的外貌不是很順眼,因為他對此壓根不在乎,甚至有人剝削他時,他亦無反應或不在乎,因此人們將他視作傻子,最后他變成國王的一個轎夫。

一次在抬轎子時,婆羅多琢磨著自己前兩世所犯的錯誤,無法與其他轎夫一道平穩抬轎,轎子顛簸晃悠了幾次,國王下令停下查個究竟。他發現因個人緣故而使整個隊伍受到耽擱,于是就發生了下述對話。

國王問:“你看著很健壯,你太累了還是太懶了?為何你無法與別人步調一致,承擔你應盡的義務?”

對此,婆羅多回復了一系列關于“我與你”的問題。

“你說我看著很健壯,你說你看見我未承擔應盡的義務。你所謂‘我與你’是什么意思?你看見了我的哪個部分?

站于地上的腳,腳上支撐的小腿,小腿上的大腿,以此類推,一直到肩膀,肩膀上扛的轎子。何以見得轎子就是我的義務?”

指著國王的身體,他說:“這個坐在轎子里的身軀被定義為你,告訴我:什么是我?什么是你?或就此而言,什么是他人?

三特質[1]及五元素[2]的作用構成了我、你、他,呈現為身體形狀,它們有各種稱謂:神或魔,人或獸,鳥或樹,它們由其無明或智慧所積累的行為而造就,而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意識,超越萬物存在的一切特質?!?

婆羅多講了很多類似的話,最后,他總結道:“構成轎子的物質也是構成國王的物質,構成國王的物質也是構成所有他人的物質?!?

這智慧之流如醍醐灌頂,國王震驚得差點兒從轎子里摔出來,他對這個智者心悅誠服,他說:“求你憐恤我,告訴我你是誰。你看起來像個傻子,而我相信你是個開悟者。”

這勾起了更多談話,婆羅多回稟國王,說自己究竟是誰是不可能的,因為當一個人已經證悟到實相,這個人怎么能說自個兒“這是我”。

國王對這突發智慧留下了深刻印象,聲稱他現在無需到處尋找智慧,因為他已接近智慧的源頭。為了傳播這種智慧,國王請求婆羅多將此智慧轉化為世人易于接受之事,因此,婆羅多提議行“合十禮”,以提醒世人關于“我與你”的真諦。

這就是“合十”手印怎樣在印度及印度文化中起源并得以踐行的原因。

在這個故事里,談到婆羅多自我中心的化解,他在歷經三世后變成踐行者。起初在叢林時,他不能完全放下國王照顧弱者的本能,即便他們能夠自我照顧。他拯救小鹿是一種高尚自然的行為,但是感到對小鹿負有責任是他隱藏的自我中心。第二世,他的自我中心被愧疚所取代。第三世,他的愧疚已被放下,直截了當的質疑觸發其內在智慧,瓦解了通向解脫的最后障礙,這就是“合十”所代表的內涵。我們每次向他人問候或道別時持“合十”手印,都受到“我與你”直接問題的觸動。

合十(Namaste)的含義

現在讓我們來試圖理解這個手印的深遠含義。

Nama Aste:Nama梵語意即“鞠躬”。Aste(Astitva)意即“物質存在”,它不僅是我的,也是整個宇宙的,包括我的、你的。因此,Nama Aste全意是“我向整個存在鞠躬”。

Nama Aste:Asteya 梵語意即“那個不是我的,對其無任何欲望”。Namaste 的另一個意思是“我向那個‘不是我的’鞠躬,對一切無欲望?!?

Nama:梵語意即“鞠躬”,表示尊重;同時,Nama結合兩個梵文Na 及Ma,Na意即“非”,Ma意即“我”,因此Na Ma意即“非我”,就此而言,Na Ma Aste意即“非我的”或“非我、非我的”。

Aste:梵語意即“存在,或非我的”As意即“我”,Te意即“你”。在此,Namaste意即“我向你鞠躬”或“非我,我與你”。

Namaskaar:現在我們明白了 Nama 的意思,Askaar(Astitva kaarak)意即:創造了存在的意識能量是一切造物及幻象(Maya)的源頭,我們向其鞠躬、尊重,向意識臣服。

合十的作用

在該問候手印里,十指并攏將增強所有五個元素,手掌合攏將關閉能量(氣)從身體流出,自然增強體內能量。

該手印對個人保持謙卑及化解自我中心非常有效,每當我們向他人問候及告別時皆應持此手印。

“合十”是一個富含韻味、內涵及實質的手印。在持此手印時,我們會感到從一只手流向另一只手的能量(氣)變強,感到身心變強。當我們將雙手合攏居中時,實際上在練習連接大腦左右半球,這是瑜伽的合一過程。“合十”將左與右、男性與女性、陰與陽[3]、邏輯與直覺、力量與柔軟結合為一個整體。

這個手印將我們從自我中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使我們變得謙

卑及愉悅。它亦能消除恐懼及頭痛,因此我們感到身心變強。

“合十”是令人振奮的,它賦予我們對整體意識的感恩之情。

注釋

[1].阿育吠陀認為,所有人皆有三個特性,梵語將特性稱為“古那”(guna)。第一種特質稱為沙圖古那(sato guna),沙圖古那指所有柔軟的、美好的事情。第二種特質稱為塔瑪古那(tamo guna),指所有與憤怒有關的事情。第三種特質稱為納嘉古那(rajo guna),指所有與享樂有關的事情。比如統治階層,具有納嘉古那;勞動階層,具有塔瑪古那;對現狀很滿足、和平的人,具有沙圖古那。

[2].五元素是指火、風、空、地、水。

[3].印度文化中稱“陰陽”為希瓦(Shiva)與夏克提(Shakti),也稱為普茹夏(Purusha)與普茹克瑞提(Prakriti)。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福清市| 吉水县| 康乐县| 英山县| 青州市| 大埔县| 祁门县| 合肥市| 金川县| 翁源县| 桐柏县| 桂东县| 泰兴市| 武川县| 镇宁| 张北县| 长海县| 石嘴山市| 三原县| 深圳市| 襄垣县| 丰顺县| 河间市| 洪江市| 阿荣旗| 江达县| 古浪县| 揭西县| 江源县| 澄城县| 建昌县| 济宁市| 梓潼县| 临猗县| 丰都县| 石河子市| 九江县| 开江县| 东阳市| 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