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緣起(1)

我如何被手印所吸引

從小至今,我很慶幸自己身邊總是智者云集,他們是我的老師或朋友,其中有一個人是我的祖母,她名叫查圖拉(Chatura),意即聰慧者。我很有幸與她共同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4年。她是梵文典籍(無論宗教或非宗教)的熱心讀者及獨立思考者,她讓我閱讀那些梵文典籍,并培養合乎邏輯的釋義能力。就是那時,她向我第一次推薦了手印及花香療法。她使我意識到這些知識寶庫正隨著所謂現代社會的出現而逐漸遺失。正是她使我明白這些古代典籍里蘊含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種子,健康是如此的自然而毫不費力。

記得有一次我鼻子感染,疼痛難耐,她給我一種雞蛋花(Chafa),僅僅聞吸其花香,疼痛及感染就在一兩個小時內消失了。雖然那時我太小,不完全明白她對我究竟產生了什么影響。長大后我開始學習各種醫學及治療體系,一直在尋找無需藥物而保持健康的方法,因此發現了手印及花香療法。

我第一次聽說手印,是童年時祖母告訴我的。第二次了解手印大約在30年前,當時我與家人一道在南印度旅行,這是一次有趣的休閑旅行,旅程中我們參觀了很多歷史景點,在那些地方我看到很多修行者、瑜伽士、神及女神的繪畫及雕像均持各種手印或手指姿勢。有趣的是沒人說些什么,似乎這些手印理所當然,卻無人知其究竟。

在參觀一個寺廟時,導游是個博學之士,他介紹了很多關于手印的知識,詳細解釋了手印在所有雕像及繪畫里的寓意。那時我了解到手印用途的模糊概念,即修行者在成年累月打坐的艱苦條件下,用手印來保護身體。同時,手印也促進個人的靈性之旅(在古印度,智者隱居在喜馬拉雅山脈或叢林等地找尋自我解脫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那時我太年輕,不能完全領悟手印的理念,雖然我對手印感興趣并為之著迷,但一段時間后,我被大學學習、工作、診所等各種事務纏身,忘記了手印這碼事。

在完成各種治療體系(例如阿育吠陀、西醫、順勢療法等)的比較學習后,我認識到所有藥物皆具有潛在副作用,于是我轉向探索非藥物療法。我開始尋找各種治療方法,那時,很多類似治療體系在歐洲各地正被運用,但我很難在那些技術里發現符合邏輯的東西,因此,我開始探索遺失在歷史滄海里的古代治療體系。

我試圖回憶起迄今為止所讀過的所有古代典籍,我從古代耆那教及佛教典籍中發現了花香療法。類似地,我回憶起那個導游關于手印的介紹,我從《恩弟亞舞圣典》(Nritya Shastra)、《戲劇藝術經》(Nattya Shastra)、《咒語經》(Mantra Shastra)等典籍中找到一些手印的資料。雖然我在古代典籍中很少找到手印有益于健康的詳細資料,但通過研究手印的原理及其用途,就容易理解手印的健康益處。

那段時間,我到很多歷史景點旅游,增長關于這些古代藝術的見識,其中一個景點是位于印度中部的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就像其他古代佛教寺院一樣,它是一種大學修道院,極其注重教育。它以中央方向為核心,劃分成生活及教育幾個不同的大學,阿旃陀石窟的布局體現這種組織結構,大部分石窟只從外部連接。公元7世紀的中國游學者玄奘告訴我們,陣那[1]于5世紀曾住在阿旃陀石窟。在阿旃陀石窟鼎盛時期,其居留地容納了數百名教師及學生。很多完成了首次培訓的僧侶,在季風季節流徙生活結束后,將阿旃陀石窟作為一個返回據點。阿旃陀石窟的建造時間可追溯至約公元前230年,1983年這個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遺產保護中心。

我與家人一道去阿旃陀石窟旅游,我兒子那時大約2歲,我們在那里巧遇一位修行者。當時我們正坐在河岸邊,修行者從洞穴后面走過來,由于我們背對著他,他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印度方式向我們賜福,這個情景被一個給我們照相的朋友看見了,就告訴了我們。我起身跟這個修行者聊了一會兒。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問我的名字,他好像在那里居住很久了。他對我說:“我知道你正在探尋,最終你將獲得你探尋的所有知識,但是別急,漸漸地,所有蓮花瓣將向你開放。”言畢,他回到洞穴里。

隨后,我開始收集手印資料,從此打開了非藥物療法的一扇嶄新大門。

手印的含義

在《戲劇藝術經》(Nattya Shastra)中有段優美的語錄及譯文,常被用作手指姿勢的引文。

手之所指,目之所至

目之所及,心之所隨

心之所在,情之所生

情之所感,放縱所發。

手指姿勢是如此博大,幾乎涵蓋了人類生活及整個宇宙的各個方面。

手印有很多含義,其中一個含義是“印”,一個含義是“姿勢”,另一個含義是“情緒表露于臉上”,比如當人生氣時,臉上顯露出怒氣,情緒在臉上的顯現被稱為“印”。特別是在某些古印度典籍,例如在《干闥婆經》(Gandharva Shastra)里將“手印”詮釋為手勢,或手部、特定手指運動的姿勢。

在特定冥想狀態下,“手印”也蘊含身體姿勢的意思。瑜伽手印是一種特定的呼吸技巧,或使自己保持特定姿勢以獲得健康及靈性。

手印起源及各文化背景

手印的起源

在此,我想分享一小則可能是手印起源的神話故事。

億萬年前,時間伊始,梵天[2]有一個兒子叫做阿闥婆(Atharvan),梵天向他展現了關于萬物的完整的天上(或天堂)知識,包括天堂治療學[3]。

圣人達呵池(Dadhichi)是阿闥婆的兒子,他的知識面也很廣,但是遠不及他父親的知識,因此他想通過冥想來完善自己的知識。

看到他的決心,感受到他對知識的渴望,因陀羅[4]非常滿意,他出現在達呵池面前,問道:“你要找尋什么?我想賜你所想的一切。”

達呵池說:“請教我你所知道的天堂科學。”

因陀羅答應教他某種治療學,但是有個條件。

“如果你與任何人分享該知識的話,我將砍下你的頭顱。”

達呵池同意了,于是他被授予天堂治療學,主要是手印[5]及花香的運用。

不久,雙馬童[6]聽說這事后找到達呵池,懇求達呵池也教他們科學。

“我怎么可以呢?”達呵池說:“如果因陀羅知道我違背了誓言的話,他將會砍下我的頭顱。”

“我們會多加小心的”雙馬童許諾道“難道你信不過我們?”

因此,達呵池將因陀羅傳授的手印及花香運用知識再傳授給雙馬童。為了將達呵池從因陀羅的暴怒中解救出來,雙馬童事先用馬腦袋代替達呵池的腦袋,然后等著。

因陀羅聽到達呵池違背了誓言后,他怒不可遏地砍下達呵池的假頭顱。雙馬童立即還原達呵池的真頭顱,一切順利!

此后,雙馬童使用手印及花香來醫治人類。這就是人類如何學到這門天堂治療學的故事。

這個故事不但談及手印及花香療法的起源,也談到移植手術的概念。

現在回到可能的歷史起源。印度本質上是一塊靈性的土地,在此我想澄清靈性與宗教無關。宗教是一種純粹的社會現象,它的出現是為了維持社會的平衡,宗教基本上是一系列生活規則,這些規則基于社會、經濟、環境、國土條件。因此,國土不同,宗教不同。一段時間以后,傳播宗教的人利用這些規則,他們創造了社會不需要的東西。靈性不像宗教,它是完全獨立的,因人而異的。靈性是非常自然的,不需要任何法律、規則。從這個意義而言,印度是靈性的土地,印度的水、空氣、土地具有特定的振動,特定的靈性芬芳。人們來到印度就能感受到她的特別,所以西方人來到印度,他們被印度土地深深吸引,試圖學習不同的東西。我想原因是印度誕生了像佛陀、大雄、克里希納穆提等這樣的圣人,他們是試圖給整個人類指明新方向的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成功。這里我想強調一點,即便在佛陀、大雄、克里希納穆提誕生之前的數千年前,靈性曾是、今天仍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整個印度史表明,古印度智者超脫了世俗的物質存在,他們在個人層面上正在尋求某種解脫及開悟。對開悟的探尋曾經是、今天仍是每個人固有的責任。所以,那時及今天的印度人想要遠離疾病、恐懼、憂慮等問題,因為這些東西影響人們探尋真我。由于這種思維及質疑模式,6500年前,印度人發展了阿育吠陀醫學。

阿育吠陀是已被確立及驗證的使人們遠離疾病、恐懼、憂慮、貪婪及一切無需之物的方法。問題是若遵循阿育吠陀的話,遠離疾病需要付出某些努力,比如尋找及準備藥物,去叢林找草藥,制成粉劑、湯劑,遵循所有的指導及禁忌,總之,需要付出特定時間及努力。而對于步入靈性之旅的人而言,要做到這點相當困難,也許這就是在古印度醫療體系中發展出非藥物療法的原因。因為那時的智者想要一些無需特別努力而遠離疾病、恐懼、焦慮等問題的方法,也許他們專注于這個方面,隨后發展了這兩個治療體系,一個是手印,另一個是花香療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登封市| 安国市| 宣汉县| 石楼县| 陈巴尔虎旗| 松阳县| 宁武县| 上栗县| 安化县| 精河县| 武邑县| 栾城县| 格尔木市| 新河县| 沈阳市| 会泽县| 浦江县| 化德县| 乌拉特前旗| 茌平县| 大余县| 旺苍县| 安龙县| 奉化市| 永寿县| 西乡县| 曲沃县| 南漳县| 环江| 孟村| 类乌齐县| 镇远县| 陆良县| 吴旗县| 南皮县| 长治县| 久治县| 梁平县| 古丈县|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