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增值(“從實踐到理論”企業管理叢書·利豐系列)
- 鄭艷玲
- 647字
- 2019-11-29 22:33:09
三、供應鏈管理為客戶實現價值的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成立于1939年,惠普臺式打印機于1988年開始進入市場,并成為惠普公司的主要成功產品之一。但隨著臺式打印機銷售量的穩步上升,庫存也大量地增加。為此,惠普公司實行了新的供應鏈構筑方案。重新設計的供應鏈如圖1—3所示。

圖1—3 惠普公司改造后的供應鏈流程
在這個新的供應鏈中,主要的生產制造過程由在溫哥華的惠普公司完成,包括印刷電路板組裝與測試及通用型總機裝配,這一過程包括將電子組件(諸如ASIC、ROM和粗印刷電路板)組裝成打印頭驅動板,并進行相關的測試;將電動機、電纜、塑料底盤和外殼、齒輪、印刷電路板組裝成打印機,并進行測試。其中的各種零部件原材料由惠普的子公司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供應商供應。在溫哥華生產的通用打印機運到歐洲和亞洲后,再由當地分銷中心或代理商安裝與地區需求一致的變壓器、電源插頭和用當地語言寫成的產品說明書,完成整機包裝后由當地經銷商銷售到消費者手中。同時,在產品設計上也做了一定的變化,電源等客戶化需求的部件設計成了即插即用的組件,從而改變了以前由溫哥華的總機裝配廠生產不同型號的產品、保持大量庫存以滿足不同需求的情況。原來需要7周的成品庫存量改造后只需要5周的庫存量,一年大約可以節約3000萬美元,電路板組裝廠與總裝廠之間也基本實現無庫存生產。
通過惠普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供應鏈的各個組成部分運作的協調程度越高,相互之間的交易成本就越小,創造的顧客價值也就越大。只有以顧客為導向,不斷完善流程,形成各個關鍵資源的共享與傳播才能不斷創造最大化的客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