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武王伐紂平話(3)

有妲己知太子長大,心中怕怖:“有一皇后正宮中宮人告與太子,知我教天子壞了他母,以此上不便。我今暗宣費仲。”費仲蒙旨至于殿下,具禮,妲己問曰:“卿記得十年前事?”費仲曰:“那一事?”妲己曰:“當日姜皇后死之日,有太子一歲,至今十年,太子欲乃成人,怕姜皇后宮中宮人告與太子得知,恐太子報仇,是此不便。此事如何?”仲曰:“小臣有一計,亦可教娘娘心不生憂。”妲己曰:“如何?”費仲曰:“把皇后宮中宮人除了,萬無一失也。”妲己曰:“如何除得?”仲曰:“娘娘至晚,共王相見,娘娘面帶憂容不悅,王必問,娘娘便奏,只言:“姜皇后宮中宮人,倚著正宮名下,見子童無禮,臣乃難甘,可除之。”王曰:“怎生除得?”娘娘曰:‘臣心教陛下,去殿下置一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所,教正宮宮人相撲,贏底推入酒池,教飲酒醉死;輸者推在蠆盆中,教蛇蝎蜇死。如有不死者,得罪之人推在炮烙煻灰火坑之內。更燒銅柱大紅,縛在柱上,一燒死也。’此乃除之,更無一人告與太子,太子不知仔細,方免娘娘之憂也。”妲己曰:“卿且退去。”費仲蒙恩,便辭娘娘去也。

妲己至夜,與紂王相見,面帶憂容,顏無笑色。王怪問曰:“卿因何不悅?”妲己詐云:“臣啟大王,今有姜皇后位下宮人,倚著正宮名勢,見子童無禮,巨欲大除之。”王曰:“依卿所奏,怎生除之?”妲己言曰:“我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教宮人相撲,贏底推在酒池內飲酒;輸底推在蠆盆,交蛇咬蝎蜇。得罪的推在炮烙,教抱銅柱。”紂王見道:“依卿所奏。”即傳宣于殿下,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銅柱。

一切都置就。紂王共妲己摘星樓上飲酒,令宣姜皇后宮中宮人,盡皆梳妝美麗。宮人咸至樓前。盡教去卻宮衣繡裳,只系裙子一腰,教二人相撲,往來風吹,忽有裸體之形。妲己共紂王取樂笑耳。贏者推在酒池之內,交飲酒醉死。輸者推在蠆盆之內,交蛇咬蝎蜇死。如有得罪之人,推在炮烙之內,教抱通紅銅柱燒死,如此無道,損害千人之命。宮女聲哀不止。妲己共紂王取樂無厭,如此無道,國中依言無不知。有詩為證。詩曰:

狐靈專寵恣荒淫,嗜酒成池肉作林;

一日朝歌非我有,方知天命果難諶。

有一日,紂王與妲己在摘星樓上對坐取樂,忽見一人,引太子殷交,此人是東宮奶母馮氏,游于樓下。妲己大怕,自心思:設若奶母馮氏告與太子,知我教天子壞了他母,以此是不便。次日,又暗宣費仲至于后宮,見妲己曰:“昨日子童見奶母馮氏,引著太子;恐馮氏告與太子,知吾交天子壞了他母,切恐太子報仇,此實不便。今宣大夫,此事若何?”費仲曰:“小臣定一計與娘娘,除了奶母。”妲己曰:“如何除之?”大夫曰:“娘娘取一日推作生辰,遍告諸宮監,必來與娘娘賀生辰;奶母必來與娘娘過盞,娘娘佯落盞墜地,又言奶母倚太子勢,欺負子童。娘娘便奏天子,天子必信,坐罪于奶母也。”言畢,“臣且退去。”妲己亦依費仲之言。

至來日,妲己傳令:“今日是吾生辰。”宮人皆知,都來受仙宮內賀生辰。時有奶母馮氏思惟:妲己損宮人計有千萬人命,我若不是在太子宮內,如今也送了我性命也。可惜了姜皇后!言訖,涕淚如雨。三思之次,不免也去來見妲己。問候禮畢,列尊卑而坐。

馮氏與妲己過盞上壽,妲己佯落盞墜地,便著惡言罵詈馮氏。馮氏心中驚怕,又見妲己奏曰:“如今奶母馮氏,欺負子童來。”王問曰:“因何敢欺負卿來?”妲己曰:“倚著太子勢,故意欺負子童。愿大王與臣妾做主。”紂王見道,轉加慍怒非常,言稱:“叵耐豈敢!”令左右宣馮氏。

馮氏蒙宣,詣于殿下,山呼萬歲畢。王問曰:“爾何欺負妲己?”馮氏曰:“豈敢欺負娘娘。”妲己奏曰:“愿我王與子童做主。”紂王不察其情,乃問妲己:“奶母欺卿,合當甚罪?”妲己曰:“合該炮烙之刑。”王曰:“依卿所奏。”左右宮人推去炮烙之刑,馮氏痛哭,告天子:“大王,可念太子年幼,臣妾乳哺之恩也。愿大王赦臣妾之罪。”紂王曰:“寡人欲免爾罪,妲己不肯。”令左右宮人推去,奶母大慟。忽有報與太子知,速來救奶母。果然見宮人將奶母推奔火坑之側,太子高聲喝宮人:“不得無禮!”奶母視之,卻是太子。奶母告曰:“看幼小乳哺之恩,救我性命!”太子聞言道:“宮人且留人,我見父王去。”

詣于殿下,山呼萬歲畢,奏曰:“我王何故欲殺奶母,有何罪?”王曰:“罪當合死也。”太子奏曰:“且看兒子面,免奶母死罪,貶入冷宮。愿父王寬恕。”紂王聞奏,遂免死罪,教入冷宮去。太子謝恩禮畢。有奶母心憂。后有宮監送馮氏去冷宮,朝食凍薤冷飯,夜臥粗惡床席。日往月來,自經半月有余。奶母每日作念太子,怎知俺冤屈之事。怎見得?有詩為證。

詩曰:

詐祈妲己囗生辰,馮氏同為祝壽人;

誤落金杯欺誑我,貶于冷地屈誰伸。

太子每夜睡臥不寧,精神恍惚。當日太子閑行至后花園中,梧桐樹下;太子看玩之間,忽見一陣旋風,來往繞定太子,左右盤旋千遭,吹得太子衣袂亂散。太子言道:“此旋風好怪么!”言罷,又見第七個梧桐樹下,有一女人,涕淚交流,哽噎大怨,言曰:“紂王共妲己,太子好無道!”太子聞言大怒,向前來問,至近卻是奶母。

太子見奶母禮畢,太子曰:“你在冷宮受苦,且自寬懷,我去奏父曰,教奶母去東宮者。”奶母啟告太子曰:“我不愁我身受苦,別有冤屈之事。”太子曰:“有何冤屈?”奶母哽咽不道。太子曰:“爾不言,吾豈得知?”奶母曰:“自從十載之前,太子始年一歲,被妲己讒佞你父王,把爾親母姜皇后從摘星樓上攛在樓下,搠殺爾親母。我養育你到今十載,又教爾父王去殿下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把你娘宮中宮監盡皆除之。此是妲己并費仲之計,故壞了千萬人命。妲己又教爾父王修臺閣宮殿,費萬民之力,停罷農桑,民不聊生,不納忠臣之諫,盡是妲己并費仲,故教爾父王行不仁無道。今告太子,你娘尸首見埋在后宮第七個梧桐樹下。”太子問奶母曰:“實有此事么?”奶母哽咽哭告太子曰:“妾言不敢虛誑,恐太子不信,去梧桐樹下看之便見也。”道罷,奶母自覓死咽喉而亡。太子令左右宮人埋了奶母。太子親往梧桐樹下祝曰:“拜告親母,若是母有如此之事,漸時顯其靈,不孝兒與我母報仇。”言罷,姜皇后聽得太子所祝,便顯靈圣去空中,忽作人言曰:“告太子,您娘苦死,不可以說!”太子聞言,仰視空中,果見親母,遂拜畢;見空中滴溜溜落下一件物來。太子加額,不知是甚物。太子接得視之,乃一首詩。詩曰:

宿冤宿對是無休,妲己生嗔起事由。

奶母銜冤俱說破,須憑太子報冤仇!

太子讀罷詩句,再視不復見之。太子慟啕大哭,心中懷恨無限。至夜,太子正睡之間,忽見親母并奶母一切苦楚宮人,來告太子曰:“爾父王無道,寵信妲己之言,把俺等尸首不埋,冤恨無伸。望太子與俺等報仇!”言罷,太子大哭,忽然覺來,悲啼移時,大恨妲己。

到早晨,專來諫父王。詣于殿下,山呼畢,奏曰:“臣啟父王,如今臣見宮娥痛死,黎民懷憂,皆是妲己一人之過也,教斬了妲己,天下清肅也。”王乃不從。太子去宮見妲己。妲己置酒管待太子。太子接得金盞,用盞便擊妲己。妲己忙走入深宮去了。太子復回于東宮。

卻說妲己號啕大哭,去見紂王。王問妲己曰:“卿為何悲啼而至?”妲己奏曰:“臣啟陛下,今有太子到臣妾宮中,臣置酒宴待之,太子用金盞打臣妾。以此告我王,與臣妾做主。”紂王聞奏,大怒,令賜太子死。

卻有一人報與太子知。太子大怒,復往太廟中取寶劍,欲待斬妲己。有一人告與妲己。妲己聞言,乃奏紂王曰:“今有太子去太廟中取寶劍,必欲與陛下為患矣。陛下卻問太子取將寶劍來者,毀卻甚妙。”紂王聞奏,令御弟子虎去取寶劍。子虎蒙宣,去太子處取劍,至于東宮殿下。左右報與太子。太子聞之,大怒曰:“來者必斬!”子虎聞言,卻回奏紂王。

王聞奏,問妲己曰:“此事若何?”妲己奏曰:“交費仲取去。”王曰:“依卿所奏。”宣費仲至殿。王曰:“今有太子去廟中取了劍也。卿與寡人去取將劍來!”

費仲蒙宣,到于太子宮中,見太子。太子仗劍,驟出宮來殺費仲。費仲繞石柱而走。太子劈一劍石柱上,火光迸散。費仲脫命而走,至于殿下奏曰:“似此誰人敢去取寶劍?”妲己曰:“如何斬得太子?”費仲曰:“臣定一計,必斬太子。”紂王曰:“有何計?”費仲曰:“去殿下伏了兵士,陛下共娘娘殿上令宣太子,知我王共娘娘在殿上,必來帶劍而見帝,令左右擒住太子,令教賜死。”紂王、妲己聞奏大喜,一依費仲之言。紂王宣太子。太子蒙宣,遂問來人曰:“妲己在殿上么?”來人曰:“然。”太子見道,袖劍入內,一心待斬妲己,與母報仇。太子便去見帝,詣于殿下,山呼拜舞罷;紂王傳宣,捉住太子,教赴法場斬之。妲己奏曰:“太子先待殺取劍之人,又帶劍入內,此是弒君弒父,太子合該炮烙之刑而死。“紂王:“依卿所奏,教炮烙之刑。”費仲奏曰:“臣啟我王,不可炮烙,恐小邦聞之炮烙太子,恐哂之。不可以。只依法斬之。”紂王亦依費仲之言,令建法場斬之。

須臾間,去斬太子。百官恣嗟,群臣仰嘆。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渾如灌口。人人見者無不下淚,個個觀了,咸皆傷情。如花仕女見太子,心懷不悅,懶妝梳,似玉郎君,觀儲君意抱傷情,罷宴會無不感悲。

時有紂王二庶兄,一個是箕子,一個是微子。二人來諫紂王,詣于殿下,躬身諫曰:“臣啟我王,且免太子之罪如何?”紂王不聽,令左右推奔法場。才然便斬,忽有一人,身長七尺,仗劍驟走如飛,至法場揮劍殺之,無人可當,劫了法場,救了太子,往西而去。救了太子的是誰?詩曰:

法場建起試龍泉,為帶環刀有罪愆。

不是胡嵩來救卻,儲君一命掩黃泉。

當日救了太子的是胡嵩。胡嵩引太子,二人相從,至夜到皇伯比干宅內。太子、胡嵩二人見比干具禮畢,比干將二人邀入衙內,置酒管待二人。比干問太子曰:“有何事意到來?”太子大泣,告曰:“如今俺父王信妲己之言,待斬愚子,被胡嵩劫了法場,以此到來,待訴與皇伯。”比干聞言,大哭久之,言曰:“君王不明,自亂天下。棄妻斬子,不修國政,乃信婦人之言,不信忠臣之諫。”言畢,管待二人于宅中。

住了三日,太子告皇伯曰:“俺王無父子之恩,亦有斬兒之恨,寵信妲己。”言訖淚下。又告曰:“吾欲要將招兵,滅無道之君,斬妲己,誅費仲,報親母之仇如何?”比干勸曰:“君父之間,豈行如此歹事?”太子曰:“父無愛子之心,子有孝父之意,叵耐妲己賤人,教我娘苦死!”

言語中間,卻說紂王聞胡嵩劫了法場,令費仲、費孟不越一家,搜捉二人。來到比干宅,見比干。二人相見,各施禮畢,比干邀費孟入衙。茶湯罷,費孟曰:“如今敕令吾,不越一家,搜捉太子并胡嵩。上啟皇伯,此二人曾來么?”比干曰:“怎敢來?我若見,必捉將來見天子去。”二人言語中間,有太子知費孟來搜捉。太子大怒,欲待前來廳上殺費孟去。胡嵩諫曰:“太子殺費孟,不連累皇伯乎?假令便殺了此人,何濟?”太子聽諫,不去。費孟離宅去了。

至夜,比干共太子議論此事。太子曰:“我往求兵將,必殺無道之君,不顧其父,難舍妲己并費仲!”比干聞太子之言:“大丈夫之志也!”

至明日,太子共胡嵩二人去辭皇伯比干。辭了,二人便出西門。才行之次,忽見費仲。太子共胡嵩嚙齒,仗劍來殺費仲。費仲縱馬而走,不能殺之,只殺了仆人數個。二人走出西門去了。

卻說費仲慌來見帝,詣于殿下,山呼萬歲:“大王禍事也!”“禍從何來?”費仲曰:“今有靈胡嵩共太子出西門而走;臣見二人,去趕;二人仗劍來殺臣,臣縱馬而走,遂殺了伴當數人。二人去之甚速。”

紂王聞奏,心中大怒,敕令左將軍蝦吼領兵五百趕太子并胡嵩此人是游魂神。蝦吼是大耗神,右將軍佶留留此人是小耗神。紂王又教四門都檢點魏鬼、魏歲,此二人是劍殺二神也。眾將來趕太子,太子獨戰眾將,不能斗敵,太子共靈胡嵩各自逃生走。二人性命如何?詩曰:

來追諸將若奔風,料敵人間孰比雄?

幾戰殷君皆喪膽,黃昏逃避廟堂中。

當日太子一夜躲兵獨行,到一廟中。有一神人來請太子上殿而歇。神兵問太子曰:“何故來此?”太子具說父王不仁無道之事。神兵曰:“你后必破無道之君。吾與汝一法必勝矣。”先贈酒一杯與太子飲之;又與大斧一具,可重百斤,名曰“破紂之斧”。神人便助太子有力也,接大斧入手中。忽然覺來,卻是一夢,果然見大斧在手中。太子自覺有力,弄大斧恰如無物相似。

至天明,見牌上字名曰“浪子神廟”。道罷,又有蝦吼、佶留留兵來。太子拈斧在手,便與二將決戰。都無數合,殺退二人兵士。太子望朝歌,大恨父王并妲己。

太子往黃河而進,至于河岸口,見一漁父,太子曰:“漁公,渡予過于此河,感謝勿阻。”漁公曰:“爾是何人也?”太子具說前事,又問曰:“公何人也?”公曰:“吾是紂王之臣,姓高名遜。”太子復問為何在此。公曰:“因初修臺時,為吾慢功,故罰吾為長流百姓。今避世在于河中,且為釣叟。今太子不是非常。”專意留太子管待,太子不肯住。高遜渡太子過河,與太子相別。太子前到潼關,便入華山中聚兵,一心待破無道之君。詩曰:

夢里神人賜斧斤,故教戰敵二將軍。

各逃患難漁公渡,猶自心中怨紂君!

卻說蝦吼、佶留留、魏歲、魏鬼四人回兵來見天子,詣于殿下,山呼畢:“臣啟陛下,如今走了太子,四人俱來乞罪。”紂王聞奏:“卿等無罪。”四人謝恩出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贵阳市| 城市| 财经| 平原县| 广河县| 竹溪县| 华蓥市| 定日县| 鄂伦春自治旗| 四平市| 龙泉市| 永靖县| 浪卡子县| 道孚县| 泸西县| 徐闻县| 平陆县| 莲花县| 嘉定区| 焉耆| 西乌| 报价| 阳东县| 和平区| 双辽市| 龙南县| 湘潭县| 独山县| 丰台区| 封开县| 永德县| 汤阴县| 白水县| 孟州市| 高碑店市| 五华县| 准格尔旗| 鞍山市| 中宁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