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6章

國朝吳坰撰。坰字季野,宣城人。王士禎《居易錄》云:吳坰文學、戰國、短長,及管、韓、荀卿子,作《準言》以擬《權書》;其《正學》、《觀時》、《斂禍》諸篇,可自作一子。今觀其文,大抵摹擬周、秦,得其形似。士禎所云,猶明人標榜之馀習也。

《杏村詩集》七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謝重輝撰。重輝字千仞,號方山,德州人。大學士升之子,以蔭授中書舍人,官至刑部郎中。王士禎嘗選刻十子詩,重輝其一也。

《蕭亭詩選》六卷(山東巡撫采進本)

國朝張實居撰,王士禎所評選也。實居字賓公,號蕭亭,鄒平人。士禎《序》,稱其古今詩盈千首,樂府古選尤有神解,為擇其最者三百馀篇,為此集云。

《后圃編年稿》十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嶟瑞撰。嶟瑞字蒼存,盱眙人。王士禎嘗稱其縱橫有奇氣,今觀其詩,士禎之說不謬,而過求磊落,轉近粗豪,則陶冶之功未至也。

《荊樹居文略》十卷(湖北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懋緒撰。懋緒字汝時,號正所,江陵人。是編乃其門人楊士瓊所編。

凡語錄五卷,詩文五卷。懋緒與趙御眾、漆士昌為友。御眾,孫奇逢弟子也,故耳目濡染,其語錄亦宗姚江之學,然不為明季門戶之見,以奇逢亦不立門戶故也。

至於文格樸拙,詩多說理之作,則講學家之舊派,不自懋緒始矣。

《冠豸山堂文集》三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童能靈撰。能靈有《周易剩義》,已著錄。是編刻本一卷,為:中天、河洛、五倫說;抄本二卷,皆論學之文。然刻本題曰卷一,必尚有他卷,非完書也。其論“河圖”之中數三五,配“大學”之三綱領,外八數配八條目,一二三四為明明德之條目,六七八九為新民之條目,未免牽合。至於辨六十四卦,與大衍相合之數,又以九卦即序卦之馀蘊,序卦為氣,九卦為朔,亦苦心研索之學。

然大抵附會於術數,朱子所謂“易外別傳”者也。

《谷水集》二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胡夏客撰。夏客字宣子,海鹽人。順治中諸生,明兵部職方司郎中震亨子也。是集凡詩二十卷,文二卷,康熙中,其同邑陳光縡為之《序》并《傳》,又為之《箋》。震亨家富藏書,其撰《唐音統簽》,夏客實與有力。泛濫古人,耳目既闊,故負其才調,頗以氣骨自高,而粗豪之失,亦由於此。

《丁野鶴詩鈔》十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丁耀亢撰。耀亢字西生,號野鶴,諸城人。順治中由貢生,官至惠安縣知縣。是集凡分五種,曰《椒邱集》二卷,起甲午終戊戌,官容城教諭時所作;曰《陸舫詩草》五卷,起戊子終癸巳,皆其入都以后所作;曰《江干草》一卷,起己亥終庚子;曰《歸山草》一卷,起壬寅終丙午;曰《聽山亭草》一卷,起丁未止己酉。自《陸舫詩草》以前,耀亢所自刻。《江干草》以下,皆其子慎行所續刻也。耀亢少負雋才,中更變亂,棲遲羈旅,時多激楚之音。自入都以后,交游漸廣,聲氣日盛,而性情之故亦日薄。王士禎《池北偶談》,載其《陶令兒郎諸葛妻》一律,謂野鶴晚游京師,與王文安諸公倡和,其詩亢厲,無此風致,蓋亦有所不滿矣。

《吾好遺稿》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章靜宜撰。靜宜字湘御,吳縣人,順治中諸生。此本凡詩三百馀首,列近體於前,而次古體於后。卷首具標姓字里貫,如小傳式,疑即從選本中析出者也。靜宜嘗從學於宋實穎,又與吳偉業酬贈,故歌行清麗激楚,頗近《梅村集》門徑,特才華未為富贍,故邊幅太狹,終不能與之抗行耳。

《萊山堂集》八卷、《遺稿》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章金牧撰。金牧字云李,歸安人,由監生官柏鄉縣知縣。其時文縱橫博麗,雖不中規矩,而勃勃有奇氣。在當時其名甚噪,日久論定,究不免有偽體之譏。至今談制藝者,舉為厲禁。計其詩格,亦當在盧仝、李賀之間。而是集所載,了不異人。其殆才有偏長歟。

《杲堂文鈔》六卷、《詩鈔》七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鄴嗣撰。鄴嗣字杲堂,鄞縣人,順治中諸生。其文鈔,馀姚黃宗羲所定;詩鈔,其同里徐鳳垣所定也。鄴嗣《自序》稱,得黃梨洲而后敢為文,得梁中狄而后敢為詩。宗羲《序》稱其皆胸中流出,無比擬皮毛之習。蓋破除王、李、鍾、譚之窠臼,而毅然自為者也。

《孔天徵文集》(無卷數,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孔尚典撰。尚典字天徵,號汶林,江西新城人。順治中歲貢生,《新城縣志》載,尚典有文集數卷,乃其師魏禧所評定。今此本只二冊,詩文雜編,又附以他人之詩,殆編次未成之稿歟。

《懷葛堂文集》十五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梁份撰。份字質人,南豐人。嘗學於寧都魏禧,得其文律。是集前十四卷為雜文,末一卷為詩十二首,《漫游雜錄》十一條。

《草亭文集》一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彭任撰。任字遜仕,號中叔,寧都人。同邑魏禧嘗集同志九人,講學於“易堂”,任其一也。是集前有《行略》一篇,稱所著有《草堂詩文集》二卷。

此一卷,其文集也。大致與魏禧同派,而質勝於文,詞多於意,未能與禧抗行。

其辨朱、陸異同,謂學者之病不在於辯之不晰,而在於行之不篤,持論頗平。

至尊信豐坊偽《詩傳》,則失考矣。

《孔鍾英集》十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孔毓瓊撰。毓瓊字鍾英,江西新城人。嘗學於魏禮。禮為是集《序》,稱其學古於世所不學之日,其文頗有健氣,而意言并盡,殆由蘊釀未深歟。

《孔惟敘集》六卷(江西巡撫采進本)

國朝孔毓功撰。毓功字惟敘,江西新城人,亦受學於魏禮。是集皆所作雜文,以年為次,不分體類,目錄前有自記,歉歉然自以為未信,而欲待他年之刪改,亦可謂篤志斯事者。雖骨格未堅,其規模固有自矣。

《江泠閣詩集》十四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冷士嵋撰。士嵋字又湄,丹徒人,居傍大江,其讀書之閣曰“江泠”,故以名集。其詩刻意學杜,多為激壯之音,晚年節饔餮之費,自梓是集。凡古今體詩十二卷,首載《琴操古樂府》一卷,末附《詩馀》一卷。

《江泠閣文集》四卷、《續集》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冷士嵋撰。其文詞意條達,頗為博辨,而亦失之好盡,朱子所謂少先輩淳實氣象者也。其《與張錬菴論春王正月書》及《答或人》一書,均為平生得意之筆。然其說似辨而不確,所引“秦以亥為歲首,漢因之,而史書‘始建國曰元年冬十月’。后世之文既不可以證經,即所引《伊訓》、《元祀》。十有二月亦不知其為《古文尚書》,蓋明知周正之必不可移,而又必欲申夏時之說,於是謂書春以敬天,春為夏之春;書王正月以尊王,月為周之月。”仍胡安國之緒論而已矣。

《懷舫集》三十六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國朝魏荔彤撰。荔彤有《大易通解》,已著錄。是集凡詩十二卷,又續集詩九卷,別集詩六卷,《偶遂草》兩卷,《紀恩詩》一卷,《外雜著》三卷,《懷舫詞》一卷,《雜曲》一卷,《彈詞》一卷,末附《自述》一篇,蓋仿揚雄之體。

然所云手注《九古經》,望道窺一貫,發微言,明大義,不落前儒窠臼云云。自負亦頗不淺矣。

《秋水集》十六卷(御史戈岱家藏本)

國朝馮如京撰。如京字紫乙,代州人,順治中由拔貢生,歷官至廣東左布政使。是集凡詩八卷,文四卷,宮詞一卷,《粵槎日記》一卷,《北征紀略》二卷,其詩頗清利,尤工於五言;文亦平正,惟駢體不為擅長。詩文皆有批評,為其宗人士標所點定,《粵槎日記》者,乃自江南之廣東任時,紀其行役所見;《北征紀略》,則自廣入覲時作也。

《偶然云集》十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國朝湯之锜撰。之锜字世調,宜興人。是集,冠以《約言》一卷。《江南通志》稱其論學以“周子主靜之說”為宗,仿高攀龍《復七規》、《春秋兩會》即指是約也;文錄二卷,《解易》、《春秋》獨多,馀亦講學之文。詩錄三卷,仿《擊壤集》體;語錄二卷,大抵衍先儒緒論,《行錄》、《行狀》共一卷,則其門人所輯也。其《隱公論》,謂隱公仇君懟父,未免鍛煉深文;《春王正月解》,謂始乎子者,十二月之序;始乎寅者,四時之序,惟商與秦建丑建亥,時與月皆不可首,亦未免勇於非古。解《大學》,以“明明德”為“格物”,又云“物者,可見可聞者也,至善者,不可見、不可聞者也”。然既不可見聞矣,又烏從而止之乎?至於假寐見先師孔子,拊其背而呼之。未卒之,先夢周公約其同行。又吳與弼《日錄》之續矣。

《皋軒文編》一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國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禮述注》,已著錄。是集凡文二十篇,皆發揮性理,闡明經義之作。其論學主程、朱;論禮主鄭氏;論易則宗邵子,而兼取揚雄《太元》,以為僣《經》雖有罪,而存《易》則有功。然必以《太極》、《先天》二圖,為不出自陳摶,則未免回護之見。晁以道作《李之才傳》,序述源流,至為明白,同時之人,當非無據,非朱震一人之私言也。

《澄江集》(無卷數,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譯史》,已著錄。是集皆古今體詩,蓋其官江陰時所作,故以“澄江”為名。集中五古短篇及宮詞之類,頗能自出新裁,而蹊逕不免於太狹。尤侗《序》,稱次云尚有《玉山集》,附此以傳,此本無之,殆偶佚歟。

《北墅緒言》五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陸次云撰。是集,皆所作雜文,而俳諧游戲之篇,居其大半。蓋尤侗《西堂雜俎》之流,世所謂才子之文也。

《恕齋偶存》七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方士潁撰。士潁字伯陽,淳安人,順治末諸生。是集凡詩六卷,賦一卷,末附其子葇如《銜恤吟》一篇。士潁四子,叔子楘如,登康熙丙戌進士,以制藝名。葇如其季也,士潁沒后,葇如手寫遺稿刊行。毛奇齡、毛際可諸人為之《序》。

其詩惟五言古體,頗有氣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新津县| 平乡县| 抚顺县| 栖霞市| 咸宁市| 方城县| 蚌埠市| 乌海市| 鸡东县| 正镶白旗| 赤峰市| 磐石市| 武功县| 库尔勒市| 天祝| 基隆市| 中西区| 陕西省| 十堰市| 朝阳市| 达日县| 邓州市| 佛山市| 阜新市| 栾川县| 津南区| 巫溪县| 都昌县| 疏勒县| 三明市| 长武县| 韩城市| 宝应县| 廉江市| 临潭县| 秦皇岛市| 横峰县| 黔东| 嘉善县| 无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