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 呂祖全書
- (清)劉體恕
- 3100字
- 2015-12-26 10:19:52
修行人既經(jīng)參悟,了明性體,復煉內藥,了卻命根,輻輳丹頭,和合溫養(yǎng),內外火功,無虧無欠,無虞無險,無疏無失。如此雙修,朝屯暮蒙,前收后起,兩般作用,真伭之又伭。正如海底洪波,駕起法船,度脫三災八難,九橫五苦之厄,于海中生擒活捉青龍之頭。到此真境界中,始知當初真師老匠之手段,不是虛傳假相,茫無寔濟也。到此粉骨碎身,難報 祖師深恩。后學宜遵,不可虛度光陰也。
注內凡有不合本歌意者,俱略為更訂,但取愜于 祖意而止。
沁園春注 紫虛了真子蕭廷之元瑞述
七返還丹。
火生數(shù)二,成數(shù)七。返者,自下而返上;還者,自上而還下。或曰:木三金四,合成七數(shù),故曰「七返」,其說亦妙。蓋金木乃水火之父母,五行之宗祖,還丹之根基也。茍以「涕唾津精氣血液」為七返,謬之甚矣! 云房詩曰:「七般靈物盡為陰,若將此物為丹種,怎得飛升貫玉京!」《紫庭經(jīng)》曰:「七件陰物何取焉。」還丹之名不一,或曰:大丹、內丹、王壺丹、絳雪丹、赤赫金丹、龍虎大藥、九轉神丹、宇宙之主、神符白雪、龜精鳳髓、兔髓烏肝、先天地精,皆不過真鉛真汞相結而成,迨非凡鉛凡汞,金石草木有質之藥。汞是九轉真汞,鉛是七返真鉛。惟茲二味,是天地之真氣,日月之至精。于外配則明象乾坤,于內配則符合造化。有生有殺,為虎為龍,蘊精義而遣作夫妻,繼祖宗而故稱父子。二味既曉,兩性須知:因媒而男女和諧,賴母而子孫成長。圣人至秘,伭之又伭,修丹之士,當返求諸己而已矣!
在人先須煉己待時。
道不遠人,百姓日用而不知也!煉己,乃煉形之道,莫不擘音柏裂鴻蒙,鑿開混沌,采真一之精,抱先天之,而為丹基也。不可以非類而造化,故《參同契》云:「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同類易施功,非種難為巧。」金華洞主答太室山人曰:「積其陽魂,消其陰魂,以其陽兵戰(zhàn)退陰賊。八卦相蕩,五行相,歸根復命,還丹烜赫以精煉形,非凡砂石,或者以煉己為煉土。」其說亦妙,蓋藥產(chǎn)西南坤地也。大要知時,茍失其時,天地之間,憑何節(jié)候而生萬物?陰陽之,憑何而生龍虎哉?弦后弦前,乃時中之造化;坎離交處,乃刻里之工夫。到此微妙,莫非口訣。
正一陽初動,中宵漏永。
「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毗陵師曰:「煉丹不用尋冬至,身中自有一陽生。」時中有時之工夫,刻中有刻之工夫。
溫溫鉛鼎,光透簾幃。
沿鼎,即造化鉛鼎也。溫溫,謂火力不使之虧欠,必也溫養(yǎng)而成丹。毗陵師曰:「金鼎常留湯用暖,玉爐莫要火教寒」是也。簾幃者眼也,云房有「閉戶垂簾默默窺」之句。下工夫處,神光晃耀,透徹簾幃也。
造化爭馳,龍虎交會。
夫造化之爭馳也,龍吟云起,虎嘯風生。必也使水虎擒火龍,互相交會。《入藥鏡》曰:「鉛龍升,汞虎降,馳二物,勿縱放。」茍運火失時,則虎龍不交,鉛汞飛走矣。 紫陽詩曰:「西山白虎正猖狂,東海青龍不可當,兩手捉來令死,化成一塊紫金霜。」兩手捉來,不過要其交會,方能凝結成寶也。
進火功夫牛斗危。
夫火者,太陽之真精,有名而無形。故《參同契》曰:「既得真鉛,又難真火,豈輕議哉!」火起于水中者何?蓋坎屬水,坎中有真陽,乃真火也。龍虎會合,金木交并,則真火炎其中矣。進火之功也,有剛柔文武斤兩法度,二八臨門,六一固濟,循卦爻,沿刻漏,了屯蒙,明否泰,分二弦,辨晦朔,始復終坤,起晨止晦,則陰陽舒卷,金水調和。如或火侯失時,霖旱不節(jié),隆冬大暑,盛夏嚴霜,金宮既砂汞不調,一鼎乃蝗蟲競起,金虎木龍沸騰,坎男離女奔逸,此皆運火過差,靈汞飛走。所謂「纖芥不正,悔吝為賊,毫發(fā)差殊不作丹」是也,可不慎之!牛斗危者,當牛斗值時下功也。
曲江上,見月華瑩凈,有個烏飛。
人之小腸,九盤十二曲,謂之曲江也。月乃藥之用,言其瑩凈無,乃至寶也。有個烏飛,乃陰中含陽也。 劉海蟾詩曰:「幾度烏飛宿桂柯。」又曰:「烏飛兔不驚。」古詩曰:「有個烏飛入兔宮。」皆此意也。
當時自飲刀圭。
當行功交會之時,下手自土釜采而飲之。故《入藥鏡》曰:「飲刀圭,識土釜者,可與合語刀圭之妙。」
又誰信無中養(yǎng)就兒。
還丹之道,乃無中生有,漸采漸煉,結成圣胎,無質生質,養(yǎng)就嬰兒。故紫清先生詩曰:「世事教人笑幾回,男兒曾也會懷胎。自家精血交媾,身里夫妻是妙哉!」
辨水源清濁,
《清凈經(jīng)》云:「天清地濁,男清女濁。清者濁之源。」無他,陽清而陰濁也。輕清者浮而在上,真水銀是也;重濁者沉而在下,真鉛是也。一物兩用,可不辨明清濁升降之道乎?
木金間隔。
木居東方甲乙,在象為青龍,在卦為震,干之長男也,火之母也,金之妻也,青衣女子也,碧眼也,東海青龍也,木液也。金居西方庚辛,在象為白虎,在卦為兌,坤之少女也,水之母也,木之夫也,素練郎君也,白頭老子也,西山白虎也,金精也。隔居卯酉,無由聚會,須托黃婆媒合而為一也。 紫陽曰:「木金間隔會無因,須仗媒人勾引。」然后木生火,金生水,水火同鄉(xiāng),則金木交并矣!
不因師指,此事難知。
金丹大藥,古人以萬劫一傳。玉笥靈篇,學者之十迷八九,圣師口口,歷代心心,若非心傳口授,縱使三杰之才,十哲之智,百端揣度,亦終不能下手,結就圣胎矣!所謂「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明師莫強猜。只為金丹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劉海蟾詩曰:「此道昭彰,如何亂揣量。」金丹之道,若不遇真師,寔難知矣!
道要伭微,天機深遠。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杳杳冥冥,其中有情;恍恍惚惚,其中有物。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中生有,天機深遠,玄妙難測。」《陰符經(jīng)》曰:「天有五賊,見之者昌。知之修煉,謂之圣人!」荀非洞曉陰陽,深達造化,安能鑿開混沌,采天地父母之根,而為大丹之基!擘裂鴻蒙,取陰陽純粹之精,而為大道之基,攢簇五行,和合四象。三花聚頂,令一氣不昏;五氣朝元,使陽魂不亂。放縱于杳冥之中,往來于恍惚之內,搬運出入,移神陽舍。功成行滿,位證天仙也。況金液還丹,惟有一門,豈可與傍門小法,并日而語耶!
下手速修猶太遲。
千經(jīng)萬論,皆不言下手工夫,惟傳之口訣。夫下手之初也,動乾坤之橐鑰,采坎離之刀圭,握一身之神,歸于天谷穴中。容而養(yǎng)之,則神氣歸根,名曰「回風混合,密固根源。」此乃守真一之道也。《龍虎經(jīng)》曰:「神室上下釜,變化在手中。」所以正一真人,論青蛇之劍;西蜀老翁,得金錘之妙。 呂公諭之為火仗,青城空同謂之劍不是道。此皆窮盡蹤跡,擘劃無根。若無下手,徒論金丹,萬無一成矣!古歌云:「圣人識得造化意,手搏日月安爐里。」《陰符經(jīng)》云:「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夫學而不遇,必遇至人;遇而不勤,終為下鬼。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仙道惟人可以修。」古云:「神仙只是凡人做。」當知輪回事速,業(yè)報難逃。富貴榮華,殆非久計。下手速修,猶恐太遲也。
蓬萊路,仗三千行滿,獨步云歸。
蓬萊三島,乃海上仙山也。在人一身,亦有蓬萊三島:頂曰上島,心曰中島,腎曰下島。紫清先生詩曰:「人身自有一蓬萊」是也。三千功行,乃九年抱一之數(shù)也。九年功滿,或分形散影、或出入有無;或輕舉遠游,隱顯莫測;或換骨升仙,遨游蓬島;或太乙見召,移居中洲,各隨其功行之淺深也。窯頭坯歌曰:「九年功滿都經(jīng)過,留形住世不知春,忽爾天門頂中破,真人出現(xiàn)大神通,從此神仙來相賀。」《參同契》曰:「道成德就,潛伏俟時,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應箓受圖。」彭真人注曰:「太乙真君,乃內煉之主司也。世人初得道,鏤名金簡,于此洲膺箓受圖,乃獲上升也。」
沁園春注 林屋山人全陽子俞解
七返還丹。
七,火數(shù)也。煉丹之法,其先以紅投黑而生藥。既有藥,然后進火,煉黑入紅而成丹,故曰「七返還丹」。即非自寅至申之七時也。 張紫陽《悟真篇》云:「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在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舍養(yǎng),配將女作親情。」是此義也。
在人先須煉己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