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人們經常會產生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渴求成功,一方面又逃避成功,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有的人最終成為只會幻想不會行動的“超人”。

因為害怕遭遇失敗,那些自我圣化的人們便表現出對成功的恐懼。也許他們本能地覺得,自命不凡只是他們一種強迫性的自我滿足的需要,而真正的成功并非一廂情愿就能得到的。

某年的春晚,一位杰出的戰斗英雄一段聲情并茂的演唱,一夜之間風靡全國。可是,時隔不久,某報就登出了一篇有損英雄名聲的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一場“名人官司”隨即拉開了序幕。

然而,當人們看到這場訴訟官司的主角之——某報記者時,突然覺得這一切都顯得那么荒誕。

這名記者是一個充滿“理想”的人,常常以“偉人”自詡。“上帝死了,我就是上帝。”他經常神經質一般念叨著尼采的語言,懷揣著“天才”的幻想。他從小就具有逆反的性格,躁動不安的心情使他很敏感。他對自己懷著莫大的期望,他甚至堅定地相信:“當代如果有一個思想家,那必定是我,這毫無疑問。”因此,他總是在窺視外界發生的一切,尋找一鳴驚人的機會。他信奉“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震撼一時”。

在生活上,他沒有規律,吃飯早一頓晚一頓,有一餐沒一餐。出門衣冠不整,做事丟三落四。有熟人打趣他讓他注意儀表,端正舉止,他卻把一只又臟又臭的腳放在拉開了的抽屜里,說:“你知道什么啊,很多大人物都是有怪癖的,生活上不拘小節、放浪形骸,我只是小巫見大巫。”

他以偉人為楷模、為藍本,生活在自己營造的“偉人”境界中。然而很顯然,對于偉人的精神內涵,他并沒有領會透徹,只能憑借怪異的言行來模仿偉人之“僻”。

總而言之,他不能想象自己是平庸的。

恰好,一場官司使他聲名鵲起,正如他所愿,“未能名垂青史,卻足以醒人耳目”。在官司之后,有朋友便開玩笑說:“我敢打賭,百年以后,保證會有演員來扮你的角色,你的這場官司肯定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聽了這話,他感覺特別好。漸漸地,他習慣性地以此為榮。初到一地,與人初談,他必談官司,訴說他如何頂住了各類新聞媒體猶如千軍萬馬般的攻勢。

不過,在官司中,他敗訴了。

于是,這個失敗的“英雄”一下子又成了“祥林嫂”,開始絮絮叨叨地對人訴說著自己的不甘。他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幻想,而是一直沉睡在成功的迷夢中。他把自己的履歷、發表的文章打印成冊,四處散發,希望在哪一天遇見伯樂,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后來,他因不愿意接受上司的工作安排,一怒之下放棄了安定的工作。其實,他真正無法忍受的是他的“平庸”現狀以及由此引起的內心焦慮。

然而,盡管他“心懷遠大”,再次謀職卻讓他歷經坎坷、磨難。他閑逛了好長一陣子,高不成低不就,直到生計成了問題,他才把家中的書拿到街上去擺地攤。放下了那些矯飾的偉人顏面,打破了幻想,他也逐漸認識了自己。

生活教會了他很多東西,他開始走出心靈的困境。他終于接受了自己的普通與平凡,不再掩耳盜鈴。原來的桀驁不馴、我行我素、自高自大的態度,已經隨著生存競爭的洗禮而有所改變。

終于有一天,有個好友接到他的電話,他說:“我在某公司當文員,趁著經理不在,抽空跟你通話……”

一個人把自己構思成理想的形象,是因為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真實形象。自我美化、自我圣化固然可以用來抵消其不美的真實形象,但是,一旦把自己抬得過高,便不能容忍真實的自我,甚至還會引起惱怒和自我鄙視,并且因為自己達不到那種要求而煩躁不安。想象中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使他左右為難,并且這種矛盾和沖突削弱了他的能力,使之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擺脫這種情況,就要正視自己的能力,不做不現實的幻想,只有從美好的幻想中走出來,積極行動,才能有真正的成就。

幻想可有,但不可沉溺

人如果對現實不滿,就很容易對幻想產生依賴。對現實的暴風雨而言,幻想猶如避風港。真正成功的人生是需要幻想的精神安慰的,但同樣也離不開現實的腳步。事實上,在我們的人生中,幻想與現實總是交織在一起的。

沒有幻想,人就會少很多安慰,然而,人生和命運不是單靠幻想就能想出來的,如果沉溺于幻想,人生就不能承受異變之禍。因此,當你要脫離現實進入幻想時,別忘了提醒自己現實才是更堅實的土地。

有一個女孩在清晨拿著擠好的牛奶到街上去賣。在這之前,女孩已經去街上賣過很多次牛奶了,所以對上街的路線、市場的地點以及如何賣個好價錢都相當清楚。她和往常一樣,把牛奶罐頂在頭上,走在通往市街的路上。

這一天,天氣晴朗,涼風輕柔地吹拂著面頰,女孩卻對這一切無動于衷。她的心早就飛到了繁華熱鬧的大街上,滿腦子想的都是賣完牛奶后的打算。

當她把牛奶賣完后,手上便會有一筆錢,往常她總會到市場上買各種各樣的小東西,這是女孩最大的樂趣。一想到那些形狀特別的水果、香甜可口的甜點,還有色彩鮮亮的布料,女孩就開心無比。

當女孩想象著這些美妙事情的時候,心里快活極了,這可是她那些居住在鄉村里的伙伴無法享受的。

“對了,甜點鋪的隔壁有賣漂亮圍巾的,今天去那里瞧一瞧,或許會找到一條花色美麗的圍巾。圍上那條圍巾到街上的廣場走一走,別人肯定認為我是城市出身的女孩或是好家庭出身的女孩。也許會有人跟我搭訕,那時候該怎么辦?如果那個人長得不怎么樣,我就只報以淺淺的微笑,直接拒絕。如果那個人很英俊,家世看起來也不錯,我會怎么辦呢?如果那個人問我要不要參加今天晚上的舞會,還伸出手來邀請,我又怎么辦呢?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即使想接受,也要先等一點時間,然后再嫣然一笑,給予答復。我必須做出千金小姐的模樣,稍微屈膝,點頭致意才行……”

女孩好像看到了一個紳士來到了自己面前,彬彬有禮地邀請自己跳舞。想著想著,女孩便微微地屈膝,伸出了一只手,并垂下眼睛致意。

就在這時,女孩頭上的牛奶罐掉到了地上,摔了個粉碎。

幻想可有,偶爾幻想一下可以慰藉人的心靈,然而,絕對不可沉溺于幻想中。有的人往往不能分辨幻想與現實,而將幻想當成了現實。這樣就很容易陷入不現實的漩渦,使人生之夢湮沒無聞。

與其做夢,不如行動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將空想命名為“白日夢”。他認為,白日夢就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由于某種欲望得不到滿足,于是通過一系列的幻想在心理上實現該欲望,從而為自己在虛無中尋求到某種心理上的平衡。

但是,光有夢想,沒有行動是不能成功的。因為沒有行動,夢想就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一年夏天,一個鄉下青年登門拜訪年事已高的著名作家愛默生。這名青年自稱是一個詩歌愛好者,并表示自己從7歲起就開始進行詩歌創作,可是由于地處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師指點,因此沒有建樹。他十分仰慕愛默生的大名,故而千里迢迢前來尋求文學上的指導。

這個青年雖然出身貧寒,但談吐優雅、氣度不凡。愛默生和他交流一番后,對他十分欣賞。為了得到指點,青年告辭時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幾頁詩稿。

愛默生讀了這幾頁詩稿后,認定這個青年在文學上將大有前途,決定憑借自己在文學界的影響大力提攜他。于是,愛默生便將那些詩稿推薦給文學刊物發表,然而,這些作品反響不大。

愛默生很想幫助青年,十分希望這個青年繼續將自己的作品寄來。于是,二人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

在書信中,青年詩人大談特談文學問題,才思敏捷,他的信往往一寫就長達幾頁,其才氣讓愛默生非常喜愛。后來,在與友人的交談中,愛默生經常提起這位青年,青年很快就在文壇有了小小的名氣。

但是,沒過多久,這位青年寄來的詩稿就越來越少了。盡管他的信越寫越長,其中奇思異想層出不窮,但是詩作卻少了,這讓愛默生感到很奇怪。憑著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愛默生感覺到這個青年身上出現了一種危險的傾向。

二人的通信一直在繼續,但是討論與交流已經不是書信的主題了。愛默生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成了一個傾聽者,而青年則如同一個演講者。

時間過得很快,秋天到了。這一天,愛默生去信邀請這位青年詩人前來參加一個文學聚會。青年詩人接到邀請十分高興,如期而至。

聚會前,愛默生把青年詩人帶到自己的書房,進行了一番對話。

愛默生說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后來不給我寄稿子了?”

“哦,因為我在寫一部長篇史詩。”青年詩人很鄭重地回答。

“你的抒情詩寫得很出色,為什么要中斷呢?”

青年詩人點了點頭,說:“可是,要成為一個大詩人就必須寫長篇史詩,小打小鬧是毫無意義的。”

“你認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鬧嗎?”

青年詩人說:“是的,我必須寫大作品,才能成為大詩人。”

“也許你是對的。你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希望能盡早讀到你的大作品。”

“謝謝,我已經快完成一部了,而且很快就會公諸于世。”

文學聚會上,這位青年詩人大出風頭。因為他逢人便談自己將出的偉大作品,表現得才華橫溢,鋒芒咄咄逼人。雖然誰也沒有拜讀過他的大作,事實上,他那幾首由愛默生推薦發表的小詩也很少有人拜讀過,但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個青年必將成大器。不然,大作家愛默生怎會如此欣賞他呢?

轉眼間,冬天到了。青年詩人的大作還沒有寫出來,他繼續給愛默生寫信,不過,他從來不提自己的大作品。他的信越寫越短,甚至語氣也越來越沮喪。

有一天,他終于在信中承認,長時間以來他什么都沒寫。他給愛默生的信中寫道:“很久以來我就渴望成為一個大作家,我寫過一些詩,并有幸獲得了閣下的贊賞,這讓我深感榮幸。然而,讓我苦惱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了。不知為什么,每當面對稿紙時,我便會認為自己是個大詩人,必須寫出大作品。然后,我的頭腦一片空白。尊貴的閣下,請原諒我這個狂妄無知的鄉下小子……”

從此以后,愛默生再也沒有收到這位青年詩人的來信。

行動是敢于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志,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只會想、只會說,都是虛的,做夢不如實際行動,面對現實,從小事做起。毫無疑問,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動和巧妙行動的大師。

幻想毫無意義,除非我們立即付諸行動。一張地圖無論多么詳盡,比例尺多么精確,也永遠不能帶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動半步;一部國家法律無論多么公正,也永遠不可能防止罪惡的發生;一項成功的原則,無論多么有效,也不能使你富足快樂。只有行動才能使一切變得有實際意義。天地如此廣闊,世界如此美好,我們不僅需要一對幻想的翅膀,更需要一雙腳踏實地的腳。

事業不可好高騖遠

生活中,難免會有好高騖遠的心理現象,比如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追求過高等。但人生在世,沒有期望不行,期望過高也不行,因為過高的期望只能給自己帶來失望,最終受傷的是自己。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自命不凡的心理,容易過分放大自己看輕別人,總以為自己只要伸手,就可以做出成績。然而,事實說明,好高騖遠之人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有個人很想做生意掙錢,讓自己和親人過上好日子,更重要的是,他想把自己的能力證明給世人看。一開始,他和父親一起做,然后自己單獨做,最后和朋友一起做。不過,在創業之路上,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他最早養殖海貍鼠。當時,他是從一本名為《科學致富》的書中找到這個項目的,而且那個時候,養殖海貍鼠的風暴席卷全國,他認為這個掙錢機會簡直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經過半年多的養殖,兩窩小海貍鼠都順利斷奶等待銷售。然而,當他興沖沖地找到供種的養殖場時,卻發現那里已經人去樓空。盡管他手中捏著“回收協議”,但是沒有任何辦法。夢想就這樣生生地破滅了。

后來,他看到一篇關于飼養海貍鼠的報道,才明白一個很淺顯的道理,那就是“所有暴利行業都不可能持續太久”。只想發大財是很難做好生意的。

這個項目破產后,他開始琢磨自己獨立創業。那陣子,他特別注意收集信息,分析行業發展狀況。

有一次,一家藥材研究所寄來一份小報,上面有很多種植項目:天麻、西紅花、藥棗、紅花和牛膝等。吸取上一次的教訓,他慎重地分析了這幾個項目,最后,他認為藥品收購應該是有保證的。于是,他便試種了天麻、西紅花和藥棗,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他以為自己“貪多嚼不爛”,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到種植牛膝上。

他把牛膝種子按書上說的方法種上,便等待著豐收。可是,到了該出苗的時候那些種子卻沒發芽。于是,他便給那個藥材研究所打電話,對方說,有的種子會晚幾天才出來,澆點水就可以了。

沒辦法,他又請人給三畝地澆了水。可是到了最后還是一棵苗也沒出。眼看別人家的田地里作物都長得好好的,只有自家白花花一片,沒有一點生機,這可把他急壞了,他再打電話過去,結果對方的電話已成了空號。

至此他才醒悟,自己被騙了。可是,誰讓自己創業激情、發財之心過盛呢?竟然異想天開,盲目輕信他人,以致上當受騙。

這兩次創業經歷讓他的頭腦開始變得冷靜。后來,他放下了創業之心,進入一家公司做了3年業務,本打算混跡職場,謀得前途與發展,可是,由于公司待遇不太好,不久,他就和朋友一起開始了又一次創業。

這一次,他找項目的時候更加謹慎了,不僅打電話咨詢,還特別認真地考查了市場。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咨詢和考查,他和朋友靜靜地思索了兩天后終于明白:錢不是那么好掙的。他不再迷信那些暴利行業,決定找一些小本經營的項目。

后來,他們租了間辦公室,開了一家小小的辦公用品公司。經過一番努力,生意還算不錯,第二年就把規模擴大了。

好高騖遠的人總是看不起眼前的小機遇,而是甘愿用一生的時間等待一個并不現實的幻想,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錯失了很多良機。活得現實一點兒,把握好身邊的每個機會,自己的理想才不至于化為泡影。

不切實際,只會自取滅亡

無論是對自身的要求,還是對生活的打理,也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應該有切合實際的看法與做法。符合客觀事實,順應客觀規律是做人做事的重要法則。逆勢而為,不遵循規律而動,則會遭受失敗。

如果你陷入了不切實際的沖動與妄想,那就趕快清醒過來及時改正自己的想法吧!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的臺閣。這個臺閣大體是這樣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魏王還為這座“計劃”中的高臺起了一個名字,叫做“中天臺”。

很多人知道這個決定后,都覺得十分荒唐,他們紛紛前來勸阻魏王。然而,異想天開的魏王并不接受大家的勸解,相反,對人們不支持自己的偉大工程,他感到非常生氣。于是,他下命令說:“如果誰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

這個命令一下,本來意見紛紛的大眾一下子就沉默了。大家都不敢再說什么。

有個叫許綰的人聽說了這件事,便背著筐,拿著鐵鍬來到王宮,要求見魏王。許綰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臺’,我是來助大王一臂之力的。”

魏王聽了十分高興。畢竟高臺建筑計劃出臺以來還沒有人表示贊同,這可是前來幫助建造高臺的第一人呀,魏王一下子就對許綰重視起來,他激動地問許綰:“你有什么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么特別了不起的力量,不過,我能幫助大王完善建臺的計劃。”

魏王聽了,連忙高興地問他:“那你有什么高見?快快講來。”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臺之前,先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魏王一聽,愣了一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何意?”

許綰表情十分嚴肅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里,中天臺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臺,那么臺基就得方圓8000里。可是,現在魏國的國土沒有這么廣闊,即便大王拿出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臺基的。因此,大王要建中天臺,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占領。另外,造臺所需的材料、人力,造臺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目龐大的建臺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臺。所以,大王應該先去大規模地打仗。”

聽許綰說到這里,魏王登時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后來,魏王只好放棄了造“中天臺”的想法。

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干,當然不可能實現目標。在付諸行動之前,你需要有切合實際的計劃或構想。在實施計劃、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需要順應客觀規律。只有所有因素都切合實際,你的心機才不會白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东宁县| 石楼县| 白山市| 会同县| 蓝田县| 江阴市| 内江市| 中方县| 玛纳斯县| 正宁县| 德令哈市| 望城县| 达尔| 两当县| 若尔盖县| 普安县| 湖口县| 仙桃市| 安吉县| 南召县| 栾川县| 保山市| 莱芜市| 东台市| 徐闻县| 肥城市| 文昌市| 多伦县| 清苑县| 登封市| 长沙县| 竹溪县| 上蔡县| 靖安县| 石泉县| 东阳市| 宜春市| 西畴县| 兴海县|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