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溝通禮儀,好口才增添魅力(2)
- 男人要懂禮儀學
- 墨墨
- 4991字
- 2016-01-07 15:15:36
1.贊美必須真誠
這是贊美的先決條件。只有名副其實、發自內心的贊美,才能真正顯示出它的魅力。真誠的贊美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贊美的內容應該是對方擁有的、真實的,而不是無中生有的,更不能將對方的缺陷、不足作為贊美的對象,比如,對一個胖人說:“呀,你多苗條啊!”這種贊美不但不會換來好感,反而會使對方產生反感,甚而造成彼此間的誤解和隔閡。第二,贊美要真正發自肺腑。言不由衷的贊美無疑是一種諂媚,只會招來他人的厭惡、鄙夷和唾棄。
2.贊美要適時
贊美必須把握時機,恰到好處。要做到這一點,一是當你發現對方有值得贊美的地方,就要及時大膽地贊美,千萬不要錯過機會。二是在別人取得成功、考了好成績、評上先進、受到獎勵時,送上一句真誠的贊語,就如同錦上添花,其價值不可估量。
3.贊美要適度
古人說得好:“過猶不及。”贊美應該把握適當的尺度。恰如其分、點到為止的贊美才是真正的贊美。使用過多的華麗辭藻、過度的恭維、空洞的吹捧,只會適得其反,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甚至難受、肉麻、惡心。比如,你的一個同事歌唱得不錯,你卻夸大其詞地對他說:“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動聽的。”這樣的贊美只能使雙方都難堪,如果換個說法:“你的歌唱得真不錯,挺有韻味的。”你的同事一定會很高興。所以說,贊美之言不能濫用,一定要把握度。
4.贊美的小訣竅
(1)學會尋找對方的閃光點。尋找恰當的贊美點,包括外在的具體的,如衣服打扮(穿著、領帶、手表、眼鏡、鞋子等)、頭發、身體、皮膚、眼睛、眉毛等;內在的抽象的,如品格、作風、氣質、經驗、氣量、心胸、興趣、特長、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空泛化的贊美虛幻生硬,難免使人懷疑動機,而具體化的贊美則顯示真誠,說一千遍一萬遍“你真漂亮”,不如說“你眼睛真漂亮”更有效。
(2)從否定到肯定的評價。比如:“我很少佩服別人,但你是個例外。”“我一生只佩服兩個人,一個是××,一個是你。”
(3)與自己做對比。通常情況下,一般人很難貶低自己,因此,如果你一旦壓低自己同別人做比較,就會顯得你格外真誠,這一招特別適合于領導使用,能夠給下屬一種莫大的鼓舞。
(4)逐漸增強的評價。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個人的心,那么就逐漸增加你的贊美,如果你要傷害一個人,那么就逐漸降低對他的評價。比如,我們買菜時,如果賣菜者一個勁地從盤子里往下取菜,即使秤桿再高,我們也會不高興,但如果他加一個,再加一個,即使秤桿沒有往下取時的高,我們也會很高興。這是心理學的普遍定律。
(5)似否定實肯定的贊美。比如,姜文批評馮小剛時說:“馮小剛有兩個缺點,一是心不夠狠,二是人太自戀。”這就是一個似否定實肯定的例子,從不接受批評的馮小剛說,他最喜歡姜文的批評,很誠懇。
(6)給對方沒有期待的評價。比如,如果你夸一個美女漂亮,那么她不會有太多的感觸,因為大家都這樣評價她,所以你就要說她有性格、有素質、有涵養。
(7)記住對方的特殊日子。記住對方特別的日子,或是特別的事情,在關鍵的時候提出來,肯定會給對方一個驚喜。這個需要你平時的積累,比如,用一個電話本,在對方聯系方式的旁邊記上他的生日、他妻子的名字、他兒子的名字等。
(8)投其所好。了解別人的興趣和愛好,然后投其所好。如果對方喜歡音樂,就談CD,談三大高音,如果對方喜歡釣魚,就說釣魚。
(9)巧妙運用第三者贊美。這種方式對方最容易接受。比如,你可以對對方說:“聽你同事講,你是個頂尖的銷售高手。”“聽你老板講,你去年的表現非常棒。”“聽你的員工講,你是個很有人情味的老板。”
良藥也可以不苦口——批評禮儀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沒有人不犯錯誤。在別人犯錯誤時,你可能會大發雷霆。然而,狂風暴雨的批評之后,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批評不但沒被對方接受,甚至,換來的結果可能讓你追悔莫及。批評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批評的方式方法。如果你能掌握一些批評的技巧和方法,相信你的批評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功效”。一般而言,批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禮儀要求:
(1)指出別人的錯誤或不足時,態度應該誠懇,要根據對方的性格特點,采取適當的方式提出來。
(2)批評別人之前要先反思自己,先看看自己在這方面是否做到位了,做得好不好,如果自己都沒有做到或沒有做好,則應該與他人共同反思、共同改正、共同進步。
(3)批評應該建立在善意的基礎上,要有益于他人,能夠促進他人進步。
(4)批評別人要有根據,不能無中生有,胡亂批評,也不能道聽途說,毫無事實根據地橫加指責。
(5)批評別人之前要有準備,盡量使語言委婉含蓄,要考慮到別人能不能接受。
(6)被批評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沒有人希望在自己受批評時召開一個“新聞發布會”。當眾批評別人,難免會讓對方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因此,為了被批評者的“面子”,批評時應盡量避免第三者在場。
(7)不要一上來就劈頭蓋臉,疾風驟雨,要盡可能先創造一個和諧的氣氛。犯錯誤的人,一般都會本能地有一種害怕被批評的情緒。如果直接進入批評的正題,被批評者很可能不由自主地產生抵觸情緒。即使他表面上唯唯諾諾,表示接受,內心里卻未必真正接受,更別說改正錯誤了。所以,批評別人時,應該先讓他放松下來,然受再進入批評主題。
(8)批評的時候,一定要針對事情本身,不要針對人。誰都有做錯事的時候,一個人做錯了事,并不代表他這個人有什么問題。錯的只是行為本身,而不是他這個人。所以要切記:永遠不要批評“人”。
(9)指出錯誤并不是批評的目的,你必須要告訴對方怎么做才是正確的。這才是正確的批評方法。所以,你一定要讓對方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只是想解決問題。
(10)卡耐基說:“當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長處表示贊賞后,再聽到他的批評,我們的心里時常就好受得多。”這就告訴我們,規勸與批評應該一分為二,不要將被批評者“一棍子打死”,而應該先肯定,后否定,在肯定整體的基礎上予以局部的否定,這樣既顧全了被批評者的自尊心,又能使對方有臺階下,是一種很好的批評方法。
(11)批評別人之前,先做自我批評。很多人在批評別人之前,往往會先做一番自我批評:在批評下屬前,自己先承擔一定的責任;在規勸年輕人時,表示自己也曾經“年少輕狂”過等,這種批評方式往往更容易被對方所接受。
謝出涵養和境界——致謝禮儀
良好的人際關系表現為你來我往的交流與溝通,其中包含著交往雙方的付出與關懷,如時間的付出、情感的付出、行為的付出和金錢的付出等,其中,情感付出是所有付出中最有價值的部分。致謝便是情感付出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主要包括口頭致謝和書面致謝兩種形式:
1.口頭致謝
以口頭的形式向他人表達你的謝意,可以及時向對方傳遞你的情感,使對方及時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善意。其特點是用真誠的話語親自傳達感謝之情,讓對方聽到你的聲音,從中感受到你的關懷和真情。口頭致謝又可以分為當面致謝和電話致謝兩種形式。
(1)當面致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需要向別人表示感謝,比如,當我們收到一份禮物時,可以告訴對方“我非常喜歡你送給我的禮物,謝謝!”當我們聽到別人的夸獎和贊賞時,可以告訴他們“謝謝你的夸獎。”當我們外出用餐和旅行時,可以對服務人員所付出的服務和幫助及時表示口頭感謝,如“謝謝你的幫助”,“麻煩你了”等。
(2)電話致謝。當別人為你付出了關懷和幫助之后,你可以通過電話來表達你的感謝之情。比如,當我們外出旅行時接受了親友的款待,回到家后應該打個電話向對方表示一下感謝,如“我已經安全到家了,謝謝你這幾天對我的悉心照顧。”雖然人已經不在面前了,但你的真誠感謝會通過電話傳遞到對方耳中,留在他們心中。
2.書面致謝
以書面的形式向他人表達感謝,可以使人感受你的鄭重和真誠。同時,書面致謝易于保存,可以時常讓對方記起你的真摯情感,從而不斷延續你與朋友的友誼、與親人的感情以及與他人的良好關系。書面致謝禮儀主要包括書信往來、寫感謝便條、寄送卡片、發送電子郵件等形式。
(1)書信致謝。一般而言,可以對固定朋友和家人保持定期的書信往來,半年或一年一次,你可以把在這段時間里的重要事情做一個提綱性的描述,對過去對方給予你的幫助表示感謝。寫信的時候,可以用彩色紙和彩色筆來書寫,讓絢麗多姿的致謝信表達出你真摯的情感。
(2)感謝便條。比如,你在參加了一些小活動后,可以寫個簡短的便條表示感謝。寫的時候,可以用方形紙、心形紙、圓形紙或不規則形紙,再配上彩色筆,表達出自己的高興和感謝,如“感謝你邀請我參加你的生日晚會,我覺得非常開心,祝你天天快樂”“謝謝你邀請我來你家做客,特別感謝你做的美味晚餐。”
(3)卡片致謝。當你受到別人熱情的接待后,可以用精心挑選或自制的卡片,配上彩色筆寫出你的感謝之言,這樣,你的真情就可以融于卡片,躍于眼前了,如“美麗的花朵離不開陽光和雨露,甜蜜的友誼離不開幫助和關懷,謝謝你這些天為我做的一切。”“感謝你的熱情款待,無論走到哪里,你的真情永遠和我在一起。”
(4)電子郵件。即通過電子郵件向對方表示感謝,書寫的同時可以配上可愛的小圖片,選擇適宜的字體顏色和形式,制作成字畫合一的電子藝術品,這樣的電子傳情一定會為你的致謝增添不少色彩。
3.致謝禮儀
我們除了了解致謝的形式之外,還需要掌握致謝的禮儀。致謝禮儀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禮節之一。能否運用得體的致謝禮儀,是一個人智慧、涵養和境界的體現。正確得體的致謝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誠心誠意。致謝必須誠心誠意,發自內心。只有這樣,對方才不會感覺你的感謝是一種應酬的客套話。
(2)直截了當。致謝應該認真、自然、直截了當,不要含糊地嘟囔一聲,更不要因擔心別人知道你在致謝而覺得不好意思。
(3)明確對象。致謝應該有明確的稱呼。明確地稱呼出被謝人的名字,能夠使你的致謝專一化。如果你要同時感謝幾個人,那僅僅說一聲“謝謝大家”是不夠的,而應該一個個地向他們致謝。這樣才能在每個人的心里引起反響和共鳴,使你們的感情實現進一步的交流和升溫。
(4)注意時效性。致謝要注意時效性,即致謝要及時,當你受到他人的幫助、關心和禮遇時,應該及時向對方傳達出你的感謝之情,這樣才能讓對方切實感到你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
(5)講明原因。致謝應該及時注視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對你的致謝感到茫然時,你應該立即用簡潔的語言講明向他致謝的原因,這樣才能使你的致謝達到預期的目的。
巧妙說聲“對不起”——道歉禮儀
即使你掌握了所有的社交禮儀,你也不可避免地會在人際交往中冒犯別人。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道歉是你最好的彌補手段。道歉的好處在于,它可以冰釋前嫌,消除他人對你的惡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為自己留住知己,贏得朋友。但道歉也是講究禮儀的。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道歉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禮儀要求:
1.道歉的話應該文明而規范
如果有對不起他人的地方,應該說:“我深感歉疚”“我感到非常慚愧”。如果渴望對方見諒,可以說:“請您多多包涵”“請您原諒”。如果有勞別人,可以說:“打擾了”“麻煩了”。在一般的場合,則可以說:“對不起”“很抱歉”“失禮了”“不好意思”。
2.道歉應該及時
如果知道自己錯了,則應該馬上說“對不起”,拖得越久,就越會讓對方覺得“窩火”,越容易讓對方誤解。道歉及時,還有助于當事人“退一步海闊天空”,避免因小失大。
3.道歉應當大大方方
道歉并不是什么羞恥的事情,所以應當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不需要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欲說還休。同時,也無需說“我真笨”,“我真不是個東西”等過分貶低自己的話,這可能會讓人看不起,也可能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欺軟怕硬。
4.道歉可以借助“物語”
有些道歉的話很難當面說出口,這時候,可以選擇書面形式——寫封道歉信寄給對方,或者送上一束鮮花,婉“言”示錯。這類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語”,一般都會得到極好的反饋。
5.道歉并不是萬能的
不該向別人道歉的時候,千萬不要向對方道歉,否則,對方可能不但不領情,弄不好還會得寸進尺,為難于你。此外,在向別人道歉時,應該切記,道歉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此后的作為有所改進,切忌道歉后依然故我。僅僅流于形式的道歉是缺乏誠意的,久而久之,就會失去效力。
勇敢說“不”——拒絕禮儀
在人際交往中,有求必應是每個人竭力追求的理想目標。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有求必應是很難實現的。事實上,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拒絕別人的時候總要比承諾、應允別人的機會多一些。沒有拒絕的交往是根本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