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喝粥,養肝健脾補陽氣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類食物,酸性收斂類食物則應少吃,因為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作用,不利于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泄,與時節不符,也不利于脾胃的運化。
春季養生應以保持體內陽氣為主,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主春,所以春季保持陽氣,重在養肝。
春季應季食材:蔥、蒜、韭菜、白蘿卜、竹筍、菠菜、油菜、萵筍、春筍、香椿、薺菜、冬瓜、蘑菇、雞肉、豬肉、鯉魚、紫菜、海帶、黑芝麻等。
紅棗蓮子粥
適宜體質寒性

寒性體質的人應少食蓮子心。
材料:蓮子20克,紅棗10克,糯米120克,冰糖適量。
做法:①蓮子去心、紅棗去核,分別洗凈;糯米洗凈,浸泡2小時。②鍋置火上,加水,加入蓮子、糯米,小火煮40分鐘。③加入紅棗,再熬煮20分鐘。④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溫性食材蓮子、紅棗和糯米,都具有養心安神、健脾益氣、和中溫腎的功效,既能夠幫助消化和吸收,又能改善寒性體質者精神萎靡、手足冰冷等癥狀。
韭菜蝦仁粥
適宜體質寒性

過敏性皮炎患者不宜吃蝦仁。
材料:韭菜30克,蝦仁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①韭菜洗凈,切小段;蝦仁去蝦線洗凈,汆水,切碎;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②鍋置火上,放入粳米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③放入蝦肉碎,小火煮5分鐘。④放入韭菜段,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春季時令蔬菜首推韭菜,養肝護肝一把手,韭菜和蝦同屬溫性食材,對寒性體質的人有雙重溫補效果。蝦仁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于魚、蛋、奶;其還含有豐富的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氨茶堿等成分,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薺菜薏米粥
適宜體質熱性

薺菜不宜煮得太久。
材料:薺菜100克,薏米、粳米各50克,鹽、香油各適量。
做法:①薺菜去雜洗凈,切碎;薏米、粳米分別洗凈,薏米浸泡2個小時,粳米浸泡30分鐘。②鍋置火上,放入薏米、粳米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③待粥煮熟時,放入薺菜碎。④加鹽調味,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薺菜性微寒、味甘淡,是春天時令蔬菜,能益脾明目、祛風解熱、養肝護肝、和中益胃,對熱性體質的人有清熱養陰的療效。
菠菜雞粒粥
適宜體質熱性

菠菜提前焯熟能夠去除草酸。
材料:菠菜150克,雞肉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①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菠菜洗凈,沸水中焯熟,切成段;雞肉洗凈,切成碎丁。②鍋置火上,放入粳米和適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煮。③待粥煮至粘稠時,放入雞肉粒,煮熟。④加入菠菜段,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菠菜味甘、性涼,有潤燥滑腸、清熱除煩的功效,能夠幫助熱性體質的人解毒、防春燥,并且是當季蔬菜中補肝效果最好的食材。
白菊花決明子粥
適宜體質實性

高血壓患者宜堅持服用此粥品。
材料:粳米100克,白菊花6克,決明子3克。
做法:①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決明子搗碎。②將白菊花和決明子用紗布包裹起來。③鍋置火上,放入粳米和適量水,再放入白菊花和決明子藥包,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煮。④待粥煮粘稠時,關火,取出藥包即可。
功效:白菊花和和決明子都是養肝護肝的常見中藥,適合在春季食用。決肝明火,子對性實微性寒、,熱能性夠體降質壓的、人減都脂、有瀉良好功效。
香菇玉米粥
適宜體質實性

皮膚瘙癢病患者忌食本粥。
材料:鮮香菇25克,玉米粒50克,粳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①鮮香菇洗凈,切小丁;玉米粒洗凈;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②鍋置火上,放入粳米和適量水,大火燒沸后改小火。③放入香菇丁、玉米粒,繼續熬煮。④待粥煮至粘稠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香菇蛋白質含量高,并且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能夠促進人體的正常糖代促性謝進體,預防糖尿 病。配上有潤腸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功效的玉米粒,適合實性體質的人排除體內瘀滯。
雞肝粥
適宜體質血虛

痛風患者不宜食用雞肝。
材料:雞肝2個,小米50克,蔥花、胡椒粉、鹽、枸杞子各適量。
做法:①雞肝洗凈,切成絲;小米洗凈,浸泡4小時。②鍋置火上,放入小米和適量水,大火燒沸后改小火,放入雞肝。③待粥煮至粘稠時,加鹽、胡椒粉調味。④關火,加蔥花、枸杞子即可。
功效:雞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鋅、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有補肝益腎、補血養血的功效,是血虛體質的人在春季宜食的粥品。
紅小豆花生粥
適宜體質氣虛

花生不易消化,吃時要細嚼慢咽。
材料:粳米60克,紅小豆、花生各50克,紅糖適量。
做法:①紅小豆、花生洗凈,分別浸泡6小時;粳米洗凈,浸泡30分鐘。②鍋置火上,加水燒沸,放入紅小豆、花生,大火煮沸后放入粳米,小火熬煮。③待粥煮至粘稠時,放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紅小豆、花生、紅糖都是滋補之品,能夠補氣補血、增強體力。其中,花生中的維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紅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高出50倍,對多種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