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錯會生病 吃對不吃藥
最新章節
- 第9章 高處不勝寒——高血壓 高脂血癥患者的飲食與中醫調藥
- 第8章 糖尿病怎么吃——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法
- 第7章 食既能充饑,也能療疾——為自己和親人噓寒問暖
- 第6章 順天應時食為養,違背自然食為傷——適時變化是養命的根本
- 第5章 一娘生九子,體質各不同——以食物的偏性,糾正身體的偏性
- 第4章 一陰一陽謂之道,合乎陰陽才精到——食物的陰陽屬性決定身體的平衡
第1章 前言
吃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主題,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要,更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而吃的對象——食物,是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滋養著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是人體氣血津液的來源,為我們的日常生命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然而,就像一枚硬幣有兩面,飲食治病亦能致病,你所吃的食物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身體狀態。吃錯了,病從口入,人會生病;吃對了,防病治病,強身健體。
吃對少生病,吃出健康來。五臟六腑、大腦、血液,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營養的供應,而你攝入了什么樣的營養,便決定了擁有什么樣的身體狀態。吃錯食物,就會引發疾病。例如吃太多的熏炙魚或肉,容易患癌癥;吃大量油膩食物,容易患動脈硬化、高脂血癥、冠心病、腦血栓等疾病。而吃對食物,則能保持身體健康狀態預防各種疾病。例如秋季飲用銀耳百合蓮子湯,能滋陰潤肺預防感冒、支氣管炎和哮喘病;多吃蒸煮食物,可預防胃炎、高脂血癥;多吃應季食物,可減輕腎臟負擔,預防高血壓等。吃對千頓香,亂吃一頓傷,只要你管住嘴吃對食物就能降低大部分慢性病的發病概率。
會吃能治病,不打針不吃藥,省下醫藥費。自古以來,食物與醫藥從來就沒有嚴格的界限,中醫中的很多藥物本身就是食物,比如老百姓常用紅棗治療貧血、用秋梨治療咳嗽、用洋蔥治療感冒等。現代研究表明,食物對疾病具有治療功效,而且揭示了食物有效治病的機理:食物中含有各類植物化學物質,它們通過某種復雜的作用來抵抗致病因子以達到治療人體疾病的目的。讓許多人大吃一驚的是,研究證明,一些食物成分的有效性完全等同于現代醫藥,很多藥物便是從食物中提取得來的。更重要的是,相對于現代醫藥和醫療技術而言,食物治病的形式對人體的影響十分溫和,不會帶來諸如打針吃藥等痛苦的體驗,而且簡便輕松。因為這些有益的食物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便能收到良好的治病效果。
日常飲食大有學問。正確的搭配,小食材也能發揮大功效,錯誤的搭配,吃再好的食物也沒有用,甚至吃出疾病風險。本書以中醫養生保健理論為依據,從心、肝、脾、肺、腎的臟腑補益,陰陽氣血的平衡,九種體質的調理,人體對四季、節氣變化的適應等多角度入手,系統闡述了中醫飲食養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養、食補、食忌、食療方法。真正告訴你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才能不生病。全書脈絡清晰,語言簡潔,方法實用,貼近百姓日常生活,打造了針對國人體質和飲食特點的日常飲食養生方案,是普通百姓日常飲食養生不可或缺的指導用書。
飲食決定健康,廚房勝于藥房。通過閱讀本書,你會吃得更加健康、科學、合理,達到強身健體和治療疾病的雙重目的,真正做到“一冊在手,遠離疾病,健康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