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部門的經理們談談。在新職位上,你的影響和合作領域都有所擴展。這些影響和合作范圍對你來說并不熟悉,你需要學習這些,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向你的同僚們討教。另外,你也需要了解其他部門的運作情況,以及了解在你與其它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方面,他們對你的期望,以及他們關心什么、有什么建議等等。
你還需要和自己部門的職員談談。了解他們的思想、困難、擔心、建議和對部門未來的期望。你不需要解決任何問題,你甚至不需要承諾解決什么問題,因為某些問題也許會超出你的職權范圍。關鍵是要理解他們,以利于你今后的工作。
要想在新職位上脫穎而出,你就要跳出部門框架去看問題。從公司老板的角度去考慮那些真正與公司整體業務相關的東西。
設想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你會怎么做?往往一些聰明人也會犯糊涂,陷入到對公司的整體或者長遠利益來說并不必要的局部優化的陷阱之中。
不要新官上任三把火。頭三個月應該少說多學。同時,你需要為你的部門和你的新角色制定一個業務計劃,這個計劃要顯著地服務于你公司的整體利益。你需要發掘出你的部門另外還能為公司做些什么。
如果你能和總經理討論你的計劃并征得他的同意,他會非常賞識你。然后,系統地實施你的計劃。在此階段,由于你對公司的整體業務和系統缺乏了解,因此采取特別的策略,不僅是一種禮節,而且是必須的。
另外,不管你是將要晉升還是已經晉升,養成好的工作習慣都對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幫助,所以在下班以后只需要花幾分鐘時間,將一天的工作做個妥善的總結。
整理備忘錄。備忘錄上記載了一天的工作摘要,包括當天會見的人士,新獲得的名片資料等等。內容多半繁雜無章,故在一天工作結束前將它整理一下,這樣不但能掌握當天的工作進展,也便于日后翻閱。
檢查工作表。當天應進行的工作項目,已完成的做上記號,對未完成的項目也做到心中有數。
擬定次日的工作表。把當天的工作表檢查完畢后,列出次日應進行的工作項目,擬定工作表,此時可參照備忘錄,以防疏漏。
整理辦公桌。下班前將辦公桌整理得干干凈凈,才算真正結束一天的工作。做好這些后,你就可以邁著輕柔的步子,輕松地下班了。
十七· 素質,你晉升的形象大使
任何時候,任何官司,凡是能夠晉升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素質,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吊兒郎當、一無是處的人會被提拔。如果這樣的人都能被提拔,那么這個公司就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所以,你能否晉升,你的素質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素質是你晉升的形象大使。那么,我們需要哪些優良的素質呢?
有正確的是非觀
好惡分明,不優柔寡斷,能針對主題,不在乎周圍人的看法,大膽地表達自己見解的人,受現代企業老板歡迎。有創新思路的人將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能給企業經營方向開闊思路的人才是公司所急需的人才。
具有合作精神
輕松愉快地與他人交談,和諧地與人相處,往往是你廣結良緣,或成為團體領導者的先決條件。企業希望他的員工通過與公司客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建立最佳的企業形象。
自身擁有青春活力
公司希望擁有一批健康、熱情、有活力、主動積極、有沖勁的年輕人。具有這些優點的你即使開始業績不太好,他人也樂意幫助你;相反地,如果你缺乏激情,動作緩慢、遲鈍,那么其他方面的評價也會跟著受影響。
勇于認錯、懂得服從、心存感激
偶爾失敗乃必然之事。但你在遭遇挫敗時是否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在接受上司的勸告時,你能否虛心接受,之后再找機會陳述自己的意見;情緒低落時是否會保持冷靜等。這些方面都會體現出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十八· 個人職業化水平,晉升硬件中的硬件
前面談了一系列升遷的技巧,其實技巧問題固然重要,但那只是軟件;軟件脫離了硬件,就無法行使作用,而晉升的硬件就是個人職業化水平。
什么是職業化
職業化至少包括從內到外的三個層次: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和職業行為規范。
一、職業素養是職業化的基本特征
職業素養通俗講是指職業態度。是否從內心尊重本職業,是否從內心尊重本職業的規則,是否能夠按照職業的操作規范和流程來開展工作,是衡量一個人職業素養的重要指標。從工作態度“我有選擇嗎?沒有,所以我不得不繼續支撐下去。”到“如果沒有選擇,那就快樂的面對吧!”的改變,就是一次職業素養的提升。
二、職業技能是職業化的基本要求
職業技能是工作崗位對工作者專業知識的要求,例如律師要對法律有深入了解,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就要對當地勞動人事法規政策熟悉。
三、按照職業行為規范開展工作是職業化的具體體現
職業行為規范也叫職業行為標準,是經驗的積累,是很多次失敗教訓換來的;規范是效果和效率的保證,能對工作中的疏漏進行有效的防范。我們把完成工作的成功行為進行總結整合,就形成了職業行為規范。因此,職業化程度高的員工總是能夠按照規范來開展自己的工作,以確保少犯或不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效果。
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化水平
內在的東西是可以通過外在的表現來反映的,我們可以通過與職業資格標準和職業行為標準的對比來測評自己的職業化水平。
一、職業資格標準
資格標準是任職資格不同能力級別表現出來的特征,主要包括必備知識、專業經驗、專業技能和工作成果四部分。其中,專業技能是資格標準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達到某個專業級別的最主要指標,其中包括了若干技能要項,每個要項還可以再包括若干技能標準項。
職業資格標準
1.必備知識。它是支持員工完成業務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包括:
公司知識:公司文化、公司組織結構、公司產品、公司在行業的地位等公司基本概況和相關業務流程。
專業知識:主要指本職業專業理論等。
周邊知識:與工作崗位有關的外圍知識。
2.專業經驗。從事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經歷與時間長短。
3.專業技能。
4.工作成果。指在專業領域內取得的工作業績。
二、職業行為標準
行為標準是完成某一業務活動的成功行為的總和,基本結構包括行為模塊、行為要項和行為標準項三個部分。
1.行為模塊。影響工作人員業績最關鍵的若干個工作活動。
2.行為要項。一系列的行為要項組成一個行為模塊,是完成行為模塊所描述的工作活動的行為方式,反映了行為模塊成功實現的內在規律性。
3.行為標準項。完成行為要項時需要遵循的行為過程動作及結果。
如何建立本職業的職業行為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
通過對本職業成功人物的行為分析確定本職業的職業行為標準;再在行為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找出支撐這些關鍵行為的知識能力要求,即可確定行業職業資格要求。
成功人物分析一般分成三個步驟來開展,最好挑選3-5位行業成功人物作為分析對象。
訪談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與訪談對象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活動過程。它是收集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不只是收集硬性數據,也收集印象、觀點、判斷等信息。與調查問卷相結合,可以獲取到更為完整全面的信息。
提升自己職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在完成自己職業化水平測評后,必須針對自己職業化程度不高的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和學習,在日常工作中改進自己的職業化水平,然后再測評,不斷循環往復提升自己的職業化水平。
表格、報告等是工作成果的主要載體,流程規范是工作成果的過程,如果有了一個統一規范的工作模板,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設計一套自己的工作模板是使自己快速走向職業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