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型性格是敢做敢為,不畏艱難,在逆境之中絕不妥協。有勇氣和決心去爭取成功,也敢于去冒險尋求成功。
敢為型性格的人好奇心也比較強,大部分人容易沖動。最大的缺點是粗心大意,不拘小節而使自己魯莽,有時會陷入絕境。
皮爾·卡丹:敢想敢做成就世界品牌
敢為型性格是一種帶有挑戰色彩的性格。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勇敢無畏,不拘泥于當前現狀,有著超平常人的意志力和毅力。他們頑強進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皮爾·卡丹的成功,就在于他敢于進取,努力開拓的思想和敢想敢做的性格。
誰也知道,皮爾·卡丹是世界名牌,其品牌之響亮不亞于任何一個聞名于世的其他品牌。
“皮爾·卡丹”是品牌,是名牌,是身份,是服裝,由此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包括服裝、餐飲、家具等企業集團。它的觸角早已伸向世界各地。這個龐大的“帝國”的主人是年逾古稀的皮爾·卡丹。這個“帝國”機構齊全,它擁有自己的銀行、碼頭、工廠,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實行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策略。目前,全世界有90多個國家生產皮爾·卡丹產品,至少在185個國家設有5000多家商店,這個“帝國”在全世界大約有18萬職員。
皮爾·卡丹不但是服裝業的巨子,而且還是餐飲業巨子。他曾經自信地宣稱:“我將把法蘭西的兩大文明——服裝與飲食,都操縱在自己手中。”皮爾·卡丹沒有吹牛,他名下的馬克西姆餐廳和皮爾·卡丹時裝一樣遍及世界各地,一樣名揚天下。這個“帝國”擁有幾百億法郎的資產,皮爾·卡丹本人則是歐洲第九富豪。皮爾·卡丹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政界要員商賈巨富設計制作服裝,如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已故總統肯尼迪的遺孀杰奎琳等等。
皮爾·卡丹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出色的經營大師之一。人們稱他是一位經營天才、設計天才。他的經營理念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所有商界的成功者一樣。皮爾·卡丹的成就是多種因素促成的。企業家的素質、機遇的把握、經營者的天賦等等都是促成皮爾·卡丹成功的因素。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所有的成功者身上發現一個共同的性格特征,這就是永不滿足、不斷開拓進取,甚至冒風險,不斷挑戰自我、挑戰人生,這也正是他性格的最好寫照。
誠然皮爾·卡丹的成功有許多經驗值得人們研究。但他不安于現狀,不斷開拓進取的性格。卻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也是他成功因素之一。
勇敢無畏、開拓進取的皮爾·卡丹,在他的事業上始終保持著如日中天的勢頭。不斷進取、不斷開拓創新,使皮爾·卡丹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要了解他必須先了解他的這種個性。他這種個性轉化成他經營實踐中的創造性。眾所周知,皮爾·卡丹的一切成就,都是從服裝開始的。
皮爾·卡丹出生在意大利。小學都沒畢業,就隨父母來到法國。18歲時,皮爾·卡丹獨自來到巴黎闖天下,當時他身無分文。他最先在一家服裝店當學徒。從此,皮爾·卡丹便與服裝結下了不解之緣,也由此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皮爾·卡丹虛心好學,尤其他在服裝設計上具有特殊的天賦,可以說是一個天生的服裝天才。他很快便掌握了服裝的設計技巧。在具有“世界時裝之都”之稱的巴黎服裝界有了一點兒名氣,一些達官貴人、太太小姐都知道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都愿意請他設計加工服裝,他也敢想敢做,在設計上大膽創新,贏得了很大一片好評。
皮爾·卡丹還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他一方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時間學習。他有幸接觸到了一些著名作家、藝術家,使他大開眼界。更大的收獲是使他對服裝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他站在新的高度上為別人設計服裝,使自己設計的服裝更加“高尚、大方、優雅”。
50年代以前。皮爾·卡丹先后在巴黎兩家較有名氣的服裝店工作。把自己原來學到的知識充分地應用到實踐中。他的悟性以及在服裝上的天賦,在這兩家服裝店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穿著講究、挑剔的巴黎人逐步接受了皮爾·卡丹,他的名氣也一天天大起來。尤其是在著名的服裝店工作,接觸的人和物、接觸的思想與普通的服裝店自然不同,使皮爾·卡丹獲益匪淺。
但這一時期的皮爾·卡丹仍然是受雇于別人。在他的設計技術和思想日趨成熟的時候,他決定自己闖天下,自己干一番事業。1950年,28歲的皮爾·卡丹創建了自己的服裝公司,當皮爾·卡丹只身一人闖蕩巴黎服裝界時。面臨的困難也是相當大的。首先是來自競爭的壓力:當時的巴黎服裝店、服裝公司比較多。可是真正稱得上高級時裝的公司只有三十幾家,皮爾·卡丹的小公司不僅名不見經傳,而且也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任何一種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創新性和創造性。創新性、創造性不斷為事業的發展注入活力。尤其服裝行業更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行業,日新月異,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如果沒有創新性和創造性,不僅難以生存發展,而且很快將被淘汰。皮爾·卡丹在創業初期的經歷更能說明這一點。他的創造性和他那天才的商業天賦,逐步使他站穩了腳跟。
皮爾·卡丹在做服裝生意上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人。他沒有墨守成規、按規矩辦事,他敢想敢做敢為,在不斷謀求新的道路,新的經營理念,始終在開拓創新迎接挑戰。從1953年開始,皮爾·卡丹便大膽地向女性服裝領域進軍,皮爾·卡丹專門為女性設計生產了一系列風格高雅、質料價格適中的女式成衣,受到占人口絕大多數的社會中下層女性的歡迎。他的這種營銷策略再一次為他贏得了更大的市場和聲譽,一時間他的產品供不應求。皮爾,卡丹將高級時裝平民化在法國社會引起了各種非議。多少年來。服裝是身份的標志,是地位和等級的象征,尤其是那些貴夫人、小姐、太太們,只希望時裝成為她們的專利,不希望成為更多的社會中下層女性的日用品。此外,那些一直甘愿為所謂上層社會女士服務的服裝設計師也對皮爾·卡丹的做法非常反感。認為他是離經叛道,甚至認為他的舉動傷風敗俗。巴黎服裝業的保護組織因為這件事,把皮爾·卡丹開除了這個組織。當然,這種“懲罰”多少給皮爾·卡丹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這僅僅是他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小小的挫折,可是對皮爾·卡丹來說他是決不會屈服。他的進取與開拓性格不但沒有改變損傷,反而使他進一步思考,準備進軍更加新穎的領域。很多的成功者都具備這種性格,只不過在皮爾·卡丹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而已。
皮爾·卡丹不僅沒有“痛改前非”,而且在“離經叛道”上越走越遠。他在女式服裝領域制造的這場風波尚未平息的時候,他把目光轉向男式服裝領域。應該說,這一舉措比他在女裝的舉措更大膽,更具有開創性。因為傳統法國人始終認為,服裝是女人的領地,傳統的觀念一直認為,服裝是女人體現價值、體現美麗和魅力、取悅于男人的“外包裝”。男人也有自己的服裝,但與女裝不可同日而語,更不能和女裝相提并論。在服裝世界里,沒有“半邊天”的概念。這雖然不是戒條,但也很少有人愿意涉足男裝領域。所以,涉足男裝領域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風險,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這也是一個前景廣闊的領域。皮爾·卡丹生性不怕冒險,敢于開拓進取,把一切陳規陋習拋在腦后,原本設計女性時裝的皮爾·卡丹大膽的推出了與女裝一同爭奇斗艷,同樣五彩繽紛的男式服裝系列。
皮爾·卡丹又一次在法國時裝界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轟動效應。在那些往昔曾經是女性時裝一統天下的服裝櫥窗里,男式服裝也取得了一席之地,而且影響越來越大。男式服裝的風潮迅速在法國乃至歐洲蔓延開來。皮爾·卡丹不滿足現狀,不斷思考,尋找新的商機。也在不斷地挑戰現實和傳統,挑戰自我。由此可見,皮爾·卡丹的發家史、奮斗史實際上也是他的不斷開拓、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的歷史。
繼女裝、男裝走向大眾化之后,皮爾·卡丹又把廣大兒童選擇為服務對象。生產了兒童服裝。在不斷創新過程中,皮爾·卡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時裝風格,即色彩明快,線條簡潔,具有強烈的雕塑感。1961年。皮爾·卡丹首次推出了“流行裝”,又一次轟動時裝界。皮爾·卡丹不斷開拓,從未停滯不前,他的事業規模在他的開拓下不斷擴大。皮爾·卡丹的商業帝國名副其實地建立起來了。
皮爾·卡丹的事業如日中天,其成功的最大因素決定于他那敢為型的性格。但他又始終面臨雙重挑戰:服裝設計和生產的創新性,市場領域的不斷開拓。如果沒有市場,他的事業發展就無從談起。他是服裝設計大師,也是經營大師,如同他一樣,他對市場的開拓,常常出人意料。他的經營策略,和他的服裝一樣具有開拓和進取的意義。他把經營目光對準了各國市場,這也正體現了他那開拓進取的個性。可以說。皮爾·卡丹所占領的市場具有世界意義,更說明了開拓進取,敢為的個性。
對于中國市場。皮爾·卡丹也是最早敢于染指的外國企業家之一。
1978年,皮爾·卡丹就已經計劃進軍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但當時的中國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百廢待興,尚未進行改革開放。皮爾·卡丹決定到冰封剛解的中國來開拓市場,其拓荒者的勇氣和膽識確實非凡。當時,好多人對他好言相勸,說中國沒有時裝,是文化沙漠。的確,當時中國人服裝不僅單調。而且基本沒有什么樣式可言,更談不上服裝藝術。可謂只有服裝,而沒有時裝。但皮爾·卡丹堅信中國是個大市場。認為這個市場前景光明。1979年春天,皮爾·卡丹以大師的氣魄和膽略,在北京、上海舉辦了時裝展示會。他不僅帶來眾多令中國人眼花繚亂的各色服裝,而且還帶來了一支服裝模特隊。這支由8名法國女郎和4名日本男女模特組成的模特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皮爾·卡丹此次中國之行沒有取得太大的商業成效。但作為第一個在剛剛冰封解凍的中國舉辦時裝展示會、舉行時裝模特演出的世界級的時裝設計大師,他的膽識和氣魄無疑為他贏得了廣泛的敬佩,他所產生的影響卻是無法估量的。這就是皮爾·卡丹,惟有皮爾·卡丹才有這樣敢想敢做的性格。因為這需要有絕大的勇氣和開創精神。
皮爾·卡丹的性格決定他不斷開拓,不斷進取向新的領域發出挑戰。這更是別人不理解他的地方。在皮爾·卡丹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毅然斥資150萬法郎,買下了位于巴黎鬧市區有著悠久歷史的馬克西姆餐廳。他的這一舉動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佩服皮爾·卡丹的膽量和勇氣,更替他捏了一把汗,認為他在功成名就時,沒有必要去冒險收拾馬克西姆這個殘局。人們的這番好意是可以理解的,卻忘記了人類命運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即命運之神并不關照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幸運的天平只會傾向于不斷進取的人,成就的取得與維護同樣需要奮斗。
看看皮爾·卡丹的奮斗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靠命運,靠進取;不靠偶然,靠爭取。也正是在這種前提下,皮爾·卡丹走向成功,走向輝煌。銳意進取,敢為的個性,促使皮爾·卡丹進入了新的商業領域,去開創新的輝煌。但值得注意的是,皮爾·卡丹每一次大膽的行動都是建立在他的智慧、精明、魄力、韜略基礎之上的,他有個性,有進取心,但他從不做無謂的冒險,每一次重大的選擇,他都經過深思熟慮,從不冒險。
皮爾·卡丹是經營大師。深諳經營之道。他所以買下馬克西姆餐廳,是因為他看到了該餐廳的弊端與不足。法蘭西民族向來以講究吃穿而聞名。因此馬克西姆餐廳則以自己的豪華與貴族氣派贏得了聲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沒有更多的時間,花費更大的精力,坐在高檔的餐廳里悠閑自在地品嘗一頓頗有“貴族情調”的法國大餐。況且,這家餐廳價格昂貴,根本不是飲食最大消費對象——平民百姓光顧的地方。所以“門前冷落車馬稀”,昔日的尊貴在今天徹底失去了意義。
皮爾·卡丹在時裝設計、生產、經營獲得經驗和啟迪,采取了與經營服裝幾乎如出一轍的策略:卸去捆在餐廳身上的貴族枷鎖,變陽春白雪為下里巴人。他和經營服裝一樣。讓餐廳“放下架子”,成為平民百姓都有能力光顧的場所。已經歸屬皮爾·卡丹名下的馬克西姆餐廳沒有改名換姓,但其服務、飯菜口味、價格體系等等,卻發生了脫胎換骨式的變化。餐廳的局面大為改觀。冷冷清清的店面變得紅火熱鬧起來。皮爾·卡丹很懂得消費者的心理,因此他在接管馬克西姆餐廳后毫不猶豫地轉向大眾化,又在服務質量上嚴格要求。通過服務,贏得消費者。比如,在所有的馬克西姆餐廳里,都擺放著一些類似打火機、香煙盒、小飾物等,上面印有馬克西姆的標志,分別贈送給不同身份和愛好的消費者,這種做法不僅體現了一種溫馨,而且還使消費者不知不覺為餐廳作了廣告宣傳。皮爾·卡丹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爭得了不容別人小視的地位,逐漸成為他的商業“帝國”一大支柱。
皮爾·卡丹有敢想敢做的性格,也有接受新生事物的思想。在接收馬克西姆的餐廳時,他已年屆6旬,但他思想不守舊,這也正是他事業一直保持蒸蒸日上的重要原因。他從美國快餐連銷經營中得到啟發,陸續把他的馬克西姆餐廳推向世界各地。這次皮爾·卡丹仍然沒有忘記中國這個大市場。1983年,皮爾·卡丹把他的馬克西姆餐廳開設到了中國,遠比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的時間早得多。
和許多成功者一樣,皮爾·卡丹經歷過少年時代的苦難,這對他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其性格也決定了他一生的成敗。他自幼飽受貧困困苦的磨難,留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一塊面包都得來不易。生活的艱難與不幸在皮爾·卡丹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自強不息、堅強不屈、不斷進取、努力上進的種子,同時形成了他那特有的敢為性格。他一直努力工作。從不講究享受和奢侈,生活簡樸的程度是別人難以想象的。如今皮爾·卡丹年事已高,但仍然勤奮工作。許多人對這位億萬富翁不理解。擁有十幾億美元的資產,偌大年紀,還一直拼命工作,為的是什么呢?每逢這時,皮爾·卡丹只是淡淡地一笑,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事業和工作中。皮爾·卡丹永遠不會滿足現狀。如果滿足的話,那他就不是皮爾·卡丹了。
敢想敢做的皮爾·卡丹準確把握著自己的命運。敢為型的性格促使他創建了自己的龐大的商業帝國,也決定著他一生的成功。
獨闖天下的松下幸之助
勇氣是人類成大事的標志,是真正性格的產物,敢為型性格的人就具有這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