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養腎
酉時相當于現在24小時制的17:00—19:00,也就是下午的5:00—7:00,這個時間段是腎經當令的時間,腎經氣血最旺,此時可在工作之后稍事休息,不宜過分疲勞。此外,服補腎藥物,或者針灸按摩補腎穴位等,都以酉時效果最佳。
十二經脈 時養,酉時最養腎
足少陰腎經主治腎臟疾病
腎經與人體多個臟腑器官密切相關
腎經穴位共27個,但與腎、膀胱、肝、肺、心等都有聯系,是與人體的臟腑器官聯系最多的一條經脈。因此平時多疏通腎經,可調節相連的很多器官,還可以通過刺激腎經上的重點穴位來達到養生的目的。
腎經的循行路線
足少陰腎經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后,進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內側,出于胳肢窩內側半腱肌腱與半膜肌之間,上經大腿內側后緣,通向脊柱,屬于腎臟,聯絡膀胱,沿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到達鎖骨下緣。
腎臟直行的經脈向上通過肝和橫膈,進入肺中,沿著喉嚨,挾于舌根兩側,它的支脈從肺出來,聯絡心臟,流注胸中,與手厥陰心包經相接。
主治病癥
本經腧穴主治腎、肺、咽喉、婦科、前陰病癥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如遺精、小便不利、水腫、便秘、泄瀉、月經不調等。
按摩選時
最佳時間:下午5:00—7:00
次選時間:上午11:00—下午1:00
涌泉穴——腎經的首穴
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穴居足心陷中,經期自下而上,如涌出之泉水。
涌泉穴是腎經的首穴,也被譽為人體的“長壽穴”。《黃帝內經》中描述道:“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腎經之氣源自足下,像泉水一樣涌出,灌溉全身各處。可見涌泉穴的重要性。
精準定位
涌泉穴是人體足底的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第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主治病癥
經常刺激此穴,可活躍腎氣,疏肝、明目,還可以改善疲乏無力、神經衰弱、頭痛、頭暈、高血壓等癥。
涌泉穴保健法
拔罐涌泉穴:將涌泉穴進行常規消毒,然后用三棱針點刺此穴; 選擇最小號的負壓罐吸拔于涌泉穴上,留罐10~20分鐘; 拔出少量血液,起罐后清潔皮膚上的血跡。每月拔罐一次。
小竅門找準穴
在腳底處,屈腳卷趾時,腳心的最凹陷處即是此穴。
同穴不同效
降血壓:持久按壓涌泉穴會有顯著效果,可將紐扣或硬幣用醫用膠帶貼在涌泉穴上,這樣行走時,涌泉穴不斷受到刺激,能獲得持續的按摩作用。
太溪穴——腎經的原動力
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指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
太溪,是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和原穴。輸穴是本經經氣匯聚之地;原穴是腎臟原氣居住的地方,腎經的原動力都在這里。太溪穴合二為一,所以太溪穴處腎經的經氣最旺之處。
內踝尖和跟腱(腳后跟往上,足踝后部粗大的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即是太溪穴。
太溪穴保健法
按揉太溪穴:用對側手的拇指指腹按揉太溪穴三分鐘,力量柔和,以有酸脹感為度。
主治病癥
此穴有滋陰益腎,壯陽強腰的作用。常用來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對前列腺增生有好的作用。還可改善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齒痛、耳聾、耳鳴、痛風等癥。
精準定位
小竅門找準穴
坐位或仰臥位,由足內踝尖向后推至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大約相當于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中點。
同穴不同效
治療痛風:經常用對側手指按揉太溪穴可治療痛風,有清除尿中毒素、降低血尿酸濃度的作用。也可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脹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覺。
照海穴——滋腎清熱、通調三焦
照,光照;海,大海。此穴脈氣明顯,闊如大海,故名。
照海穴是足少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在奇經八脈中屬陰蹺,既能補益又能清熱。照海就是指腎經經水在此大量蒸發。此穴具有滋腎清熱、通調三焦的功能。
精準定位
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即是照海穴。
照海穴保健法
艾灸方法:懸灸 ,每次10 ~20分鐘。每日一次,5 ~7 天為一個療程,間隔兩日可行下一個療程。
主治病癥
有調理腎經、滋腎陰降虛火的作用,適用于月經不調、痛經、咽喉干燥、失眠、驚恐不寧、目赤腫痛、不寐、腳氣等癥。
小竅門找準穴
坐位或仰臥位,在足內側由內踝尖垂直向下量一橫指處的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同穴不同效
治療慢性咽炎:咽炎多由腎陰虛引起,所以按揉照海穴有治療慢性咽炎的作用,還可緩解上火癥狀。
然谷穴——專治陰虛火旺
然,燃也;谷,兩山所夾空隙也。然谷指腎經外涌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
然谷穴是腎經的滎穴,此穴意指有火在人體深深的溪谷中燃燒的意思。滎穴屬火,腎經屬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升清降濁、平衡水火,專治陰虛火旺。
精準定位
在腳的內側緣,足舟骨隆起下方,皮膚顏色深淺交界處即是然谷穴。
然谷穴保健法
按揉然谷穴:用拇指或食指用力按揉然谷穴,當感覺有酸脹感時再松開,再按下去,再松開,如此反復10~20次。
主治病癥
然谷穴最常用的保健作用就是治療煩躁口干、咽喉腫痛、糖尿病、遺尿、遺精等病癥,還可以改善月經不調、陰癢、泄瀉、小兒臍風、下肢痿痹等癥狀。
小竅門找準穴
坐位或仰臥位,先找到內踝前下方較明顯的骨性標志(舟骨),舟骨粗隆前下方觸及一凹陷處,按壓有酸脹感。
同穴不同效
治療糖尿病:?按揉然谷穴可促進分泌大量唾液,改善口干舌燥、心煩等癥狀。每天堅持按揉此穴10分鐘,對糖尿病的康復有很好的療效 。
復溜穴——調節人體水液代謝
復,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復溜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再次吸熱蒸發上行。
復溜穴出自《靈樞·本輸》,是足少陰腎經上的經穴,位于太溪穴上兩寸處。復溜穴是調節腎經的一個樞紐,專治水液代謝失常。具有補腎滋陰、利水消腫的功效。
精準定位
內踝尖和腳跟后部粗大的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向上量兩寸即是復溜穴。
復溜穴保健法
推按復溜穴:用大拇指指腹由上向下推按兩側復溜穴各1~3分鐘。
主治病癥
主治泄瀉、腸鳴、水腫、腹脹、腎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子宮出血、腿腫、盜汗、身熱無汗、腰背痛等。
小竅門找準穴
在小腿內側,太溪直上兩寸,跟腱的前方處。
同穴不同效
治療水腫腹脹:凡是身上有腫的地方都跟復溜穴有關,因為腫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滯不流,刺激該穴能讓它重新循環起來。
筑賓穴——加強腎臟排除毒素
筑,通祝,為慶祝之意;賓,賓客也。該穴指足三陰經氣血混和重組后的涼濕水氣由此交于腎經。
筑賓穴是腎經上的解毒要穴,能排除像煙毒及油漆味等污染空氣的氣毒,還可解吃藥后淤積在身體內的毒素。
精準定位
內踝尖和腳跟后部粗大的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向上量五寸即是筑賓穴。
筑賓穴保健法
推按筑賓穴: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向上推按兩側筑賓穴各1~3分鐘。
主治病癥
筑賓穴具有清熱利濕、理氣止痛、化痰活血的功效,是補腎排毒不可或缺的穴位,還可促進尿酸的排泄、治療化膿性扁桃體炎。
同穴
緩解尿酸過高:尿酸過高容易患痛風、結石癥,按揉筑賓穴可治療這些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