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平天國運動初期(1851-1862)
- 李鴻章全傳 第三部:李鴻章一生與他的時代
- (英)阿奇博爾德·立德夫人
- 4623字
- 2015-04-09 10:23:53
1851年,李鴻章時年28歲,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這場運動持續了十三年,對人民生活的破壞性遠遠超過了整個德國三十年戰爭,這場運動開始于太平軍占領永安(即永世安寧之城)。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于以往未受重視的中國南方客家人中。客家人從不讓婦女裹腳,讓她們能夠正常的工作,使得她們的男人們能夠自由學習。
這場運動的發起者洪秀全,后來被稱為天王,出生在距離廣州大約30里的一個小縣城里。14歲那年,他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才學,以至于他的師長、親友們紛紛出錢捐助他繼續讀書。在科舉前,他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并沒有取得他應該能夠考取的功名。這一失利讓他陷入了深深的傷悲中,并一病不起。而他考不取功名并且會生病這些事都被之前一個向他兜售基督教圣經書的小販所預見過。
經歷過這些打擊之后,又經過了幾年,洪秀全在一個鄉村私塾當上了校長,這是一個飽受尊敬的職位,其在中國遠遠超過在我們國家的地位。他回想起當時生病的情形,并找到了一些書來看,這些書大部分教義都是從《圣經》中摘取而來。從這些書中,他從自己的角度發現了可以解釋他六年前的病的內容。于是,他和他的朋友們組建了教會,這個教會有個之后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拜上帝教。
1846年,他們在宗教方面得到了羅孝全進一步的指引,他是當時廣州的一個教父。但由于之后受到其中國助手的欺騙,他們在并沒有得到太多宗教方面指導的情況下不得已返回了家鄉,并又一次開始了他們自己的講道。幾個月之后他們聚集了大約五千名狂熱的信徒,陷入對拜上帝教的瘋狂追隨中,洪秀全宣稱自己是圣靈的使徒,并從那時候起,他便作為天父的代表,自稱耶穌之弟,天父之次子。在這最后的表述之中,出現了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對于一個認為他就是耶穌基督和天父之子的中國人來說看不出叫耶穌之弟有何不妥。
帶著狂熱的傳教熱情,洪秀全率領信徒著手去干了一些讓街坊鄰居大吃一驚的事——這難道不就是許多第一次進入中國的歐洲人想做的那樣嗎?——毀壞一切敬神供佛的香爐,破壞掉皇權的象征物,破壞行動的組織者馮云山和另外一位姓名不祥的領導人因此而受到通緝和逮捕。通過賄賂中國官員,馮云山獲釋,但另一人在獄中被獄卒虐待致死。
1850年爆發了客家人和其他本地人的部落沖突。客家人和拜上帝教教徒一起避難,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一些人被投入牢獄,其中一部分人在獄中死去。洪秀全本該被逮捕,但由于提前接到了報信,和馮云山一起躲入大山之中,躲過了此劫。在大山之中他們受到了官兵的封鎖,但是靠著朋友們傳遞的信息,這些拜上帝教的信徒擊潰了清軍,并占領了附近一個被小溪圍繞的集貿村莊,但是由于供給不足,他們不得不選擇當晚突圍。
這是太平天國起義的實際開端。此后,洪秀全宣布他要驅逐清朝這個由滿族建立的王朝,并統治整個中國,隨后建立一個完全由漢族人建立的和平王朝——太平天國。他自稱天王,封馮云山為南王,西王、北王和東王也一同受封。他們決定采用明朝所穿的漢族服飾,明朝是最后一個漢族朝代。在中國,服飾的變革總是與政治密切相關。所以當英國想把中國按照勢力范圍瓜分的時候,長江流域的人們總是考慮的是這些英國人會命令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在甲午中日戰爭后,中國人也同樣想到了這個問題。
滿族人強迫人們把頭發剃光,只留一條小辮在腦后,即剃發易服。太平天國為表示否定此政策,均不剃發、不結辮,披頭散發,穿黃色絲綢上衣。天地會也曾加入他們的起義隊伍之中,但由于之后他們的一個領導人被發現是來騙取財物的,他們被驅逐出隊伍。而尤為奇特的是,有兩個勇敢的女人也加入了運動,她們每個人都有大約2000名追隨者。
太平軍占領永安后,洪秀全以天王的名義發表公文宣稱:“眾信徒請牢記,國家屬于我們漢人,而非滿人;食物和衣物屬于漢人,而非滿人;居住在此地的漢族男女老少都是國家的主人,而非滿人;自滿人開始統治中華大地之日起,腐朽的氣息便日益污損上天,惡毒的瘴氣在五湖四海蔓延;漢人呢,卑躬屈膝,不知所措,甘愿受他人役使。多么奇怪,難道中國大地就沒有熱血男兒了嗎?”這些言辭是中國下層人民自責式的發難,通過這樣的方式,控訴滿人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并進一步指出滿人僅有10萬余人,而漢人的人口數目達5000萬——這看起來足以成為漢人反抗滿人統治的一個充足的理由,但是這個數目與中國人常說的四萬萬人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太平軍隨后前往湖南,幾乎沒受到多少反抗就取得了數座城池,直到他們圍困湖南省省會長沙。他們試圖以雷霆之勢將其奪下,但每一次進攻都被擊退。他們只好繞過洞庭湖,前往岳州,并在那里繳獲了大量的軍糧和其他戰略物資。他們之后順著長江往下,取得了漢陽和漢口,隨后渡江,并在1853年1月12日占領了湖北省省會武漢。上海商會派出的代表們這樣描述發生在眼前的情形:
“整個城市完全被荒廢了,沒有一個房子或者商店是開著門的,人們無法購買商品或進行任何商業行為”。哈維先生的描述則更為形象:“人們被黑暗的恐懼所籠罩,所有的家庭都在哭泣,武昌城墻下,人們拋下財產,滿心焦急。只為了沖出守衛,逃離這座城市……整個逃離過程的晚上都持續著人們的喊聲和哭聲,直到白天才迎來了一片寂靜,然而較之于之前的騷亂,彌漫在城市的寂靜卻讓人更加心悸。那時候所有的逃離者都已經離開了河岸,目光所及的河面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舢板和船只,載著三個城市的絕大部分人口緩緩向上游駛去,據我們數日前的估測,大約有100萬人。”
W.C.霍華德爵士參與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戰爭,他曾擔任清軍第四團陸軍上校。他提到:“清政府各級官員和下屬都投入到了武昌保衛戰中。湖北省會武昌與著名的茶葉中心漢口僅一江之隔,這也是中國最有學識,并以廉潔而聞名的督撫張之洞多年的居住之地。”
1853年2月18日,太平軍攻占九江,2月25日攻占了安慶,隨后3月4日占領了蕪湖。到了3月8日,太平軍已經抵達南京城下。3月19日,他們通過預先埋好的炸藥炸塌了南京東北段城墻,并占領了南京,實現了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一大突破。
太平軍們沖進南京城,整個清軍頓時陷入了癱瘓之中,他們失去了作戰能力,跪倒在太平軍的面前,哭喊道:“天王,天王,饒了我們,饒了我們!”現在確信,有超過三萬人被屠殺——對帝國統治者的長期不滿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這些是對他們之前對太平軍不分青紅皂白的屠殺的報復。
人們對太平天國的軍隊犯了如此大的錯誤感到很驚嘆,因為如果太平軍沒有屠殺這些安分守己的中國百姓,那么他們可能會逐漸占領整個中國。我們并不懷疑英國海軍上將詹姆斯爵士將英格蘭的力量加諸于清朝政府一側,是導致整個起義完全覆滅的幕后推手。英國人沒有看到清軍的勝利,但是卻發現太平軍能夠獨立地制定政策和法規,建立起秩序。但是,這就像家庭內部的糾紛一樣,大清帝國的內部叛亂本不該允許外國干涉,除非是戰爭結束后的調整事務。
如果太平軍和清朝政府之間單獨作戰,那么滿清王朝被推翻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那么中國將被從這個腐朽的王朝中解救出來,也許就沒有之后的日本侵略,和目前所知的接踵而來的所有內憂外患。
鎮江和揚州被占領后,太平軍就占領了整個長江的中下游地區,并控制了大運河。他們建都在了南京,并掌控了從安徽到南方閩粵的地盤,最終甚至占領了一個距離天津不到20里的靜海縣。1863年李鴻章帶領他的團練軍對抗太平軍,并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在他政治生涯開始的幾個月中首次獲得了矚目和推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起義軍沒有得到太多的重視,此間中國和歐洲列強的外交吸引著更多人的注目。下面的一段文字將簡單講述李鴻章直至1862年這段時間的個人情況。
1856年,李鴻章的父親去世,他不得不服喪守制,使得他離開了他和父親一手招募和創建的當地團練武裝力量。但是之前提到,他由于在這之前平叛了一場動亂而被人們所記住,所以盡管他仍在守孝,他仍然被按功加爵,并被賞賜了單眼花翎,代替了之前的藍翎。在那段時間某年的最后一月,也就是他在成功平叛動亂之后,他的恩師曾國藩又一次向朝廷舉薦他。
按照皇帝的詔令,李鴻章被任命為預期的道臺職務,要求他服喪期一過,就立即奔赴崗位。1857年,再一次受到曾國藩的賞識和推薦,并考慮到他在平定巢縣動亂中的功績,他被任命為按察使。李鴻章當時屬于曾國藩的幕僚,但兩個月之后,他就被調至福州擔任道臺一職,盡管他從未在這個職位上任過職。1862年,他被授為江蘇巡撫,隨后又兼任五口通商大臣,并在北京得以被皇帝召見,李鴻章可以直接領導他的部門了。
這開啟了他和洋人打交道的經歷,直到他生命的終點。由于上海在1843年即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并且在江蘇管轄范圍之內,面對叛軍的威脅李鴻章不得不經常居住于上海的洋人區內以尋求安全保護。
我們很好奇的是,如果沒有這些外國侵略者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李鴻章的政治生涯將會是怎樣的一副模樣,李鴻章在外國人中的聲譽遠遠超過了在中國人中的,李鴻章常常說,他的身居高位是得益于慈禧太后的賞識,慈禧太后是咸豐皇帝的妃嬪。李鴻章曾經自嘲道:“我是一個年僅30歲心卻衰老的男兒,正步履蹣跚地走向自己的墳墓。”
在這個節骨眼上,亞羅號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戰爭得名于飄揚有我們英國旗幟的商船,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第一次被卷入戰爭,這場戰爭剛剛結束。埃爾金勛爵匆匆簽署了天津條約,很快便離開了。隨后在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他們在中國的表現破壞了所有的戰爭條約。他們沒有正大光明的從正面入侵,而是從后方襲擊大沽。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他們隨后就進軍北京,而得到消息的咸豐皇帝帶著他的皇后、年輕的嬪妃等不假思索的逃往了熱河。英法聯軍燒掉了圓明園,但隨后在對中國人民的害怕中選擇了匆忙撤離。
一個國家在對外交涉中能夠采取除戰爭手段以外的其他方法獲得和平,便是實質性的獲益,這看起來像是清政府對外交事務的理解,假如是這樣的,那么這是清政府對人民最無恥地欺騙。
俄國的代表——伊格納季耶夫將軍,不僅把他所掌握的有關情報信息給予了英法聯軍,正如俄國在1900年又做的事情一樣,而且他還給了英法聯軍一張詳實而令人信服的北京地圖,地圖出自常駐北京的俄國代表之手——與此同時,俄國還不斷給恭親王這個能夠代表他那逃走的皇帝哥哥的人施壓,告訴他俄國需要一個相對豐厚的回報來勸說英法聯軍撤軍。就這樣恭親王答應將擁有600里海岸線、包括雄偉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的普里莫爾斯克省割讓給了俄國。
一年之后,當恭親王得知沒有一支軍隊有要撤出北京的打算的時候,他不得不將這個省的土地白白讓出。據說當時他驚呆了,然后嚴肅地說:“這么說,我們一直在受欺騙?”“完全是的。”另一個外交官如此說到。這被看作是俄國在遠東地區勢力發展的一大步,以至于俄國的彼得大帝不遺余力地推動,使得一個原本屬于歐洲的勢力逐漸向亞洲擴張。伊格納季耶夫將軍同時也給中國人上了關于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沉重一課,俄國和中國其實是起源相同,但是他們沒有像歐洲國家一樣意識到這一事實的含義。但同時恭親王和中國人必須吸取的教訓是,其他國家會欺騙比他們自己國家實力弱小的國家。
在所有的這些事情中,李鴻章——這個注定被看成一個如同馴獸師一樣,一個能夠應付各種情緒激動的外國人的男人——卻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這從對于小小的普里莫爾斯克省事件的處理中可以看出。毫無疑問,依然很年輕的李鴻章對此陷入了思索之中,并從俄羅斯將軍伊格納蒂夫身上學到了外交中的第一堂重要一課——而他上一次是從剛被任命為俄國在北京全權代表薩爾身上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