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智慧:權衡利弊,追求最優結果的一門學問
- 王登舉
- 1123字
- 2025-08-20 15:15:26
4. 逐步簡化,不斷剔除“劣勢策略”
博弈通常是一場復雜的競爭。對于參與者而言,這場競爭中往往存在多種策略方案。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策略呢?這是一個考驗智慧的問題。如果博弈中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優勢策略,那么參與者在做決策時就會簡單得多,只須直接選擇優勢策略即可。
不過,在大多數博弈中,并沒有明顯的優勢策略,甚至不存在優勢策略。遇到這樣的復雜情況,我們只能逐步找到并剔除劣勢策略,從而簡化決策過程,找到相對優勢的策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首先需要排除最劣勢的策略,然后排除相對劣勢的策略,直到只剩下相對最優策略為止。
什么是劣勢策略呢?在一場博弈中,如果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策略,其中一種策略比其他任何一種都差,如收益最少、效用最低等,那么這種策略就是劣勢策略。我們要首先排除最劣勢的策略,逐漸縮小決策的范圍。
在博弈中,使用策略的規則是,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優勢策略,那么我們會首選優勢策略,敵方也會這樣做。如果我們擁有一個劣勢策略,我們要剔除劣勢策略,敵方也會如此。如果我們只有兩個策略,其中一個是優勢策略,另一個就是劣勢策略。
規避劣勢策略常常運用于一方擁有至少三個選擇的復雜博弈中。我們需要經過復雜的計算過程,才能選出劣勢策略。
以下是一個商業活動中的投資案例,正好說明了計算劣勢策略的過程。

假設在博弈中,有A、B、C三位投資人,A投資一次、投資兩次和不投資的收益分別是1、2、3,則A有三種策略。其中,“投資一次”的收益最少,是劣勢策略,應該剔除。
而對于B而言,投資一次、投資兩次和不投資的收益分別是3、2、1。由此可見,B也有三種策略,其中“不投資”的收益最少,是劣勢策略,應予剔除。
對于C而言,投資一次、投資兩次和不投資的收益分別為2、2、1,則C也有三種策略,其中“不投資”的收益最少,是劣勢策略,應該剔除。
在這個例子中,A和B兩位參與者,如果三方的利益不能共享,那么他們各自既有劣勢策略,也有優勢策略。各自尋找最優的策略,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這是比較簡單的博弈,很容易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策。
但對于C而言,如果三者的利益不能共享,則沒有最優策略。C只能在剔除劣勢策略之后,在剩下的兩種策略中選擇,即“投資一次”或“投資兩次”。這兩者的收益相等,均為2,但付出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再次剔除投資兩次這一相對劣勢的策略,那么最終剩下的就是投資一次這一相對優勢的策略。
如果A、B、C三位參與者的利益可以共享,則有三種不同的策略。這三種策略當中,沒有最優策略,只有劣勢策略。因此,應當剔除劣勢策略。
三方投資一次的共同收益是6,投資兩次的共同收益也是6,不投資的共同收益是5,因此“不投資”這一劣勢策略應該剔除。然后進一步剔除投資兩次這一付出較多的劣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