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成功的第七天,王建國倒在了焊接臺上。
林遠趕到醫院時,醫生正在宣讀診斷書:“鎘中毒引發多器官衰竭,焊接時吸入的金屬煙塵加速了病情惡化。“
病床上的王建國面如金紙,卻掙扎著指向窗外——廠區方向正騰起滾滾黑煙。
“3號車間......“他嘶啞道,“樣機......裂紋......“
——
事故現場觸目驚心。
林遠踩著滿地泡沫滅火劑沖進車間,發現樣機的核心部件裂開一道手掌寬的縫隙。周鐵山正跪在裂縫前,用最原始的氣焊槍進行修補,火星濺在他裸露的小臂上,燙出一個個焦黑的圓點。
“溫度傳感器失靈了!“劉大柱拽著斷裂的電纜吼道,“德國人埋了后門程序,凌晨三點準時超溫!“
林遠撿起燒變形的控制芯片,突然發現上面刻著微小的德文字母:Zurück(德語:歸還/回溯)。這是漢斯集團對逆向工程的赤裸嘲諷。
——
重癥監護室里,王建國的呼吸越來越微弱。
“師父......“他顫抖的手從枕頭下摸出個U盤,“這是我整理的......全廠設備漏洞......“
周鐵山接過U盤時,徒弟的手突然垂落。監護儀上的心電圖拉成一條直線,同時窗外響起刺耳的防空警報——這是紅旗廠建廠以來第一次為普通工人鳴響哀悼汽笛。
林遠在整理遺物時,發現王建國手機里存著數百條錄音。最新一條是昨夜23:59分錄制的:“德國人的系統有古怪,我得去守著樣機......“
——
葬禮那天下著凍雨。
全廠工人穿著統一配發的防護服列隊,這是林遠在事故后緊急推動的改革。周鐵山卻固執地穿著洗白的舊工裝,任由雨水順著脖頸灌進衣領。
“建國是第六個。“劉大柱在墓前低聲說,“八七年老張死在淬火池,九二年小李被齒輪絞碎......“他掰著手指數完,突然拽住林遠,“你們寫的那些安全條例,是用我們的命換來的!“
林遠這才注意到,墓碑旁還擺著五個銹跡斑斑的安全帽,每個都用紅漆寫著名字和日期。最舊的那頂寫著“周鐵山 1982“,帽檐上有道猙獰的裂痕。
——
當夜,林遠闖進周鐵山的宿舍。
老人正在燈下擦拭一枚勛章——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背面刻著“獎給紅旗廠技術攻關組“。
“王建國的U盤里有漢斯集團的完整罪證。“林遠將筆記本電腦轉向老人,“包括他們故意在華銷售缺陷產品的郵件往來。“
周鐵山戴上老花鏡,突然僵住。郵件里赫然提到“測試中國工人的生命代價“。老人猛地咳嗽起來,鮮血濺在鍵盤上,正好蓋住那句“預計事故率可提升30%“。
“明天開始智能監測全覆蓋。“林遠的聲音像淬了火的鋼,“每個工位裝傳感器,危險操作強制停機。“
周鐵山望向墻上王建國的遺像,終于點了點頭。月光透過窗欞,將安全帽上的裂痕投影在老人臉上,像一道永不愈合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