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的藝術:崔玉濤醫生的健康飲食指南
- 崔玉濤
- 1734字
- 2025-03-19 16:15:21
4.白白胖胖,未必等于健康
又高又壯,能吃能睡,不哭不鬧,這樣的寶寶可謂老一輩人心里的“夢中情娃”。看到自家寶寶的體重“遙遙領先”,家長們常常很自豪,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了收獲。但事實上寶寶太胖未必是一件好事。
寶寶的基本情況
年齡:5個月 喂養方式:混合喂養
睡眠:晚8點到早6點,夜奶1~2次 排便:每天2~3次
生長發育:身長66cm,體重10.5kg
訴求:懷疑寶寶生長過快,想請醫生判斷
和家長詳細溝通下來了解到:這個寶寶混合喂養,配方粉吃得不多,每天1~2次,1次120ml水量,母乳每天10次左右,不限量;寶寶睡眠比較規律,一般晚上八九點鐘睡,早上六七點鐘醒,中間吃一兩次夜奶,白天上午、下午各睡一個半小時,睡眠過程中沒有張口呼吸、打鼾的情況;排便正常,每天2~3次,軟便,排便時不費勁;寶寶身長66cm,體重10.5kg,全身肉嘟嘟的。
“崔大夫,請您幫忙看一下,孩子是生長過快嗎?我和他爸爸都挺高的,也不瘦。”媽媽問。
根據生長曲線,孩子身高66cm,在第50百分位,并不是特別突出;體重10.5kg,則遠遠超過了第97百分位,說明超重了。
“孩子平時練習趴的時間多嗎?”我問媽媽。
“每天都在練,一次能趴2~3分鐘吧,一天2~3次。”媽媽說,“趴著趴著他就累了,一累就哭,一哭姥姥就心疼了。”
“能不心疼嘛!他都哭了還趴什么呀!”姥姥立刻說,“老趴著,壓著心肺怎么辦?!說得倒是輕巧!”
我向家長解釋,趴是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基礎,對于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也是小月齡寶寶的一個主要運動項目。足月的健康寶寶,出生后就可以趴著了。練習趴的時間,可以循序漸進,由短到長,從少到多。比如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從每次2~3分鐘開始,逐漸延長時間,讓寶寶慢慢適應。
至于家長顧慮的“趴累”“壓迫心肺”問題,完全不用擔心。寶寶趴臥是一個主動的運動鍛煉過程,如果趴累了,他會自行調整姿勢,讓自己放松。練習趴的初期,趴累了寶寶會大哭,但不是孩子一哼唧就是累了,這時寶寶很可能是在“努力中”。而且,心肺等臟器在胸廓的支撐保護下,趴時完全不會受到壓迫。
一般來說,到寶寶3個月時,每次可連續趴15分鐘,每天練習2~3次。而且,每天至少要讓寶寶趴臥30分鐘(總時長),才可能達到有效鍛煉的目的。案例中的孩子顯然達不到這個運動量。
“白白胖胖的,有什么不好?別家爺爺奶奶羨慕都來不及呢!再說了,小時候胖點沒什么,長大就瘦了。”姥姥抱著寶寶心疼地小聲抱怨道。
“可不是這樣啊,大多數小胖墩長大了還會繼續胖,因為從小就養成了不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您想啊,超重后,身體負擔重了,運動起來覺得吃力,漸漸會變得不愛運動,甚至連坐都不愿意了,更別提爬和站了,越不愛動就越容易發胖,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我跟姥姥說。
如果寶寶長期超重,不僅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還可能產生心理上的負擔,比如運動能力跟不上同年齡段的小伙伴,容易被嘲笑或欺負。
“媽,您就別說了,咱們聽崔大夫的。”媽媽說,“崔大夫,像他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需不需要減少奶量?”
我跟媽媽解釋,寶寶現在5個月,不需要減少奶量,繼續按需喂養,只適當增加運動量即可。平時別老抱著,孩子清醒的時候讓他多趴一趴,趴著練習抬頭、抬胸,再慢慢過渡到坐、爬等,解鎖各項運動技能。寶寶不愛趴,家長就得多花點心思吸引他的注意力,比如在他趴著的時候,站在他前面,拿著玩具逗他,或者跟他互動。實在不愛趴,也可以趴在大人身上,比如趴在大人胸前,讓他感受到趴的樂趣。習慣趴臥后,孩子趴時,要將其雙腿折疊于腹下呈蛙狀,效果更好。

圖1-1-3 蛙狀趴
另外,寶寶快6個月了,可以根據他的表現(如:對食物感興趣、挺舌反射消失、可以坐穩等)來適時添加輔食,同時根據寶寶的接受情況,慢慢加粗食物的性狀,提升咀嚼能力,還要鼓勵寶寶自主進食,合理搭配,規律進餐。
崔醫生提醒:
寶寶太胖不僅運動跟不上,對以后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也有消極的影響。因此,“身材”管理,從小就要抓起,除了注意按需喂養,日常也要讓寶寶動起來。
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請查閱第二部分的:
第一章?|?3.?正確識別寶寶的饑飽信號,輕松哺乳不迷茫
第三章?|?3.?加輔食的時間,并無標準答案
第三章?|?5.?把握好輔食喂養的五大原則
第八章?|?1.?0~6?月齡寶寶生長發育評估
第八章?|?6.過度肥胖也是一種營養不良